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护概述PPT课件_第1页
中外护概述PPT课件_第2页
中外护概述PPT课件_第3页
中外护概述PPT课件_第4页
中外护概述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临床护理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陈佩仪,-,2,外科疮疡概述学习目标1.掌握疡、疮疡、肿疡的概念2.掌握疮疡肿痛痒脓舌苔和脉象的辨证特点3.掌握阴证和阳证疮疡的辨证要点4.熟悉疮疡的病因病机,顺证和逆证的临床表现5.了解疮疡的命名、中医药治疗方法,-,3,教学内容:*疮疡的定义、命名和分类、病因病机。*疮疡肿痛痒脓、舌苔脉象的辨证特点*疮疡善恶顺逆的临床表现*疮疡的治疗,-,4,外科疮疡概述一、定义疡:外疡,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疮疡:体表浅显外科疾患总称。现指感染因素引起体表化脓性疾病。肿疡:指一切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溃疡:指一切体表外科疾病溃破的创面。二、范围:痈、疽、疔、疖、瘰疬、流痰、流注、臁疮、结核、烂疔、疫疔等。,-,5,二、命名与分类阴证:瘰疬、流痰、附骨疽、瘿瘤、岩肿等阳证:痈、有头疽、疔、疖、丹毒、流注等三、病因病机病因:六淫、情志、感染、外伤、饮食、房室病机:气血凝滞脏腑失调经络阻隔,-,6,痈:有外痈和内痈之分。外痈是指生于体表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一般6-9CM。内痈生在脏腑。疽:分有头疽和无头疽。有头疽初起即有粟米状脓头,红肿热痛。溃破后状如蜂窝,常大于9CM;无头疽(附骨疽)发于骨髂和关节间,患部漫肿皮色不变,疼痛彻骨。疔:泛指一切体表疮疡发病迅速而危险性较大者。疖:生于皮肤浅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根浅,小于3CM。瘰疬:其结核累累如串珠状,小为瘰,大为疬。,-,7,流痰:好发骨关节间的疾病。流注:转移性、多发性肌肉脓肿。臁疮:小腿部慢性溃疡。结核:皮肉之间的圆形肿块。疫疔:皮肤炭疽。烂疔:气性坏疽。,-,8,四、诊断(四诊为主)1.望:(舌苔)急性病属热红慢性病属阴虚起刺属热极干燥属热盛伤津绛热入营分无苔如镜(阴伤胃虚或用大量抗生素后)淡白气血两虚加胖为阳虚(脓出过多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加胖嫩为气虚、阳虚(LEC后期或用大量激素后),-,9,青紫舌瘀血白苔表证寒证湿证黄苔疮疡化脓阶段加腻为湿重或湿热白腻苔寒湿黑苔热极(火过炭黑)寒极(命门火衰黑色上泛),-,10,2.闻听声音:语言呼吸呕吐呃逆嗅气味:脓液气味或分泌物气味3.问寒热汗饮食二便旧病病因职业月经家族房事4.切脉诊:浮沉数迟滑涩大细触诊:皮温压痛性质肿块形态波动试验,-,11,外科脉诊的辨证浮:有力为风寒或风热无力为气血不足伴溃疡为续发或正虚邪未去沉:肿疡为病位深溃疡为遗毒在内未清迟:肿疡为寒邪内蕴溃疡为邪去正衰数:热邪内蕴或酿脓溃疡为邪未去正衰,-,12,滑:肿疡伴数为热盛或有痰或酿脓溃疡伴大为热邪未去或痰多正虚涩:肿疡为实邪凝滞溃疡为阴血不足大:肿疡为邪盛正实溃疡为邪盛病进细:肿疡为邪盛正虚溃疡为气血两虚,-,13,五、辨证(一)局部辨证辨肿痛痒脓辨溃疡辨善恶顺逆(二)八纲辨证辨阴阳辨表里辨寒热辨虚实,-,14,辨肿痛痒脓*辨肿:火寒风湿痰郁虚实*辨痛热痛寒痛瘀痛啄痛隐痛风痛气痛*辨痒原因辨痒:风甚(遍体);湿甚(腐烂);热甚(焮红);虫淫。