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江苏广播电视大学 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题 目:浅析乡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姓 名: 王 俊 学 号: 学好我不太清楚,麻烦老师帮忙填写,多谢 指导教师: 沈 芸 教 学 点: 2012 年 5月 16 日目 录内容摘要一、乡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顺,责权不对等,基层政权行政能力弱化 (二)乡镇债务沉重,缺乏稳定财源,基层政权履行职责困难(三)基层党组织缺乏活力,民间非政府力量逐年增大,基层阵地名存实亡 (四)基层干部结构不合理,缺乏创新精神,基层工作难以推进 (五)农业结构调整滞后,工业发展缺少产业支撑,基层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二、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政策约束 (二)资金约束 (三)相关配套制度缺失约束三、推进乡镇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 (二)积极化解乡镇债务,提高乡镇管理职能 (三)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乡镇政府经济实力 (四)整合农村政治资源,提高社会动员能力 (五)改善基层干部待遇,提高基层干部综合素质参考文献 浅析乡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内容摘要:在率先实现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乡镇的发展骑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设和发展乡镇,不仅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根本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 如今,乡镇发展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不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针对乡镇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要不断的解放思想,敢破敢立,在不断的研究中进步。关键词 :乡镇发展 存在问题 对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也是各级党政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乡镇作为我国最基层的行政单位,乡镇的发展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统筹城乡的任务以及全面小康的目标的实现。现通过对昆山市巴城镇的调研,谈谈笔者对乡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的粗浅看法。一、乡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农民的负担进一步减轻,各种支农、惠农政策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对乡镇机构进一步规范、精简。目前,乡镇运行情况总体较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乡镇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管理体制不顺,责权不对等,基层政权行政能力弱化一是乡镇政府行政机构设置上普遍存在“条块分割”问题。有些理应下放给乡镇政府直接管理的,却被上级职能部门所把持(这些乡镇部门机构大多有利可图);有些需要由上级职能部门业务指导和行政管理的乡镇事业单位,却被上级职能部门当作“包袱”甩给乡镇政府管理。尤其是前者,这些由上级职能部门实际管理的乡镇部门机构,往往不愿服从乡镇政府的管理或领导,更为严重的是,它们在一定范围内行使着本来属于乡镇政府的职权,从而削弱了乡镇政府的管理职能和权威,将乡镇政府架空、肢解为一级不完全的政府。这些部门机构就像各国派驻在联合国的代表机构,它们住乡镇政府的房子,享受乡镇政府的福利待遇,却可以不听乡镇政府的“调遣”;它们各自掌管着一个方面的权力,各自为政。乡镇政府对这些部门机构毫无办法,“叫不应”也“管不着”,只好放任不管。这种局面既不能对乡镇社区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也不能给农民提供完善服务。二是乡镇政府行政机构设置上普遍存在职能不清的问题。由于“政、企”、“政、事”和“政、经”不分,乡镇政府及其下属行政机构“该管的没管或者没有管好”,或者“管了不该管的事”。乡镇政府插手企事业和经济组织内部事务,而一些企事业单位和经济组织又担当了本属于乡镇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三是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矛盾。上级党委、政府把工作任务和指标层层“下压”,而乡镇处于最底层,只有硬着头皮上,“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对下还要保稳定,存在“上”与“下”的矛盾。(二)乡镇债务沉重,缺乏稳定财源,基层政权履行职责困难乡镇债务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形成,至90年代末期才引起关注。此时,相当部分乡镇因债务过于庞大而积重难返。据有关专家调查,全国乡镇负债总额最高曾达到5000亿元,平均每个乡镇1320万元,不仅如此,乡镇绝大多数的村也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虽然,近年来随着中央转移支付的力度加大和基层政府的努力,总负债额有所降低,但绝对数值依然较高。现在有些乡镇为了能“打开门、揭开锅”正常运转,向干部、向社会高利集资,向农信社借贷,并以此作缓解债务的方式,这必将引起新的债务。所以,乡镇债务的问题处理不好将有可能加剧干部腐败、激化矛盾、甚至动摇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成为今后恶化政府与农民关系的潜流。而乡镇之所以背负沉重债务,主要原因是乡镇政府为完成上级政府的财政考核和大量投资项目。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镇举债建设。如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农村普九”工程,耗费了乡村大量的财力、物力。二是乡村两级收入下降。尤其是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后,上级相应的政策措施没有及时出台,欠发达地区的乡村经济严重减弱,甚至出现了农民“零负担”下的乡村经济“零收入”,导致乡、村两级干部正常支出严重不足,既影响干部队伍的稳定,也影响了基层政权的执政地位。三是镇村级投入缺口加大。