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全集(高鸿业版)ppt课件_第1页
微观经济学全集(高鸿业版)ppt课件_第2页
微观经济学全集(高鸿业版)ppt课件_第3页
微观经济学全集(高鸿业版)ppt课件_第4页
微观经济学全集(高鸿业版)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观经济学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有一个故事说 从前 有一个幸运的人被上帝带去参观天堂和地狱 他们首先来到地狱 只见一群人 围着一个大锅肉汤 但这些人看来都营养不良 绝望又饥饿 仔细一看 每个人都拿着一只可以够到锅子的汤匙 但汤匙的柄比他们的手臂长 所以没法把东西送进嘴里 他们看来非常悲苦 紧接着 上帝带他进入另一个地方 这个地方和先前的地方完全一样 一锅汤 一群人 一样的长柄汤匙 但每个人都很快乐 吃得也很愉快 上帝告诉他 这就是天堂 这位参观者很迷惑 为什么情况相同的两个地方 结果却大不相同 最后 经过仔细观察 他终于看到了答案 原来 在地狱里的每个人都想着自己舀肉汤 而在天堂里的每一个人都在用汤匙喂对面的另一个人 结果 在地狱里的人都挨饿而且可怜 而在天堂的人却吃得很好 这个寓言有助于说明什么是经济学 人类要生存就离不开物质财富的生产 但是不同的社会组织方式 不同的人际关系安排 生产财富的效率是非常不同的 经济学就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组织 实现高效地生产财富的一门学问 经济学能够解释为什么美国人富有 同样的劳动在美国获得的报酬比较高 人们都想移民到美国去 目光肤浅的人往往以为那是因为美国的科技发达 但懂得经济学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 经济学不仅仅回答当今国与国之间的贫富差距 而且回答人类历史何以在十九世纪之后进入了财富的高速增长期 当然也能够回答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怎么实现了人均收入增长了十几倍 以及今后收入增长的潜力还有多大等等 这样一门学问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为什么应该学习经济学 经济学有助于了解你生活的世界 为什么在华农租房如此困难 为什么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高 而另一些国家的物价稳定 经济学将使你更精明地参与经济 你要决定在学校学习多少年 你要决定把多少收入用于支出 多少用于储蓄 当你贷款买房时怎么决定还款方式 经济学将使你更好地理解经济政策的潜力与局限性 为什么中国的房价居高不下 为什么中国许多行业都存在诸如 初装费 之类的费用 微观经济学 课程的重要性 这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是学好整个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前提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对经济现象进行深入分析的能力 学习中的困难 本课程具有是逻辑体系十分严密的特点 前后连贯性很强 运用了比较多的模型 需要较好的数学功底 学习的方法 预习与复习的重要性 力求达到理解 需要有好的学风 并形成相互争论 深入讨论的习惯 多做并且要认真做习题 经济学研究似乎并不需要任何极高的天赋 与更高深的哲学或是纯科学相比 经济学不是 一门极其容易的科学吗 一门容易的科学 但这个学科中很少有人能出类拨萃 这个悖论的解释也许在于杰出的经济学家应该具有各种天赋的罕见的结合 在某种程度上 他应该是数学家 历史学家 政治家和哲学家 他必须了解符号并用文字表达出来 他必须根据一般性来深入思考特殊性 并在思绪奔放的同时触及抽象与具体 他必须根据过去 为着未来而研究现在 他必须考到人性或人的制度的每一部分 他必须同时保持果断而客观的情绪 像艺术家一样冷漠而不流俗 但有时又要像政治家一样脚踏实地 约翰 梅纳德 凯恩斯 参考书目 曼昆 经济学原理 第三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上册 平狄克 鲁宾费尔德 微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科学方法 观察 理论和进一步观察 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有理论 一位经济学家在经历价格迅速上升的国家中 会受到这种观察的刺激而出一种通货膨胀理论 为了检验这种理论 这位经济学家可以收集并分析许多不同国家价格和货币量的数据 在经济学中做实验通常是困难的 为了寻找实验室试验的替代品 经济学家十分关注历史所提供的自然实验 经济模型 高中生物老师用塑料模型来讲授基础解剖学 经济学家也用模型来了解世界 但不是塑料模型 而是通常由图形和方程式组成的模型 所有模型都建立在一些假设之上 一 经济学的基础 稀缺选择机会成本 一 稀缺与效率 经济学的双重主题 欲望或需要的无限性多种多样 多层次 由低到高 永无止境马斯洛的需要 欲望 层次理论 基本生理需要 physiological 安全需要 safety 社会需要 social 地位需要 esteem 价值自我实现需要 selfactualization 稀缺 scarcity 相对于需求 资源或物品总是有限的资源可分为 经济资源与非经济资源 如空气 物品通常可分为 经济品 economicgoods 如衣服 食品自由品或免费品 freegoods 如阳光有害品 harmfulgoods 或废品 wastegoods 如噪音 垃圾生产要素包括 土地 劳动 资本 企业家才能 稀缺是经济学对客观存在的基本概括 是一个最高的抽象没有稀缺就不存在任何经济学问题 因为是最高抽象 所以 稀缺的存在性只能列举而无法证明 个人期望得到许多商品和追求许多目标 对每个人来说 至少有些商品是稀缺的 在一个社会里 每个个人都不可能满足自己的全部需要 因此 社会中的稀缺是普遍存在的 二 选择与经济学 选择性 选择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 在不同可供选择的事件中进行挑选的活动资源 物品 欲望的满足具有多种选择资源 物品 如石油 如电力物品 欲望的满足 如自来水 如充饥经济学 研究稀缺条件下如何抉择的学科 经济学 economics 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 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 最优化思维 有效利用有限资源以求无限欲望的最大满足 三 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机会成本 opportunitycost 定义 一种资源被用于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它各种可能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如果作出一项选择而不能不放弃另一项选择 那么 这另一项选择在实际上可能的最高代价 称之为该项选择的机会成本 前提 资源的稀缺资源的多用途存在于任何行为主体的任何选择行为中 完整的看 一项决策要运用多项资源 应当是使用这多种资源的机会成本的总和 使用资本的机会成本 至少是银行利息 使用劳动的机会至少是劳动者的闲暇 