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_第1页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_第2页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_第3页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_第4页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一、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背景,背景: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步入晚期,统治阶级更加腐朽,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目的:为稳定、巩固封建统治。,明清时期中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了反封建的早期民主思想,日益闭关锁国,面临西方侵略,明太祖朱元璋,二、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措施,明朝君主专制发展到新高度,1、地方:2、中央:,废行省,设三司,废宰相,权分六部,设内阁,三司互不统辖各司其职,废行省,设三司,思考:阅读教材P16页历史纵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太祖废行省,设三司的原因?三司是哪三司,有何职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行中书省权力过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使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扩大,请问:为何“我朝罢相”?,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直接原因)废行省设三司使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扩大(具体原因)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历史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根本原因),废丞相,权分六部,“中书之政,分于六部”,六部分割了原来宰相的权力,成为皇帝之下中央处理政务的最高一级机构。六部在明初地位很高,但明中叶以后,既受制于内阁,又受制于宦官,权力大不如前。,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变革,秦-汉-唐-元-明-,创立,趋势:,君主专制逐步强化,中朝制度,三省体制,中书省,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来的奏章共1160件。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1)明太祖:置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2)明成祖:置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3)明宣宗:置内阁大学士授予阁臣票拟权(4)明神宗:置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权,1、原因:2、形成的过程:,3、职权:4、机构性质:,废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侍从顾问,不能制约皇权,非法定的内侍机构,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内阁首辅=宰相,?,票拟:就是秘书起草对公文的审批意见;批红:就是领导对审批意见的认可与否。,内阁的出现,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宰相制度赋予,皇帝个人信任,一级决策者,非法定侍从咨询,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制约皇权,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相同点: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一个是民主象征,一个是专政的产物;一个有行政大权,一个只是内侍顾问机构,No!,侍从顾问,参与机密事务决策,票拟权,“部权尽归内阁”,材料一:资料回放教材P16页废除宰相制度15年之后,明太祖得意地总结道:“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宰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材料二:学思之窗教材P1页(对明朝废宰相制度)有的学者评论道:明中期以后,皇帝多不见大臣,也不去内阁。万历皇帝二十四年不上朝,从宪宗到熹宗前后竟有一百六十余年没有召见大臣,这就使太监头子司礼太监成了事实上的宰相,甚至是事实上的皇帝。明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比历史上任何朝代都更加严重,其因在废宰相,过分集权于皇帝。,请问:历行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到底该不该废除?,影响:利有利于加强皇权,防止了权臣乱政。弊易造成皇权过分集中;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也易造成太监乱政。,二、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措施,清朝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2、军机处设置专制顶峰(雍正),1、清初中枢机构,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六部皇权受限,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六部南书房互相制约集权于帝皇权扩大,设军机处跪受笔录承旨遵办君主专制顶峰,皇权受限,皇权扩大,皇权顶峰,军机处的设立过程简图,材料二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直(连日值班)者多虑漏泄军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思考: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原因是什么?,用兵西北,为了保密(直接原因)为了加强专制皇权,解除议政王大臣会议对皇权的限制(根本原因),材料一:军机处的设立过程简图(见前一章幻灯片),材料三: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军机处“直(值)庐初仅板屋数间(属员)直舍仅屋一间半”。赵翼檐曝杂记,材料五: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材料四:军机处名不师古,军国大计,罔不总览,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引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问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军机处的性质是什么?结合三个材料,概括军机处的特点,并分析军机处设立的影响?,性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承旨、下达)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不是一个正式的权力机关,但地位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地位),军机处特点(地位、人员确定、职能、机构设置、决策),军机大臣均由钦定(亲臣、重臣),可随时被撤换(人员确定),秉承皇帝旨意办事(跪受笔录,承旨下达,不能决策)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之手(职能),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较高(机构设置),政治决策封闭性特征明显(决策),提高了行政效率;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影响:,上图:隆宗门内军机处,右上图:军机处内景,右图:军机处的位置,清代皇帝的批红,康熙御笔,三、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与当时世界潮流背道而驰(世界潮流)皇权专制,容易形成暴政,出现政治腐败(政治)文化专制,阻碍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思想文化)极大妨碍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中国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经济),明清时期,我国政治制度呈现两个趋势:一方面,君主权力空前强化,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另一方面,专制制度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17、18世纪,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落后于西方国家,一条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