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摆脱奴隶的心,拯救苦难的世界巴金的短篇小说奴隶底心作于一九三一年,是巴金早期的作品,它收于短篇小说集光阴。这篇小说篇幅短小,结构简单,视角独特,仅仅靠小说里面两个人物的对话来表现当时的中国阶级性的巨大差异,人们的内心被现实奴役,难以摆脱,缺乏基本的抗争思想。这篇小说的创作不同于巴金的其他短篇小说,虽是巴金早期的创作,其为巴金的写作增添了一种奇异的色彩。在中国面临着列强侵略,民国政府腐朽无能,出卖国家利权来获得短暂的和平。军阀混战,战争爆发,民不聊生的现状唤醒了这个年轻的青年。中国人开始探索救亡的道路,此时的巴金接受了由法,俄等欧洲国家流传的无政府主义思想,它作为一种激进的社会思潮,倡导互助主义,主张废除政府,通过生产者之间的产品的等价交换,以达到消除剥削,人人自由,平等的“无政府状态”。巴金作为一个笔者,通过文章来展现其提倡的无政府主义,来反对腐朽黑暗的国民政府。无政府主义的思想深深感染了巴金,在他以后的作品创作基本体现了这种思想。奴隶底心则是巴金无政府主义思想的一种体现,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彭则是具有反抗阶级压迫的奋进者,巴金用他的死来表现出对无政府主义思想的英雄人物的一种同情,以及采用这种方式奋争的温和的批判。奴隶底心是一篇象征之作,它在表现上则是含混,复杂,带有明显的反讽色彩,悬浮于现实之上又处处影射现实。我们可以从文章中看出,彭与郑从属于截然相反的两个阶级,他们与生俱来就有着不同的命运,他们的思想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为人处事不同,两人的“奴隶观”是不一样的。正因为如此,郑最后还是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正如他在文中所说“我有我的朋友,我有我的娱乐。我也进电影院,我也进跳舞场,我也和女朋友同去玩小高尔夫球。我跟朋友们谈起各人家里的奴隶时,我也很骄傲地说:我家里有十六个奴隶,而且我将来一定要把奴隶的数目增加到三十二个!” 最后彭历经磨难,死于革命,为了革命事业献身,他终于摆脱了一颗奴隶的心,但他沉痛的死并没有换来郑这个阶级的觉醒。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彭和郑两个人的对话展开的,开篇就以彭的一句“我的祖先就是奴隶!”展开,充分向我们展现了接下来文章的主题。彭和郑从阶级属性上看分数不同的阶级,一个是奴隶主,一个是奴隶,从性质上看他们不应该成为朋友。但在学校读书期间彭和郑有着友谊,他们的友谊是畸形的,彼此之间招呼便是只说两三句话,或者甚至不说话,只交换了一瞥冷淡的眼光。以及郑对彭的行为举止的怪异的看法,如“他不穿西装,不看电影,也不进跳舞场。他一天除了在讲堂上听课外,不是在寝室里读书,就是一个人在操场上或者校外散步。他不笑,他只顾沉默地思索。”作为朋友的郑不理解彭的思想,他也难以接受,他们之间的朋友关系是建立在救命恩人之上的,这种关系不能超越阶级关系。因此,他们以后的友谊破裂也是顺其自然的。文章紧紧围绕“奴隶”二字展开。彭的所思所想是摆脱奴隶的心,寻求人类自由,建立平等自由的社会。但是作为奴隶主的郑无法接受彭的思想,虽是作为个体的人的对话,究其根源便是两个对立阶级的对话。这两个阶级没有共同点,毫无共同语言,走向了不同的命运。文中的一段关于奴隶的对话使我们开始反思。彭在思考中国到底有多少奴隶,郑在思考自己家能增加多少奴隶,彭告诉郑中国的奴隶何止几千万。这个庞大的数字虽并不是当时现实中国实际的奴隶数目,但是从侧面反应出了这个奴隶的国度喻示着广大中国民众的深重苦难与不自由的生存境遇,小说中几代奴隶的悲惨经历正是中国人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彭生于奴隶世家,家中三代为奴隶。第一代奴隶是彭的祖父。彭的祖父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奴隶,他不仅一生为奴隶身,而且有着一颗根深蒂固的奴隶的心。他任劳任怨,是个忠实的奴隶。祖父是当时社会心灵的奴隶的代表。甚至还时常“教导”彭的父亲和彭,要他们做一个知恩图报的好人,忠心的服侍主人,并始终相信好人有好报。祖父的“好报”就是被人诬陷偷窃贵重物品,自己含冤而吊死,死后还不断的让人以“小偷”来评价。第二代奴隶是彭的父亲。相比较于彭的祖父而言,彭的父亲已经开始有所觉悟,认识到世间的不公正,具有了反抗阶级压迫和对自由的向往,但内与外的限制使他无法迈出最后的一步,面对主人无礼的要求,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他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为自己的下一代带去摆脱奴隶命运的阳光。