假设 Assumption A 资源量已定 而且在讨论期不变 B 生产技术已定 而且在讨论期不变 C 只生产两种产品 比如 黄油与大炮 生产可能性组合 在所假设的条件下 两种产品生产组合的所有的可能性也就已经确定 如下表 图 生产可能性边界 Guns Butter A B C D E H W 含义 A AE是一条凹 sunken 向原点 origin 的曲线 B 表达了稀缺法则的存在性 AE曲线把第一象限分成二个部分 比AE曲线更远离原点的空间中的点所表示的组合 在已定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W点 C 一个经济必须做出选择 现实的生产 只能在AE曲线上选择一个点 选择了B 就意味着必须放弃作出A C D E的选择 其它也然 D 选择是有机会成本的 从A E的各点的关系来看 在既定条件下 要增加大炮的生产 必须减少黄油的生产为代价 反之也然 E 机会成本的递增 从图和表中可见到 替代的成本 分别为1 2 3 4 成本递增法则 是源于 资产专用性 由于最适合生产某得产品的资产最先被使用 并依次类推 导致了成本递增 这又与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等价 二 EconomicMan经济人 如果说 稀缺是社会存在的经济概括 那么 经济人这个概念就是对社会意识的经济学概括 经济学并不研究稀缺本身 而是研究在稀缺条件下人的行为 也就是研究经济人的行为 经济人的含义 具有对稀缺作出适应性 adaptability 反映能力的人 称之为经济人 这种人的行为 behavior 也就称之为对稀缺的适应性行为 或简称为适应性行为 行为的模式 最大 投入同样的代价 取得尽可能大的收效 最小 取得同样的成效 力求投入最小 三 经济学的内容 生产什么 what 生产什么品种 生产多少如何生产 how 由谁生产 用什么资源生产 用什么技术生产 用什么组织形式生产为谁生产 forwhom 何时生产 when 资源利用的时间配置 即发展计划谁做决策 who 经济体制问题 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 混合经济 四 经济学的定义与分类 广义地说 经济学是行为科学 是研究人们在稀缺条件下的行为选择 狭义地说 经济学研究如何选择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 以及如何分配社会产品 更狭义地说 经济学是研究生产 交换与消费中的效率问题 而分配问题就不仅是效率问题 而且更是公平问题 经济学可分为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主要有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等 应用经济学主要有产业经济学 货币银行学等 1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微观经济学中假定总量不变 分析个量之间的关系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的经济单位 单个消费者 单个生产者 单个商场等 为对象 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或内在的经济关系 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是如何决定的 微观经济学研究如何解决资源的配置问题 并由此而假定总量的利用程度不变 2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的行为考察对象 研究经济中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 宏观经济学解决的是资源的总量的利用程度问题 并由此而假定配置状况不变 宏观经济学假定个量不变 分析总量之间的关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考察对象 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经济行为以及经济变量的个量是怎样决定与变动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它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是谓 虫瞰 worm seye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以整个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 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经济变量的总量是怎样决定与变动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它只见森林 不见树木 是谓 鸟瞰 bird seye 第二章 需求和供给曲线以及相关基本概念需求曲线供给曲线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经济模型 静态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弹性的概念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蛛网模型 第二节需求曲线 需求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在一定价格下 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只讨论该商品的价格和购买量的关系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量 市场经济条件下 购买是一种效用的交换 效用是商品对消费者需要和欲望的满足程度市场经济条件下 购买是一种溢效交换 等价交换的是有问题的 需求表 表1某商品的需求表 价格 1 2 3 4 5 6 P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 7 Q 线性需求函数反映了一个明显的特征 它是向下倾斜的 斜率为负 表明价格与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 需求函数可用代数方法表示为QD 商品的需求量 P 商品的价格 PS 替代品的价格 PC 互补品的价格 Y 消费者的收入 A 广告支出 和其他营销支出 AC 竞争对手对该商品的广告支出 N 人口 及其他人口因素 CP 消费者对该商品的兴趣与偏好 PE 预期 未来 价格的变化 QD f P PS PC Y A AC N CP PE PS 替代品的价格替代品的影响举例 PC 互补品定义互补品价格对需求的影响举例 Y 消费者的收入经济周期与收入的波动收入波动与市场需求的淡旺交替 PE 预期 未来 价格的变化预期价格的上升会使商品的现期需求上升 反之 预期价格的下降对导致现期需求的下降 因此 关注社会对商品的预期价格的判断是营销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为一种营销手段 引导人们对预期价格的判断 也是有效的 第三节供给曲线 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指得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各种商品的数量供给函数 