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才发: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服装业应对国外反倾销法律对策探讨.doc_第1页
宋才发: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服装业应对国外反倾销法律对策探讨.doc_第2页
宋才发: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服装业应对国外反倾销法律对策探讨.doc_第3页
宋才发: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服装业应对国外反倾销法律对策探讨.doc_第4页
宋才发: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服装业应对国外反倾销法律对策探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宋才发: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服装业应对国外反倾销法律对策探讨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服装业应对国外反倾销法律对策探讨宋才发*作者简介 宋才发(1953),湖北武穴人,法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科研处处长、法学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民委系统首届有突出贡献专家,从事法学研究。 本课题为国家“211工程”十五建设重点项目(发改社会2004834号);国务院西部开发办2004年重点项目(XBB04D03号)。 (中央民族大学科研处,北京100081)摘要 国际纺织服装业进入了后配额时代。欧美等发达国利用“非市场经济条款”对我国进行卡压,“特殊保障措施”是悬挂在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我国政府必须尽快建立纺织品贸易摩擦预警机制,企业要采取得力措施应对“非市场经济条款”,国家要建立健全、反应快捷的反倾销预防应对机制,出口企业要积极慎重地应对国外反倾销的指控。关键词 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后配额时代;反倾销;应对机制一在中国刚跨入WTO组织门槛第3年的时候,我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上发表WTO规则与中国纺织服装业品牌保护的论文,专门探讨我国纺织服装业怎样应对WTO规则挑战,创立和保护自己的品牌,争取在国际竞争的大市场上赢得更多的份额1(P220225),曾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当纺织服装业进入WTO“后配额时代”的时候,我认为有必要未雨绸缪,进一步探讨我国纺织服装业如何应对国外尤其是欧美的反倾销问题。我国已经连续6年成为最大的反倾销对象国,反倾销案件的因果关系往往是这些实施反倾销国家大做文章的地方。面对国外针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措施的滥用,研究并强化反倾销因果关系立法,将有助于对相关滥用反倾销措施的国家进行有效的抵御和反击。WTO规则的精髓最主要的体现在三大原则上,即非歧视原则、市场开放原则、公平贸易原则。如果发生了倾销,受损害的成员方可以用征收反倾销税的方法来反对不公平贸易,维护国际贸易的公平。反倾销与其他贸易壁垒相比,具有形式合法、易于实施、能够有效保护国内产业且不容易招致报复等特点。从定义的角度说,倾销是指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值”的价格出口到另一国,并对进口国相关产业造成了损害的行为。反倾销是指世界贸易组织允许采取的维护公平贸易和保护国内产业安全的合法手段。反倾销通常是进口国依据本国的反倾销法,由主管当局经过立案调查、确认倾销对本国同业造成损害后,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等处罚措施的调查程序。反倾销作为GATT和世界贸易组织认定和许可的贸易保护措施,是国际通行的保护国内产业的手段。1904年加拿大最早出台反倾销法。乌拉圭回合谈判后,在贸易自由化的呼声下,WTO成员采取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空间已经日益缩小,因而反倾销作为WTO允许的法律手段,被不少国家视作保护本国国内产业的利器而广泛使用。我国赞成和支持这一措施,并一贯反对以倾销方式扭曲公平贸易竞争的秩序,反对以倾销损害贸易伙伴国企业的利益。但是,中国坚决反对滥用反倾销,反对把反倾销变成进行贸易保护或者歧视政策的手段。根据国际反倾销法及各国反倾销法的规定,构成反倾销案件的要素有三条:一是进口产品存在倾销;二是进口国国内产业有损害的事实;三是倾销与损害有因果关系。倾销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确定是反倾销法的核心内容之一。