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情趣教学初探.doc_第1页
小学作文情趣教学初探.doc_第2页
小学作文情趣教学初探.doc_第3页
小学作文情趣教学初探.doc_第4页
小学作文情趣教学初探.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作文情趣教学初探-语文-论文中心标签:来源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崇仁小学:张世明 新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长期以来,作文教学远离生活,远离学生,过于强调怎样写及写作知识的讲解,乃至一提到作文,很多学生就厌烦,没有一丝兴趣和激情,学生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只得瞎编乱造,抄袭佳作应付检查甚至备考。“学生写作文难”、“教师教作文难”、“费时低效”等问题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师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培养学生写作情趣,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开展情趣教学探索。所谓情趣教学,简单地说,就时通过创设学生爱学、乐学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性情志趣。 一、热爱生活,体验情趣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成什么文字。”可见,写作是生活的反映,只有热爱生活、深入生活,才会有深刻的感受、真实的感悟,才会体验到生活的情趣,作文时,才会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有感而发,才会体验到写作之快乐、写作之情趣。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先生也曾指出:“我国的传统作文教学,大都是注意引导学生怎么写,不大注意指导学生向生活中去探究写作的源泉。实际上,写作过程至少包括写什么和怎么写两个阶段,写什么是前提,是更重要的一个阶段。” 教师应该做好三个“引导”: 引导学生勤于观察。法国大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国古代也有一句格言:“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大,坎井不知江海之辽阔。”所以,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观察学校以及家庭生活,观察社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把作文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现实情境,让学生走出课堂,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亲心感悟来获得具体的素材和丰富的体验。 引导学生习惯阅读。教师应引导学生精读教材及与之配套的读物,积极向学生推荐一些好书报,鼓励学生至少订阅1份合适的报刊杂志,倡导学生收听收看有益的广播影视节目以及网上相关内容等,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读得多,才会积累得多,才会感悟得多。学生在阅读中一方面享受快乐,一方面丰富作文知识,提高写作技能。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应组织引导学生参与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参与力所能及的学校劳动、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实践证明,学生对活动充满情趣、积极性高。丰富的活动使他们能得到充实的体验和真实的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他们心里最清楚不过,写起文章来,就很容易表达出真情实感。 二、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我们主张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把课上得有情有趣,让学生也学得有情有趣,使学生易于动口,乐于表达。“所谓把课上得有趣,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苏霍姆林斯基语) 谈话激发情趣。教师生动活泼、抑扬顿挫、幽默诙谐、富有启发性、感染力和美感的语言,能拉近师生的距离,唤醒学生的记忆,启迪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的情趣。不过,各环节侧重点不同,课前谈话重在激趣,总结性谈话重在激情,教师课中的 “现身说法”则重在感人及鼓励学生大胆谈真话,表达真情实感。 实物或实景激发情趣。写景写物的作文教学,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实物、实景。实物方面如写书包、文具盒、玩具等静物,以及小猫、小狗、小兔等动物。实景方面,如写我们的教室、校园一角、我们的学校、春景、秋景、家乡的一处景物等,教师应事先布置学生观察,或者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实地观察。 图片或课件激发情趣。看图作文、观察作文、想象作文等可提供图片或制作成课件向学生展示,以激发情趣,诱发想象。 演示激发情趣。如写“我想发明的一种东西”之前,教师可将最近小学生发明的与现实生活密切关联的“成果”与原来的进行对比演示(如“单腿圆规”与我们常用的“双腿圆规”的对比),辅之以生动的解说,能迅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发明创造的激情和灵感。 音乐激发情趣。文学跟艺术是密不可分的,用音乐渲染往往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如“给长辈写一封信”,作文前可播放音乐一封家书,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很快便进入主题,并且兴趣盎然。又如,学生在构思写作时,可播放轻音乐或令人轻松、舒适的钢琴曲,不仅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写作环境,而且学生想象的翅膀也会随之而展开。 