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污水处理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最终版 毕业设计 论文 开题报告题目衡阳县污水处理厂扩大初步设计课 题 类 别 设计 论文学 生 姓 名学 号 班 级专业全称给水排水工程指 导 教 师 2012年3月本课题设计研究的目的 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发展蓬勃向上各方面的变化日新月异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了许多随着城市工业生产的发展城市人口的递增城市规模的扩大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出量日益增多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周围河流致使城市周围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不但直接污染了市区的地下饮用水而且对河流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危害人类和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了日益严重的威胁同时水生态系统体现了人与水的和谐共存与协调发展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关键因素与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因而城市污水治理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理论是用于实践的将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尤其是专业知识用于本次毕业设计之中以提高自己的工程设计能力为自己走上工作岗位进行工程设计打下坚固的实践基础通过毕业设计能够熟悉并掌握排水工程的设计内容设计原理方法和步骤能根据原始设计资料正确地独立地选定设计方案掌握污水厂设计的基本流程及各构筑物的设计方法熟悉设计计算书和设计说明书的编写内容和编制方法并绘制工程图纸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外城市污水处理厂厂采用的工艺有普通活性污泥法AO生物脱氮活性污泥法AA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AB工艺氧化沟法循环混合式活性污泥法SBR间歇时活性污泥法等工艺1关于活性污泥法当前流行的二级处理工艺有AB法SBR法氧化沟法普通曝气法AAO法AO 法等这几种工艺都是从活性污泥法派生出来的且各有其特点 1 AB法 AdsorptionBiooxidation 该法由德国Bohuke教授首先开发该工艺对曝气池按高低负荷分二级供氧A级负荷高曝气时间短产生污泥量大污泥负荷25kgBOD kgMLSSd 以上池容积负荷6kgBOD m3d 以上B级负荷低污泥龄较长A级与B级间设中间沉淀池二级池子FM 污染物量与微生物量之比 不同形成不同的微生物群体AB法尽管有节能的优点但不适合低浓度水质A级和B级亦可分期建设 2 SBR法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SBR法早在20世纪初已开发由于人工管理繁琐未予推广此法集进水曝气沉淀出水在一座池子中完成常由四个或三个池子构成一组轮流运转一池一池地间歇运行故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现在又开发出一些连续进水连续出水的改良性SBR工艺如ICEAS法CASS法IDEA法等这种一体化工艺的特点是工艺简单由于只有一个反应池不需二沉池回流污泥及设备一般情况下不设调节池多数情况下可省去初沉池故节省占地和投资耐冲击负荷且运行方式灵活可以从时间上安排曝气缺氧和厌氧的不同状态实现除磷脱氮的目的SBR法中曝气池兼具沉淀的作用厌氧好氧也在同一池进行其运行操作由流入反应沉淀排放待机五个工序组成通过调节每个工序的时间可达到除磷脱氮的效果前处理SBR反应器 过滤出水 污泥处置该工艺具有很多优点工艺系统组成简单不设二沉池无污泥回流设备耐冲击负荷一般不用设置调节池反映推动力大易于得到优于连续流系统的出水水质运行操作灵活通过适当调节各单元的状态可达到脱氮除磷的效果污泥沉淀性能好SVI值较低能有效的防治丝状菌膨胀各项运行指标和各操作阶段可通过计算机加以控制便于自控运行易于维护管理但因每个池子都需要设曝气和输配水系统采用滗水器及控制系统间歇排水水头损失大池容的利用率不理想因此一般来说并不太适用于大规模的城市污水处理厂 3 AAO法 AnaerobicAnoxicOxic 由于对城市污水处理的出水有去除氮和磷的要求故国内10年前开发此厌氧缺氧好氧组成的工艺利用生物处理法脱氮除磷可获得优质出水是一种深度二级处理工艺AAO法的可同步除磷脱氮机制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除磷污水中的磷在厌氧状态下 DO 03mgL 