病变辨痒:初起-发展消散-将愈脓溃-护理不当新肉芽-收口*辨脓辨有无辨质地色泽气味,-,15,辨溃疡*辨溃疡的形态营养性溃疡-臁疮、褥疮痨疮性溃疡-瘰疬、流痰热毒性溃疡-乳痈、疖癌肿性溃疡-乳癌、皮肤癌*辨溃疡的色泽溃疡红赤:新鲜肉芽正在生长溃疡淡红:肉芽生长缓慢,气血不足溃疡紫暗:肉芽不生长,气血阻隔溃疡灰黑:肌肤坏死,-,16,辨善恶顺逆*辨善证恶证五善:心善神爽语亮舌润寐安肝善甲润愉悦便通轻松脾善唇润知味脓黄便调肺善声亮皮润息平肾善齿润尿清七恶:五恶+2衰脏腑衰败肿呕泻烂气血衰竭疮陷流水肢冷语低,-,17,*辨顺证逆证顺证:指转归好的疾病在病变过程中所出现的症状。逆证:指转归坏的疾病在病变过程中所出现的症状。顺证的表现:初起高突,脚跟收缩;成脓皮薄光亮,易脓易腐;溃后脓稠色鲜,肿消痛减;收口新肉易生,疮口易敛。逆证的表现:初起平蹋,脚跟散漫;成脓紫暗疮顶软陷,不脓不腐;溃后时流血水,肿痛不减;收口新肉不生,脓稀色淡臭秽,疮口难敛。,-,18,阴证阳证辨别表症状与体征阳证阴证发病缓急急性发作慢性发作病位深浅发于皮肉发于筋骨皮色皮温红活焮赤灼热紫暗或不变不热或凉肿形肿势肿胀高突,脚跟收缩肿势平塌,脚跟散漫肿块硬度软硬适中,溃后渐消坚硬如石或柔软如棉疼痛剧烈不痛隐痛酸痛抽痛脓液稠稀稠厚稀薄或纯血水肉芽色泽红活致密晦暗或苍白不泽疮面愈合收口迅速收口缓慢皮肤表现丘疹脓包糜烂鳞屑皲裂苔癣样变病程预后短易消溃敛良好长难消溃敛不良全身表热或里热证虚证,-,19,六、治疗内治法:(一)消法:解表通理清热温通祛痰除湿理气活血等(二)托法:透托补托(三)补法:补气补血养肝肾,-,20,1.解表法牛蒡解肌汤疡科心得集:祛风清热化痰消肿牛蒡子薄荷荆芥连翘山栀丹皮石斛玄参夏枯草2.通里法内疏黄连汤外科正宗清火泻热通便木香黄连山栀当归黄芩白芍薄荷槟榔连翘甘草大黄桔梗,内治法的常用方药,-,21,3.清热法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清热解毒银花野菊紫花地丁天葵子蒲公英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泻火解毒黄连黄芩黄柏栀子4.温里法阳和汤外科全生集温里祛寒熟地黄白芥子炮姜炭麻黄甘草肉桂鹿角胶(烊),-,22,5.祛痰法香贝养荣汤(经验方)理气化痰补气补血香附党参川贝白术云苓当归川芎瓜篓皮丹参莪术半枝莲陈皮6.理湿法萆薢渗湿汤疡科心得集清热利湿萆薢苡仁黄柏赤苓丹皮泽泻滑石通草五神汤外科真诠清热利湿茯苓银花牛膝车前紫花地丁,-,23,7.行气法逍遥散局方行气解郁柴胡白芍当归白术茯苓炙草生姜薄荷清肝解郁汤(经验方)当归赤芍丹参柴胡郁金夏枯草川贝瓜篓皮半枝莲山慈姑莪术青皮白花蛇舌草8.和营法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和营活血祛瘀当归赤芍生地川芎桃仁红花,-,24,9.内托法透脓散外科正宗透脓托毒当归生黄芪炒山甲川芎皂角刺托里消毒散医宗金鉴补益气血托毒消肿人参川芎当归白芍白术茯苓银花白芷皂角刺甘草桔梗黄芪10.补益法四君子汤局方人参茯苓白术甘草11.养胃法益胃汤温病条辨沙参麦冬细生地玉竹冰糖,-,25,清热解毒药(一)抗感染作用:抗菌和解毒抗病毒抗其他病原体(二)改善炎症的病理过程:抗炎抗变态反应解热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非特异和特异免疫),内治法常用中药药理概述,-,26,活血化瘀药和血活血破血(一)对循环的影响心脏血管血液成分(二)抗炎及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