范文激发情趣。教师要选好范文,鼓励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独创。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连说带练好把式”。所以,教师最好是亲自写下水文,“下水方知水深浅”。当然,运用范文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一点写作技巧和语言,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以活动激发情趣。通过小故事演讲、表演、绘画、讨论、交流、评价、展示等活动也能激发学生情趣。教师应根据作文教学内容、本地实际和学生实际,有选择地“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三、广辟途径,巩固情趣 学生作文情趣的激发、培养,作文教学成绩的提高,光靠几节作文课是万万不行的,还得通过课内外多种作文游戏或活动来巩固。 交流评价。一般是先分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参与评价,以提高审美能力,享受文章之美,享受作文之快乐情趣。 多种方式修改。包括自己修改、同桌修改、组长批改、教师批改,教师与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面对面共同修改等,使学生既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又学到了别人的许多优点,从而不断增强写作信心和兴趣,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勤写日记。作家老舍说:“只有写,你才会写。”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勤观察、勤思考、勤写日记的好习惯,要把当天印象最清晰的、感受最深刻的东西,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及时写下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关键是是否真实,是否表达真情实感。每人每周可择一篇在小组或全班交流。 循环作文。将全班学生按5人一组进行分组,每组指定一名组长,并发给一本专用作文本。要求每个成员每周按组长安排的时间,在“作文本”上自由作文。小组每周小结一次,以“”的个数评定作文等级(最少一个,最多5个),全班每月总结、表扬一次。 作文竞赛。结合实际,配合学校及上级,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作文竞赛活动。竞赛内容主要是:围绕“主题”作文、半名题作文、给材料作文、想象作文等,内容贴近现实,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心理。每次竞赛,要做好总结及评比表彰,以激励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写作积极性。 自办手抄报,自编作文集。手抄报可每月或两月一次,内容主要是学生平时从书报中积累的优秀作文、精彩片断、好词佳句、名言警句、成语及写作知识等,也可以是班上同学或自己创作的文章。手抄报完全由学生自己设计版面,自己抄写,自己插图装饰。“作文集”则要求学生每期末把自己订阅或收集的报刊杂志上的佳作剪下来,分类贴在自己的大笔记本上,并编上目录、注明页码,还可以适当装饰,使自己编的作文集更精美。在学生“自己办报、自己编书”的过程中,教师要作指导,并利用适当的时候组织学生交流、学习,表扬每一个完成任务的学生,并奖励一部分做得好的学生。 另外,可以巧妙抓住时机,让学生“即兴作文”;也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甲、乙、丙、丁四个组开展“作文升级、降级联赛”(此法乃仿照足球甲A、甲B联赛);还可以开展“作文接力赛”、“佳作欣赏” 四、提供机遇,享受情趣 每个学生都喜欢成功,都想体验作文成功的喜悦和无限的情趣。因此,教师应尽可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发表”的机遇。即使是后进生,我们也要善于发现他们作文中一丝一毫的“闪光点”。这样,全班就会形成一种积极作文、快乐作文、情趣作文的良好氛围。 展示“我的大作”。一是作文课上的全班交流。比如,教学“我想发明的一种东西”,可以设计一个“我的小发明新闻发布会”。二是每次作文讲评课,抽若干名该次作文优秀的学生上台朗读。三是利用班上的墙报,将每一位学生近段时间最好的一篇文章展示出来。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展示日记、循环作文、手抄报、作文集等。 办好黑板报。每期黑板报要以一定版面摘抄学生作文中的精彩片断或句子,尤其“关注”后进生,给他们一次“闪亮登场”的机会。 自编班级作文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编辑自己的作文集,打印成册,一期12次,人人参与,或审稿修改、或插图设计每人入选13篇习作,以鼓励后进,激励优秀。有条件的学校班级,可创办班报或班刊。通过“发表”,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写作积极性。 推荐佳作。教师要不断拓展学生“发表”的阵地,一方面向学校校报、校刊、文化橱窗及红领巾广播站荐稿,另一方面向上一级学生刊物投稿。学生文章一旦“发表”,他们将会享受到难以言表的喜悦,其他学生也将分享这一成功的乐趣。同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定将激发全班学生的写作情趣,使大家更积极、热情和充满信心地投入到创作之中。 总之,情趣是作文的先导,它是推动学生掌握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愿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趣情境,扩展学生生活视野,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既激发其兴趣,又激发其感情,让学生好学、乐学,让学生的写作尽可能进入“角色”。“只有胸中充满情意,文思才能汩汩如泉,笔下才能洋洋洒洒” 常识课堂教学如何真正落实“重过程” 平水镇王化分校 宋伟强 常识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周围环境,初步认识世界,并培养学生探究问题、探求新知的能力和兴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探求新知的能力和兴趣,比学习知识点更为重要。