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期末复习资料第 24 页 共 24 页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不在土地范畴之内( )A 陆地 B 内陆水域 C 滩涂 D海洋2、土地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其中社会经济因素不包括( )A 土地的位置 B 人口状况 C土地所属关系 D土壤类型3、土地农学派注重( )研究A生物群落 B地貌 C 地表组成物质 D土壤4、土地是地表某一地段的自然综合体,是指上自大气( )A对流层下部 B对流层中部 C对流层上部 D平流层下部5、土地的功能不包括( )A承载性功能 B储蓄和增值的功能 C提高生产力功能 D生态系统服务功能6、土地的性质不包括( )A土地是自然综合体 B土地的适宜性 C土地利用的永续D土地的社会经济属性7、狭义的国土不包括( )A领土 B国家所拥有的一切资源 C领海 D领空8、土地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土地的利用 B土地的形成 C土地的演化 D土地的管理9、下列哪项不属于衡量区域降水多少的主要指标:( )A 降水量 B 湿润指数 C 有效水容量 D 干燥度10、下列哪项不属于对农作物正常生长和发育起重要作用的气候因素:( )A 光 B 热 C 水 D气11、影响植物根系生长发育、水分、养分的吸收和释放的是( )A土壤肥力 B土壤质地 C土壤构成 D土层厚度12、不同排水等级与土地质量的关系中,90cm内的任何土层很少出现水分饱和属于( )A排水过度 B排水良好C排水中等良好 D排水不良13、土地分类分为几大类 ( )A四大类 B五大类 C九大类 D十大类14、气候是土地资源重要的形成因素,光、热、水气等在空间上的变化影响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使土地资源具有强烈的( )A 系统性 B 完整性 C 结构性 D 地域性。15、下列可以用于农业利用的坡度有( )A 15 B 30 C 35 D 4016、( )是土壤的肥力和自然生产力的综合反映A 土壤类型 B 土壤质地 C 土壤构成 D土壤厚度 17、农作物产量资料获取方法包括田间试验法、经验估算法、( )A 实地调查法和统计资料法 B要素测定法和抽样实割实测法 C 抽样实割实测法和实地调查法 D 要素测定法和实地调查法18、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用生产的土地,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下列分类中不属于农用地的是( )。A.农田水利用地和养殖水面 B.园地、林地、牧草地C.灌溉水田、菜地、农村宅基地 D.新开发复垦整理地19、土地利用系统目标主要体现在:( )经济有效性 生态安全性 系统协调性 结构适宜性A B C D20、土地利用系统的组成要素有哪些?( )自然要素 经济要素 社会要素 文化要素A B C D21、常用土地分级系统有哪些?( )土地点 土地单元土地系统 土地面积A B C D22、土地类型是土地自然状态的反映,其划分主要考虑( )A.自然条件的差异性 B生产利用的差异性C.文化因素的差异性 D经济条件的差异性23、地带性分异是由纬度分布造成的( ),在土地利用上反映的是耕作制度和熟制的差异A.日照差异 B土壤差异C热力差异 D.水分差异24、地方性分异规律指由于局部范围内的哪些因素导致的?( )地形的分异 小气候的分异 岩性和土质的分异 人类活动引起的分异A B C D25、土地分类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两列指标网格法 路线考察法 顺序法 参数法A B C D26、以下不属于土地评价的分类按评价目的不同分类的是( )A、潜力评价 B、适宜性评价 C、经济评价 D、定性评价27、以下不属于土地评价特点的是( )A目的性 B周期性 C针对性 D时段性28、FAO“土地适宜性分类”评价系统包括( )A、限制性等级、适宜性类别二级序列;B、潜力级、潜力亚级、潜力单元三级序列;C、适宜性纲、适宜性级、适宜性亚级、适宜性单元四级序列;D、土地潜力区、土地适宜类、土地质量等、土地限制型、土地资源单位五级序列;29、土地单元划分的总原则( )A、单元之间的差异性,单元内部的相似性原则 B、自然属性的考察与经济条件分析相结合原则C、土地持久利用原则D、区域性和综合性原则30、我国土地评价的分级系统分为几个级别( )A二 B三 C四 D五31、下列不属于前苏联的评价系统是( ) A土地类 B 土地级C土地亚级 D土地适宜类32、以下土地评价的类别属于按评价途径的分类是( )A、直接评价、间接评价 B、土地潜力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C、定性评价、定量评价 D、单目标评价、多目标评价33、以下不属于土地评价的特点的是( )A目的性 B针对性 C时段性 D高效性34、根据土地分类的目的分类,下列不属于该范畴的是( )A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 B土地污染评价C土地生产潜力评价 D土地经济评价评价 35、下列不属于土地现状评价方法的是( );A、定性分析法 B、动态分析法 C、纵向分析法 D、路线考察法36、土地利用结构是指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在某区域内的比例关系和( );A、排列方式 