释放出聚磷菌在好氧状况下又将其更多吸收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系统二是脱氮缺氧段要控制DO 07 mgL由于兼氧脱氮菌的作用利用水中BOD作为氢供给体 有机碳源 将来自好氧池混合液中的硝酸盐及亚硝酸盐还原成氮气逸入大气达到脱氮的目的为有效脱氮除磷对一般的城市污水CODTKN为3570 完全脱氮CODTKN 125 BODTKN为1535CODTP为3060BODTP为1640 一般应20 若降低污泥浓度压缩污泥龄控制硝化以去除磷BOD5和COD为主则可用AO 工艺有的城市污水处理的出水不排入湖泊利用大水体深水排放或灌溉农田可将脱氮除 磷放在下一步改扩建时考虑以节省近期投资 4 普通曝气法及其变法 本工艺出现最早至今仍有较强的生命力普曝法处理效果好经验多可适应大的污水量对于大厂可集中建污泥消化池所产生沼气可作能源利用传统普曝法的不足之处是只能作为常规二级处理不具备脱氮除磷功能 近几年在工程实践中通过降低普通曝气池容积负荷可以达到脱氮的目的在普曝池前设置厌氧区可以除磷亦可用化学法除磷采用普通曝气法去除BOD5在池型上有多种形式 如下文所述的氧化沟 工程上称为普通曝气法的变法亦可统称为普通曝气法 5 氧化沟法氧化沟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其池体狭长故称为氧化沟氧化沟有多种构造型式典型的有A卡罗塞式B奥巴尔型C交替工作式氧化沟D曝气沉淀一体化氧化沟氧化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大中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其规模从每日几百立方米至几万立方米工艺日趋完善其构造型式也越来越多氧化沟曝气效果较好处理效果也很好不但可以达到95以上的BOD去除率还可同时达到部分脱氮除磷的目的2 生物处理法的新进展生物处理法是目前研究得较多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方法 无论是好氧生物处理技术还是厌氧生物处理技术都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因为用生物法利用的是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 以污染物质为食料 将其代谢成诸如CO2H2ONH3SO2等稳定的小分子 它的二次污染小 对处理生活污水及与之性质相近的有机污水有其独特的优势生物处理法自从问世以来其技术已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生活污水中的成也日益复杂 因此用生物处理方法的目的也从以前能处理降解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一类物质增加到也能处理合成洗涤剂脱氮脱磷及其它一些难降解的复杂有机物这也就必然要求人们改革工艺过去由于厌氧生物处理的效率不尽人意 处理时间也较慢 所以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仅仅用来处理污泥或高浓度有机污水的预处理但现在由于能源紧张 厌氧生物处理由于能产生能源物质甲烷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青睐 由此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工艺 1 活性污泥法的新发展到目前为止 对活性污泥法在运行方式上还没有大的突破 往往所作的是一些局部的改进 但在曝气方式上确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如纯氧曝气深井曝气射流曝气 采用微气泡扩散器等 这些都增大了氧转移率提高了氧的利用率使曝气池中氧的浓度增加如美日等国研制出的一种超微气泡扩散器 气泡直径50Lm 氧吸收率达90 Reid Engineering Company of Frederick shurg 等研制的氧化沟下表面曝气也是一种曝气方式的改进 把冲刷曝气 Brush Aeration 改进透平曝气 Turbine Aeration 避免了产生气溶胶飞溅结冰等问题活性污泥法的另一个发展趋势就是朝多功能方向发展 采用的方法有 培养驯化专用细菌使活性污泥处理对象不局限于生活污水 还可以处理如酚一类难降解的有毒有机物甚至驯化可以处理象氰一类有剧毒的无机物把活性污泥与其它处理方法结合起来如活性炭活性污泥法 它实际上是一种以活性污泥法形式的活性炭吸附生物氧化法的综合处理法 固定活性污泥法是提供微生物附着的表面 如合成纤维塑料细沙粘土焦炭等 使曝气池同时存在附着相和悬浮相的生物这些都提高了活性污泥的净化效率提高了抗有毒物质等冲击负荷的能力 还具有脱色脱氮削减泡沫的效果 国外已用于合成纤维化工印染炼油炼焦等工业生产的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法与厌氧工艺结合来脱氮脱磷等最典型的工艺是A-O anaerobic-oxic 流程活性污泥法还可和化学法结合 提高净化多氯联苯有机磷的去除效果 2 