供给表商品的供给表是一种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的数字序列表 某商品的供给表 供给曲线 供给量 Q 价格 1 2 3 4 5 6 P 供给曲线表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征 即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值 它们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成同方向变动的规律 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一 均衡的含义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分别表明在某一价格下的需求量和供给量是多数 没说明这种商品本身的价格究竟是多少 均衡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二 均衡价格的决定微观经济学中的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叉点 该交叉点成为均衡点 局部均衡局部均衡指得是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分析一般均衡一般均衡指得是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一般均衡假定所有商品的供求和价格都是相会影响的 一个市场的均衡只有在其它所有市场都达到均衡的情况下才会出现 价格 1 2 3 4 5 6 P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 7 Q A 在均衡点E 消费者的购买量和生产者的销售量是相等的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和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也是相等的 因此 这样的状态就是一种使双方都感到满意 并愿意持续下去的均衡状态 三 均衡价格的变动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由该商品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因此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位置和移动都会使均衡价格水平发生变化 1 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曲线的移动 供给的变动 供给曲线的移动供给量的变动价格的变化仅会引起沿着供给曲线的移动供给的变动而供给函数中的其他变量 生产成本的变动 生产技术的变化 相关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者对未来预期的变化 将导致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曲线的移动 价格 S1 S2 S P2 P1 Q3 Q1 Q2 0 Q4 需求的变动和均衡价格的变动 价格 D1 D2 D P2 P1 Q2 Q3 Q1 P3 0 S 供给的变动和均衡价格的变动 价格 S1 S2 S P2 P1 Q3 Q1 Q2 0 P3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得到供求定理 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 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的变动 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看不见的手的原理 各个人都不断地努力为他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 固然 他所考虑的不是社会的利益而是他自身的利益 但他对自身利益的研究自然会或者勿宁说必然会引导他选定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 确实 他通常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 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多达程度促进公共的利益 在这场合 象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 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 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要达到的目的 也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 就对社会有害 他追求自己的利益 往往能使他比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能促进社会的利益 亚当 斯密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理论链接 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 ED 需求的相对变化 需求变化的百分比 与价格的相对变化 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的比率需求的相对变化对价格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价格的相对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对变化的程度 弧价格弹性弧价格弹性是计算两个价格之间的价格弹性的一种方法 它表示价格P1从到P2的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 需求价格弧弹性的分类 四 需求的价格弹性 点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 点弹性 A F C B G O 线性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弹性 都可以通过由该点出发向价格轴或数量轴引垂线的方法求得 A B ED 1 弹性充足 ED 1 单位弹性 ED 1 弹性不足 ED 0 完全无弹性 ED 完全弹性 p1 p2 Q2 Q1 Q f p Q f p 五 需求弹性和销售收入 总收益TR P Q 价格 销售量 1 总收益 Totalrevenue 的概念 2 当需求富有弹性E 1 薄利多销 例 电视机Ed 2 P1 500元 台 Q1 100台 试分析以下收益状况 1 如价格下调10 2 如价格上调10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价格下调 总收益增加 对生产者有利 价格上调 总收益减少 对生产者不利 解答 1 如价格下调10 则数量增加20 P2 500 500 10 450元 台 Q2 100 100 20 120台TR2 P2 Q2 450 