B、组合方式 C、排列组合方式 D、重叠方式37、下列不属于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分析的衡量指标的是( );A、 土地利用率 B、土地生产率 C、土地垦殖率 D、土地复种指数38、我国土地利用结构中,农业用地中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之和占( );A、65.2% B、64.8% C、66.6% D、67.3%39、中国土地资源利用区划的要素有单元、指标和方法,其中单元是以分( )为单元; A、村 B、镇 C、县 D、市40、在土地利用区的划分中,不属于区分一级区的重要地理界线的是( );A、构成我国地貌轮廓的三级阶梯界线 B、东部季风区的西部界线 C、藏高原北部边缘 D、东西部地理分界线41、我国现有的耕地面积( )亿亩,人均( )亩,大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A、15.9 1.95 43% B、19.5 1.95 34% C、19.5 1.59 43% D、15.9 1.59 34%42、土地生产率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经济密度 B、自然因素 C、土地集约化水平 D社会技术经济因素43、根据年平均温度和降水量来估算生物生产量的模型是( )A、格斯纳-莱斯模型 B、迈阿密模型C、瓦赫宁根模型 D桑斯维特纪念模型44、以下不属于AEZ法评价的特点的是( )A程序规范 B费用低 C所需资料多D能计算出潜在的和实际的产量45、根据东北地区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土地潜力评价系统中潜力等,以下不属于等地的特点的是:( )A农业利用收到很大限制B林业利用收到很大限制C适宜牧业利用 D适宜林业利用46、以下不是土地潜力评价系统所应体现出的( )A土地所适宜的土地利用类型B具有限制影响的土地因素C改地土地的坡度D该限制因素的限制程度47、土地资源承载力是以( )为核心A土地生产潜力和开发前景B土地评价 C系统分析 D动态分析48、土地生产潜力评价的方法不包括( )A、经验法 B、调查法 C、模型法 D、定性法49、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研究是以( )为基础A、土地评价 B、土地生产潜力 C、土地潜力单元 D、土地生产力50、以下不能确定权重法的 ( )A、经验判断法 B、等差法 C、回归分析法 D、指数和法51、以下哪个不是根据土地适宜性不同的用途分的()A 宜农 B宜林 C宜耕 D 宜牧52、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土地针对特定()的适宜性及适宜程度作出等级的评定A利用方式 B利用类型 C 土地类型 D 土地利用潜力53、表示土地对所考虑的特定利用方式评价为适宜或不适宜的是()A土地适宜纲 B 土地适宜级 C土地适宜亚级 D土地适宜单元54、以下对土地纲要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在一个土地单元内不能仅对一种利用方式做出评定B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地有不同要求C评价时使用土地质量而不只是土地性质D针对性较弱,不实用55、土地适宜亚级的续分是( )A土地适宜纲 B土地适宜单元C土地适宜级 D土地潜力单元56、土地适宜性与利用潜力评价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潜力评价规定土地利用方式的先后次序B潜力评价具备某些方式利用的可能性C适宜性评价针对具体利用方式D适宜性评价不能针对多种方式评价57、土地适宜纲内一般分( )A一级 B 两级 C三级 D四级58、土地不适宜纲内一般分( ) A一级 B 两级 C三级 D四级59、以下不属于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准则层的是( )A.生产性B.保护性 C.稳定性 D.恢复力60、以下不可持续性指标的选择方法的石( )A.枚举法 B.综合法 C.相关分析法 61、下面属于陈百明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可接受性的是( )A.林业收益指数 B.人口压力指数 C.水质指数 62、LUCC中文解释为( )A.人文因素计划 B.国际社会科学联合会 C.土地利用/覆被变化63、土地利用侧重于土地的社会经济属性,土地覆盖侧重于土地的( )。A、空间属性 B、经济属性 C、自然属性 D、社会属性64、同一土地覆被类型内部条件的变化,如森林疏伐、农田施肥等称为()。A、瞬变 B、维护 C、转换 D、渐变 65、DPSIR模型是()模型。 A、驱动力-压力-响应模型B、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模型C、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D、驱动力-压力-状态模型 66、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总特点是综合,不属于的是( )。A、论题的综合 B、尺度的综合 C、方法的综合 D、实践的综合67、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基本性质的是( )。