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局五年工作总结.doc_第1页
水利局五年工作总结.doc_第2页
水利局五年工作总结.doc_第3页
水利局五年工作总结.doc_第4页
水利局五年工作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利局五年工作总结水利局五年工作总结按照市政府工作安排,现将我局*年度及2012年以来工作总结和2017年度及今后五年工作计划简要汇报如下:一、*年度及2012年以来工作总结*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水利现代化建设目标,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拓展水利服务,创新水利实践,深化水利改革,有力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一)防汛抗台工作取得全面胜利。一是汛前有效备。市防指多次组织力量开展全面细致的隐患排查,根据排查情况编制了堤防、河道等险工患段安全度汛责任清单等五类责任清单,并逐一落实整改措施。上争省级维修、防汛经费362万元,落实市管闸岁修、急办项目76项。完成夹港西侧港堤、川心港至上四圩港、蟛蜞港至罗家港等堤段抛石护坎工程,长2200米,抛石8900方。加强防汛物资储备,市防指足量储备编织袋、块石、土工布等防汛物资,市财政增拨经费85万元,专项用于购置叉车、移动式应急电源等防汛抢险物资。二是汛期全力防。受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汛期我市先后遭受“6.22”强降雨、“7.1-7.5”持续降雨、第14号强台风“莫兰蒂”、第17号强台风“鲇鱼”等灾害性天气的侵袭。面对严峻的汛情,市防指及时启动强降雨防汛级响应,沿江各闸站涵全力抢低潮排水,共排水65个潮次,排水9.5亿方。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今年防汛抗台工作的全面胜利。(二)水生态治理工程有力推进。一是实施农村河道二次轮浚。*年计划疏浚整治二级河道20条(段),长73公里;疏浚整治三级河道969条,长616公里,建成三级河道轮浚达标村42个。目前已疏浚整治二级河道18条(段)、三级河道911条。二是实施中小河流重点县综合整治项目。计划疏浚城北园区、*镇、生祠镇3个项目区二级河道18条(段),长71.7公里,整治岸坡6条,长18.1公里,拆建涵洞57座,新建节制闸1座、泵站2座、控制涵1座。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疏浚河道59.9公里,整治岸坡12.6公里,拆建涵洞48座,节制闸水下部分已完工。三是建设新小桥港闸站工程。位于新开的新小桥港与长江交接处,计划新建20立方米/秒双向提排闸站1座,配套5米节制闸1座。目前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并通过泰州市水利局组织的水下工程验收,正在安装调试自动化设备。(三)水利管理能力不断加强。一是水资源管理取得突破。我市省级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创建成效明显,成功通过省级验收。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正在着手十圩港水污染防治规划和夏仕港河湖健康评价编制工作。建成*市滨江生态园示范工程,完善了饮用水源地长效巡查管护机制。大力实施节水减排工程,完成喷滴灌工程面积1386亩。继续推进节水载体建设,申报创建节水型社区、学校各2家。二是河道管理继续加强。认真落实“河长制”,大力强化农村河道“八位一体”综合管护,2015年我市骨干河道管理省级考核被评为优秀等次。三是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完成省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市政府专门出台*市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办法,明晰了工程产权,明确了管护主体、管护责任、管护经费标准及来源。四是依法治水推进有力。组织开展打击长江非法采砂及巡查行动96次,查处扣押非法采砂船只3条,立案处罚2起;查处水事违法案件5起,重点对新宇建设有限公司水事违法案件进行立案查处。过去的一年,为水利“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2012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2015年率先在苏中地区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抢抓政策机遇,加快改革进程,推动水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一)致力于水利设施建设,城乡均衡化发展水平得到提升。2012至2015年期间,我市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1.12亿元,建成中小河流夏仕港和横港治理、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下六圩港枢纽工程、九圩港整治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水利基础保证。(二)致力于防灾减灾并重,水利安全化保障水平得到提升。2012年以来,我们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全面推进防洪治江工程建设,实施沿江水系及堤线调整,加强防汛信息化建设,周密制定各类防汛预案,认真做好防汛物资储备,成功抗御了2012年连续三次强台风“苏拉”、“达维”、“海葵”、2015年“6.27”大暴雨和第9号强台风“灿鸿”,取得了防汛抗台工作的全面胜利,为保一方安澜构筑了坚不可摧的水安全屏障。(三)致力于管理措施创新,水利社会化服务水平得到提升。水利管理服务水平得到快速提升,管理体制日趋完善,服务措施不断创新,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得到充分发挥。五年来,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不断强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实施,依法治水强势推进,基层服务体系得到不断完善。(四)致力于水利改革发展,水利现代化发展水平得到提升。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制定出台*市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办法,明晰了工程产权、管护主体、管护责任和管护经费。按照“机构健全、职能明确、政策落实、队伍精干、能力提升、服务到位”的要求,加强基层水利站服务体系建设,全市水利站职能明确率、体制理顺率、经费保障率均为100%,在服务“三农”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完善水利投入稳定机制,通过水利融资平台公司融集水利资金8.5亿元,为我市水利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水利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少数河网水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水污染治理与水资源保护力度亟待加强;水利信息化、智能化程度有待提高,水利综合调度与应急能力需进一步加强;资金问题仍是制约水利现代化发展的主要瓶颈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努力改进。