120 54000元TR1 50000TR2 TR1 54000 50000 4000元TR2 TR1 表明价格下跌 总收益增加 2 如果价格上调10 数量则减少20 P3 500 500 10 550元 台Q3 100 100 20 80台TR3 P3 Q3 550 80 44000元TR3 TR1 44000 50000 6000元TR3 TR1 表明价格上调 总收益减少 3 当需求缺乏弹性E 1 谷贱农伤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价格上调 总收益增加 对生产者有利 价格下调 总收益减少 对生产者不利 例 面粉Ed 0 5 P1 0 2元 斤 Q1 100斤 试分析以下收益状况 1 如价格下调10 2 如价格上调10 解答 1 如价格下调10 数量则增加5 P2 0 2 0 2 10 0 18元 斤 Q2 100 100 5 105斤TR1 P1 Q1 0 2 100 20元TR2 P2 Q2 0 18 105 18 9元TR2 TR1 18 9 20 1 1元TR2TR1 表明价格上调 总收益增加 需求的价格弹性和销售收入 六 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商品的可替代性替代品所多 顾客的选择就越多 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大商品用途的广泛性一种商品的用途越是广泛 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 其用途越是狭窄 它的需求价格就可能越小 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一般说来 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 非必需品的需求价格较大 预算比例用于一种商品上的预算比例越大 正常商品的价格弹性越充足分析的时间长短时间越长 有效替代品的数量不断增加 弹性会越来越充足 七 弹性概念的扩大 1 供给的价格弹性供给弹性一般指的就是供给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 一种商品供给量对于其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供给价格的弧弹性和点弹性 弧弹性的计算 点弹性的计算 规律 若线性供给曲线的延长线与坐标横轴的交点位于坐标原点的左边 则所有点的弹性都 1 若交点位于坐标原点的右边 点弹性都 1 若交点恰好是原点 则点弹性都 1 供给弹性的类型 Es 1 供给富有弹性 代表商品 高价格的奢侈品Es 1 供给缺乏弹性 代表商品 农产品Es 供给弹性无穷大 水平的供给曲线 Es 0 供给完全无弹性 垂直的供给曲线 代表商品 土地 文物和电影票等供给量固定的商品Es 1 单位供给弹性 供给弹性的分类 需求的交叉弹性Cross ElasticityofDemand 1 定义 所谓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当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1 某种商品需求量会相应变动的百分比 2 互补品和替代品的交叉价格弹性 Ec 0是替代品Y商品P上升引起X商品Q上升 说明商品X和Y之间的关系为替代关系 Ec 0是互补品Y商品P上升引起X商品Q下降 说明商品X和Y之间的关系为互补关系 当Ec 0时独立无关的商品即相关产品价格的变化不影响需求 即 如茶叶与食盐之间的关系 既不相互竞争 也不相互补充的物品 需求的收入弹性IncomeElasticityofDemand 1 定义 所谓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2 计算公式 3 收入弹性分类 A 收入富有弹性Em 1需求增加的百分比大于收入增加的百分比 优等品 superiorgoods 如高档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 高档家电 室内装修 旅游等 或奢侈商品 luxury luxuriousgoods Em 0 B 收入单位弹性Em 1需求量随收入变动相同的百分比 如衣服 C 收入缺乏弹性0 Em 1需求变动的百分比小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 如必需品 essential necessarygoods 正常商品 D 收入无弹性Em 0收入变化后 消费量完全没有变化 如食盐 E 收入负弹性消费者收入增加时 对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反而减少 如肥肉 土豆 籼米 公共交通等 Em 0 劣等品吉芬物品 4 恩格尔定律 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总额 消费支出总额 一个家庭或国家 富裕程度越高 食品的收入弹性越小 反之越大 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劣等商品 正常商品 高档商品 第七节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一 易腐商品的售卖 鲜鱼的需求曲线 P2 P1 P3 C A B Q2 Q1 鲜鱼的数量 准备售出的全部数量 鲜鱼的价格 应该制定的价格 对于准备出售的鲜鱼量Q1而言 惟有P1是能给销售者带来最大收入的最优价格 三 最高限价与最低限价 最高限价及影响 政府最高限价的目的是为了抑制某些产品的价格上涨 尤其是为了对付通货膨胀 排队抢购和黑市交易盛行 配给法分配产品 Q O excesssupply E P Q D S Pe O Qe P0 Q1 Q2 最低限价的目的是为了扶植某些行业的发展 收购市场上过剩的农产品 四 关于农产品的支持价格 谷贱伤农的解释 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 农产品的支持价格 效用论效用的概念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消费者的预算线消费者的均衡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 第三章效用论 第一节效用论概述 效用的概念效用指得是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 或者说 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早期的经济学家认为 效用像热和重量一样能够用数字衡量和比较 这种观点被称为基数效用论 现在的经济学家大多认为 效用是不可度量的 效用的相对大小只不过代表物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排序 这种观点被称为序数效用论 效用 utility 一词是由英国哲学家 功利主义创始人边沁提出来 理论链接 JeremyBentham 1748 1832 衡量正确与错误的标准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边沁 关于政府的片断论述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用TU记总效用 Q记数量 MU记边际效用 那么 边际效用的计算公式是 1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又称戈森第一定理 