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简史(下)_第1页
中国书法简史(下)_第2页
中国书法简史(下)_第3页
中国书法简史(下)_第4页
中国书法简史(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书法简史(下),四、隋唐书法,1隋朝虽历史短暂,但书法艺术却处关键时期,它融合南北书风,上承两晋南北朝,下启唐代,为唐代书法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此期的代表作有:董美人墓志(端庄妍美,峻严挺拔,骨秀而不瘦,肌丰而不肥)、龙藏寺碑、启法寺碑等,既峭拔刚劲,又柔丽飘逸,对初唐诸家影响很大。著名书法家有智永等。,董美人墓志,龙藏寺碑,智永(生卒年不详),俗姓王,称永禅师,名法极,会稽人,王羲之七世孙,生活在陈至隋代,年近百岁才圆寂。他少小出家,住在永欣寺。潜心学道习书30年,临得真草千字文800本,写秃的笔头足足装了十大瓮,后埋入土中,称为“退笔冢”。智永的实践再次告诉人们:只要功夫深,书艺自然进。他写的800本真草千字文,“散与人间”,浙东各寺均施一本。,真草千字文,可惜,经过一千多年的风雨劫难,留传至今的手迹只有日本所藏一本。内中真草两体隔行排列,运笔凝炼,闲雅秀丽。宋苏轼说其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因其书名远播,前来永欣寺求书与请求题额者络绎不绝,竞使一方净土热闹非凡,致使木门限被踏损,不得已,裹以铁皮,人戏称为“铁门限”。,唐代对前期书法,无论是用笔还是结体都加以整理,使之规范化,尤其是楷书法度谨严,名家辈出,形成“尚法”的时代风貌。唐代把书法推向了高峰。唐代书法艺术的繁盛,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强盛统一密不可分。唐代国力强盛,社会稳定,文化艺术也要求主调鲜明,其时代的艺术特色是豪华壮丽,雄浑奔放,规整博大。,其二,以唐太宗为首的皇帝,极力重视、推崇书法。隋唐以后,以科举取士,书法成为取士的一个重要条件。取士“以楷法遒美为中程”。唐太宗爱好书法,重视书法,他不惜重金,购天下古本,命魏征、虞世南、褚遂良定真伪。并身体力行,写下了中国书法史上第一块行书碑晋祠铭。除唐太宗外,还有武则天、高宗、睿宗等皇帝爱好书法,这样多的皇帝喜欢书法,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大大推动了唐代书法的发展。,晋祠铭,初唐四大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和薛稷,他们一扫前代单纯追求流美的柔靡之气,代之以刚健、昂扬,呈现了初唐书风意气风发、欣欣向荣的气象。盛唐时期,楷书大家颜真卿、草书大家张旭、怀素,分别使楷书、草书的发展达到完美的程度。晚唐柳公权转向清劲瘦硬的书风,以骨取胜,创制“柳体”。,2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人。在唐代,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勃海县男,故又称“欧阳率更”、“欧阳勃海”。欧阳询为书法史上第一大楷书家,其字体被称为“欧体”。其声名远播国外,当时高丽国不远千里,遗使求其墨迹。欧阳询的楷书风骨峻峭,平中寓险,结体严谨庄重,为一时之绝。,其楷书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邕禅师塔铭(简称化度寺碑)、皇甫诞碑等。九成宫醴泉铭,贞观六年刻,魏征撰文。此碑书法,高华庄重,法度森严,笔力刚劲,有晋人风韵,并开唐人楷风。笔画似方非方,似圆非圆,间架结构精严中见疏朗,被誉为“楷书极则”。历代对此碑评价极高。,皇甫诞碑,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省)人。与欧阳询同时代。官至太子中舍人,太子右庶子,封爵永兴县子,世称“虞永兴”。虞书法师承智永禅师,上溯王右军晋书遗风。其楷书法度严谨,外柔内刚。留传墨迹不多,其代表作有孔子庙堂碑、汝南公主墓志(行楷)。,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褚遂良(596658),字登善,杭州钱塘人。高宗时,官至尚书右仆射,封河南郡公,故又称“褚河南”。其父与虞世南是好友。他初学书于虞世南,后学习二王,他溶学帖学碑于一炉,汇南北书风于一体。