二、今后五年及2017年工作计划今后五年水利规划将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基本治水思路,着力解决防洪、除涝、供水、生态环境等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用水保障等民众最关注、最直接、最现实的水问题,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舒适度和幸福感。规划用五年时间基本实现“洪涝无虞、纳污可控、河湖生态、配套齐全、调控科学”的总体目标,展现“滨江福地,水惠*”的*水利现代化愿景,在苏中地区率先实现水利现代化。(一)提高防洪除涝安全保障能力,建成“标准较高、洪涝无虞”的防洪除涝减灾体系。结合沿江开发、工业园区规划、城镇与农民集中点建设,强化长江、界河、夏仕港等区域外围防洪屏障,稳步提高骨干河道防洪除涝能力,有效完善城区管网排水,着力增强城镇、工业园区和农民集中居住区防洪除涝安保能力。提升洪涝管理调度水平,形成较高标准的防洪除涝工程体系和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防洪除涝能力。(二)强化水资源供给安全保障能力,构建“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提升沿江枯水季节引水能力,进一步完善城乡供水一体化网络,强化抗旱应急能力,形成江河互联互通的水源配置与调度格局。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落实用水总量控制,有效提高用水效率,实现水资源集约利用。(三)推进水生态综合治理与保护,形成“纳污可控、良性循环”的河湖水生态综合治理体系。完善*市水功能区划,实行节水减排,严格控制入河污染物总量,落实水体纳污红线管理。加大城镇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力度,着力提升污水集中处理水平。整治排污口,有效削减入河点源、面源污染物。实施河道综合整治工程,营造清水通道。加强控制断面水质监测监控,严格保护水域,实现区域水面率动态平衡。加强水土保持,推进水景观建设,建设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的水利景观带。(四)加强农田水利保障能力建设,形成“功能齐全、长效管护”的农田水利保障体系。结合经济功能区和农业生产布局,面向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以万顷良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为切入点,实施农村河道疏浚整治、拆坝建桥、灌区渠系配套改造、低洼圩区除涝设施达标建设,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设施示范推广、农田水利管理信息化以及农村水利管理站所建设为重点,构建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田水利保障体系。(五)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形成“高效规范、运转协调”的水利管理与服务体系。大力创新水利发展机制体制,完善水利规章制度,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管理监督和执法,理顺水利行政管理体制,深化水资源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城乡水务一体化。完善水利前期规划,健全防汛防旱和水资源管理各类应急预案,强化水利综合调度管理能力。(六)完善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形成“综合配套、稳定良性”的水利发展支撑体系。建成并不断完善水利综合信息体系,提升水资源实时监控、防汛决策、供水与防旱调度、现代办公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为水利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完善水利法规政策体系和综合执法体系,为水利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投入,建立稳定的水利投入增长机制,强化水利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建设高素质的水利人才队伍,为水利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2017年,我局将以推进水利现代化为总揽,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更加注重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综合治理,全力做好治水兴水管水文章,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一)突出防灾减灾,统筹城乡水利建设。一是启动靖泰界河疏浚整治。计划疏浚整治靖泰界河(季黄河-曲霞与广陵交界处),长11.9公里;对广陵镇镇区段进行驳砌,长3.06公里,同时做好靖泰界河*侧沿线房屋拆迁清障工作。目前相关镇正在有序推进拆迁工作,计划2017年汛前完成整治任务。此外,针对今年汛期水情变化,靖泰界河和夏仕港堤防出现坍塌的情况,拟对靖泰界河及夏仕港全线堤防进行加固加高。二是实施农村河道二次轮浚。2017年计划疏浚整治二级河道29条(段),长121公里;疏浚整治三级河道893条,长606公里,完成37个三级河道达标村建设任务。三是推进九圩港封闭段整治。沿阳光大道与新世纪一号小区之间的绿化带内埋设过水管道,在十圩港与阳光大道南侧交界处建设泵站1座,设计流量为2立方米/秒。目前已完成施工图设计,计划明年春节前完成建设任务。四是整治东天生港北段及雅桥港。该工程南接新开的新小桥港,北与横港相通。2017年计划整治东天生港3050米、雅桥港1500米,新建涵洞17座、节制闸2座、桥梁3座、排灌站16座,沿线河道实施绿化。目前已进入可研批复阶段。五是建设新桥镇江边闸站工程。计划新建上九圩港泵站,设计流量为30立方米/秒;将文东港涵洞改建为5米宽节制闸,实施上九圩港南段2.8公里河道清淤驳砌。目前已完成上九圩港泵站、文东港闸及相关配套工程可研报告,计划年底前启动建设。六是实施水利综合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提高水利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2017年计划完成水利综合信息化系统(一期)工程防汛决策系统建设。七是推进城区防洪工程建设。根据先急后缓的原则,用三年时间在主城区及城南办事处部分易涝小区、路段建设排涝泵站,对部分城区河道进行疏浚整治,增强河道调蓄能力,彻底解决城区内涝隐患。2017年计划开展项目调研、立项审批等前期工作。八是推进长江堤防达标升级工程。按照100年一遇加10级风浪的防洪标准,2017年计划实施长江堤防达标升级示范工程,有效提高我市长江堤防的防洪挡潮能力。计划实施长江堤防天生港至牧城公园段达标升级工程。(二)突出严格规范,提升水利管理水平。一是强化河道管理。进一步巩固河道整治成果,加强河道长效管理,构建覆盖市、镇、村的三级“河长”管理体系。推进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划定工作,2017年计划完成夹港、上六圩港等6条河道和大靖港闸、城南闸等7座闸的划界工作。二是坚持依法治水管水。按照中央第三环保督察组督察整治要求,深入调查沿江非法码头,下大力气全面清理整治,对影响长江生态、防洪、航运安全的码头,依法全面清理取缔;对符合规划和产业政策、具备补办审批手续的码头,督促企业依法补办相关手续,严格规范经营行为,确保堤防岸线稳固安全。三是推进机构改革。围绕建立精干高效组织体系的目标,按照事企分开原则,加快推进机关行政机构、事业单位机构和局属国有企业改革。(三)突出高效利用,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一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进程,力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