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胶片旁轴相机赏析.doc_第1页
经典胶片旁轴相机赏析.doc_第2页
经典胶片旁轴相机赏析.doc_第3页
经典胶片旁轴相机赏析.doc_第4页
经典胶片旁轴相机赏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典胶片旁轴相机赏析 来源: 葛原的日志 旁轴经典之一:康泰时G2康泰时(contax)G2是旁轴联动测距相机中的一个里程碑,它是由蔡司和京瓷合作在日本复活康泰时品牌之后在1994年推出的世界上第一部自动对焦可更换镜头旁轴相机G1的后继产品。以G1为初代的G系统包括先后两代机身和6只变焦1只定焦一共七只镜头,包括1994年伴随G1推出的T* hologon 16mm/f8,T* biogon 28mm/f 2.8,T* planar 45mm/f2,T* sonnar 90mm/f2.8,1996年伴随G2推出的T* planar 35mm/f2,T* 21mm/f2.8,最后还在1999年推出了一支在旁轴上很少见的变焦镜头Vario sonnar T* 35-70mm/f3.5-5.6,这些镜头的素质经过长久以来用户和爱好者们的验证,是极为出色的,更可贵的是,价格都非常平易近人。 康泰时G2 作为一部自动对焦的旁轴相机,Contax G2在易用性和方便性上的优势十分明显,在它坚固的钛机身之内包含了自动对焦,4Fps的自动卷片,1/6000秒的快门,多重曝光,包围曝光,曝光补偿,TTL闪光/测光等等功能,凡是摄影师最需要的,都能在它身上找到,同时,G2的过片和快门声音都很轻微,除非在极为安静的环境中仔细侧耳倾听,否则,你一定会忽略到它在工作时候的声音的,这对于在某些极限状况下接近被摄者拍摄极为有用。 康泰时G2G2的机身采用了钛外壳和铝合金骨架,保时捷和蔡司的合作保证了G2拥有着非常优秀的人机工效界面,这也是为数不多的可以使用单手完成几乎所有功能及调节的相机(莱卡M系列就不能单手操作,要手动对焦的),操控性堪称完美。康泰时G2G2的自动对焦系统设计的很有意思,采用了主动对焦和被动对焦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在光线暗淡的地方,G2会发出一束肉眼不可见的红外线来辅助对焦,在旁轴相机经常面临的恶劣拍摄环境中,这种对焦方式无疑具备很高的实用价值。G2的取景器采用了和传统的联动测距系统略有差别的开普勒实相变焦取景系统,相机可以在使用28-90mm镜头时自动切换补偿视差,免去了使用者的一个大麻烦。G2的测光系统主要是中央重点测光,不同于单反的是,它是对涂在快门幕帘上的一块18%灰来测量反射光的,所以G2的测光非常准,比一般的单反相机要准很多。G系统一共有7支可交换镜头,全部出自蔡司之手,个个都是同级别中的精品,其中最好的,无疑是T* hologon 16mm/f8和T* biogon 21mm/f2.8这两支超广角定焦镜头,而且,由于旁轴相机没有反光镜的阻挡,镜头后组可以无限制的接近焦平面,因此在广角镜头设计上很占优势,所获得的像质也是单反相机所难以望其项背的。下图说明了单反相机和旁轴相机在广角镜头上设计的巨大差异,下图上为C/Y卡口的Distagon 21mm/2.8,下图下为G系统的biogon 21mm/f2.8,可见单反相机上的广角镜头使用了比旁轴系统中的广角镜头多出数倍的镜片用以控制畸变,非常复杂。超广角的G hologon 16mm/f8 T*则被称为有史以来人类最好的超广角民用镜头,如果在Hologon拍摄的照片上发现直线弯曲了,那么一定是被摄体原来就是弯的,106度的超超广角,没有任何的畸变,这个世界上除了Hologon,再也没有任何一支镜头能有这样超凡脱俗的表现。60年代早期, Dr.Glatzel发明了Holgon镜头,这个超级广角镜可以在106度的角度内制造出没有变形的影像。Holgon这个字是由希腊holos所衍生的意思是全部,意味着可以将看见的每一样东西拍进一张相片里,镜片弧面几乎是半球面及完全平面所组成,制造这种镜片需要特殊的的技术,而且镜片的定位必须非常地精确,所以称得上是光学史上的艺术品,也是现在买得到的镜头中最神奇的镜头。 70年代Leica向Zeiss订购15mm镜头,由于总产量不超过350支,所以非常稀有,市值一度超过1万美金。