、开放性 B、复杂性 C、区域性 D、动态性68、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间接利用价值体现在()。A、天然橡胶 B、水文循环 C、物种多样性 D、人类为某种资源支付一笔保险金69、模拟市场技术是以()和净支付意愿来表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的。A、支付意愿 B、影子价格 C、总支付意愿 D、消费剩余70、“公共商品”价值评估的一种特有方法是()。A、费用支付法 B、市场价值法 C、享乐价格法 D、条件价值法71、下列不属于生态风险的特点的是()。A、危害性 B、客观性 C、主观性 D、不确定性72、亚马孙河流域因终年高温多雨而形成热带雨林景观,而南极大陆却终年严寒而被大陆冰川覆盖,这体现的土地生态系统的()。A、开放性 B、复杂性 C、区域性 D、动态性73、生态安全的先验性使得其所研究的对象具有()和特定性。A、相对性 B、发展性 C、针对性 D、单一性74、下列属于生态风险产生的社会经济因素是()。A水资源危机 B产业机构布局因素 C资源利用开发方面的风险因素 D传统经营方式和技术产生的生态风险因素75、生态包袱又称()。A、累赘石 B、秘密流 C、隐藏流 D、侵蚀虫76、在地租地价原理中,土地价格存在的根源是( )。A、绝对地租 B、级差地租 C、垄断地租 D、相对地租77、城镇待改造的再开发房地产的估价可用( )。A、收益还原法 B、市场比较法 C、成本逼近法 D、假设开发法78、影响城镇土地价格最重要的因素是( )。A、地租 B、土地生产力 C、区位 D、土地供需79、城镇土地极差收益测算是以( )为依据。A、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B、马克思的地租理论 C、杜能的区位理论 D、克里斯特勒的中心地理论80、伊利所说的:“未来的收益在现在总是要打点折扣。”表现的是地产估价方法中的( )。A、收益还原法 B、市场比较法 C、成本逼近法 D、剩余法81、农用地估价直接以( )表示出其质量高低。A、收益价格 B、货币单位 C、市场价格 D、地租8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征地费依据“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确定。这说明主要在国家征地中使用的农用地估价方法为( )。A、标准田法 B、收益还原法 C、总收益倍数法 D、申报法83、综合反映土地质量与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指标集是( )。A、土地经济分析指标 B、土地经济效果分析指标 C、生产消耗效果指标 D、土地生产率指标84、以下哪个不属于土地管理的职能( )A 计划职能 B 管理职能 C组织-领导职能 D 控制职能85、土地管理的方法有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技术方法、( )。A道德方法 B科学方法 C法律方法 D规划方法86、土地管理法是调整人们在土地的开发、( )、保护和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A 组织 B 利用 C 指挥 D建设87、以下哪个不属于土地法律责任( )A 土地行政法律责任B 土地民事法律责任 C 土地刑事法律责任D 土地纠纷法律责任88、以下哪个不属于土地监察的方法( )A 跟踪管理 B 超前控制 C 跟踪检查 D目标管理89、土地金融的特征有债权可靠、较为安全、中长期性、( )。A法律性 B管理性 C政策性 D 总体性90、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土地行政行为应在多长时间内提出行政复议( )A 10天 B 一个月 C 3个月 D15天91、土地监察客体不包括:( )A 土地租用者 B土地所有者 C土地使用者 D土地管理者92、国有土地的范围不包括( )。A农村和城市郊区土地中依法没收、征收、征购为国有的土地B依法不属于集体所有的林地、草地、荒地、滩涂及其它土地C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部成员转为城镇居民后,原属于其成员集体所有的土地D宅基地和自留山、自留地93、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特点不包括( )。A 无期限 B 政府垄断 C年限限制 D 有偿94、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挂牌出让中挂牌公告的时间不少于( )个工作日。A 5 B 10 C 15 D 20 95、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租赁期限为:长期租赁一般不超过15年,短期租赁一般为( )年。 A 1-3 B 2-4 C 3-5 D 4-696、集体土地承包经营的管理内容不包括( )。A集体享有所有权B家庭享有承包经营权C国家享有管理权D国家享有所有权97、地籍调查按时期和工作任务的不同,可划分为( )两大类。 A. 城镇地籍调查和村庄地籍调查 B. 城镇地籍调查和农村地籍调查 C. 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 D. 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调查 98、土地权属调查的基本单位是( )。 A. 