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微生物生态习题_第1页
第八章 微生物生态习题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 微生物生态一选择题:1. 在制作酸菜或青贮饲料时,一般并不人工接种乳酸菌,这是人们利用了植物的:( )A.根际微生物 B.叶面附生微生物 C.与植物共生的根瘤菌 D.寄生于植物的微生物2. 指出下列中不是微生物与植物形成的共生体的是:( )A.根瘤 B.菌根 C.叶瘤 D.叶面乳酸菌3. 根土比是指:( )A. 植物根际土壤重与根外土壤重之比。B. 根外土壤重与根际土壤重之比。C. 每克植物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与每克根外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之比。D. 每克根外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与每克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之比。4. 植物根际每克土壤的微生物数量与每克根外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之比,称之为:( )A. 土根比 B. 根土比 C. 比土根 D. 比根土5. 土壤中有一部分微生物在有新鲜有机残体进入时便大量发育占优势,而新鲜有机体被分解后迅速衰退,这类微生物称之为:( )A. 发酵性微生物区系 B. 土著性微生物区系C. 清水型水生微生物 D. 腐生性水生微生物6. 土壤中有一部分微生物对于新鲜有机物质的进入并不敏感,常年保持在某一数量水平上,这部分微生物称之为:( )A. 发酵性微生物区系 B. 土著性微生物区系C. 清水型水生微生物 D. 腐生性水生微生物7. 好氧性微生物与厌氧性微生物共栖时,两者可形成:( )A. 互利共栖关系 B. 偏利共栖关系 C. 拮抗关系 D. 寄生关系8. 酸菜腌制后可以保存相当长的时间,这是人们利用了微生物之间的( )A.捕食关系。 B.寄生关系。 C.非专一性拮抗关系。 D.专一性拮抗关系。9. 弗来明发现青霉素是由于观察到在产黄青霉菌菌落周围不见有革兰阳性细菌生长,而再深入研究创造奇迹的。这是人类首次观察到的微生物之间的。( )A.寄生关系。 B.捕食关系。 C.专一性拮抗关系。 D.非专一性拮抗关系。10. 红萍与蓝细菌之间不仅在营养上互生,且蓝细菌生存于红萍腹腔内,它们之间是一种:( )A.互生关系。 B.共生关系。 C.寄生关系。 D.竞争关系。11. 下列属于微生物学研究范围的是:( )A.土壤质地。 B.微生物在海洋中的分布。 C.湖泊水文。 D.地球化学。12. 空气并不是微生物良好的栖息繁殖场所,因为:( )A.缺乏营养。 B.高pH。 C.夏季高温。 D.无固定场所。13. 下列细菌种群可以选择作为土壤熟化度的指示微生物的是:( )A.自生固氮菌。 B.梭状芽孢杆菌。 C.硝化细菌。 D.硫酸盐还原细菌。14. 微生物寄生于植物时一般易造成:( )A.植物病害。 B.植物疯长。 C.植物正常。 D.植物营养缺乏。15. 下列微生物不是原生动物捕食对象的是:( )A.细菌。 B.放线菌孢子。 C.真菌菌丝体。 D.真菌孢子。16. 生长于下列海水水域中的微生物应认为是极端环境微生物的是:( )A.近海海水微生物。 B.远洋浅层海水微生物。C.远洋深处海水微生物。 D.表面海水微生物。17. 土壤的下列特性与其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无关的是:( )A.pH值。 B.水分含量。 C.有机质含量。 D.比重。18. 下列生物中是土壤中最活跃的生物是:( )A.蚯蚓。 B.原生动物。 C.细菌。 D.植物根系。19. 在分解复杂大分子有机物时,往往是由多种微生物共同协同完成的,乙种微生物以甲种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为食物,丙种微生物又以乙种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为食物,这种微生物之间的关系称为:( )A.互生关系。 B.接力关系。 C.共生关系。 D.寄生关系。20. 地衣中的藻类(或蓝细菌)为真菌提供碳源,能源和O2,而真菌则为藻类提供矿质营养,CO2和水分,它们之间构成了:( )A.互利共栖关系。 B.共生关系。 C.偏利共栖关系。 D.竞争关系。21. 植物根系对根际微生物最大的影响是通过:( )A.植物遮荫。 B.根系分泌各种有机物。C.根系富集水分。 D.根系伸长过程中造成土壤通气。22. 植物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不仅受土壤类型的影响,而且受下列因素的影响:( )A.植物种类。 B.土壤其他生物。 C.种植时间。 D.播种方式。23. 下列土壤微生物类群中被称为土壤生物先行者的是:( )A.细菌。 B.放线菌。 C.真菌。 D.藻类。24.土壤微生物区系分析不研究土壤中( )A.微生物种类。 B.微生物数量。C.微生物参与物质循环的代谢强度。 D.