生物膜处理法的新进展生物膜法最早出现的工艺是1893年在英国出现的将污水喷撒在粗滤料上而得以净化的普通生物滤池它是最早出现而至今仍在不断改进和发展的人工生物处理设备在它的基础上出现了高负荷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生物转盘和生物接触氧化等近二三十年来又出现了一些新型的生物膜法处理技术如生物流化床它是以砂焦炭活性炭等颗粒材料作为载体其载体表面附着生长着生物膜充氧后的污水以一定流速自下而上流动使载处于流化状态载体上的生物膜可以充分地和污水接触使净化效率提高它的工艺有空气流床纯氧流动床三相流化床和厌氧兼型流化床工艺等活性生物滤池是将生物滤池曝气池及二沉池结合为一体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它的特点是将生物滤池的部分出水回流汇同二沉池的回流污泥一起进入生物滤池用活性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和食品加工废水的试验结果表明 该系统具有处理效果好效率高BOD 容积负荷大不发生污泥膨胀和耐冲击负荷等优点另外还有空气驱动的生物转盘生物转盘和曝气池相结合藻类转盘等由于生物膜法的生态环境与活性污泥法的不同 生物膜法生态系统中可以生长藻类后生动物等 甚至可以生长硝化菌及反硝化菌等 因此可以用来脱氮等 3 厌氧生物处理法的新发展厌氧生物处理法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是利用厌氧微生物在无氧的条件下对有机物进行分解的技术由于处理效率低速度慢且甲烷菌对环境要求严格不易控制等缺点 厌氧生物处理法长期以来一般仅用于污泥处理 它的主要工艺是化粪池消化池等但是由于近年来能源危机及环境污染加重厌氧生物处理由于其产物具有能源物质而得到人们的重视 一大批新的厌氧生物处理法技术相继诞生 为了提高厌氧微生物的浓度有使厌氧微生物附着在载体表面的厌氧生物膜处理方法如厌氧生物滤池厌氧转盘厌氧膨胀床厌氧接触氧化厌氧档板反应器厌氧流化床法 以及象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UASB 依靠微生物之间凝聚造粒而形成的自己固定法方法还有人为地固定微生物包埋固定化法 它是人为地把增殖速度缓慢的厌氧微生物高浓度地保持在处理系统中提高处理速度缩小处理设备并可用于处理低浓度的有机污水如日本本田等人1988 年采用包埋固定厌氧微生物处理TOC 为150mgL 的人工配水 TOC 的去除率可达95 以上在厌氧处理中 甲烷的增殖速度慢成为产气的决定步骤 因此为了保持甲烷发酵中高浓度的微生物 出现了利用膜的固液分离法 如柏分等人1988 年利用超滤膜 UF 进行甲烷发酵试验 结果表明 提高了反应器内甲烷的浓度 TOC 的容积负荷为2gL日 其去除率可达984以上厌氧生物处理法目前的发展趋势是和其它生物处理方法联用 如厌氧好氧复合工艺等 具有节约投资节省能源污泥产量少出水水质好等一系列优点厌氧生物处理法正朝着能处理低浓度有机污水能够脱磷脱氮且运行维护方便经济等方面发展活性污泥工艺的发展趋势通过几十年的研究与实践活性污泥工艺已经成为一种比较完善的工艺在池形运行方式曝气方式载体等方面已经很难有较大的发展用常规手段也已经很难在生物学方面有所突破有学者认为该工艺未来两个大的方向是膜分离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1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用膜分离代替沉淀进行泥水分离可带来活性污泥工艺的以下变化不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在调控活性污泥系统时不必再考虑污泥的沉降性能问题从而使工艺控制大大简化曝气池的污泥浓度将大大提高 可以大于20000 从而使系统可在超大泥龄超低负荷状态下运行充分满足去除各种污染物质的需要在同样的处理要求下可使曝气池容积大大减小节省处理厂的占地面积污泥浓度的提高将要求较高的曝气速率因而纯氧曝气将随着膜分离而被大量采用虽然膜分离目前还存在易堵塞等方面的问题但这些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实际上目前已有一批膜分离活性污泥系统在运行如日本市的污水处理厂的膜分离系统已连续运行3年 2 分子生物技术的应用目前分子生物技术已开始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为搞清聚磷菌除磷的生化机理已开始用分子诊断技术获取聚磷菌的遗传信息现在从活性污泥中已发现的30多种丝状菌中只有4种准确命名及生物分类学定位因为这些丝状菌大部分无法进行分离纯培养目前正用分子诊断技术进行这些丝状菌的生物学定位以进一步准确了解其特性分子诊断技术的大量应用活性污泥微生物基因库的建立在此基础上用基因技术培育具有高效活性的污泥菌种进一步提高处理效果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4曝气生物滤池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提要 根据现场试验结果及国外有关资料报道从工艺原理特征主要形式工艺参数及其优缺点等方面对曝气生物滤池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最后对其理想填料做了较为综合的介关键词 污水处理 曝气生物滤池BAF