(所以在G16推出市场以后,不少用户将G口改为M口,并且一直到现在,美国的DAG公司依旧提供这样的服务,但是费用昂贵。)15mm f8 Hologon for Leica 这只镜头并不是因为光学表现优异而成名 (变形矫正及颜色反差非常棒,但画面不均匀,必须使用原厂的中灰渐变镜才能使画面亮度均匀),而是由于它的光学构造只由3片镜片组成而成名。大家都知道广角镜头是最难设计的,因为会有严重的变形所以要用镜片矫正,通常20mm以下的超广角镜头用个十几片镜片矫正是很正常的事,而镜片越多则获得的像质通常会越差,所以在当时这个三片镜片组成的15mm Hologon广角代表了光学设计的一个颠峰,即使是现在光学材料发展了这么多,也依然无法逾越。康泰时G2最早的Hologon由3枚镜片构成,并且和机身一体化,价格非常的昂贵!80年代这支神镜从蔡司的产品线上消失。96年随着G1的推出,菜司同时复活了这支Hologon.镜头,构成也由原来的3枚改成现在的5枚,并且有两处胶合。改进的结果就是在不损失画质的情况下,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更多的人能够以“较低廉”的价格购买到这个镜头。90年代由Contax推出的G hologon 16mm/f8 T*,光学结构5枚3组,与空气的接触面只有6面,从而决定了它超强的抗逆光性。用它拍出来的照片,色彩通透且浓郁。固定光圈F8,看上去好像不利于暗光下手持拍摄。但是结果却非常令人吃惊。即便是在1/4,1/8这样 的速度下,Hologon仍然能保持非常高的锐度。这个镜头也是G头中唯一一个由德国Zeiss原厂生产的镜头。经典之二:康泰时T3蔡司和京瓷合作复活康泰时(contax)品牌之后很出了一批非常优秀的而且有个性的相机,T系列就是其中的代表,尤其是T3,被誉为完美的便携相机。T3是京瓷(Kyocera)于2001年2月5日推出定位于高端用户的豪华型袖珍照相机,用以取代原来已经停产的Contax T2。Contax T3由保时捷设计,在用料和工艺上极尽奢华之能事,配备了钛机身,蓝宝石快门按钮等,配备了新开发的Carl Zeiss Sonnar T* 35/2.8镜头,在光学表现上,该镜头优于Contax T2配备的Sonnar T* 38/2.8。Sonnar T* 35/2.8在反差和环境光的再现都很优秀,边缘实际没有畸变,也秉承了Carl Zeiss镜头的明亮、色彩还原、细部表现和柔和的特点。康泰时T3Contax T3不仅是一个摄影工具,它是基于强调握持手感和耐用的产品理念来设计的,外壳采用轻型、结实和防腐蚀的钛金属制造,取景器采用高硬度玻璃制造,以防止刮花和保证年代久远依然明亮。快门释放按钮采用多晶体蓝宝石是使T3更为赏心悦目。Contax T3配备了5点AF系统,对焦距离从0.35m无限远;在AF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的场合,可以切换到预设焦点的MF系统,MF系统也适合于拍摄接片。康泰时T3Contax T3配备了“镜间双重快门”,以获得从1/1200s180s广阔的快门速度区间。该快门由两各独立的组件协同工作,既可以保证设定光圈和保证了高速快门。由于慢门可长达180s,也就扩展了拍摄的机会。Contax T3还具有+2-2EV的曝光补偿,可按1/3EV来设定,也可以通过用户自选功能将曝光补偿设定分级从1/3EV改成1/2EV。Contax T3的快门释放按钮后面有一个独立的AF锁定按钮,使用者可以按常规的半按快门释放按钮来锁定焦点,也可以按下独立的AF锁定按钮。 康泰时T3经典之三:Zeiss Ikon Zeiss Ikon和Contax一样,Zeiss Ikon也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然后因为经营不善停产,再然后和日本人合作复活的光学品牌。成立于1926年的Zeiss Ikon AG是当时德国光学工业中最大也极富盛名的企业,由当时的四个光学产品制造商合并组建的:Contessa-Nettel AG of Stuttgart、Ernemann AG of Dresden、Optische Anstalt C. P. Goertz of Berlin、Ica AG of Dresden。 Zeiss Ikon“Ikon”由“Ica”和“Contessa-Nettel”两个单词组合而来,同时也等同于希腊“影象”单词“eikon”。