在一定时间内 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 随着消费者对某种东西消费量的增加 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个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请注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中的条件 一是在特定时期内 二是其他条件不变 这是说 如果研究人们吃冰激凌的效用 那么 我们必须制定观察的时间区间 一个小时之内或一周之内 我们还必须保证其他条件不变 即这一时期的气温和同时消费的其他东西 由 德 Gossen 1810 1858 在 论人类交换规律的发展及人类行为的规律 1854年 中所提出 2 关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货币如同商品一样 也具有效用 并且 随着某消费者货币收入的逐步增加 每增加一元钱给该消费者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是越来越小的 假设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 3 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 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理性消费者达到效用最大化的行为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为了达到效用的最大化 消费者在决定每一元花费在何种商品上时 总是选择购买后一元钱带来的效用最大的商品 如果一个商品X带来的效用 边际效用 为MUX 一元钱带来的效用就是MUX PX 由于边际效用递减 一元钱带来的效用MUX PX随着X的消费量增加而逐渐减少 到一定程度后 另一种商品成为选择对象 当花费完最后一元钱时 经过比较的所有商品再多化一元钱带来的效用必须相等 否则不能使效用最大 消费者应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 使得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 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3 消费者均衡的计算是一个多元函数的条件极值问题 可用拉格朗日法求极值 根据拉格朗日法 首先构建拉格朗日函数 然后根据极值存在的一阶条件 拉格朗日函数对自变量的一阶偏微分为0 得到关于商品数量的方程组 求解方程组后即可得到均衡消费量 例 某消费者的边际效用表 I 8 P1 1 P2 1 该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P1X1 P2X2 1 2 1 6 8MUX1 P1 MUX2 P2 10 1 TU 107 教材P77表3 2 4 需求曲线的推导 商品的需求价格 DemandPrice 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随购买量的增加而递减 需求价格随购买量的增加而递减 边际效用递减与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基数效用论者运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假定和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推导出消费者需求曲线 5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 ConsumerSurplus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与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市场价格 消费者剩余 教材P80图3 3 第二节无差异曲线 一 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假定第一个假定是偏好的完全性对于任何两个商品组合 消费者总是可以作出 而且也仅仅只能作出以下三种判断中的一种 A的偏好大于BA的偏好小于BA的偏好等于B 第二个假定是偏好的可传递性 对于任何三个商品的组合 如果消费者认为对A的偏好大于 小于或等于 对B的偏好 对B的偏好大于 小于或等于 对C的偏好 那么该消费者必须作出对A的偏好大于 或小于 或等于 对C的偏好第三个假定是偏好的非饱和性 如果两个商品组合的区别仅在于其中一种商品的数量的不同 那么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含有这中商品数量较多的那个组合 二 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U f X1 X2 无差异曲线的特点连续性 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 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三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1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 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无差异曲线的陡峭程度的含义是什么呢 A B 0 x y U y x 如图 沿着一条给定的无差异曲线U从A点移动到B点 即保持效用水平不变 X的数量增加 x Y的数量就必须减少 y 我们也称这一过程为消费者用x替代Y 那么 保持效用水平不变 每新增1单位X能够替代Y的数量是 y x 这是一个比率 称边际替代率 记为RCSXY 或MRSXY 2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 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 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在对某一商品拥有量较少时 对其偏爱程度高 而拥有量较多时 偏爱程度较低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 想要获得更多这种商品的愿望就会减少 所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量就会越来越少 一般情况下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表示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 商品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线的性质凸向原点 第三节消费者的预算线 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 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I