BIOFOR 滤料 水力负荷 容积负荷反冲洗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近年来许多地区缺水现象逐渐加剧与此同时我国污废水排放量逐年增加以1997 年为例污废水排放总量为416 亿m3 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Cr排放量1 757 万t 而集中处理率仅为10 左右大量污水未经处理或未经有效处理即进行排放其结果是一方面污染了环境特别是水环境另一方面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可以说资金和技术已成为制约我国污水处理的两大主要因素因此很有必要找到一种基建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占地面积小管理方便适合我国国情的污水处理新技术既能使污水得以有效处理又能使其适当回用曝气生物滤池作为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在国外已有实际应用运行经验表明采用该工艺可显著节约基建投资并减少占地面积出水水质较好运行费用低管理方便特别是其模块化结构利于未来的扩建该工艺可独立建立也可与其他污水处理工艺组合应用是一种可替代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适合我国国情的污水处理法1曝气生物滤池简介1 1 工艺原理及主要特征曝气生物滤池BAF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也叫淹没式曝气生物滤池SBAFSubmerged BiologicalAerated Filter 国外从20 世纪初开始进行研究于80 年代末基本成型后不断改进并开发出多种形式在开发过程中充分借鉴了污水处理接触氧化法和给水快滤池的设计思路集曝气高滤速截留悬浮物定期反冲洗等特点于一体其工艺原理为在滤池中装填一定量粒径较小的粒状滤料滤料表面生长着生物膜滤池内部曝气污水流经时利用滤料上高浓度生物膜量的强氧化降解能力对污水进行快速净化此为生物氧化降解过程同时因污水流经时滤料呈压实状态利用滤料粒径较小的特点及生物膜的生物絮凝作用截留污水中的大量悬浮物且保证脱落的生物膜不会随水漂出此为截留作用运行一定时间后因水头损失的增加需对滤池进行反冲洗以释放截留的悬浮物并更新生物膜此为反冲洗过程一般说来曝气生物滤池具有以下特征1 用粒状填料作为生物载体如陶粒焦炭石英砂活性炭等2 区别于一般生物滤池及生物滤塔在去除BOD氨氮时需进行曝气3 高水力负荷高容积负荷及高的生物膜活性4 具有生物氧化降解和截留SS 的双重功能生物处理单元之后不需再设二次沉淀池5 需定期进行反冲洗清洗滤池中截留的SS同时更新生物膜12 主要形式曝气生物滤池主要分为以下三种形式com BIOCARBONE结构简图如图1 污水从滤池上部流入下向流流出滤池在滤池中下部设曝气管一般距底部2540cm 处进行曝气曝气管上部起生物降解作用下部主要起截留SS 及脱落的生物膜的作用运行中因截留了SS 及生物膜的生长水头损失逐渐增加达到设计值后开始反冲洗一般采用气水联合反冲底部设反冲洗气水装置BI OCARBONE早期曝气生物滤池其缺点是负荷仍不够高且大量被截留的SS 集中在滤池上端几十厘米处此处水头损失占了整个滤池水头损失的绝大多数滤池纳污率不高容易堵塞运行周期短最新的曝气生物滤池有法国Degr mOnt 公司开发的BI OFOR 和OTV公司开发的BI OSTYR克服了BI OCARBONE 的这些缺点com BIOFORBIOFOR 结构示意如图2 所示底部为气水混合室之上为长柄滤头曝气管垫层滤料所用滤料密度大于水自然堆积BI OFOR 运行时一般采用上向流污水从底部进入气水混合室经长柄滤头配水后通过垫层进入滤料在此进行BODCOD氨氮SS 的去除反冲洗时气水同时进入气水混合室经长柄滤头配水气后进入滤料反冲洗出水回流入初沉池与原污水合并处理BI OFOR 采用上向流气水同向流的主要原因有1 同向流可促使布气布水均匀2 若采用下向流则截留的SS 主要集中在填料的上部运行时间一长滤池内会出现负水头现象进而引起沟流采用上向流可避免这一点3 采用上向流截留在底部的SS 可在气泡的上升过程中被带入滤池中上部加大填料的纳污率延长了反冲洗间隔时间com BIOSTYRBIOSTYR 和BIOFOR 不同的是采用密度小于水的滤料一般为聚苯乙烯小球运行时采用上向流在滤池顶部设格网或滤板以阻止滤料流出运行时滤料呈压实状态反冲时采用气水联合反冲反冲水采用下向流以冲散被压实的滤料小球反冲出水从滤池底部流出其余跟BI OFOR 大同小异如图3 以上为曝气生物滤池主要的三种形式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应用其中BI OCARBONE 为早期形式目前大多采用BI OFOR 和BI OSTYRBI OFOR的滤料球状轻质陶粒已实现国产化笔者于南昌市污水总排放口的现场试验证明采用该滤料的BI OFOR CN BI OFOR C 工艺进行处理出水水质可达到生活杂用水标准滤料的国产化为BI OFOR 在我国的应用创造了重要的条件2曝气生物滤池的工艺流程及其主要工艺参数以BIOFOR为例2 1 工艺流程完整的BIOFOR 工艺流程如图4 所示污水经格栅沉砂池后进入初沉池进行初步沉降出水从底部进入一级BI OFORBIOFOR