当前,由于镇、村两级几乎没有集体企业,就没有什么集体收入,而镇、村的发展任务又十分繁重,如农村公路的建设、农田水利设施项目、农村作业便道、土地整治等,每一个项目均要求镇、村一级要解决一部分配套资金,在没有资金却又必须加快发展的前提下,镇、村一级只能举债或向农民集资,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容易形成理不清的“债务链”,加速乡镇经济的恶性循环。同时,由于基层政府财政困难,基本没有资金投入到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教育、社保、救济等改善民生方面。因而,民生工作只能停留在中央和市级的政策上面,上级有拨款的就干,没有拨款的就不干或少干。(三)基层党组织缺乏活力,民间非政府力量逐年增大,基层阵地名存实亡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总体上是健康发展的,但少数农村党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五化”:即理想信念淡化、宗旨意识褪化、组织纪律弱化、思想观念僵化、知识结构老化,严重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党员年龄老化严重。据统计,该镇农村党员的平均年龄近50岁,党员平均年龄60岁以上的村占的比重较大,老弱病残的党员就占40%,全镇一年发展新党员仅16名,许多村多年来未发展一名新党员。二是外出务工党员增多。随着农村务外出务工人员日益增多,外出务工的党员也逐年增多。2007年,外出务工党员达209人,占农村党员总数的16%,有的村外出务工党员人数竟占到该村党员总数的一大半。由于打工区域的不确定及农村党员履行义务自觉性下降,导致外出务工党员这支特殊的流动群体管理难:一方面“老弱病残”党员“走不动”,另一方面务工党员外出打“游击”,一年下来难以开好一个支部大会。由于基层政权对群众控制力的减弱,民间非政府力量逐年增大。一是宗教、宗族势力有所抬头,有的甚至严重影响村干部的选举工作。这些都导致农村基层精神文明有所滑坡。二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就业形式、生活方式、价值标准的多元化变化直接导致了社会的分化,个人自由度增加,对政府的依附性减少。农村新富阶层的迅速崛起,冲击了农村社会权威体系,使农村社会由以前的党政单一权威制向多元权威制转变。(四)基层干部结构不合理,缺乏创新精神,基层工作难以推进首先,人才结构不合理。缺乏大量既懂技术,又有农村工作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一是“不愿来”。由于乡镇条件艰苦、待遇较差,缺乏吸引各种涉农院校培养的大中专学生能够扎根的机制体制,很多人才不愿意到基层工作。二是“留不住”。一些在乡镇经过一段时间培养锻炼,熟悉农村工作的干部,一经成熟,很容易被上级部门调走,留不住人才。如,从2006年至今,各市级部门就从该镇录用、抽调干部20名,几乎使乡镇全剩了些“老弱病残”。三是“干不好”。目前缺乏培养乡镇、村干部的专业,每年上面分下来的大学生几乎不懂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工作方法,适应工作比较困难。基层党校、行政校等培训机构,在培训中往往注重理论培训,忽视工作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干部的快速成长。其次,创新意识不强。由于多数权力都已上收到市级部门或更高的层次,乡镇权力有限,而责任无限,责权不对等,形成“责权倒挂”。造成多数乡镇基层干部因求稳怕乱而不敢创新,不愿创新。 (五)农业结构调整滞后,工业发展缺少产业支撑,基层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一方面,大多数乡镇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方面,要么是招数不多,要么是“一厢情愿”,群众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传统农业所占比例较高。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尚不优化,农产品优质率较低、农产品区域布局不合理,地方特色不明显、原料产品与加工品比例不协调,农产品加工、保鲜、包装、贮运体系发展滞后等现象。同时,上级的一些“普惠制”惠农政策、支农资金没有发挥到“四两拔千斤”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助长了少部分群众的懒惰思想,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发展、集约化经营步伐;另一方面,多数乡镇地处较为偏远,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区位优势不明显,难以招到优质的企业和项目。同时,部分乡镇缺少发展二、三产业的基础和传统,发展氛围不浓,发展的举措不多,发展的后劲不足。一些群众在对待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上,有的持消极等待的态度,有的则心存疑虑不敢冒险,心甘情愿地沿着老的套路走。特别是个别群众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着明显的抵触情绪。二、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由于发展初期受客观条件所限,有其历史必然性,但主要还是政策环境和体制性矛盾所造成的。(一)政策约束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够,行政区划与城镇发展不相适应。部分地方政府对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对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农村城镇化规律和城镇规划工作等缺乏研究和重视,不少地方的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尚未正式开展,致使各城镇间在布局、规模、职能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缺乏宏观调控和协调。从而容易造成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出现重复投资现象,导致一定区域内镇区无法形成规模化人口。同时目前建制镇主要以行政职能划分地域,虽然不少地区城镇密集,呈带状发展,镇与镇间仅有几公里,有的甚至已连成一片,但由于分属不同城镇,致使规划建设各自为政,城镇镇区无法达到最低人口规模,要素集聚能力差,造成基础设施建设的浪费。行政区划不合理现象,不仅在县域范围内存在,在县域间也有这种情况。(二)资金约束该省大部分小城镇是靠农民自己建设起来的,政府投入不多,很多地方的财政只是吃饭财政,真正能用于搞建设的资金太少,同时金融支持也有限,地方政府基本上靠一种非规范的办法集资投入。而小城镇的发展需要解决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完善的城镇基础设施是城镇发挥集聚和辐射功能的重要条件。