作为常识教师,应该有“轻结论,重过程”的观念。在常识课堂教学中,如何真正做到“轻结论,重过程”呢?我认为: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必须把课堂这个“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舞台上探索知识、发展能力。根据常识课的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地利用观察、交流讨论、动手操作等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这一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活动过程。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落实学生能力的提高,我们应该做好以下三点: 一、 给学生足够的活动时间是落实“重过程”的基础首先,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要充足。在交流和讨论中,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表自己主张的机会,从中培养他们听取别人意见,进行判断、概括的能力。对于实验操作,有充足的时间才能让学生真正去体验、感受实验的过程,投身到实验当中去。没有时间的保证,学生自我探究问题的过程就会浮于表面,学生的学习过程就会只是一种形式。40分钟的课堂时间,教师的讲述时间应该要控制在20分钟以内,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在活动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对于实验课,教师更加要精讲,让学生多讲、多想、多做。其次,时间长短的安排要合理。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参与教学活动,并不是活动的时间越多越好,因为小学生的有意注意不稳定也不持久,容易分散,低中年级的学生更为突出,所以时间长短的安排要合理:一般情况下,高年级的讨论和观察时间控制在58分钟,最多不要超过10分钟,内容较少的也可以是5分钟以内,中年级不易超过5分钟,低年级更要控制时间;对于实验操作,对应于操作内容的量和难度,也要注意时间不要安排过长,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低年级学生的操作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否则,很容易将实验变成了“玩耍”。二、 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是落实“重过程”的保障将课堂“舞台”交还了给学生的同时,教师还要给学生活动的空间以展示他们自己的风采,让学生有活动的内容、活动的目的和活动的步骤。这里的“空间”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使课堂教学的知识点,而且往往还是教学的重点、难点,确立合理的活动内容是学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保障。所以,教师在设计讨论、观察、实验的内容时一定要精心设计,合理安排。笔者认为,活动内容的安排是课堂设计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内容要明确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有时会看到:教师布置了讨论的问题,但学生讨论后回报讨论结果时却答非所问;或者,教师布置实验任务后,学生不知做什么,直至无法完成实验任务,等等现象。在很多时候,原因都出自教师提出的问题或内容不够明确。讨论、观察、实验操作能否顺利完成的首要条件是活动的内容必须明确。(1)让学生讨论的问题,一定要让每一个学生明白题目的意思,要讨论什么。问题较长,或不只一个问题时,应写在黑板上,(因为小学生对于长句子和多个问题,很难记住,会出现讨论完了第一个问题,忘了下面的问题。)有必要时,可以让学生先读一下说要讨论的问题;(2)让学生观察前,一定要交代清楚观察什么东西,对于不用观察的部位,要遮盖掉或去除掉。对于还没掌握观察方法的中低年级的学生,有必要还要告诉学生观察的顺序。有时,也可以结合填表格,帮助学生观察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3)在实验操作前,教师一定要交代清楚实验的目的(或步骤),一般情况下,还应填写好实验报告单,有必要时,还要交代清楚实验报告单的填写方法。2、 内容的安排要集中与分散相统一(1)为了教学中知识的完整和连贯,照顾问题间的相互联系,内容的安排要相对集中。教师在设计要讨论的问题时,可以将几个联系紧密的问题让学生同时进行讨论;在提出观察对象时让学生观察一个整体。(2)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长时间的进行单一讨论(观察、操作),容易疲劳,注意力会分散,所以,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做到内容相对的分散。不要将一大串的问题同时抛给学生,太多的问题会导致讨论的深度不够,而且过长的时间导致疲劳,分散注意力。对于低年级学生,问题最好是每次只有1个。对于有难度的实验操作,可以适当地分散难点,循序渐进。综合以上两点,教师在设计活动内容时,应充分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材知识内容的特点,并注意活动内容时间要合理的要求,做到集中与分散相统一。一般地,课堂中学生活动的近20分钟时间,可分成35个阶段进行;每次讨论的问题不要超过3个,其中作为重点讨论的问题一个只能有一个;实验操作可根据实验的目的,分23次进行,每次都应该清楚实验的目的,逐渐上升。三、 教师的组织调控是落实“重过程”的关键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说,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不强,年纪越小的学生更为突出,教师的组织教学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从常识学科特点来分析,把握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引导学生少歪路,不钻牛角,教师的调控作用是学生学习活动过程顺利进行的最主要途径。