微生物对动物的致病性。25.多种微生物生存于营养丰富条件良好的同一环境时,会竞争:( )A.营养物质。 B.水。 C.空气。 D.空间。26.植物根系因种类不同而分泌不同的物质,因而对于根际微生物具有:( )A.生长促进作用。 B.种群选择作用。 C.生长抑制作用。 D.不显示影响。27. 两种微生物形成共生关系后,不能够:( )A.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分工。 B.象一种生物一样繁衍。C.由其它微生物任意代替其中的任何一种微生物。 D.组成一个结构统一的生物体。28. 两种微生物之间形成共生关系具有下列特性的是:( )A.形成一个特殊的共生体。B.在生理代谢上各不相干。C.其中一种微生物可以逐步杀害另一种微生物。D.其他微生物可以任意代替其中的一种微生物。29. 海水中的微生物具有的特点是:( )A.嗜酸。 B.嗜碱。 C.嗜热。 D.嗜盐。30. 微生物之间的寄生关系具有:( )A.随意性。 B.可代替性。 C.高度专一性。 D.适应性。31. 纤维分解菌与自生固氮菌之间由于前者为后者提供碳源,后者为前者提供氮源而构成了:( )A.偏利共栖关系。 B.互利共栖关系。 C.共生关系。 D.寄生关系。32. 厌氧有机物降解中,产氢产乙酸菌对产甲烷细菌提供了生长和产甲烷基质,而产甲烷细菌则解除了抑制产氢产乙酸菌的高氢分压,使降解得以继续,构成了:( )A.拮抗关系。 B.互利共栖关系。 C.共生关系。 D.偏利共栖关系。33. 下列水体中微生物数量最多的是:( )A.池塘水。 B.海洋中部。 C.大湖中心。 D.地下水。34. 下列水体中微生物数量最少的是:( )A.近海海水。 B.河水。 C.湖水。 D.长期降雨的后期水。35. 下列环境中对江河水体的微生物种类影响最小的是:( )A.沿途两岸土壤。 B.江河水体上部空气。C.动植物残体及排泄物。 D.沿途工厂废水和生活污水。36. 1克种植多年的菜园土中的微生物数量可以达到:( )A. 103 B. 104 C. 105 D. 10837. 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基本特点之一是:( )A.水田土壤中真菌较旱地土壤中多。 B.熟化土壤中微生物数量较生荒土中少。C.耕作层土壤中数量最多,心土层中较少。 D.酸性土壤中放线菌较多。38. 微生物寄生于高等植物具有:( )A.随意性。 B.适应性。 C.专一性。39. 甲种微生物较乙种微生物更喜高温生长,一旦环境温度有所提高,就会出现:( )A.甲种微生物渐占优势。 B.乙种微生物渐占优势。C.甲、乙两种微生物都受到抑制。 D.甲、乙两种微生物的比例维持均势原状。40. 微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指:( )A.一种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对另一种微生物的抑制或毒害。B.一种微生物与另一种微生物利用同一营养而造成一种微生物的生长不良,甚至死亡。C.一种微生物进入另一种微生物体内并依赖于后者生存。D.一种微生物捕获吞食消化另一种微生物。41. 土壤淹水后有利于下列微生物的生长的是:( )A.兼性厌氧细菌。 B.专性厌氧细菌。 C.好氧性细菌。 D.放线菌和霉菌。42. VA菌根是指:( )A.真菌菌丝包围植物幼嫩的吸收根形成的菌套。B.真菌菌丝进入植物根皮层间隙或细胞内形成泡囊一丛枝。C.由真菌菌丝变态形成的假根。D.真菌插入培养基中吸收营养的菌丝。43. 原生动物捕食细菌、酵母、放线菌和真菌孢子等可以:( )A.促进微生物各类群之间的平衡。 B.原生动物的无节制繁殖。C.杀死除原生动物外的其他所有微生物。 D.促进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繁殖。44. 植物根际的微生物大大超过根外土壤中的数量,其中下列因素不是促进因素:( )A.根系分泌物 B.根系造成的土壤通气状况改善C.根系造成的土壤水分富集 D.根际温度45. 根际微生物的下列活动对植物不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A.分解有机物 B.转化矿物元素 C.产生生长剌激物 D.提供代谢过程所需的水分46. 一般来说,下列微生物种群中属土壤真菌最多的种类是:( )A.半知菌亚门 B.鞭毛菌亚门 C.担子菌亚门 D.子囊菌亚门 E.接合菌亚门47. 要测定土壤中某特定的微生物生理类群必须使用:( )A.高选择性培养基 B.普通培养基 C.低选择性培养基 D.土壤水48. 粘细菌依靠其胞外酶溶解敏感细菌群,使敏感细菌群释放出营养物质供其生长繁殖,这种关系称为:( )A.内寄生关系 B.外寄生关系 C.拮抗关系 D.捕食关系49. 温和噬菌体在宿主细胞中的生存可视为微生物之间的:( )A.拮抗关系 B.共生关系 C.内寄生关系 D.外寄生关系50. 下列微生物类群更能适应高温环境的是:( )A.非光合型原核微生物 B.光合型原核微生物C.结构简单的真核生物 D.结构复杂的真核生物二判断题:51. 一种微生物寄生于其他微生物时没有选择性.。( )52. 细菌不能寄生于细菌,真菌不能寄生于真菌。( )53.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唯一因素。