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2020届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II)卷_第1页
科学2020届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II)卷_第2页
科学2020届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II)卷_第3页
科学2020届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II)卷_第4页
科学2020届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2020届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凡是和放大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功能B红、绿、黄三种颜色是三原色C公安、科研等很多重要的部门都使用放大镜D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发明了放大镜2 . ( )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及像生物细胞那样的精细结构。A放大镜B望远镜C显微镜3 . 如果实验时,不小心把点燃的酒精灯弄翻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马上跑开,怕烧到自己B用湿抹布扑灭C用沙土扑灭4 . 用下面三个放大镜观察小昆虫,能看的最清楚的是( )。ABC5 . 下图是制作洋葱表皮切片标本的过程正确顺序是( )。 ABC6 . 我们常用放大镜来观察( )。A肉眼看不清的东西B清楚的东西C细小的东西7 . 下列生物中,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A变形虫B草履虫C鸡蛋D蚜虫8 . ( )最早发现微生物。A格罗斯泰斯特B列文虎克C罗伯特胡克9 . 有三位小朋友养了蚕,( )的做法好。A李明一次就采了许多桑叶,说是留着慢慢的喂养。B刘丽采来嫩桑叶,洗净剪碎后再喂小蚕。C王刚说小蚕食量大,自己又没有时间,就一下子给它们添了许多桑叶。10 .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镜片的( )有关。A材料B凸度C面积11 . 引起婴幼儿手足口病的病毒属于( )A植物病毒B动物病毒C噬菌体D不属于以上任何类型二、填空题12 . 固体有确定的_、_和 _。13 . 不同的工具有_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_的科学道理。14 . 鱼缸里的水发绿是因为其中有_的缘故。15 . 人们发明了(_)和(_),用来观察肉眼无法清楚看到的细小的东西。16 . _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17 . 请在下图中填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18 . 分别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仔细观察洋葱表皮,用_观察时看到的细节更多,看得更清楚。19 . 制作生态瓶的正确顺序是( )。在生态瓶中种上水草,并在水面放上浮萍。找一个透明的大塑料瓶,洗干净后减去上半部分。植物存活后,放入小鱼、小虾等小动物在瓶的底部铺上一层干净的沙子,再装入大半瓶水。ABC三、判断题20 . 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有些晶体的形状有规则,有些没有规则。(_)21 . 几个孩子玩同一个秋千,体重大的荡得快。(_)22 . 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_)23 . 做分离食盐与水的实验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使用酒精灯时的安全。(_)24 . 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_)25 . 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_)26 . 不同生物的细胞形状都一样。(_)27 . 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的。(_)28 .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相同。 (_)29 . 凹面镜和凸透镜都能会聚太阳光,而平面镜却不行。(_)30 . 六边形支架用料最少。(_)31 . 有些微生物用肉眼看不见,但是用放大镜都能看得到。(_)32 . 细菌个体微小,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到。(_)33 . 如目镜、物镜分别标着“10、16”;那么图像将被放大160倍(_)34 . 观察颗粒较小的种子,可借助放大镜进行观察。(_)四、连线题35 . 请将以下测量仪器和它们对应的用途用线连起来。测量降水量测量气温测量风速测量风向36 . 把下面的水中微生物的图片和名称连接起来水绵水螅草履虫鼓藻五、实验题37 . 艾观察日常生活中常看到放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馒头表面很快会生出霉菌,而放在冰箱低温储存室内的馒头可以保存较长时间,便设计了一个实验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1)提出问题:_(2)做出假设:_(3)制定计划实验材料:两个相同的馒头、两个塑料袋、冰箱、线绳、记录纸、笔实验步骤:把2个馒头分别装入塑料袋,用线扎紧袋口,一个放在_的地方,一个放在_。每天观察一次,连续观察5天,并记录看到的现象。实验中唯一不同的条件是_(4)实施计划:按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实验现象见下表时间环境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温暖潮湿没有发霉少许霉菌很多霉菌很多霉菌长满霉菌低温潮湿没有发霉没有发霉没有发霉没有发霉没有发霉(5)得出结论:_六、综合题38 . 许多同学喜欢喝酸甜的酸奶,其实制作酸奶并不复杂,班上很多同学都制作了好喝的酸奶,效果棒极了,下面让我们回忆一下制作酸奶的过程吧!(1)制作方法: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_),并煮开几分钟。待牛奶冷却到3540时,加入两勺(_),仔细搅匀。用开水烫烫保温容器进行(_)。倒进保温容器里保温56个小时后,牛奶变得(_)的时候,酸奶就做成了。(2)探索思考:为什么这样就会形成酸奶?因为酸奶是(_)使牛奶发酵变成的。为什么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因为只有在(_)的温度下,乳酸菌才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温度过高,会杀死酸奶里的乳酸菌。为什么要对保温器消毒?因为这样会杀死附着在保温容器和搅拌器具上的(_)。为什么要保温56个小时?因为乳酸菌发酵要有一定的时间,但存放太久酸奶又会(_)。蒸发食盐水时,我们是这样操作的:39 . 准备器材。(请在括号里填写它们的名称)B(_) C(_) D(_)40 . 器材B的主要作用是( )。A让蒸发皿温度更高B让蒸发皿均匀受热C防止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