促成这四个制造商合并的主要成员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镜片制造商Carl Zeiss,所以前面冠以“Zeiss”。在Carl Zeiss的努力下,Zeiss Ikon成为了当时非常成功的光学产品。由于Zeiss Ikon新颖的设计、优异的制造品质和优秀的光学性能,在成立后的15年内,Zeiss Ikon AG的产品成为了当时的主流,其35mm旁轴取景照相机是当时最为精致的。由于经济原因,Zeiss Ikon AG公司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关闭,2004年的时候蔡司决定复活Zeiss Ikon品牌,选择的合作对象是Cosina(确善能)。这个选择可以说是相当正确的,确善能拥有十分丰富的生产旁轴相机和镜头的经验,比如福伦达Bessa系列的旁轴就是由确善能生产的,而数码化的爱普生RD-1也是确善能代工的,至于前些日子蔡司推出的适用于各种卡口的CZ手动镜头,生产商也是确善能。Zeiss Ikon复活的Zeiss Ikon由HENSSLER UND SCHULTHEISS 设计局负责设计外观和人机界面,蔡司负责设计内部结构,确善能负责制造,最后的量产型号质量监督则由蔡司完成,ZM镜头除去两支由德国制造之外,其他四支都在日本制造,以便于控制成本。这是一款使用Leica M卡口镜头的旁轴相机,它在同类产品中,具有最长的对焦基线,从而有更高的对焦精度;配备三角形取景器,以保证超广角镜头的对焦精度;配备TTL测光和基于中央重点加权平均测光(CW)的自动曝光模式;采用Leica M卡口,原来的M卡口用户多一个选择。 Zeiss Ikon经典之四:徕卡CM徕卡CM是世界上最后一台使用胶片的顶级袖珍相机,推出于2003年,CM是Compact M的缩写,这表达了徕卡对于CM的信心和自豪,CM也以优异的品质和素质成为高端袖珍相机新标杆。CM的售价相当的昂贵,到停产之后依然要卖到7900元左右。徕卡CM 和一般的观点不同,徕卡宣称CM并非是此前广受好评的袖珍相机Minilux的后继型号,而是更高一级的型号,面对的市场也不尽相同。虽然沿用了广受好评的Summarit 40/2.4镜头,CM相对于Minilux做了大量的改进,首先生产地从日本回到了德国本土,然后采用了昂贵的钛合金做机身外壳并做了贴皮处理,既保证了机身的坚固耐用,也不会出现在同样使用钛机身的Contax T3上那种因为机身过于光滑而导致握持不可靠的麻烦。 徕卡CMCM改进了人机界面,操作变得更加容易起来,曝光补偿和拍摄参数都可以方便的设定,取景器内部也增加了拍摄光圈快门,曝光补偿,合焦指示等参数显示和屈光度调节,手动对焦也经过改良,从11级变成了更加精确的无级调节。CM最重要的改进是增加了热靴底座,同时推出了一个指数为GN24的闪灯配合拍摄,这在袖珍相机中是非常少见的。 徕卡CM虽然徕卡CM在数码化大潮初露端倪的2003推出,显得略微有点生不逢时,但它一经推出仍然立刻吸引了大批徕卡的粉丝和对于影像质量要求非常高的用户的注意,这是一部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信任的袖珍相机,也是你的数码系统最好的备机。经典之五:徕卡MP2003年推出的MP是徕卡正在生产的M卡口可交换镜头旁轴测距相机中最为特殊的产品,MP的含义是Mechanical Perfection 完美的机械,它继承了1984年推出的徕卡M6的大部分特性,但它是一部纯机械相机,电池仅仅供测光系统使用,其他的快门和光圈等都由机械来控制。 徕卡MP MP与M6的规格雷同,它有两种涂装。银黑双色的MP有三种不同取景器版本(0.58, 0.72和0.85),全黑机身则只有0.72取景器。MP的全名是Mechanical Perfection,亦即完美的机械。银黑机身显露复古但较明快的风格,全黑MP则展现内敛专业的气质。 徕卡MP全机械快门的速度,由1/1000至1秒,X闪灯同步达1/50秒。TTL测光非常准,不过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应该用包围曝光尝试拍摄一下,由此确定相机的测光倾向,毕竟各人都有自己的拍摄习惯,而相机则是千篇一律的。 徕卡MP如为了连续拍摄,且眼睛不离观景窗,那么手动快速卷片器是不可或缺的好帮手。