P1X1 P2X2 X1 O 10 20 30 40 10 20 30 P1X1 P2X2 I 二 预算线的变动 在消费者的收入I 商品1的价格P1和商品2的价格P2这三个量之中 只要有一个量发生变化 就会使原有的预算线发生变动 第一种情况 两商品的价格P1和P2不变 消费者的收入I发生变化 第二种情况 消费者的收入I不变 两种商品的价格P1和P2同比例同方向发生变化 第三种情况 当消费者的收入I不变时 商品1的价格P1发生变化而商品2的价格P2保持不变 第四种情况 消费者的收入I与两种商品的价格P1和P2都同比例同方向发生变化 第四节消费者的均衡 消费者的最优购买行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 最优的商品组合必须是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最偏好的商品组合 也就是说 最优的商品组合必须是能够能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商品组合 第二 最优的商品组合必须位于给定的预算线上 无差异曲线图描述了消费者关于消费组合的排序 而预算线描述了消费者的选择机会 两者结合起来决定消费者的最优消费组合 a S b X2 X1 只有预算线AB和无差异曲线U2的相切点E 才是消费者在给定的预算约束下能够获得最大效用的均衡点 为什么这样呢 从图上可以看出 只有在这一点上所表示的X1与X2商品的组合才达到在收入和价格既定的条件下 效用最大 在比它离原点远的无差异曲线U3所代表的效用大于U2 但消费可能线AB同它既不相交又不相切 这说明达到U3效用水平的X1商品与X2商品的数量组合在收入与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 而在比它离原点近的无差异曲线U1 虽然AB线同它有两个交点a和b 这表明消费者利用现有收入可以购买a b商品组合 但 这两点的效用低于无差异曲线U2 消费者可以改变购买组合 选择AB线段上位于a点往右或b点往左的任何一点商品的组合 都可以达到比U1更高的无差异曲线 获得比a点和b点更大的效用水平 E点就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最优消费组合的均衡条件一般来说 最优消费组合是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相切时的组合由于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绝对值 是边际替代率 而预算线的斜率 绝对值 是价格比率 所以 上述条件又可以表达为 边际替代率 价格比率 MRS12 P1 P2 因为 MRS12 MU1 MU2 所以MU1 MU2 P1 P2我们这里的条件与基数效用得到的条件一致 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 为了实现最大的效用 消费者应该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 使得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商品的价格比 为什么只有当时 消费者才能获得最大的满足呢 如果 那么 从不等式的右边看 在市场上 消费者可以减少1单位的商品2的购买 就可以减少1单位的商品的购买 而从不等式的左边看 消费者的偏好认为 在减少1单位的商品2时 只需增加0 5单位的商品1 就可以维持原有的满足程度 理性的消费者必然会不断减少对商品2的购买和增加对商品1的购买 以便获得更大的效用 消费者无差异曲线无法与预算线相切 或效用函数凹向原点 消费者均衡点将在无差异曲线与坐标轴相交的角点上 K K 2 边角均衡或边角解 第五节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1 价格 消费线 在消费者可选者的商品种 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将影响消费者的均衡商品组合 假定在两种商品的情况下 当X商品的价格PX变化后 消费者的预算线变化 均衡消费点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切点也发生变化 其轨迹极为价格 消费线 从价格消费曲线到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是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由于 价格消费曲线上的每一点代表着消费者在相应价格水平上的最优选择 我们能够说 需求线上的每一点处 消费者最优化了或效用最大化了 价格PX 数量x 0 PX1 PX2 PX3 需求线 x1 x3 x2 2 收入 消费曲线 如所示 当收入增加时 预算线向外平移 消费者最优消费组合随之移动 最优消费组合移动的轨迹被称为收入消费曲线或收入扩张路径 0 X Y x1 x2 x3 M1 PX M2 PX M3 PX 恩格尔曲线 恩格尔曲线表示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对某商品的需求量 理论链接 恩格尔定律19世纪的统计学家恩格尔 Engel 断言 随着收入的增加 1 食品上的支出占预算的比例将会下降 2 住房和服装上的支出比例将会保持不变 3 其他方面的支出比例将会增加 这就是著名的恩格尔定律 正常物品与低劣物品 概念阐释 对于正常物品来说 随着收入增加 需求量增加 对于低劣物品来说 随着收入增加 需求量反而减少 一般来说 任何一种东西都可以在人们的收入水平低时是正常物品 当人们的收入水平提到到一定程度后称为低劣物品 第六节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收入效应当X的价格下降时 消费者手中的货币的购买力增加了 他实际上变得更富有了 即实际收入水平提高了 会使消费者改变对这种两种商品的购买量 从而达到高的效用水平 这被称为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当x的价格下降时 其他条件不变 消费者倾向于用X替代Y 因此 对X的需求量增加 这被称为替代效应 严格地说 价格变化的替代效应是保持实际收入 效用 不变 X的价格变化导致的对X的需求量的变化 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指价格变化时 消费者实际收入变化 从而对X的需求量变化 正常商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y 0 x A X1 X3 F X2 a c b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U2 U1 B B G 低档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0 x A X1 X3 F X2 a c b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U2 U1 B B G 吉芬 Giffen 商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0 x A X1 X3 F X2 a c b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U2 U1 B B G 