地块 B. 地类 C. 宗地 D. 图斑 99、地籍按特点和任务可分为( )。A.封建地籍-资本主义地籍-社会主义地籍B.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多用途地籍 C.初始地籍-日常地籍D.农村地籍-城镇地籍-城市地籍 100、确定土地产权的法律手段是( )。 A. 地籍调查 B. 权属调查 C. 地籍测量 D. 土地登记101、地籍调查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和( )两部分工作。 A土地利用现状调查B土地条件调查C地籍测量 D. 土地统计102、下列哪个不属于农用地()。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绿化带103、下列哪个农用地转用不需要国务院批准( )。A、国家级大型项目用地 B.省级大型项目用地 C.大城市建设用地 D.农民宅基地104、农用地开发管理的程序是()。A申请、许可、登记、验收、使用 B.申请、许可、验收、登记、使用C.申请、登记、验收、许可、使用 D.申请、验收、许可、登记、使用105、下列不是森林里有中的主要问题是()A、总量不足 B.分布不均C.质量较高 D.林地流失量较大106、下列哪项不是建筑用地的基本特征()A、承载性与非生态利用性 B.非再生性 C.土地利用逆转困难性 D.土地利用的集约性107、下列不是征地的特征是( )A、无偿性 B.强制性C.主体特征性 D.公共目的性108、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需经下列哪个回收( )A、投资企业 B.原建设单位C.原集体单位 D.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109、下列不属于按规划范围分得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是()A、全国 B.省 C.村 D.乡110、下列不属于建设用地需求预测的是()A、分解预测 B.标准规模预测C.生产需求预测 D.经济相关预测111、土地利用动态监测预警不包括()A、警义 B.警源 C.警度 D.警示二、填空题1、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由 、 、 、 、气候和植被等要素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它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种种活动结果。 2、土地具有 、 、提供原料(资源)的功能、观赏性功能、储蓄和增值的功能3、土地具有 、 、 和 等经济特性4、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 且 的疏松表层。5、国土指主权国家管辖下的 、 、 、的政治地域。6、土地利用分为 和 两个层次。7、土地利用类型划分的原则根据 ,根据土地利用的现状特征,具有一定的生存适用性,具有一定的科学系统。8、气候因素中,光、热、水三个因素对农作物正常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作用。9、光能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生物运动的主要能源,指标包括 和 。10、衡量区域降水多少的指标有 、 或 。11、地形因素的指标主要有 、 、 和 。12、土壤侵蚀强度是土地评价中常用的一项指标,它与 、 、 、 、 与及人为活动等多种因素有关。13、土壤是土地资源的一部分,土壤质量高低取决于 ,又对土地资源的质量影响很大。14、我国土壤类型多样,其分布受 和 的影响。15、土壤侵蚀按照营力不同分成 、 和 等。16、经济生产水平资料获取方法包括 和 。17、降水是农业用水的主要来源,一个地区 、 、 等均直接影响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和土地的利用方式。18、衡量区域降水多少的主要指标有 、 和 。19、干燥度是指 与 之比。20、自然环境条件评价主要包括 、 、 、 等。21、土地利用方式是比土地利用大类描述或规定更为详细的土地利用种类,是特定时空下土地利用的 、 、 影响的结果。22、从土地利用效益的角度来考虑,土地利用方式有 、 两种。23、建设用地利用的方式主要是: 、 。24、出让土地使用权的设定期限:依据用途不同而有不同的年限。城市用地中:居住用地 年;工业用地 年;25、同一种类型的土地单元应具有: 、 及 。26、根据一定的目的,在对土地组成要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土地的复杂程度,将土地划分为 的土地个体系统。27、在土地分级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指标,将 个体按其相似性进行分类归并。28、土地利用类型基于一定土地类型经过长期开发改造而形成的具有 、 的地域单位。29、地带性分异是由纬度分布造成的 ,在土地利用上反映的是耕作制度和熟制的差异30、非地带性分异是由海陆分布造成的 ,影响土地类型的地域差异和土地利用31、随着海拔高度升高,气温降低、气温年较差减小等,导致植被和土壤出现 ,进而引起土地类型和利用方式随海拔高度而变化32、在城乡分异规律中,农村则按 分为种植业和畜牧业、养殖业和副业等33、 指在一块按评价目的划分一个单元的土地上从事两种以上的土地用途,如耕地上稻麦轮作。