( )54. 土壤微生物有助于土壤肥力的提高,而土壤肥力又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55. 根瘤是真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的共生体。( )56. 地衣是藻类和真菌的共生体,是微生物之间典型的互惠共生关系。( )57. 根际微生物对于植物来说都是有害的,因为它们共同竞争有限的营养或造成病害。( )58. 根际不是微生物生活特别旺盛的环境。( )59. 根际微生物对于植物来说都是有益的,因为可以提供更多的矿质营养。( )60. 根际微生物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也发生某种影响。( )61. 土壤不是微生物栖息繁殖的良好环境。( )62. 空气是微生物栖息繁殖的良好环境。( )63. 青霉素可以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细菌,因此青霉素产生菌与这些细菌构成了非特异性拮抗关系。( )64. 青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是一种特异性的拮抗关系。( )65. 在微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中只有原生动物是捕食者。( )66. 微生物作为寄生物对于寄主并不有害。( )67. 微生物之间的竞争仅仅是为了营养。( )68. 根土比是指根外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与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之比。( )69. 内外生菌根兼有内生菌根和外生菌根的特点。( )70. 菌根是细菌与植物结合形成的特殊共生体。( )71. 在菌根中不仅是菌根菌对植物有利,而且植物对菌根也有利,因为这是一种共生关系。( )72. 菌根除了吸收矿质营养外再无别的功能。( )73. 内生菌根的真菌可进入根的皮层间隙和细胞内部,在根外较少,不形成菌套。( )74. 内生菌根的真菌由于在根内部,因而这些真菌对植物无促进作用。( )75. 外生菌根并不能代替根毛的作用吸收水分和养料。( )76. 细菌是原生动物的唯一捕食生物对象。( )77. 噬菌体是细菌唯一的侵染寄生物。( )78. 原生动物可以捕食细菌,因而细菌不能成为原生动物的寄生物。( )79. 固氮蓝细菌生存于红萍特有的腹腔中,它们之间构成一种寄生关系。( )80. 越是贫瘠的土壤,微生物根土比越大,相反亦反之。( )81. 叶面附生微生物以放线菌为主,细菌是很少的。( )82. 植物根系的分泌物对于根际微生物无选择作用,而只有富集作用。( )83. 植物根系对根际微生物的选择作用,仅是植物根系单方面的影响。( )84. 亚硝化细菌将NH3氧化为NO2-硝化细菌将NO2-氧化为NO3-这是一种接力关系。( )85. 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互为对方创造了有利的生活条件,因此它们之间也是一种共生关系。( )86. 土壤中纤维分解菌可以为固氮菌提供碳源和能源,而固氮菌可以为纤维素分解细菌提供氮源,因而构成了一种共生关系。( )87. 内生菌根真菌和外生菌根真菌都可侵入皮层细胞间隙形成哈蒂氏网。( )88. 乳酸发酵后的牛奶可以保存相对较长的时间,这种乳酸菌与其他牛奶腐败细菌之间构成了一种特异性的拮抗关系。( )89. 腌制酸菜、泡菜和青贮饲料不是利用叶面附生的乳酸细菌而是另需人工接种。( )90. 土壤中细菌是活跃的生物因素,而放线菌和真菌则不是。( )91. 微生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只有互利或互害的关系。( )92. 叶面附生微生物的数量远远较根表微生物数量大。( )93.兰科植物的种子萌发离不开菌根真菌,其原因是兰科植物种子的萌发需要共生真菌提供营养。( )94. 江河水体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受流经两岸土壤的影响很大。( )95. 细菌也寄生于原生动物细胞内,并从原生动物获得营养,但这并不是原生动物对细菌的捕食。( )96. 极端环境仅指高温、高压、高酸、高碱环境。( )97. 夏天太阳照射的沙漠、岩石表面以及家用热水瓶都是极端环境。( )98. 由于极端环境中的条件太苛刻,因而在极端环境中无微生物生存。( )99. 能在10-15%盐浓度下生长的微生物是极端嗜盐菌。( )100. 在极端环境中生存的微生物也可以在普通条件下生存。( )101. 火网菌属是目前已知的最耐热的嗜热菌,其最适生长的温度为105。( )三填空题:102.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有_、_、_、_、_等。103.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有_、_等。104.微生物生态学就是研究_、_以及_ _。105.土壤中细菌可占土壤微生物总数量的_%,其生物量可占土壤重量的_%左右。