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可靠性与失效分析微电子_第1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29/d1afa803-4944-41c7-b9c6-fa49d3af2148/d1afa803-4944-41c7-b9c6-fa49d3af21481.gif)
![半导体器件可靠性与失效分析微电子_第2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29/d1afa803-4944-41c7-b9c6-fa49d3af2148/d1afa803-4944-41c7-b9c6-fa49d3af21482.gif)
![半导体器件可靠性与失效分析微电子_第3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29/d1afa803-4944-41c7-b9c6-fa49d3af2148/d1afa803-4944-41c7-b9c6-fa49d3af21483.gif)
![半导体器件可靠性与失效分析微电子_第4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29/d1afa803-4944-41c7-b9c6-fa49d3af2148/d1afa803-4944-41c7-b9c6-fa49d3af21484.gif)
![半导体器件可靠性与失效分析微电子_第5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29/d1afa803-4944-41c7-b9c6-fa49d3af2148/d1afa803-4944-41c7-b9c6-fa49d3af21485.gif)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半导体器件可靠性与失效分析2011-2012-1,教材:付桂翠,陈颖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一版.(普通高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参考书:孔学东,恩云飞,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王蕴辉,于宗光等,科学出版社.孙青等,电子工业出版社.,理论教学内容1.元器件概述(1)2.元器件制造工艺与缺陷(1)3.微电子封装技术与失效(1)4.可靠性试验与评价技术(3)5.使用可靠性设计(2)6.元器件的降额设计与热设计(4)7.静电放电损伤及防护(2)8.可靠性筛选(2)9.破坏性物理分析与失效分析(6)10.失效分析案例(4),实验教学内容名称:集成压电类器件的破坏性物理分析学时:4学时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元器件:选择包括有电阻电容等元件、集成电路等器件及其连接的较复杂、综合性强的集成类压电器件,例如(有源)压电蜂鸣器进行分析。,第一章元器件概述1.1元器件的定义与分类定义:欧洲空间局ESA标准中的定义:完成某一电子、电气和机电功能,并由一个或几个部分构成而且一般不能被分解或不会破坏的某个装置。GJB4027-2000军用电子元器件破坏性物理分析方法中的定义:在电子线路或电子设备中执行电气、电子、电磁、机电或光电功能的基本单元,该基本单元可由一个或多个零件组成,通常不破坏是不能将其分解的。,分类:两大类元件:在工厂生产加工时不改变分子成分的成品,本身不产生电子,对电压、电流无控制和变换作用。器件:在工厂生产加工时改变了分子结构的成品,本身能产生电子,对电压电流的控制、变换(放大、开关、整流、检波、振荡和调制等),也称电子器件。,分类(来源:2007年版的军用电子元器件合格产品目录),电阻最可靠的元件之一失效模式:开路、机械损伤、接点损坏、短路、绝缘击穿、焊接点老化造成的电阻值漂移量超过容差,电位器失效模式:接触不良、滑动噪声大、开路等,二极管,集成电路失效模式:漏电或短路,击穿特性劣变,正向压降劣变,开路可高阻失效机理:电迁移,热载流子效应,与时间相关的介质击穿(TDDB),表面氧化层缺陷,绝缘层缺陷,外延层缺陷,声表面波器件,MEMS压力传感器,MEMS器件的主要失效机理1.粘附-两个光滑表面相接触时,在力作用下粘附在一起的现象;2.蠕变-机械应力作用下原子缓慢运动的现象;变形、空洞;3.微粒污染-阻碍器件的机械运动;4.磨损-尺寸超差,碎片卡入;5.疲劳断裂-疲劳裂纹扩展失效。