34、 是指生长草本植物为主,用于畜牧业的土地。35、 是指目前还未利用的土地,包括难利用的土地。36、土地评价是对 和 的综合鉴定,是对土地功能的综合评价。37、土地评价是以 对土地质量状况和土地投资效益进行综合评定。 38、土地评价的实质是分析 与 两者之间的关系。39、土地评价的发展趋势: 、 、 、 。40、土地评价按评价途径的分类方法是 、 、 、 。41、持续土地管理环境管理具有什么特点: 、 、 。42、土地利用结构是指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在某区域内的 。43、土地生产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 、 、 。44、土地利用的自然环境条件的主要指标有 、 。45、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属性的具体指标有 、 、 。46、土地利用布局指 在空间的 。47、区分一级区的重要地理界线有 、 、 、 。48、土地生产潜力评价的方法有 、 、 、 。 49、土地潜力评价可分为 、 。 50、土地利用潜力评价是以土地的 、 、 及 来划分土地等级的评价。51、土地潜力评价系统一般包括 、 、 三个级别,在一个地区开展这三个级别的潜力评价,其成果可直接或间接用于土地利用规划。 52、土地评定潜力等级的方法有 、 。 53、土地评价纲要所规定的评价系统分为 四个等级。54、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评价系统由 五个等级组成55、土地适应性评价中的主要数学方法 。56、土地的利用类型根据不同的用途分 三类。57、与适宜性评价相比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特点是:_,_,区域性和利用方式的特定性,_ 。58、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内容有:_ 、 _ 、 _。59、土地利用可持续评价的综合指标_ , _ , _ , _ ,_ _。60、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内容概括为_ , _ , _。61、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特性有_、_、_。 6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评估的方法主要分_、_两类。 63、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有_、_、_、_ 四种类型。 64、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有_、_、_ 三个指标。 65、生态风险的特征有_、_、_、_。 66、土地估价的基础理论是_、_、_和土地供需理论。67、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体系有_和_两个层次。68、城镇土地估价的方法有_、_、_、_和路线估价法。69、土地经济评价的资料应具有_、_、_、典型性和可比性。70、农用地估价常用的方法有_、_、_、申报法、评分法和市场比较法。71、土地管理的内容包括: 、 、 和 。72、土地管理的职能包括: 、 、 和 。73、目前土地违法的新特点表现为: 、 、 和 。74、马克思按照地租产生的原因和条件的不同,将地租分为三类: 、 和 、 。75、我国土地所有权的特性有: , , , 。76、土地登记的种类有: 和 。77、土地登记的原则有: , , , 。78、土地统计分析方法有:平均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 , 和平衡分析法。79、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内容有:权利、义务的转移;建筑物、附着物转让; 和 。80、农用地开发管理程序包括申请, , ,使用。81、征地的程序包括 , ,制定征地方案,上报审批, ,实施。82、土地利用规划是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当地条件,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土地开发,利用,_ _,保护等所做出的具体部署和安排。83、林地管理方法包括 , , 。84、建设用地的基本特征: , , ,区位选择的重要性, 。85、土地利用的空间扩展预测理论基础:_ _。三、名词解释1、土壤: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且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2、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特定地段中全部生物(生物群落)和物理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3、土地资源:指土地总量中在当前和可预见将来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所用的那部分土地。4、领土:个国家的陆地部分(包括河流、湖泊等内陆水域)和它的地下层。5、土地资产:作为财产的土地,也称地产,法律上有明确权属关系的,经过开发并能给所有者、使用者、经营者带来相应经济利益的土地。