教师要以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的身份帮助帮助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落到实处。1、 把握节奏,组织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做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要合理有效地利用每一分钟时间,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能放得开,收得回。本文在第一点所提到的时间长短的合理安排,必须经过教师的组织,才能做到合理科学。 2、 及时指导,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经常要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教师在学生讨论、观察、做实验时,应该进行巡视,适当地进行个别辅导,也可以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或小组)走出困境,也可以为可能对问题有突破的学生(或小组)指点迷津。3、 调动积极性,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常识知识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很多学生很喜欢学常识,但常常因为教师的“死读硬背”的教学方法,使许多学生对常识课失去了兴趣。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多样的学习方法,如:小组讨论、观察、做实验唤起学生对常识的兴趣。同时,教师也要采取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通过表扬,小组比赛,做游戏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我想常识课堂教学中,“轻结论,重过程”不应是不可操作的一句话,关键是“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并加以教师有效地组织引导。”另外,还有几点要说明的: 1、“轻结论,重过程”并不是不要结论,而是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探究问题、探求新知的能力和兴趣的培养。 2、文中只介绍了讨论、观察、实验三种学习方法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样的参观、查资料等学习方法,通过合理利用,也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东坡区崇仁小学 李艳萍 夹江县青州小学 胡桂容 前几天,一位老师上三个小学生,用了25分钟时间讲读课文内容,学习字、词、句;后15分钟让学生分组做“水龙头漏水”模拟实验。老师让学生用纸杯代替水龙头,在纸杯下用大头针扎一个小眼,用量杯接漏水,便于计算。讲了实验注意事项后,认识并了解量杯。再请同学们猜猜这个小眼儿,1分钟会漏掉多少水,小朋友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激情远远高于教学课文,甚至表演课本剧时,“会漏5毫升。”“会漏10毫升。”开始实验了,教室里静得出奇,小组内同学们分工合作,做得格外投入,目不转睛地看着量杯里水的变化。1分钟的实验结束时,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地叫起来:“哇漏了这么多水!” 老师抓住时机问:“漏了多少水?”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我们组漏了60毫升。”“我们组漏了55毫升。”“我们组漏了70毫升。”我选择了一个中间数帮助计算:1分钟漏掉60毫升水,计算1小时、1天、1年漏掉的水有多少,如果装进500毫升的纯净水瓶中,1年漏掉的水要装6万多瓶,如果每天发给每个小朋友1瓶纯净水,够我们全班25个小朋友喝2522天,也就是6年多,同学们个个大吃一惊,目瞪口呆。 趁着学生情绪至高点,引发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说说你最现在最想对谁说什么?(可以对同学说、对长辈说、对老师说。)说得好的我们写成标语张贴出来,以便提醒大家节约用水。这时教室里可热闹了,同学们畅所欲言。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 课后,老师众说纷芸,莫衷一是,有的反对,有的赞成,有的怀疑。在传统教学中实验是自然课的内容,计算是数学课的内容,这样是否冲淡了语文基础知识与能力训练。但是现在春临教苑,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应加强各学科课程整合,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能力。但这堂课从以下两个方面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一、从过去“课程是知识”转化为“课程是活动、经验。”强调学生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不是把老师的经验强加给学生,而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最早提出从活动中学习的模式,即“从做中学”的理论。强调儿童的自发活动及本身的兴趣需要。四川省教育学会教育经济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四川省教育学会中青年理论工作者专业委员会理事杨东在从中美课例比较看新课程理念与教育教学策略中强调语文教学应从过去以教材为单一书本知识转化为以教材为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多元化教学;从过去以知识量为目标,以讲授为基本方法转化为以能力为目标,以活动等为基本方法,集中表现为“做中学”的学生自主性学习;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自主性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课程标准中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儿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