吉芬商品的条件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 对其需求量反而减少时 我们称这种商品为吉芬商品 所以 对吉芬商品的需求不服从需求规律 低劣商品负的收入效应充分大 足以抵消替代效应 第四章生产论 什么是生产函数及其特点 短期分析vs 长期分析 不变投入vs 可变投入 规模报酬变动vs 边际报酬变动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及其前提条件 生产三个阶段 等产量曲线 等成本线 要素最佳投入组合 规模报酬变动的三种情况 引言 生产者的市场行为便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 是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产量的关系 即如何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既定时使产量最大 或者反过来说 在产量既定时使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为最少 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要使利润最大化 就要考虑如何使成本最小 在讨论的基础上推导出供给曲线 并将之与上一章讨论的需求曲线结合在一起 分析商品市场的均衡问题 当厂商处于不同的市场时 应该如何确定自己产品的产量与价格 本章先讨论第一个问题 第一节厂商 一 厂商的组织形式 三种基本的厂商组织形式 1 个人企业 业主制企业亦称独资企业 是指一个人出资经营 由个人所有和控制并独享经营成果的企业 2 合伙制企业 合伙制企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资本所有者共同出资 共同经营 并共同享有经营所得的企业 3 公司制企业 公司制企业是指依法集资联合组成的 有独立的注册资产 并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的法人企业 二 企业的本质 企业的本质 三 厂商的目标 一般情况下 我们都认为厂商的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所谓利润最大化 不仅仅指短期利润 更主要指长期利润 主要是指的综合决策 而不是指个别决策 主要是指追求差率最大化 而不是指追求绝对额的最大化 不排除企业家作为消费者在利润与闲暇间选择闲暇 不排除由于经营活动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没有给企业带来最大化利润 也不排除一些企业做某些慈善事业的事实 利润最大化主要是指 企业从事生产为的是能以比生产产品所费成本更高的价格销售产品 从中取得收益与成本之间的差额 并力图使它最大 但实际情况是 1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厂商追求的目标是实现销售收入的最大化 2 在公司制企业里 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 经营者往往会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 而不是公司利益的最大化 3 但在长期中 我们仍然假设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 第二节生产函数 一 生产函数1 什么是生产要素 基本的生产要素分为以下几类 1 劳动 不同工作性质的人所提供的劳动 体力 智力 2 土地 土地 地上地下一切资源 3 资本 机器 厂房 设备等 4 企业家才能 企业家组织 建立和管理企业的才能 2 生产函数 1 定义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 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2 函数表达式 Q f X1 X2 X3 Xn Q f L K 二 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 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 固定比例投入的生产函数通常被称为里昂惕夫函数 Leontieffunction 其一般表达式为其中u v为常数 min表示括号内两个比例中的最小者 在固定比例投入的生产中 若一种要素的投入固定 而增加另一种要素的投入 并不能使产量增加 也就是说要素的边际产量为零 L 固定收入比例生产函数 K 0 K1 B C R A L1 K2 L2 L3 K3 Q1 Q2 Q3 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L 劳动 K 资本 A 技术水平 参数 参数 A 0 0 1 0 1 若 1 该函数为线性齐次函数 分别代表劳动所得和资本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份额 20世纪30年代 柯布和道格拉斯根据美国1899 1922年的工业生产统计资料 计算出A为1 01 为0 75 因此 美国这一时期的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 第三节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生产中的短期 shortrun 就单个企业而言 指短到至少一种投入要素是固定不变的时期 生产中的长期 longrun 就单个企业而言 指长到足以使所有投入要素成为变量的时期 生产上的短期与长期不同于日历上的短期与长期 一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劳动的平均产量 总产量与所使用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之比 劳动的边际产量 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三 一种生产要素的连续合理投入 举例 连续投入劳动L 都是先递增后递减 APL MPL 三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1 定义 在技术不变和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 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的过程中 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 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 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 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2 原因 在任何产品的生产过程中 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和固定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之间都存在着一种最佳组合比例 世界人均粮食消费消费指数 1948 1952100196011519701231980128199013719951351998140 年份指数 