楷书中有隶意,豪劲清润,劲炼疏瘦,自成一家。其书法生动的点画、灵变的笔形、劲逸的体势,对后代书法影响很深。传世墨迹较多,著名作品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阴符经等。,褚遂良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褚遂良阴符经,薛稷(649713),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县)人。曾官太子少保,亦称“薛少保”。他的外祖父是魏征,家藏不少虞世南、褚遂良墨迹,薛自幼在外祖父家锐意临仿,备受熏陶。其楷书用笔纤细,结体疏松潇洒。其传世书迹不多,但书法风格特殊,故能跻身楷书大家之列。其代表作有信行禅师碑。,颜真卿(709785),字清臣,琅琊临沂人。曾任平原太守,人称“颜平原”。安史之乱后,颜官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世又称“颜鲁公”。因秉性刚直,受奸臣排挤、陷害,最后被叛贼李希烈杀害。初学褚遂良、张旭,后开拓创新,陶铸万家,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把唐楷推上顶峰。其楷书刚健浑厚,雍容端庄,舒展开阔,点画丰腴,结体丰伟,足可代表大唐气象,世称“颜体”(横细竖粗)。,楷书代表作有:多宝塔碑、颜勤礼碑、东方朔画赞、麻姑仙坛记、颜氏家庙碑等;行书有祭侄文稿、争座位稿等。多宝塔碑是颜真卿早期的成名之作,直接二王、欧、虞、褚余风,整篇结构严密,点画圆整,端庄秀丽。学颜体者多从此碑开始,入其堂奥。此碑现藏西安碑林。,颜真卿多宝塔碑,颜勤礼碑系颜真卿60岁时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所写的神道碑,是学习颜体的主要范本。此碑笔势开张,内松外紧。有人评价为“端庄伟岸,雍容雄秀,高古苍劲,气势逼人”。祭侄文稿被公认为“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柳公权(778865),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晚唐著名书法家,擅长楷书。他的楷书初学二王,后融合欧颜,自出新意,创造出遒劲峻拔的“柳体”书。柳书结体紧密,笔法锐利,筋骨显露,刚劲中含秀润,严谨中有生动。代表作有金刚经、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最著名的是玄秘塔碑,笔画遒劲挺拔,楷法严谨,为初学者入门之阶。现立西安碑林。,柳公权玄秘塔碑,玄秘塔碑是柳公权64岁时所书。书体端庄俊丽,左右基本对称,横轻竖重,而短横粗壮,且右肩稍稍抬起;长横格外瘦长,起止清楚;竖画顿挫有力,行笔挺劲舒长。撇画锐利,捺画粗重。从结字的整体来看,主要是内敛外拓。在柳书各碑中,神策军碑字体较大,意态雄豪,气势遒迈,典型地表现出了柳书浑厚中见锋利,严谨中见开阔的艺术特点。,柳公权神策军碑,“颜筋柳骨”颜体:结体宽博,笔力雄强,气势开张;点画有篆书笔意,横细竖粗,圆浑遒劲,筯骨内含。柳体:结体紧劲,笔锋锐利,骨力遒健;用笔方圆兼备,笔笔用力,横画与竖画同重,以骨力胜。二人书法风格,一个雄强浑厚,一个瘦劲挺拔,一肥一瘦,各领风骚。,草书张旭(675750),字伯高,又字季明,苏州吴郡人。官至金吾长史,世人称他“张长史”。为人潇洒不羁,豁达大度,卓尔不群,才华横溢,与李白、贺知章相友善。张旭工真楷,尤精草书,被誉为“草圣”。玄宗时代,张旭的字,李白的诗,裴旻的剑,并称“三绝”。,张旭极爱喝酒,每次喝得大醉后,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有时竟以头发蘸墨写字,故人们称他为“张颠”。他师承“二王”今草,又法接张芝狂草。其草书上下贯通,迂回流连,奇丽惊人,变化多端,神奇莫测,形成张旭“狂草”的独特面目。其草书主要作品有:肚痛帖、千字文、古诗四帖等。,张旭肚痛帖,张旭古诗四帖,怀素(725799),字藏真,俗姓钱,长沙人。自幼出家为僧,世称沙门怀素、释怀素、僧怀素等。他学书非常用功,常在地上、墙上、袈裟上、芭蕉叶上练字。他比张旭更嗜好酒,更不拘小节,一日要醉多次,醉后狂书,落笔如骤雨旋风,被称“狂素”,与张旭合称“颠张狂素”。其作品有自叙帖、苦笋帖、论书帖、圣母帖、千字文等。,怀素自叙帖,怀素苦笋帖,怀素论书帖,行书陆柬之(585638),吴郡人,初唐著名书法家。