6、土壤肥力:土壤供给植物生长发育必须的水、肥、气、热和其他生活因素的能力。 活动积温:一年内日平均气温=100C的温度总和。 7、无霜期:每年终霜期与初霜期之间的无霜天数。 8、湿润指数:年降水量与年蒸发量之比。9、有效水容量:指有效土层厚度内可供利用的土壤水分含量。 10、土地点:内部性质和土地利用特点极为一致的土地个体11、土地多种利用方式:指同一块土地上同时用于两种以上的用途,每种用途各有其投入、要求和生产。12、系统:指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13、土地利用:在特定的自然条件、技术水平和社会需求下,人类对土地所施加的各种活动,是一个把土地自然生态系统变为人工生态系统的复杂过程。14、土地评价:土地评价是根据不同的用地目的来评定土地的适宜性和生产潜力,其实质是对土地质量的评价,是对土地生产力高低的鉴定。15、土地评价单元:土地评价的最小单位,是由影响土地利用的各土地构成要素所组成的一个空间实体。16、定性评价:根据土地的自然条件和自然生产力进行评价。17、多目标评价:指服务目标的范围宽、适用面广的土地评价。18、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根据土地利用的宏观经济、社会、生态效果等,分析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趋势,发现土地利用中存在问题,并提出改善意见和建议。19、土地利用集约程度:土地利用集约程度是指人们为了提高土地收益而在单位面积土地的投入密集程度。20、土地生产率:指土地在现有利用水平下的生产能力。21、土地利用结构:指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在某区域内的比例关系和组合方式。22、土地潜力评价:是对土地固有生产力的评价,是一种一般目的的、定性的和综合的大农业评价,是从气候、土壤等主要主要环境因素和自然地理要素互相作用表现出来的综合特征来评价,反映土地生物生产力的高低和土地的潜在生产力。23、土壤潜力率:是以在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下某一作物的预期产量为依据,综合土地质量、产量和管理措施,使土壤限制性因素减小到最小限度的相对费用,以及减小持续限制性因素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造成的费用。24、土地生产潜力评价:是对土地固有的潜在生产力的评价,即评价土地所具有的生物或经济潜在产量。25、土地资源承载力:指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及在一定的生活水平下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26、土地潜力:是土地用于一定方式或在使用一定管理实践方面的潜在能力,它是土地要素相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潜在生产能力。27、土地适宜性评价:指土地针对特定利用方式的适宜程度,做出等级的评定28、土地性质:指土地的可计量或可估量的属性,如坡度、降水量等。它对某种土地利用方式是综合起作用的29、土地质量:是与土地利用有关的由一组相互作用的简单土地性质组成的复杂土地属性。30、土地质量的选择条件:对所研究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有影响,在研究区内出现土地利用施加不利影响的临界值,可进行计量或估量。31、土地适宜纲:表示土地对所考虑的特定利用方式评价为适宜或不适宜32、土地质量指标:是指一种量度由变量产生的数值,能判断与人类需求有关的土地状况及其变化以及与这种状况相联系的人类活动。33、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将传统土地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潜力评价等)与景观生态学原理(景观结构、景观异质性等)相结合,评价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34、土地质量:指土地的状况或条件,包括与人类需求有关的土壤、水及生物特性。35、土地质量评价:针对某一中土地利用功能或类型进行的等级评定。36、土地持续利用:侧重经济、土地供需;关注生态、经济与社会综合效益。37、土地生态系统:指一定地域范围内,土地上无生命体(环境条件)与同一地域范围内的生命体(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形成的一个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大的有机综合体。38、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39、生态安全:人类在生产、生活与健康等方面不受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等影响的保障程度,包括饮用水与食物安全、空气质量与绿色环境等基本要素。40、生态足迹:人类需要的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 41、土地经济评价:运用经济指标对土地质量进行评定,即对土地进行投入和产出分析,通过比较不同土地利用的投入和效益,决定土地的适宜性类型和适宜程度。