,真空电子器件(vacuumelectronicdevice)指借助电子在真空或者气体中与电磁场发生相互作用,将一种形式电磁能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电磁能量的器件。具有真空密封管壳和若干电极,管内抽成真空,残余气体压力为10-410-8帕。有些在抽出管内气体后,再充入所需成分和压强的气体。广泛用于广播、通信、电视、雷达、导航、自动控制、电子对抗、计算机终端显示、医学诊断治疗等领域。,真空电子器件按其功能分为:实现直流电能和电磁振荡能量之间转换的静电控制电子管;将直流能量转换成频率为300兆赫3000吉赫电磁振荡能量的微波电子管;利用聚焦电子束实现光、电信号的记录、存储、转换和显示的电子束管;利用光电子发射现象实现光电转换的光电管;产生X射线的X射线管;管内充有气体并产生气体放电的充气管;以真空和气体中粒子受激辐射为工作机理,将电磁波加以放大的真空量子电子器件等。,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很多真空电子器件已逐步为固态电子器件所取代,但在高频率、大功率领域,真空电子器件仍然具有相当生命力,而电子束管和光电管仍将广泛应用并有所发展。1真空电子器件里面就包含真空断路器,真空断路器具有很多优点,所以在变电站上应用很多。真空断路器已被快易优收录,由于采用了特殊的真空元件,随着近年来制造水平的提高,灭弧室部分的故障明显降低。真空灭弧室无需检修处理,当其损坏时,只能采取更换。真空断路器运行中发生的故障以操作机构部分所占比重较大,其次为一次导电部分,触头导电杆等。,第二章元器件制造工艺与缺陷2.1芯片加工中的缺陷与成品率预测芯片制造缺陷的分类:全局缺陷:光刻对准误差、工艺参数随机起伏、线宽变化等;在成熟、可控性良好的工艺线上,可减少到极少,甚至几乎可以消除。局域缺陷:氧化物针孔等点缺陷,不可完全消除,损失的成品率更高。点缺陷:冗余物、丢失物、氧化物针孔、结泄漏来源:灰尘微粒、硅片与设备的接触、化学试剂中的杂质颗粒。,2.2混合集成电路的失效混合集成电路工艺:IC工艺:氧化、扩散、镀膜、光刻等厚膜工艺:基板加工、制版、丝网印刷、烧结、激光调阻、分离元器件组装等薄膜工艺:基板加工、制版、薄膜制备、光刻、电镀等失效原因:元器件失效:31%互连失效:23%,引线键合失效、芯片粘结不良等;沾污失效:21%,关于混合集成电路:按制作工艺,可将集成电路分为:1.半导体集成电路(基片:半导体)即:单片集成电路(固体电路)工艺:半导体工艺(扩散、氧化、外延等)2.膜集成电路(基片:玻璃、陶瓷等绝缘体)工艺:薄膜集成电路真空蒸镀溅射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厚膜集成电路浆料喷涂在基片上经烧结而成(丝网印刷技术),3.混合集成电路(HybridIntegratedCircuit)特点:充分利用半导体集成电路和膜集成电路各自的优点,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工艺:用膜工艺制作无源元件,用半导体IC或晶体管制作有源器件三种集成电路的比较:,3.微电子封装技术与失效3.1微电子封装的分级:零级封装:通过互连技术将芯片焊区与各级封装的焊区连接起来;一级封装(器件级封装):将一个或多个IC芯片用适宜的材料封装起来,并使芯片的焊区与封装的外引脚用引线键合(WB)、载带自动焊(TAB)和倒装焊(FC)连接起来,使之成为有功能的器件或组件,包括单芯片组件SCM和多芯片组件MCM两大类,二级封装(板极封装):将一级微电子封装产品和无源元件一同安装到印制板或其他基板上,成为部件或整机。三级封装(系统级封装):将二极封装产品通过选层、互连插座或柔性电路板与母板连接起来,形成三维立体封装,构成完整的整机系统(立体组装技术),3.2微电子的失效机理,1.热/机械失效热疲劳热疲劳失效主要是由于电源的闭合和断开引起热应力循环,造成互连焊点变形,最终产生裂纹,失效分析例子3-1连接器的过机械应力疲劳损伤样品:SMA连接器(阴极)现象:外部插头(阳极)与该SMA接头连接不紧,装机前插拔力检验合格失效模式:接触不良,半圆弧夹片明显偏离(孔学东,恩云飞主编的电),插孔周边绝缘介质有较深的插痕(孔学东,恩云飞主编的电),偏离的半圆夹片根部有裂纹(孔学东,恩云飞主编的电),半圆片裂纹断面(孔学东,恩云飞主编的电),蠕变-材料在长时间恒温、恒压下,即使应力没有达到屈服强度,也会慢慢产生塑性变形的现象,蠕变导致焊点断裂,脆性断裂当应力超过某一值时,陶瓷、玻璃和硅等脆性材料易发生脆性断裂。断裂一般发生在有初始裂纹和刻痕的地方,当原有裂纹扩展到器件的有源区时,器件将失效。塑性变形当应力超过材料的弹性限度或屈服点时,将发生塑性变形(永久):金属:电阻升高或开裂陶瓷等脆性材料:开裂MEMS系统:影响精度甚至不能正常工作,封装界面层分层-粘连在一起的不同层之间出现剥离或分离的现象原因:表面缺陷表面存在水汽和挥发物材料不均或表面粗糙等塑封件因热膨胀系数不同,温度变化大时会出现;塑封件因吸收过多潮气,在受热例如焊接过程中出现分层(爆米花现象);BGA封装中,模塑料与基体界的界面及粘胶处易发生水汽爆裂。