CN 进行BODCOD 的降解以及部分氨氮的氧化上向流流出后从底部进入二级BI OFORBIOFOR N进行剩余BODCOD 的降解及氨氮的完全氧化接着再从底部进入三级BI OFORBIOFORDN通过在进水端投加外加碳源如甲醇等和化学除磷剂如FeCl 3等进行反硝化脱氮和化学除磷最终排出另外需建两池一为反冲水储备池另一为反冲出水缓冲池BI OFOR 每运行一定周期即进行反冲洗用滤后水反冲污泥先进入污泥缓冲池以缓冲反冲污泥对初沉池造成的冲击负荷最终回流入初沉池BI OFOR 反冲污泥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表现为具有一定吸附悬浮有机物颗粒的作用可作为一种生物絮凝剂将其回流到初沉池进水端和原污水混合后将大大有助于原污水中SS 的沉降及COD 的去除该工艺也可将BIOFORDN 置于BI OFORCN前BI OFOR N 出水部分回流入BIOFORDN 内利用原污水中的BOD 进行前置反硝化同时在BI OFOR N 入口处投加化学除磷剂将化学除磷置于BIOFORN 池内如图5 所示此外国外的研究表明BIOFOR 工艺也可通过间歇曝气实现生物除磷不过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尚未有生产性的报道以上为BI OFOR 全套处理工艺根据要达到的不同出水标准也可对BI OFOR 的级数进行取舍如仅需达到二级处理排放水标准则只需单BIOFOCN 或者BIOFORCN BI OFOR N如需进行反硝化处理也可根据对出水总氮的不同要求采用BIOFORDN BI OFORCN 或BIOFORCN BIOFORDN22 曝气生物滤池的主要工艺参数水力负荷6-8m3m2h 容积负荷与要求出水水质相关一般情况为有机物负荷2 6kgBOD5m3 d 硝化0 5 2kgNH3 - Nm3d 反硝化0 8 5 0kgNO-3 - Nm3d 填料高度2-4m填料粒径28mm反冲周期24-48h 单池反冲水量约占产水量的8 左右或为单池填料体积的3 倍左右反冲时间20-30mi n3曝气生物滤池的主要优点及缺点31 主要优点1占地面积小基建投资省曝气生物滤池之后不设二次沉淀池可省去二次沉淀池的占地和投资此外由于采用的滤料粒径较小比表面积大生物量高再加上反冲洗可有效更新生物膜保持生物膜的高活性这样就可在短的时间内对污水进行快速净化曝气生物滤池水力负荷容积负荷大大高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停留时间短每级0 5 -0 66h 因此所需生物处理面积和体积都很小节约了占地和投资2出水水质高在BI OFOR 中由于填料本身截留及表面生物膜的生物絮凝作用使得出水SS很低一般不超过10mgL因周期性的反冲洗生物膜得以有效更新表现为生物膜较薄一般为110Pm 左右活性很高高活性的生物膜可吸附截留一些难降解的物质采用一级BI OFORBI OFOR CN出水可达到国家二级处理出水标准若采用两级BI OFORBI OFOR CN BI OFOR N出水可达生活杂用水标准若采用全套BI OFOR 工艺则可除磷脱氮3氧的传输效率很高曝气量小供氧动力消耗低在BI OFOR 中氧的利用效率可达20 30 曝气量明显低于一般生物处理法其主要机理是d因填料粒径很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被切割成小气泡加大了气液接触面积提高了氧气的利用率i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受到了填料的阻力延长了停留时间同样有利于氧气的传质理论研究表明在BI OFOR 中氧气可直接渗透入生物膜因而加快了氧气的传质速度减少了供氧量4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耐低温国外运行经验表明曝气生物滤池可在正常负荷2 3 倍的短期冲击负荷下运行而其出水水质变化很小这主要依赖于滤料的高比表面积当外加有机负荷增加时滤料表面的生物量可以快速增值另一方面依赖于整体曝气生物滤池的缓冲能力此外根据国外的报道生物曝气滤池一旦挂膜成功可在6 10 C水温下运行并具有良好的运行效果32 主要缺点曝气生物滤池对进水的SS 要求较高为使之在较短的水力停留时间内处理较高的有机负荷并具有截留SS 的功能曝气生物滤池采用的填料粒径一般都比较小如果进水的SS 较高会使滤池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设计的水头损失发生堵塞这样就必然导致频繁的反冲洗增加了运行费用与管理的不便根据国外的运行经验进水的SS 一般不超过100mgL最好控制在60mgL 以下这样就对曝气生物滤池前的处理工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初沉池而言解决的方法是或者减小表面负荷延长停留时间或者采用斜板管沉淀池或者增加预曝气以改善固体颗粒的沉降性能另外因曝气生物滤池的反冲污泥具有比较高的生物活性将其回流入初沉池可利用其吸附絮凝能力将污泥作为一种生物絮凝剂提高SS 的去除率国外也有采用投加化学药剂进行化学絮凝沉淀2采用曝气生物滤池水头损失较大水的总提升高度大曝气生物滤池虽具有截留SS代替二沉池的功能但同时伴随着的是其水头损失较大一般来说水头损失根据具体情况每一级为1 