它直接安装在机身底部,不仅左手握持更加舒适,且可以左手中指扳动推杆过片,眼睛持续观察拍摄主体、右手可伺机按下快门进行连拍。一秒10张的Canon EOS 1D MK3固然速度惊人,但与LEICA MP相比,一张一张都是拍摄者的大脑反应结果,不是相机乱枪打鸟,这才是真功夫!经典之六:柯尼卡巧思Konica Hexar于1991年推出,在国内称为“巧思”。这是一款采用35/2大口径定焦镜头的旁轴取景AF照相机。这台相机非常优秀,却由于市场运作的原因,几乎要埋没在历史的风尘里了。它使用了一只35/2的定焦镜头,关于巧思的这只镜头有很多的传说,由于成像优异,很多种说法提到了它其实不是由KONICA公司开发和制造的,而是另有其主人。早些时候比较流行由ZEISS公司制造的说法,而在更早时候的说法是由莱卡公司提供的镜片。当然,KONICA公司对此都没有肯定或否认,这就更给它的身份增添了些神秘。 Konica Hexar1992年KONICA推出不能更换镜头的轻便相机HEXAR的时候,在中国曾经开过一个很不错的推广会,他的设计师当时倒是说过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你怎么用莱卡那只35毫米/2的镜头,你就可以怎么用HEXAR的这只35/2头,你不会发现他们之间有任何的差别的”从光学结构(甚至从镀膜)上来看,巧思和莱卡的那只老款的35/2的确没什么差别,从实际的拍摄上看,也看不出什么差异。不过,由于镜筒的内部植绒技术的应用,似乎巧思在眩光的控制上还更胜一筹。 Konica Hexar巧思使用了金属塑料的混合结构,镜筒采用了锌压铸材料,片窗导轨也采用了铝压件。机身的上部和低部等主要位置均采用了金属包层,外层则使用了橡胶以达到防震的目的。Hexar 很安静, 令人无法相信的安静. 大家常常这样形容 Hexar 的安静 -这只是使用Hexar 的一般模式. 当你在静音模式的时候几乎听不到半点声音, 连摄影师都很难察觉,不过静音这个优点在第二版巧思上市时因为设计专利纠纷被去掉了,非常可惜。 Konica Hexar巧思有 M、P、A 曝光方式,取景器宽大明亮,快门顺畅,噪音几近无声。速度301/250s,35mm/2镜头质量没得说,只是 1/250 速度太低。它是一个用于低照明的专业相机,并非合适用于所有的人。使用主动式多束自动对焦,最近对焦距离为0.6m,半按快门钮对焦自动锁定。手动对焦时距离以数字显示在液晶显示屏上,手动对焦的设定为0.6到999m (无限远),手动对焦不方便。巧思的取景器宽大明亮无变形。框线移动补偿平行视差和影像尺寸,和六十年代的Konica Auto S2取景器一样但巧思的框线是由马达驱动。巧思在P和A模式下都是使用中央重点测光,M模式下则是点测光。经典之七:哈苏Xpan哈苏Xpan在1998年上市,是擅长中画幅相机的哈苏涉足135画幅领域的第一个作品,Xpan是非常特殊的一台相机,虽然也使用135胶片,但它能拍摄标准24 x 36mm画幅和两倍于普通胶片宽度的24 x 65mm画幅,这台相机是由哈苏和富士共同开发的,这是一机两种型号,由日本Fujifilm公司生产,也是Hasselblad的第一台135画幅相机。在国际市场销售的型号为:Hasselblad Xpan,在日本本土的销售型号为:Fujifilm TX-1,2003年4月23日,Hasselblad公司宣布推出原来著名的使用135胶卷宽幅照相机XPan的改进型机种:Hasselblad XPan II/Fujifilm TX-2。哈苏XpanXpan自发布以来就极受欢迎,24*65的片幅所带来的震撼画面表现令人着迷,而且富士为Xpan所设计的45/4、90/4、30/5.6这三只EBC镀膜富士龙镜头表现出了极高的光学素质,不过由于画幅太宽的关系,边缘还是免不了存在暗角,根据Xpan发布时候的宣传,这些镜头在哈苏的帮助下,由富士改进了原来的中画幅富士龙镜头而来,从发布之后的这接近10年全球摄影师层出不穷的使用Xpan拍下的优秀照片来看,这些镜头的素质之高,令人惊讶,甚至完全不弱于蔡司的表现。 哈苏Xpan一般说来,Xpan的宽幅非常适合于大场面的风光拍摄,但实际上,你可以在各种领域使用它,社会纪实,人像,报道等等,毕竟1:3的画幅比例和传统的2:3具有着完全不同的冲击力。 哈苏XpanXpan是两家120相机厂商合作的完美结晶,它是如此的经典,以至于在2006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