2 总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 A 当边际产量上升时 总产量以递增的速率增加 当边际产量为负值时 总产量绝对减少 B 某一点的边际产量就是某一点总产量的导数 C 边际产量为零的点就是总产量最大的点 MP 0 TP递增 MP 0 TP递减 MP 0 TP达到最大值 当MP 0时 TP达到最大值 证明 一阶条件 当MP 0时 TP达到极值 二阶条件 边际产量递减 0 当MP 0时 TP达到极大值 2 总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关系 连接总产量曲线上任何一点与坐标原点的线段的斜率 就是相应的平均产量值 3 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的关系 A 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 平均产量上升 B 当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 平均产量下降 C 当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 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 MP AP AP递增 MP AP AP递减 MP AP AP达到最大值 五 生产的三个阶段划分与一种生产要素的最佳投入区间 从图形中可以看出 1 第二阶段是生产者进行短期生产的决策区间 为了达到技术上的效率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量的最佳投入点 在第二阶段起点与第三阶段的终点处所形成的开区间 2 至于在这一开区间中的哪一点 要看生产要素的价格比较 如果相对于资本而言 劳动的价格较高 则劳动的投入量少一点对于生产者有利 若相对于资本的价格而言 劳动的价格较低 则劳动的投入量多一点对于生产者有利 3 但无论如何 都不能将生产维持在第一阶段或推进到第三阶段 案例 农场主的经济学 随着土地的集约经营 你有可能成为一个农场主 为此 让我们来关注北方农场的经验 北方农场的投入主要是土地和劳动两种要素 主要生产小麦 根据历年的经验 北方农场的产量和要素投入的关系大致可以表示为 其中 Q表示小麦的产量 吨 L表示劳动投入量 K表示土地的投入量 亩 第四节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一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该生产函数表示 长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由两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的一定组合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 二 等产量曲线 IsoquantCurve 1 含义 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 以常数Q0表示既定的产量水平 则与等产量曲线相对应的生产函数为 等产量曲线 等产量曲线 isoquants 表示在一定技术条件下 生产既定产品产量所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各种可能组合点的轨迹 100100100100100100 80402013 33108 1020406080100 ABCDEF 组合方式 L K 等产量曲线 40 等产量曲线 性质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 Q3 Q2 Q1 等产量曲线 性质等产量曲线两两不能相交 等产量曲线 性质等产量曲线自左向右下方倾斜 即斜率为负 其斜率的相反数被定义为边际技术替代率 用以衡量两种投入之间的替代能力 等产量曲线 性质等产量曲线自左向右下方倾斜 即斜率为负 边际技术替代率恰好等于两种要素各自边际产量之比 证明 等产量曲线 4 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 表示边际技术替代率有递减倾向 三 边际技术替代率 含义 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 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 MarginalRateofTechnicalSubstitution 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产量曲线在该点斜率的绝对值 2 表达式 若用劳动L去替代资本K 边际技术替代率表示为MRTSLK 若用资本K去替代劳动L 边际技术替代率表示为MRTSKL 劳动L去替代资本K的数学表达式为 式中 K和 L分别为资本投入量的变化量和劳动投入量的变化量 公式中加一负号是为了使MRTS值在一般情况下为正值 以便于比较 边际技术替代率还可以表示为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MarginalRateofTechnicalSubstitution 指 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 当一种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 每一单位的这种要素所能代替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第五节等成本线 一 等成本线 IsocostCurve 含义 等成本线是在既定的成本 既定的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 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其公式表达式称之为成本方程 也称为厂商的预算限制线 表示厂商对于两种生产要素的购买不能超出它的总成本支出的限制 二 等成本线的表达式 由此推导出在等成本线内 表示投资没有用完 在等成本线外 表示投资不够用 三 等成本线的变动1 当某投入的要素价格发生变化时 比如 当资本价格不变 而劳动价格发生变化时 会使等成本线左右旋转 具体分为四种情况 L变化而K不变化 K变化而L不变化 L K等比例变化 L K不等比例变化 2 如果两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变 成本发生变化时 即生产者的投资 本钱C发生变化 等成本线可因总成本的增加或减少而平行移动 等成本线的斜率就不会发生变化 在同一平面上 距离原点越远的等成本线代表成本水平越高 如果厂商的成本或要素的价格发生变动 都会使等成本线发生变化 其变化情况依两种要素价格变化情况的不同而具体分析 第六节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优投入组合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分析 一个方面是在产量既定时使成本最小 即使两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具有最低的成本 另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