第三代奴隶是彭,他是奴隶的后代,但他意识到只有具有自觉的革命意识并能够付诸革命的实践,才能着手打碎不义的世间秩序。他追求自由,平等,厌恶这个黑暗的世界。他要推翻奴隶主的统治,成为世界新的主人,消灭这个可能造就任何主奴关系的世间的最终法则。彭的母亲是可怜的,经历了丧夫之痛的她还要忍受奴隶主的蹂躏,她心里对奴隶主深深的憎恨却不能进行反抗。她这么做是为了使儿子摆脱奴隶的命运,做真正自由的人。这也被彭最后理解。彭家族几代人的仇恨铸就了他强烈的阶级意识和复仇意志,这也是他走向革命道路的必然选择。奴隶底心这篇短篇小说不同于巴金的其他小说就在于郑以后的命运并未改变。经过彭的说教,他仍旧一味地做他的奴隶主,过着富裕的生活,无视现实的残酷。摆脱了当时盛行的“革命的罗曼蒂克”或“革命加恋爱”式的模式。小说全篇以郑的叙述为视角,郑听到了彭的讲述,内心也有着羞愧,恐怖,悲哀,昏乱。但郑的感觉是暂时的,讲述过后,他又恢复了原来的生活,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出入舞场,交际应酬,完全没有把彭当时讲述的话放在了心里。郑的“健忘”则预示了彭革命的失败。彭和郑两个视角之间的转换,呈现了两种心灵境界之间的鸿沟,并暗示了两者之间的隔膜与无法沟通,从而预示了革命者的悲剧性结局。关于彭和郑小说结尾的命运,我们可以看到阶级斗争的复杂性与艰难性并存。彭和郑相识是因为彭救了郑的命,但彭却救不了郑的那颗贪婪,黑暗的心,彭对郑讲述自己家族的屈辱史时震撼了郑,他以为郑会害他,彭回答说不会,大概是因为他还有一个奴隶的心。此刻的奴隶的“心”指的是“把自己的幸福完全抛弃,去给别人谋幸福。为了别人甘愿把自己的性命牺牲,一点也不悔恨”,彭期待自己赶快摆脱奴隶的心,文章的结尾郑通过报纸看到了彭参加了革命,彭死了,他终于摆脱了那颗奴隶的心,为了拯救苦难的世界而奋斗。而郑并没有实现人生道路的转向,经过一时的心灵震荡之后,他的心又渐渐复归平静,生活也重回到旧路上,他仍然延续着这个家族代代增添奴隶数目的理想。巴金的奴隶底心直接反映了巴金的无政府主义思想,摆脱黑暗统治,建立和平自由的社会。此篇作品不仅直指当时的现实,同时也体现出来当时的思想混乱,奋起者在艰难的寻觅改造的思想。这篇作品巴金写作方式独特,巴金偏爱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叙事人和巴金都带有巴金本人的影子,如经常是一位男性作家,在生活经历上也非常相近,巴金与叙事人之间的思想、情感距离也不大,基本上是统一的。但在奴隶底心中,却绝无仅有地出现了叙事人与巴金的对立,结尾处采用反讽的写作方式,郑生活依旧奢华,增加了奴隶数,有漂亮的夫人陪伴左右。于是,我们又发现“奴隶的心”原来还埋伏着另一层含义,像郑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购房合同解除附件协议
- 2025年度驾校与教练车辆使用及保养服务合同
- 2025年度高空作业劳务高空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合同
- 2025年度门窗工程监理合同范本及细则
- 2025年摔车保险合同
- 液氮运输安全合同样本
- 木材仓储租赁运输合同样本
- 二零二四年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债权代偿与车辆购置担保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全新二手车买卖合同含车辆环保标准及排放要求下载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车辆质押借款合同电子数据传输安全协议4篇
- 山东省潍坊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 英语试题
- 春节节后收心会
- 《榜样9》观后感心得体会四
- 七年级下册英语单词表(人教版)-418个
- 交警安全进校园课件
- 润滑油过滤培训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
- 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北京生命科技研究院招聘笔试真题2022
- 《系统解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大全-下(多选题汇总)
-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解读(化学学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