是虞世南的外甥,自幼学书于舅父,晚习二王之法,以行书著称唐代。其传世代表作有文赋(西晋陆机),后人评价其书:“柬之所书则精绝一世,字字娟秀,脱胎于兰亭而带有其舅氏虞永兴之逸致,遂韵法双绝。”(王书之韵味,虞书之法度),李邕(675747),字太和,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官至北海太守,故又称“李北海”。其天资聪敏,少具才识,为人刚直,敢于直言,屡遭贬谪。后遭奸相李林甫嫉恨杖杀。李邕被人称为“书中仙手”,书法兼工多体,以行书名世,行书成就为唐代之冠。他取法二王,博采魏晋各家及北碑长处,融会贯通。其行书似欹而正,左低右高,笔力雄健浑厚,结字宽博,端庄严谨中见峭拔,纵横得体,开合自如。,王(羲之)书以秀逸为胜,李书则以豪健著名。故唐太宗说:“右军如龙,北海如象。”其代表作有:李思训碑、麓山寺碑(又名岳麓寺碑)。李思训碑瘦劲遒丽,自然流畅,被视为李邕行书第一;麓山寺碑笔力雄健,气势浑朴,笔法刚柔兼施,结字参差错落,充分表现了其行书奇崛多变的艺术风格。,李邕李思训碑,李邕麓山寺碑,杨凝式(875954),字景度,号虚白,陕西华阴人。唐昭宗时进士,官秘书郎,后历仕梁、唐、晋、汉、周五代,官至太子少保、少师,世称“杨少师”。曾因避祸而佯狂,故人亦称“杨疯子”。杨凝式性格狂放不羁,久居洛阳,好游佛寺道观,遇山水胜景,常流连吟咏,提笔在墙壁上边吟边写,当时洛阳寺观随处皆有其书迹。,其书初学欧、颜,后又上溯二王,一变唐法,用笔奔放奇逸,布白结体令人耳目一新,成为承唐启宋的行书大家,是唐楷向宋行过渡的的关键人物。宋代四大家都深受其影响。代表作有韭花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韭花帖(行楷)真迹在清末曾为罗振玉所藏,后不知下落。此帖法兼晋唐,萧散有致,清秀洒脱,章法疏朗闲淡,别具一格。,行书以晋代为盛,唐代仅为余波,杨凝式后之宋代又起大潮。隋唐五代,以唐为最,形成了书法史上的第二次艺术高峰。大家辈出的唐代书法,对后世书法的普及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唐代书论唐代不仅是书法艺术的昌盛时代,而且也是书法理论大丰收的时代。书法理论非常丰富。最著名的书论有:李世民的论笔法、欧阳询的八法、虞世南的笔髓、孙过庭的书谱、张怀瓘的书断、颜真卿、张旭的十二意笔法、李阳冰的论篆、李嗣真的书后品、张彦远的法书要录、韦续的墨薮等等。,孙过庭的书谱,五、宋元书法,从宋代开始,书法艺术成了文人艺术,成了知识分子专有的艺术。书法家们都以追求意趣为旨归,强调个性与情感的表现,从而形成宋代书法“尚意抒情”的总体风貌。这是宋代书法的一大成就,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新发展。书法经秦篆、汉隶、晋行、唐楷几个高潮,到宋代面临着变革和开拓的新课题。宋代印刷术发达,无需用楷书抄写经籍,楷书成就不高,而帖学大盛。北宋书家重新追溯晋代行书风韵,把行草书发展到极致,因此,行草成为宋代时尚。,淳化阁帖。淳化三年(992),宋太宗把秘阁所藏的历代书法珍品墨迹收集一起,命翰林侍书王著编成法帖,刻在枣木板上,拓下来赐给大臣们,这就是著名的淳化阁帖。此丛帖共十卷,第一卷为历代帝王法帖,第二至四卷为历代名臣法帖,第五卷为诸家古法帖,第六至八卷为王羲之书,第九至十卷为王献之书。,此丛帖为丛帖之祖,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帖学在宋元明代蔚然成风。明代刻帖更多。宋元明清书法界,形成了专门的帖学派,与碑学派相对应。帖学崇尚“二王”书体书风,帖学临摹尺牍、信札书法,构成了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是一位中国文化史上“全才”诗词、文、书、画俱绝。其书结体劲美,雍容大度,点画丰腴,个性十足。代表作有:黄州寒食诗、洞庭春色赋、赤壁赋、醉翁亭记等。,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涪翁,自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黄庭坚工于诗文,善行草书,楷法也自成一家。其书法风靡朝野,宋徽宗、宋高宗都带头学黄字,当时有“山谷翰墨满江南”之说,对后代影响深远。他的字独具特色,中间紧,四周松,飘逸沉着。行书代表作有:范滂传、松风阁诗;草书代表作有:诸上座帖、花气诗帖、李白忆旧游诗卷等。