2m这样就在整体上加大了水的总提升高度3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在反冲洗操作中短时间内水力负荷较大反冲出水直接回流入初沉池会对初沉池造成较大的冲击负荷因此该工艺虽节约了二沉池但需一污泥缓冲池反冲出水一般先流入污泥缓冲池尔后缓慢回流入初沉池以减轻对初沉池的冲击负荷此外因设计或运行管理不当还会造成滤料随水流失等问题参考文献1 全国通用给水排水标准图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出版1992年2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中国建工出版社2004 年3 崔玉川主编城市污水厂处理设施设计计算化学工业出版社1993 年4 张自杰主编排水工程中国建工出版社1995 年5 污水处理工艺及工程方案设计中国建工出版社2000 年6 金兆丰主编污水处理组合工艺及工程实例化学工业出版社1993 年7 韩洪军主编水处理工程设计计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年8 姜乃昌水泵及水泵站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9 谢水波余健现代给水排水工程设计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10 李亚峰尹士君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1 高俊发王社平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200312 李亚峰尹士君贾宝秋蒋白懿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200213 于尔杰张杰陈立学江安玺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4 尹士君李亚峰水处理构筑物设计与计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15 com comRemoval of metal ions and humic acid from water by iron-coatedfilter mediaJChemospHere4420011177-118416 C Mak E Cornu C Moresoli P Chen Surface tension diffusion and kinetics studies of an airstrippingprocess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2004 36 9510617 高俊发王社平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设计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拟采用的途径研究手段设计方案应结合工程实际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主要包括两方面工程造价和处理效果1污水处理方案的确定根据所提供的原水水质参数本设计的净水工艺可以采用常规处理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即能满足出水水质要求具体工艺流程对比如下方案一氧化沟工艺其中沉砂池采用钟式沉砂池氧化沟采用卡鲁赛尔氧化沟二沉池采用辐流式二沉池方案二A2O工艺在设计合理的情况下上述工艺处理的污水水质均能满足污水排放标准结论经过比较该设计采用厌氧池卡鲁赛尔氧化沟处理工艺以达到去除有机物和脱氮除磷的目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如下污水中格栅提升泵房细格栅沉砂池厌氧池氧化沟二沉池接触消毒池处理水排放工作原理氧化沟一般呈环形沟渠状污水在沟渠内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防火防爆工程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食品冷冻工艺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湛江市年模拟数学试题(三)
- 2025茶叶采购销售合同范本
- 2025年求RP农行合同制柜员笔试
- 2025房屋租赁合同范本示例
- 2025年解除合同申请书
- 《2025企业信用借款合同》
- 2025物流配送车辆承包合同
- 电梯安装危险源与危险评价表
- 阿那亚分析研究报告
- 高职《机床夹具设计》模块4 夹具的设计方法0526
- 工业产品销售单位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工作制度汇编
- 研究生-5社会主体研究方法
- 贝克的认知疗法
- 苏州市建筑业企业信用手册管理办法
- Python绘图库Turtle详解(含丰富示例)
- 四大伊玛目生平概况
- 头面部保健按摩课件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