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上海初中物理学科考纲(二期课改)第6单元--光单元测试_第1页
沪科版上海初中物理学科考纲(二期课改)第6单元--光单元测试_第2页
沪科版上海初中物理学科考纲(二期课改)第6单元--光单元测试_第3页
沪科版上海初中物理学科考纲(二期课改)第6单元--光单元测试_第4页
沪科版上海初中物理学科考纲(二期课改)第6单元--光单元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光 (一) 填空题1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4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2. 凸透镜、凹透镜和平面镜中,能够会聚太阳光的是 镜。3. 某人高17米,立于平面镜前。这个人在镜子里的像离本人3米,这个人距镜面 米,这个人在镜子里的像高 米。 4. 我们能在平面镜中看到物体 立 大的 像,这是由光的 现象形成的;能在太阳光下看到自己的影子,这是由于光 的现象而形成的;斜着看插入水中的筷子,浸在水中部分变得向 折,这是由于光的 现象形成的。 5. 如图64所示各种透镜中 、 是凸透镜,而 、 是凹透镜。 图646. 如图65所示的是光斜射到两种透明物质的界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现象。由图可知: 是界面, 是入射光线(用字母表示),折射角为 度。 7. .图66是有玻璃面的柜子,现要求不打开柜子就能用刻度尺测出它的深度。请你试一试,并说出你的方法: 。 8. 幻灯机的镜头和放大镜都是凸透镜,它们都能成 的像。但不同的是幻灯机镜头成的是 像,放大镜成的是 像。 9. 如图67所示,把手放在一盛水的烧瓶后面,看到手的像是一个 的像,这是由光的 现象形成的。10 .一物体放在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像,则物体的位置离透镜的距离是在 之间。11.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机荧光屏,可看到 三原色光。(二) 选择题 12.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反射角入射角折射角。 B 反射角入射角折射角。 C 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 D 入射角折射角反射角。 13.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当人远离平面镜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的像变大,像离人的距离也变大。 B 人的像变大,像离人的距离变小。 C 人的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大。 D 人的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小。 14.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是45,则折射角可能是( ) A 0。 B 30。 C 45。 D 55。 15.下列关于实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眼睛能看见的像是实像。 B 凸透镜成的像是实像。C 能在光屏上得到的像是实像。 D 与物体一样大小的像是实像。 16.放映幻灯时,幻灯片离镜头的距离应为( )A小于一倍焦距。 B 等于一倍焦距。C 在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 D 大于两倍焦距。 17.用照相机给物体拍照时,照相底片的位置离镜头的距离( ) A 小于焦距。 B 等于焦距。 C 在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 D大于两倍焦距。 18.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两倍焦距时,像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 A 5厘米。 B 10厘米。 C 15厘米。 D 20厘米。 19.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30厘米处向15厘米处移动时,则( ) A 像变大,像距变大。 B 像变小,像距变小。 C 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D 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 20.当烛焰离凸透镜4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50厘米。 B 40厘米。 C 30厘米。 D 10厘米。21. 图68所示,凸透镜到蚂蚁的距离为8厘米,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图68 A . 3厘米。 B. 6厘米。 C. 8厘米。 D. 10厘米。(三) 作图题22. 在图6-9中,画出反射光线OB的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大小。23.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610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图69 图 610 24.图611中画出了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图中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25.根据图6-12(A)、(B)中给出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画出相应的折图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图 612(四) 实验题26.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作为平面镜的是 ,另外还有两枝相同的蜡烛、火柴和 。 实验时,要注意观察比较 的大小;还要分别测出 的距离,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归纳出实验结论。实验时,要使镜后的蜡烛与镜前相同的蜡烛成的像完全重合,这是为了 。27. “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况如图613所示,图中A是 (选填器材名称),放在“烛焰”上的手指 被烧痛(选填“会”或“不会”)。 28.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在实验前,应首先观察并记下凸透镜的 。在如图811所示的实验装置中A是 ,B是 。 在组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 。 图811当调整好凸透镜的位置,使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后,要移动光屏找像。在移动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 。在归纳实验结果时,要将从光具座上读出的物距和像距的值分别跟凸透镜的 相比较,并记录相应的成像情况。 把实验中观察、测量、比较的结果填入下表。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 像的正、倒 像的大、小 像的虚、实 像离凸透镜的距离 大于2f 小于2f大于f 小于f (五) 问题研究题29.有下列光学器具:潜望镜、放大镜、老花眼镜、穿衣镜、牙医的内窥镜、幻灯机镜头。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1)一类包括 (填写器具名称),其特征为 。 (2)另一类包括 (填写器具名称),其特征为 。 30.某同学做“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进行了以下的操作:(A)记录凸透镜的焦距;(B)在光具座上由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C)调整凸透镜的位置,使物距2,观察光屏上所成像的性质,测量出像距,并与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相比较;(D)减小物距,使物距:2,按步骤(C)的要求进行观察、测量和比较;(E)进一步减小物距,使物距,并从光屏这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烛焰的像;(F)整理实验器材。(1)该同学上述操作过程中遗漏的步骤是: 。 。(2)该同学在整理器材前发现,光屏上有教室窗子的像。这像是如何形成的? 。 第二部分(1) 填空题31. 在上海城市规划馆中,有一浦东机场的建筑模型,如图6-15(A)所示。图6-15(B)为该模型的俯视示意图。高模型包含了机场一期(已建)与二期(待建)的整体结构,二者是轴对称的。由于模型占地面积为L*2b。而展出场地只有L*b,制作者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仔细观察(B),图中A是 。假如二期建成后,一名乘客本应该在二期的登机楼C处登机,但是由于他跑错了方向而到了一期的登机楼B处,已知连接BC两处的自动扶梯的速度为v,则他站在自动扶梯上从B处到C处,所需时间为 。32. 在图6-16中(A)(B)两图分别表示小红站在岸上和水中的情况,对比两图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现象表明 。(二)单选题33. 物体放在凸透镜的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0CM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移至凸透镜前10厘米处,所成的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等大的虚象34. 物体放在凸透镜12厘米处,早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当物体距凸透镜8厘米时,所成的像()A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D可能是正立等大的虚象35. 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一物体放在该透镜焦点5厘米的主轴上,则物体通过透镜一定成()A正立的像 B倒立的像C缩小的像 C放大的像(3) 实验题36.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各小组同学都完成了各自的实验报告。以下是从不同实验报告中摘录出来的四句话: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玻璃板后的物体与玻璃板前的物体的像完全重合。当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为10厘米时,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也为10厘米。当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增大时,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也增大,且像的大小不变。这四句话中,属于事实的是 ;属于结论的是 。(选填序号)37. 在图6-17中,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的 (选填“60-70”或“大于70”)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45厘米刻度处时,移动光屏, (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成像。38. 某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下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按正确的方法安装和调节好实验装置。他们在光具座上先固定焦距为f1的透镜,按表一中的物距u依次进行实验,每次都使光屏上烛焰的像最清晰,并将相应的像距v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他们换用焦距为f2的凸透镜,重复上述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为了进一步探究物距u和像距v之间的关系,他们进行适量的运算,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的后四列中。(已知f1 f2)(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数据中的物距u与像距v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数据中的物距u与像距v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不同的凸透镜,当它们成实像时,物距相同,像距随焦距的增大而增大。(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经运算后得到的数据及相关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