,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米南宫。祖籍太原,后迁居襄阳,又称“米襄阳”。米芾书画俱绝,为书画学博士。他初学颜,继学柳,又学欧、褚,后学王羲之。其书刚健端庄,神气飞扬,留下大量行草书墨迹。著名的有苕溪诗卷、蜀素帖、草书九帖、多景楼帖等。,米芾蜀素帖,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仙游(今福建仙游)人。蔡襄天资高,积学深,意趣浓,书法入二王,行书最佳。代表作有:山居帖、陶生帖、离都帖等。,蔡襄致公谨书,宋徽宗与瘦金体赵佶(10821135),庙号徽宗,在位期间,怠于国政,但颇具艺术天赋,极爱书画,成为一位出色的帝王书画家。他举起“瘦金体”大旗。赵佶“瘦金体”瘦硬中寓腴润,挺劲犀利,秀丽飘逸,有很强的兰草意味。结体严整似楷,但行笔似行书。代表作有瘦金体千字文、夏日诗帖等。,赵佶小楷千字文,赵佶草书千字文,南宋在书法史上无名家,只有名迹。如衰迟帖(吴说)、秋清帖(陆游)、急下帖(范成大)、虎头山诗(文天祥)等。,元代书法,沿袭宋代,盛行帖学。但元人提倡越过宋人,直接师法魏晋隋唐,力图重现古法,从而发展为一种回归的潮流,其中赵孟頫是代表。元代书法是一星闪耀,赵孟頫主盟书坛。,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浙江吴兴人。曾官至翰林学士承旨,死后谥号文敏,故又称“赵承旨”、“赵文敏”。赵孟頫诗文书画兼通,篆隶真草诸体皆精。楷书自成一家,称“赵体”。他在元朝,荣际五朝,名满四海,与苏轼一样,以全才冠世,为政清廉。其书法博采众长,研习钟、王、智永、禇遂良、李邕、柳、黄(庭坚)、米等书,将晋韵、唐法、宋意冶于一炉,推陈出新,创立“赵体”,其书风影响了整个明代。,后人争相研习,明代祝允明、文征明,清代刘墉、乾隆等均受其影响,上承晋唐,下启明清。其字用笔精熟,结体妍丽,温润闲雅,秀妍飘逸,外貌圆润而筋骨内涵,形成外似柔润而内实坚刚的艺术特征。他写楷书略掺用行书笔法,又形成赵体字流美动人的特征。著名代表作有:各体千字文、远顾帖、与山巨源绝交书、洛神赋、胆巴碑、玄都坛歌、赤壁赋等。,赵孟頫洛神赋,赵孟頫归去来辞,六、明清书法,明初书法,沿袭元代书风,仍以复古为主,崇尚帖学,代表书家有“三宋”(宋克、宋璲、宋广)“二沈”(沈度、沈粲)。宋克的章草成就很高。沈度名声很大,是御用书家,篆隶真行诸体皆善,但以小楷为最,当时知识分子都以沈度小楷为模范,形成了工整呆板的“台阁体”。,沈度敬斋箴册,明代中期“吴中三子”的出现才使明代书法呈现繁荣景象。“三子”是祝允明、文徵明、王宠。他们由赵孟頫而上溯晋唐,取法弥高,笔调亦雅,其中祝允明高古无华,文徵明娟秀骨清,王宠风流儒雅,不仅饮誉当时,而且也雄视后代。当时有“天下书法归吾吴”之说。,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号枝指生、枝山,长洲(今江苏吴县)人。真楷法精谨,草法奔放,风骨烂漫,天真纵逸。代表作有赤壁二赋、论书卷、杜甫诗轴、春江花月夜等。,祝允明闲居秋日,文徵明(14701559),初名璧,字徵明,别号衡山,自称衡山居士,长洲人。小时字写得不好,后发奋读书写字,以勤补拙,书法大进。与吴中祝允明、唐寅、徐祯卿交友会文,人称“吴中四才子”。绘画长于山火花卉,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文徵明是继苏轼、赵孟頫之后又一个全才。其书路极宽,小楷尤为精绝,楷法钟王,字体宽舒展和,疏密匀称适宜,流动秀劲。小楷代表作:金刚经卷、千字文、顾春潜传轴(此帖现藏上海博物馆。此帖神采飞扬,结构宽博,用笔精巧)等。,文徵明赤壁赋,文徵明兰亭序,王宠(14941533),字履仁,后字履吉,号雅宜山人,人称“王雅宜”,长洲人。艺术天资极高,工画,精小楷,师法钟、王、虞。巧中见拙,婉丽遒逸,秀雅有致。其疏拓的艺术特色,与祝允明之奇崛、文徵明之和雅相映成趣。传世作品有千字文卷、石湖八绝句卷(上两帖均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宋之问诗(均为行草书)等。,王宠草书册页,晚明称雄书坛的是并称“四大家”的董其昌、邢侗、米万钟、张瑞图,其中以董其昌成就最高、影响最深。他是一个帖学集大成者。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既能继承二王传统,又能独辟门户,开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