106.土壤放线菌的数量可占土壤微生物总量的_%,且在_丰富和_土壤中这个比例较高。107.能引起植物病害的微生物包括_、_、_等,其中以_为最多。108.空气_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良好场所,因为_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生活条件。109.土壤中常见的微生物种群包括_、_、_、_、_等,其中以_为数量最多,作用最大。_和_数量较少,作用较小。110.酸性土壤中_的数量较碱性土壤中为多,而放线菌却是在_土壤中较多。111.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一般是在_层中最多,随着层次加深,数量_。112.无论在哪种土壤中,都有_、_和_三种呼吸类型的微生物的广泛分布。113.土壤中微生物种群及其数量因土壤_、_、_和_等的变化而变化。114.分析测定土壤中某一生理类群的细菌时,必须使用具有_的培养基。115.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密度一般是城市_于农村,无植被地表_于有植被地表,陆地上空_于海洋上空,室内_于室外。116.红萍与蓝细菌构成一个共生体,红萍提供_源和_源给蓝细菌,蓝细菌提供_源给红萍。117.微生物之间的拮抗关系可以分为_和_两种。118.植物叶面常附生有许多细菌如_细菌,因而在用这些植物叶类作酸菜或青贮饲料时可以不再_。119.土壤中放线菌数量_于细菌,它们以_缠绕于有机物或土粒表面,并伸展于_中。120.真菌与植物根系之间可形成菌根,根据真菌的生长性状,可以分为_和_,VA菌根属于_。121.植物根际微生物对植物有害的方面有_、_等。122.植物根际微生物对植物有益的方面有_、_、_、_等。123.土壤中常见的藻类有_、_、_等。124.土壤中常见的霉菌有_、_、_、_、_等。125.土壤中常见的放线菌有_、_、_等。126.微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包括了对_和_的竞争。127.水田土壤中的细菌数量_于放线菌和霉菌,细菌也是以_细菌为多,专性厌气性细菌在数量上_占优势。128.微生物之间的互利关系可以互相提供_或_,也可以互相创造有利的_条件。129.土壤中的藻类由于属于_营养型微生物,可将CO2转化为_从而为其他微生物提供_源和_源,成为先行生物。130.土壤中的真菌包括_亚门,_亚门,_亚门,_亚门和_亚门,其中以_亚门的真菌在土壤中最多。131.水体中微生物的来源有_、_、_、_等。132.微生物与植物之间可以形成_、_、_关系,如_、_、_。133.土壤中_营养型,_营养型,_营养型和_营养型的微生物都有存在,尤以_营养型微生物最为丰富。134.土壤中的微生物,如_菌的数量多少可以作为土壤_高低的标志之一。135.腐生型水生微生物是指利用大量进入水体的_、_、_、_等为营养物而大量发育繁殖的一类微生物,包括如_、_、_、_等。136.清水型水生微生物主要是指能生长于_的_自养型和_自养型微生物,在清水中的微生物生长量一般_。137.属于土著性微生物区系的微生物有_、_、_、_等。138.真菌和藻类的关系可分为_、_和_三种。139.极端环境有_,_,_,_,_,_等。140.微生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可以是_或_,也可以是_或_,也可以是_。141.土壤中进行物质转化的细菌生理群有_、_、_、_和_等。142.土壤细菌是土壤中最活跃的生物因素,其原因在于它_、_、_、_。143.细菌在土壤中一般粘附在_,形成_,或分散于_中。且大多处于_状态。144.在进行土壤微生物区系分析时应注意到_,因为在某种培养基中生长的微生物对于土壤微生物整体来说是挂一漏万的。145.通常每克土壤中含有_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使土壤具有了_的性能,进行着旺盛的物质循环。146.一种微生物寄生于另一种微生物时,可以进入其体内称为_,也可以不进入其体内,称为_。147.原生动物对细菌等的捕食是微生物之间捕食关系的典型,除此以外,还有_、_、_等也属此捕食关系。148.江河流经城市前水体中的微生物数量要明显_于流经城市后水体中的数量,其原因是流经城市时会有_、_以及其他_的大量进入,使微生物得以大量繁殖。149.土壤原生动物以土壤中的_、_、_、_、_等为食物,因而其存在的数量会影响其他微生物的存在数量。150.微生物生态系统具有_、_、_以及_的特点。151.微生物之间的寄生关系有_、_、_、_、_等类型,这种寄生关系都有很强的_性。152.水体中微生物的数量决定于_、_、_、_等因素。153.根据嗜热菌与温度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类即_、_和_。154.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原因在于_、_和_等。155.土壤中常见的细菌属有_、_、_、_、_等。156.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