目前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在于:一是城镇交通建设,目前湖北小城镇交通落后,已经成为提高城镇效率、发挥城镇功能的最大瓶颈,影响城镇的环境和品位;二是治水问题,目前该省有近50 %的小城镇缺水,很多城镇一到晚上12 :00 后就停水,给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时在污水处理方面,有80 %的小城镇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三是环境建设,随着居民生活品位的提高,目前在小城镇发展建设上必须考虑抓好城镇的净化、绿化和美化,搞好城镇环卫设施,为城镇居民创造一个方便、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就必须解决建设资金问题,其关键是改革目前小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如果小城镇建设融资一味靠集资摊派,不通过金融办法予以解决,或者融资投入后不讲回报,不建立起投入回报机制,就没有稳定的投入来源,进而阻碍小城镇的健康发展。(三)相关配套制度缺失约束城镇政策体制环境已不能适应城镇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1) 城镇行政管理体制不适应。一方面小城镇存在着“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现象,一些问题条上“管得着、看不见”,而块上“看得见、管不了”,协调解决难;另一方面,城镇政府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导致行政效率不高。(2) 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阻碍了生产要素城乡间的自由流动。如户籍政策、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制度壁垒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3) 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和土地使用制度创新滞后。农民离开社区不再享有集体经济、土地使用等方面的各种权益,由于缺乏有效的补偿机制,离开农业的农民“弃土”动力不足“, 两栖”现象较为普遍。此外,乡镇财政体制不顺、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和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滞后等,都影响了生产要素向小城镇集聚。三、推进乡镇发展的对策及建议乡镇的发展是一件事关全局基础性工作,所有的乡镇都发展好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也就完成了一大半。因此,我们要深入解放思想,敢想敢试,敢破敢立,为全面推进乡镇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一)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当前基层政府大包大揽,管得过多过宽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政府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特别是基层政府热衷于直接投资推动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少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行政管理科学要求基层政府必须转变职能,从经济建设向公共管理转型。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职能定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政府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基层政府职能应该以向社会、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搞好社会管理,创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和生活环境为主。二是树立现代政府理念。要摒弃政府权力包揽一切的旧观念,树立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服务政府理念,使政府从具体参与经济建设活动中脱身出来,把企业、中介组织和个人能够解决的问题交给社会处理,把更多的财力和精力投入到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上来。当前,基层政府的工作重点应放在以“五新一好”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来,它对统筹城乡经济、破解“三农”、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是坚持依法行政,加快政府管理创新。按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行政许可法的要求,转变行政管理方法,充分运用间接管理手段和动态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目前我国市乡两级财政收入只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21%,而市乡财政供养人口却占全国财政供养人口的71。地方的财政能力减弱,但承担的各种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的任务并没有相应减少,尤其是乡镇一级在对财政分配方面处于最不利的地位。要从体制上科学界定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以立法的形式,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权力范围、权力运行方式、利益分配结构、承担的责任和展行的义务等明确下来。义务教育、卫生保健、社会救济等基础性的社会公共服务应该由中央承担,在地方承担的任务方面,省、市、市各级的侧重点也应该明确,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二)积极化解乡镇债务,提高乡镇管理职能我国政权运作是一种“压力型体制”,任务层层下压,导致各级政府将事权下移,最终都落在行政链条最低端的乡镇头上。乡镇头顶着计划生育、财政税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招商引资、中心工作等“一票否决”的悬剑。近年来,乡镇政府求发展、保稳定的任务越来越重,但是越来越紧张的财政使乡镇的调控能力愈来愈弱,条块不协调,使乡镇的权力愈来愈小。乡镇范围内,几乎凡是有权的、具有吸纳能力的所站全都收编上划,诸如税务、国土、工商、财政、公安等,乡镇政府的行动不仅常因之受掣肘,而且还常常要为他们支付许多费用。这种权力与责任不对等的体制削弱了乡镇一级政权的调控能力和行政管理能力。要协调好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的关系,提高基层行政效能,首先要“开源”。一要切实转变观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有条件的地方,要合理布局,集约用地,提高产出率。对没有条件发展工业的乡镇,可引进企业落户到工业园区,通过税收分成来提高自身经济实力。二要因地制宜,调优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要根据本地实际,大力发展蔬菜、养殖、种植、花卉、苗木,休闲观光、体验农业,设施农业,农家乐、果家乐等,实现富民强镇的目标。三要搞好中心镇建设,改善区位条件。