42、土地估价:根据土地质量的优劣、生产率高低等来确定其价值或价格的经济评价。43、地价:为购买获取土地预期收益的权利而支付的代价。44、收益还原法:估算土地在未来每年预期纯收益的基础上,以一定的还原率,将评估对象在未来的纯收益折算为评估时的收益总和的方法。45、农用地分等定级:根据城镇土地的经济和自然属性,及其在城镇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综合评定土地质量,划分城镇土地等级的过程46、土地的供给: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人类可利用的各种土地资源的数量,包括已利用的和未利用的后备资源储量的总和。47、土地的需求:是指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利用土地进行各种生产和消费活动的需求。48、土地集约度:每单位面积土地上所投劳动和资本的多少称为土地集约度49、规模经济:指使土地使用者和生产经营者按照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可能获得的经济利益。50、内在经济:是指一个生产经营单位在扩大规模时,自身内部所引起的经济收益的增加。51、土地所有权:土地所有权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土地的权利。52、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者根据法律、文件、合同的规定,对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及部分处分的权利。53、出让:国家以土地所有者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出让金的行为。54、转让: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单独或者随同地上建筑物、附着物转移给他人的行为。55、地籍管理:国家为获得地籍信息,科学管理土地,而采取的以土地调查(含测量)、土地分等定级、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措施。56、闲置土地: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未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同意,超过规定的期限未动工开发建设的建设用地 57、农用地: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58、农用地开发:采用一定的现代技术和经济手段,开发未利用地来扩大农用地的有效利用范围。59、土地复垦:对生产建设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60、土地利用规划: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当地条件,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所做出的具体部署和安排。四、简答题1、土地的功能有哪些?答:土地的功能有:生产(养育)性功能、承载性功能、提供原料(资源)的功能、观赏性功能和储蓄和增值的功能。2、土地具有哪些特性?答:(1)土地作为资源和生产资料,是自然本身的产物,并具有面积有限、利用永续、位置固定、质量差异等自然特性;(2)土地具有供给稀缺性、用途多样性、增值性和报酬递减的可能性等经济特性;土地具有自然和社会经济两重性。3、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是哪些?答:(1)土地辽阔,类型多样;(2)山地多,平地少;(3)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少;(4)土地资源质量不高,土地退化现象严重;(5)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衡;(6)土地资源日益短缺。4、土地的综合概念是什么?答:土地是地表某一地段的自然综合体,是指上自大气对流层的下部,下至地壳一定深度的风化壳这一立体空间的,由地貌、土壤、岩石、水文、气候和植被等全部自然地理要素以及人类活动对它们作用的后果。5、简述土地评价的理论依据。答:1)气候条件是构成土地利用方向及生物潜能转化效率的决定因素。2)地形、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是决定土地利用适宜性的重要依据。3)土地及下垫物质是构成农业土地肥力及工程建筑质量的物质基础。4)土地经营管理难易及水平是衡量经济效益高低的主要指标。6、简述土地分类的基本方法。答:1) 顺序法2) 两列指标网格法 3 ) 路线考察法 4 ) 参数法7、简述选择土地评价因子的基本原则。答:1)选择的因子对土地质量有较大影响;2)选择的因子在评价区内变异较大,便于分级;3)选择的因子具有一定稳定性;4)选择的因子具有较强针对性;5)选择的因子较易获取、定量化。8、简述与土地资源关系密切的社会经济因素。答:1)社会发展程度 2)人口增多 3)社会需要增大 4)经济地理位置 5)交通条件 6)生产和管理水平。9、土地利用分类的理论基础。答: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3)地方性分异规律;4)城乡分异规律。