,应力迁移(StressMigration)引子:铜互连替代铝互连,虽然铜的电阻率较低,抗电迁移和应力迁移能力强,但应力迁移诱生空洞,导致电阻增大甚至完全断裂出现条件:应力梯度绝缘介质与铜之间的热失配所致位置:通孔和金属连线边缘等应力集中区域影响因素:应力、应力梯度、互连结构、工作温度、金属介质界面粘附性、互连材料的微观结构,铜导线上的应力迁移空洞,2.电致失效电迁移(ElectronicMigration)强电流经过金属线时,金属离子等会在电流及其他因素相互作用下移动并在线内形成孔隙或裂纹的现象原因:电场作用下金属离子扩散所致,不同材料机制不同:焊点:晶格扩散铝互连线:晶界扩散铜互连线:表面扩散,驱动力:电子与离子动量交换和外电场产生的综合力、非平衡态离子浓度产生的扩散力、机械应力、热应力影响因素:几何因素:长度、线宽、转角、台阶、接触孔等材料性质:铜最好、铝较差、铝铜合金介于其中,金属迁移,失效模式:金属互连线电阻值增大或开路失效机理:电子风效应产生条件:电流密度大于10E5A/cm2高温纠正措施:高温淀积,增加铝颗粒直径,掺铜,降低工作温度,减少阶梯,铜互连、平面化工艺,互连线和焊点的电迁移,闩锁效应(Latch-up)-寄生PNPN效应由于MOS管存在寄生晶体管效应(CMOS管下面会构成多个晶体管,它们自身可能构成一个电路),若电路偶然出现使该寄生晶体管开通的条件,则寄生电路会极大影响正常电路的动作,使原MOS电路承受大于正常状态很大的电流,可使电路迅速烧毁。闩锁状态下器件在电源与地之间形成短路,造成大电流、过电应力和器件损坏,通信接口集成电路的闩锁失效(例子3-2)(孔学东,恩云飞主编的电)现象:信号通讯异常,热载流子效应(HotCarrierInjection栅极电压Vg小于漏极电压Vd时,栅极绝缘膜下的沟道被夹断,漏极附近电场增高;源极流经此区的电子成为热电子,碰撞增多-漏极雪崩热载流子;注入栅极二氧化硅膜中,使其产生陷阱和界面能级,阈值电压增加,氧化层电荷增加或波动不稳,器件性能退化,与时间相关的介质击穿(TimeDependentDielectricBreakdron)击穿模型:I/E(空穴击穿),E(热化学击穿)I/E模型:电子穿越氧化膜产生电子陷阱和空穴陷阱+电子空穴对空穴隧穿回氧化层,形成电流空穴易被陷阱俘获在氧化层中产生电场缺陷处局部电流不断增加,形成正反馈陷阱互相重叠并连成一个导电通道时,氧化层被击穿。,E模型:热动力学过程,处于热应力和外加电场下的偶极子相互作用破坏了Si-O键而产生击穿。,3.电化学失效金属迁移-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商用果冻灌装机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护肤品成分分析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敏感肌友好卸妆洁面乳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即食红豆薏米羹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呼吸窘迫监测设备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建筑安全施工质量监控考核试卷
- 2025-2030年古堡幽灵之夜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充电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墙板生产智能监控系统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弹簧在船舶螺旋桨动态平衡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SAPPM设备管理解决方案
- Q-HN-1-0000.08.004《风力发电场电能质量监督技术标准》
- 多指畸形-课件
- 5G NSA站点开通指导书(临时IP开站)
- 宗教与社会课件
- 3人-机-环-管理本质安全化措施课件
- 生殖医学中心建设验收标准分析-讲座课件PPT
- 庆阳煤炭资源开发调研报告
- 桥博常见问题
- 贵州省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合同范本
- 《我们的方言》-教案(共4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