对一些规模较小的乡镇进行合并,在乡镇建制的调整中,应遵循“经济节约、布局合理、资源集中配置”的原则,使乡镇政府的设立做到符合民情,有效管理。合理规划,确定中心镇,打破原有的乡镇行政建制辖区,适当调整乡镇建制,科学规划中心小城镇。鼓励有条件的、愿意放弃土地的农民转变为居民到中心镇建房定居,提高城镇化率,增强中心镇的带动能力。可以通过“宅基地换社保”、宅基地变建设用地在镇域内调剂使用等措施,来加快中心镇建设的步伐。其次要强调“节流”。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精减机构人员,严格执行市乡两级部编制,逐步消化超编人员。最后要对乡镇政权设置进行改革。条件成熟的地方可以考虑实行乡镇自治,取消乡镇政权,将目前乡镇政权从国家行政组织变成杜区自治组织,或者是把乡镇作为市级派出机构,大幅度精筒人员和职能。(三)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乡镇政府经济实力要切实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让老百姓能够迅速致富,也进一步增强乡镇政府的经济实力。一是要加快养殖业的发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从养殖业的发展来看,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都在50以上。目前我国还不到30,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非常大。大力发展包括畜牧养殖和水产养殖在内的养殖业及其后延关联产业的生产,有助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业结构体系,不断增加高层次需求农产品的生产。这是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方向,也是乡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之一。二是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优化。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不高,已成为影响农产品销售,影响农民收入的突出问题,也成为影响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现在出现“卖难”的农产品,主要是品质较差的大宗农产品,一些专用的、优质的农产品还是供不应求。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品种改良和良种推广,下决心淘汰劣质品种,大力开发优质品种,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三是要因地制宜适当集中,推进农业区域布局结构优化。各个乡镇应该根据自身资源比较优势,深入分析、综合研究,找准突破口。比如:在占有耕地资源优势的地区可致力于发展粮食生产,形成粮食主产区;在具有草场、沿海、山地资源优势的地区则可致力于发展畜牧业、水产养殖和林业,生产比粮食价值更高、生态效益更好的畜产品、水产品和林果产品及经济作物,形成不同的特种农产品生产基地;在大中城市郊区,还可通过优美的农业自然环境及其相应的农、林、牧、渔的生产过程和农业劳作的新型模式发展“观光农业”,吸引人们前往参观、参与、购物和游玩。四是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健全和完善农业产业结构体系。农业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应当是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产业体系。当前,要着力延长和完善产业链条,逐步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等环节联成一体,协调运转的农业产业体系,以进一步促进乡镇产业结构调整,广泛培植财源、税源,切实增强乡镇的经济实力。(四)整合农村政治资源,提高社会动员能力从这次“5.12”大地震可以看出,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不但可以在抵御自然灾害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平时贯彻执行中央、市、市各项方针政策等方面也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但目前,由于农村财政经费短缺、基层党组织影响力减弱等因素,党政机构对社会的直接控制能力减弱,动员能力下降。整合农村政治资源、提升基层党政组织的社会动员能力是当前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一项紧迫任务。首先,要扩大党员覆盖面。要吸纳农村新精英进入党组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积极培养和发展农村经济能人中的年轻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把他们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积极引导他们把个人致富与群众致富结合起来,更好地配合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提高党组织的影响力,增强党组织的权威性。其次,要积极拓展基层政治参与渠道。推行选举制度改革,农村基层党政领导实行直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3《假期安全真重要》教案4 浙教版
- 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 What's the matter教案设计(pdf)(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 第1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1.4 空间向量的应用 1.4.1 第2课时 空间向量与垂直关系教案 新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四单元 9.3 平等尊重你我他教案 新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 第7章 分子动理论 4 温度和温标教案1 新人教版选修3-3
- 英语 制作课件
- 租地到期收购地面上的房屋合同(2篇)
- 造船厂检修劳务派遣合同(2篇)
- 托尔斯泰课件完美
- 地震说课稿课件
- 2024-2025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模拟卷
- (正式版)HGT 6313-2024 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导则
- 常用焊条合格证
- 站场明敷接地扁钢安装技术要求
- 《个人防护用品PPE》ppt课件
- 国际贸易SimTrade外贸实习报告
- 导师带徒实施办法6、30
- 《Fishing with Grandpa》RAZ分级阅读绘本pdf资源
- 水稳施工方案(完整版)
- 跨海大桥施工方案
- MATLAB语言课程论文 基于MATLAB的电磁场数值图像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