10、土地利用系统目标体现。答:经济有效性;生态安全性;系统协调性;结构适宜性。11、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地类型的区别。答:土地类型是土地自然状态的反映,其划分主要考虑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土地利用类型是土地经济状态的反映,其划分主要考虑生产利用的差异性。12、土地利用系统的组成要素。答:(1)自然要素:包括气候、土壤、地形、水文、植被和位置等自然要素及其组合,水文养分的循环、能量交换、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和物种种群的变化等。(2)经济要素:主要有土地所有制、土地价格体系、经济发展水平、经营管理水平、交通运输条件、商业网点、城镇体系等内容。(3)社会要素:主要有人口数量与质量、土地政策、公众干预、政府协调等。13、土地评价单元的确定方法:答:(1)以自然地块或耕作地段为评价单元;(2)以权属界限形成的宗地为基础确定评价单元;(3)以一定行政单元内的土地为评价单元;(4)以土壤发生学分类系统为基础确定评价单元;(5)采用评价所用的几种图件叠置所形成的图斑作为评价单元;(6)以土地类型体系为基础确定评价单元;(7)以土地利用现状为基础确定评价单元。14、土地评价的总目的:答:土地资源调查的组成部分;土地利用规划的依据;为土地管理服务;为土地税费征收服务。15、适宜性评价时应遵循的原则:答:(1)要针对特定的用途种类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分类;(2)自然属性的考察与经济条件分析相结合原则;(3)因地制宜原则;(4)土地持久利用原则、比较原则。16、评价单元的类型与依据答:(1)以土地类型单元为评价单元,以土壤地貌植被利用现状的相对一致性作为划分依据;(2)以土壤分类单位,划分的依据是土壤分类体系;(3)以土地利用类型单元为评价单元,划分依据是土地利用分类体系;(4)以生产地段或地块作为评价单元;(5)以行政区划单位(如乡、村)为评价单元。17、简述土地利用集约程度的主要评价指标。答:单位面积土地施肥量;单位面积土地用电量;单位面积农机拥有量;机耕面积占农田的比例;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的比例。18、简述土地现状评价的方法。答: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静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横向比较法;纵向比较法;统计分析法;系统分析法。19、简述土地利用生态效益分析主要的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答:水土流失面积指数;土地沙化面积指数;土地盐碱化面积指数;土壤有机质和N、P、K含量;土壤环境质量指数;受灾面积比率;中、低产田比率;耕地灌溉率;热量利用率;林木覆盖率。20、简述中国土地资源面临的问题。答:人均耕地少;山地丘陵多,耕地总体质量差;土地资源空间匹配失衡;不合理利用造成耕地大量减少;耕地后备资源太少;土地开发潜力很小;土地开发强度大;盲目用地突出;城市土地存量潜力大;村镇用地超标。21、简述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的基本步骤。答:确定基本评价单元;建立潜力评价系统;拟定潜力评价表;评定潜力等级。22、简述土地潜力评价的优缺点。答:优点:以定性评价为主,概括性较高;能明确指出土地利用相关的土地质量的优劣;评价标准的主观性;缺点:没有指出土地的最佳利用方式;偏重于土地自然属性评价,没有进行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分析。23、以气候要素为主的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分哪五步?答:以气候要素为主的土地生产潜力评价步骤如下:(1)光合生产潜力假设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正常,其它环境因素处于最佳状态时所做的评价;(2)光温生产潜力光合生产潜力进行温度订正后即得;(3)气候生产潜力根据光温生产潜力进行降水订正可得;(4)土地生产潜力根据气候生产潜力进行土地订正求得;(5)作物及种植制度生产潜力作物生产潜力的计算必须进行叶面积的订正求得。24、中国东北地区1:100土地资源图的土地潜力评价系统中潜力亚等有哪些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儿童心理学第一章 绪论课件
- 湖南省-2023年-网格员-上半年笔试真题卷
- 高原病科发展规划
- 卓越研究生英语(理工篇)综合教程2 课件 B2U1 Manufacturing the future
- 数字创意产业的发展空间考核试卷
- 天然气管道改造工程合同
- 商业综合体建筑临建合同
- 保险公司财务会计聘用协议
- 楼宇自动化玻璃钢施工合同
- 大型设备承运商管理办法
- 气体流量和流速及与压力的关系
- 混凝搅拌实验操作方法
- 银行代理国库资格申请
- M75浆砌片石护坡施工方案
- 拌混凝土拌合站管理办法
- 文明如厕讲卫生PPT课件
- 证券公司年度营业部经营管理业绩考核办法
- 电子工程师必备基础知识
- 网站建设与运营课程标准
- 用户运营基础知识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