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桩技术标准和要求.docx_第1页
旋挖桩技术标准和要求.docx_第2页
旋挖桩技术标准和要求.docx_第3页
旋挖桩技术标准和要求.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旋挖桩技术标准和要求工程概括:本工程位于XXXXXXX近,靠XX江边,总建筑面积约为11000,结构总高度为23.8m,根据施工图纸情况,工程含旋挖桩17根。一、 一般要求说明:1. 放样定位测量控制开孔前,桩位应定位准确,在桩位外设置定位龙门桩。桩位轴线采取在地面设十字控制网和基准点。钻机就位时,确保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通过自身履带爬行至需钻桩位,由机械自身电脑控制进行钻机桅杆与机身水平和垂直调整。在钻进过程中,采用连续性筒式取土钻进成孔。2. 旋挖机在桩位复核正确,护筒埋设符合要求,护筒、地坪标高已测定的基础上,钻机才能就位;桩机定位要准确、水平、垂直、稳固,钻机导杆中心线、回旋盘中心线、护筒中心线应保持在同一直线。旋挖钻机就位后,在测量和施工人员的指导下,钻尖对准桩位中心,钻机旋挖至一定深度取出土后下放护筒。一般护筒埋深1-2m,根据现场情况护筒应高出地面30cm左右为宜。钻机就位必须稳固、周正、水平,定位,钻头中心与桩位中心误差不大于10mm。3. 埋设护筒护筒直径应比桩孔直径大200mm,长度应满足护筒底进入黏土层不少于0.5m 的要求,护筒顶端高出地面0.3m,护筒埋设的倾斜度控制在1%以内,护筒埋设偏差不超过30mm,护筒四周用黏土回填,分层夯实。4. 旋挖机成孔在施工过程中泥浆比重一般控制在1.21.3 之间,泥浆在循环过程中在孔壁表面形成泥皮,它和泥浆的自重对孔壁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孔壁坍塌,泥浆比重一般控制在1.3 以上,这样有利于钻进和孔壁的稳定。5. 清孔(1)当钻进至设计桩底标高时,应及时停止钻进,提出钻头,并让成孔桩静止0.5h。此地层在0.5h之内,悬浮在泥浆中的砂砾沉淀接近80。(2)桩孔终孔后将钻具提高2050cm,采用大泵量泵入性能指标符合要求的新泥浆并维持正循环30min以上,直到清除孔底沉渣且使孔壁泥质、泥浆含砂量小于4%为止。6. 钢筋笼制作与安放(1)钢筋笼在现场分节制作,主筋与加强筋全部焊接,螺旋筋与主筋采用隔点焊加固,制作好的钢筋笼,即进行逐节验收,合格后挂牌存放。(2)钢筋笼长(超过16m)在孔口焊接,单面焊10d,焊缝高度0.3d,焊缝宽度0.7d。两段笼子应保持顺直,同截面接头不得超过配筋的50%,间距错开,不少于35d。钢筋焊接完好后,应缓慢下放入孔内,严禁砸笼。 7. 下导管采用丝扣连接的导管,其内径250280,底管长度为4m,中间每节长度一般为2.5m。在导管使用前,必须对导管进行外观检查、对接检查。(1)外观检查:检查导管有无变形、坑凹、弯曲,以及有无破损或裂缝等,并应检查其内壁是否平滑,对于新导管应检查其内壁是否光滑及有无焊渣,对于旧导管应检查其内壁是否有混凝土粘附固结。(2)对接检查:导管接头丝扣应保持良好。连接后应平直,同心度要好。(3)经以上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对于不合格导管严禁使用。导管长度应根据孔深进行配备,满足清孔及水下混凝土浇筑的需要,即清孔时能下至孔底;水下浇筑时,导管底端距孔底0.5m 左右,混凝土应能顺利从导管内灌至孔底。(4)导管下放导管在孔口连接处应牢固,设置密封圈,吊放时,应使位置居中轴线顺直,稳定沉放,避免卡挂钢筋笼和刮撞孔壁。8. 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车搅拌运输;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22cm。 (2)试块制作:在浇桩过程中,随机抽取12 盘混凝土做试块,每支桩应做一组试块,制作好的试块在12h 后拆模,放置静水中养护。试块评定采用数理统计法评定。 9. 工程验收与移交(1)工程桩施工完毕28天,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要求进行桩大、小应变检测,每根桩要进行小应变检测,且抽取一定数量的桩进行大应变检测。桩基检测应由具备检测资格的单位进行,作大应变的桩由监理及设计院共同确定,既要具有代表性,又能反映出施工的真实情况。(2)桩基施工完毕后及时绘制竣工图,作好桩位平面复核,整理好竣工资料,并请质量监督部门及时搞好工程桩的竣工验收,及时交付上部结构施工。(3)桩基竣工验收应该提交以下竣工资料:桩位测量放线图、工程地质勘察、材料试验记录与合格证、施工日志、桩施工隐蔽记录、桩位竣工平面布置图、桩的静动荷载试验资料、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同时提交桩基工程验收记录档案表及桩基工程竣工验收证明书。一、 特殊技术标准和要求说明:本节内容只需列出规范、标准、规程等的名称、编号等内容。本节由招标人根据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标准、规范和规程等,以及项目具体情况摘录。一、技术标准、规范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14)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12)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二、安全文明施工规范和检查标准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2.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03J278-2003)3.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4.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用电安全规范(JGJ46-2005)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1. 本基础图根据建筑,公用等有关资料以及建设方提供的XXXXXXXXXX2. 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桩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3. 2.桩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进行设计.4. 本工程柱下采用机械成孔灌注桩基础或独立基础,墙下采用条形基础或地梁。5. 机械成孔灌注桩基础以中风化泥岩或砂岩作持力层,独立基础以中风化泥岩作持力层。6. 中风化泥岩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6.99M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307KPa。7. 中风化砂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31.7MPa。8. 钻孔灌注桩成桩工艺:本工程拟采用干作业旋挖成孔,应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流程进行桩位放线、钻机就位、埋设护筒、钻进成孔、提钻卸土、清孔并检查孔深、安装钢筋笼、灌注混凝土、成桩提出护筒;易塌孔口宜设置护筒或护壁,埋设深度应根据地质情况确定,一般为2-4m,宜高出地面0.3m;钻进过程应控制下钻及提钻的升降速度成孔至设计标高后,应清除孔底残渣,沉渣厚度应满足验收规范的要求。旋挖成孔灌注桩应进行桩身完整性和单桩承载力检测9. 基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独立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地梁(DL-*)强度等级为C30,10. 7.基础的嵌岩深度系按照完整中风化泥岩设计,独立基础基槽开挖时,设计基础底面以上2m严禁采用爆破施工, 进行开挖,应采用人工进行开挖。相邻基础之间的岩层不完整时,应将其除去,用C20砼灌密实。11. 14.桩身长度必须根据现场开挖后确定.但桩锚入桩端持力层深度须满足图中要求.12. 施工完成后的工程桩应进行桩身完整性检验和竖向承载力检验1).桩身完整性检验宜采用两种或多种合适的检验方法进行。直径大于800mm的桩应采用钻孔抽芯、声波透射法或动测法进行检测,检测数不得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得少于10根。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