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理论(精)ppt课件_第1页
心理学基础理论(精)ppt课件_第2页
心理学基础理论(精)ppt课件_第3页
心理学基础理论(精)ppt课件_第4页
心理学基础理论(精)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心理学基础理论,刘秀珍,.,(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对传统的行为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具有三大特点(P191):1三元交互决定论:人的心理机能中,人的内部因素、行为和环境影响三者之间互为决定因素,三者之间是一种连续不断的交互作用。2观察学习:是一种最主要的社会学习形式,个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强化后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矫正已有的某些行为反应特征。3主体的自我调节作用:人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调节的能力,人本身就是改变自己的动因。,.,(四)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和心理发展观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是维氏心理发展观的核心。(P191)心理的实质是社会文化的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2、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维氏认为心理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这种转化有四个标志:(P192193)3、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1)“最近发展区”(P193)(2)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3)学习的最佳期限:就是建立在正在开始又尚未形成的机能之上。,.,在欧洲,一个妇女患癌症快要死了。有一种药可能救治他,这是本地一名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镭锭。药剂师索价2000元。这价格是他制药成本的10倍。病妇的丈夫海恩茨向他认识的每一个人借钱,可是他只能得到药价的半数。他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就要死了,恳求廉价卖给他,或者允许他以后偿还。但药剂师却说“不行!”丈夫绝望了,于是闯进店内偷药。丈夫应该这样做吗?为什么应该,为什么不应该?法官该不该判他的刑?为什么?科尔伯格采用纵向法,连续测量记录72个10-26岁男孩的道德判断,达10年之久。此后又将研究结果推广到世界各国去验证。最后科尔伯格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五)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1、前习俗水平(道德判断的前提: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第一阶段: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服从规则避免惩罚)7岁前第二阶段:行为与个人关系定向(遵从习惯获得奖赏)2、习俗水平(道德判断的基础:是否遵守法律和规章)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遵从成规避免他人不悦)第四阶段: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定向(强调遵从权威和法律)3、后习俗水平(道德判断的假设:是否维护个人的价值、尊严和权利)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如果法律有失公平,有权利通过正当途径说服别人改变法律)第六阶段:普遍道德原则定向(认为除法律外,还有诸如生命的价值、全人类的正义、个人尊严等更高的道德原则)结论: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只能决定发展的速度或改变其道德的内容,但不能改变它的发展顺序。,.,讨论:怎样理解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及其对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讨论要点:艾里克森心理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人的心理发展源于心理需求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即心理社会危机。危机的解决过程就是心理的发展过程。他把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分别提出了各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婴儿前期需解决信任感对不信任感的危机,婴儿后期需解决自主感对羞耻感的危机,幼儿期需解决主动感对内疚感的危机,童年期需解决勤奋感对自卑感的危机,青少年期需解决角色同一性对同一性扩散(角色混乱)的危机,成年早期需解决亲密感对社会孤独感的危机,成年中期需解决繁衍感对停滞感的危机,成年后期需解决自我完善感对失望的感危机。如果在每一阶段心理危机解决得好,就能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否则就会形成消极的个性品质。,.,第二节婴儿期的心理发展,学习任务1、共4单元,努力掌握4大问题:婴儿期的动作与发展;婴儿期的认知发展;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婴儿期心理卫生2、10个复习题(P477),41个单选题(P85-89,第67-107题)、15个多选题(P104-105,第243-257题)婴儿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1、言语真正形成,初步掌握本民族言语2、思维能力出现,直觉行动思维是思维的主要形式3、自我意识萌芽,.,第一单元婴儿动作的发展一、婴儿动作的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一)婴儿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二)婴儿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三)婴儿动作发展促进了空间认知的发展(四)婴儿动作发展促进了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彪勒实验把毛巾放在2个月儿童的脸上,就引起全身性的乱动把毛巾放在5个月的儿童开始出现比较有定向的动作,双手向毛巾方向乱抓,把毛巾放在8个月的儿童,能毫不费力地拉下毛巾。,.,二、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性1、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P.195)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散漫的,以后才逐步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2、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儿童约从出生后第三个月起,一种不随意的手的抚摸动作就开始了。他无意地抚摸着襁褓或被褥,抚摸着亲人或玩具,抚摸着自己的小手。到第五个月左右,由于抚摸动作的不断反复,同一个动作总是引起同一个结果,这就形成了反映事物关系的稳固的感觉运动表象3、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1)“头尾原则”(2)“近远原则”(3)“大小原则”,.,.,.,.,三、婴儿主要动作的发展(一)手的抓握动作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意义:主动探索和认识周围事物,开始操作工具,使动作具有间接性;动觉、触觉、视觉等协调,为知觉发展奠定基础。(二)独立行走是婴儿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意义:变被动为主动;扩大认知范围,增加了与周围人交往的机会婴儿主要动作发展得好不好,在某种程度上对促进或延缓其心理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应从早期开始注意婴儿主要动作的训练。但需要强调的是:成熟是训练的前提条件。有格赛尔(A.Gesell)著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为证:实验对象是双生子T和C。T从生后第48周起每日作10分钟爬梯训练,连续6周。在此期间,C不作爬梯训练,只从生后第53周起训练爬梯,只作2周训练,便赶上T的水平。结论:不成熟无从产生学习(训练),而学习只对成熟起一定的促进作用。,.,第二单元婴儿期的认知发展,一、感知觉发展(一)研究方法的突破习惯化与去习惯化(研究范式)习惯化是指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