反倾销案件因果关系的判定标准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主要原因的因果关系说”,即只有证明被调查进口产品的倾销是造成相关国内产业损害的主要原因时,进口国当局方可对倾销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二是“一般原因的因果关系说”,主张只需证明被调查的进口产品的倾销是造成相关国内产业损害的原因之一,进口国当局即可对倾销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WT0反倾销协议没有明确规定对反倾销案因果关系的“量化标准”或者损害成因的主次之分,包括GATT第6条在内的数个反倾销规则,虽然每次修订均有明确规定,只有证明倾销与损害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才能导致反倾销措施的实施。但不同的修订版本对于因果关系的描述,反映出因果关系要求的渐弱化倾向,许多规定都是原则性的。基于各自的经贸利益考虑,各国在反倾销法律实践中大都趋向于采用“一般原因”的因果关系判定标准。国外对我国反倾销的特点集中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在对我国产品提出反倾销指控的国家和地区中,欧盟、美国一直是“重点户”,在对我国反倾销的指控案中所占的比例也最大;(2)被诉产品倾销的范围不断扩大;(3)反倾销诉讼已经成为跨国司在全球市场上应对中国产品冲击的主要手段;(4)对我国实施反倾销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延伸。美国关于倾销与损害之间因果关系的理论和实践,可以从1921年反倾销法的规定和美国国会的报告以及确定倾销与损害关系的机构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对因果关系认定标准问题所做出的具法律意义的解释来窥视。1994年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后,美国国会随即颁布乌拉圭回合协议法,对反倾销法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但是对美国反倾销的实践,特别是对其所适用的“一般原因的因果关系”认定标准,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美国的反倾销立法和实践对GATTWID的反倾销规则的产生和发展施加了重大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使其国内反倾销法中的很多不合理规定获得了“合法的”国际法依据,如因果关系的弱化、倾销的累积计算方法等,并始终在国际反倾销规则的谈判和制订过程中争夺到了主动权。欧盟的反倾销法律是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而产生和发展演变的,其保护着眼点是共同体产业而非单个成员国家。欧盟在倾销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认定标准问题上虽有严谨之意,但更多地是倾向于实行更易成案、更具产业保护性的“一般原因”的因果关系认定标准2。我国现行的反倾销法是2001年12月国务院颁布、2004年3月31日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当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WTO成员后,国务院抓紧对相关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其中包括对1997年3月2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进行新的修订,在参照WTO协定和其他国家较成熟的做法的基础上,于2001年12月11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明令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六章59条,主要包括倾销与损害、反倾销调查、反倾销措施、反倾销税和价格承诺的期限与复审等3(P612)。条例对于认定因果关系所应遵循的规则和标准方面并未做出明确而具体的界定。反倾销法既有恢复市场正常秩序达到公平贸易的正面效应,又有限制贸易自由化而成为另一种非关税壁垒的负面因素,这已成为反倾销领域内争议的主要焦点。但是,毕竟成员方采取反倾销措施对国内产业进行保护是为WTO规则所允许的。在当今贸易环境下,国家经济和产业利益始终是制订和调整对外贸易政策的着眼点,我国当前的政策应当采取以贸易保护政策为主的取向,有选择地实施贸易救济措施。也就是说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方向是以本国利益为导向,以贸易自由化为方向的多层次的对外贸易干预政策。我国要善于利用 WTO中既有规则并积极参与新规则的制订,按照国际规则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在反倾销案件两大因果关系类型中,“一般原因”的因果关系较“主要原因”的因果关系更具灵活性和保护性,显然更有利于对国内产业的保护。在现阶段根据我国的贸易政策,我国反倾销案件中因果关系的判定标准应当明确为采纳“一般原因”的因果关系标准类型,同时应当借鉴国外贸易立法的经验逐步加以完善。二国际纺织服装业进入了后配额时代。“后配额时代”是指根据乌拉圭回合达成的纺织品协定,部分发达成员所保留的纺织品进口配额经过10年过渡,于2005年1月1日全部取消。由此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终于回归到鼓励公平竞争的正常状态,它标志着世界纺织品贸易进入彻底的、完全“自由公平竞争”的时代。全球纺织品服装配额取消后,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将实现一体化,也使中国摆脱了长达35年的纺织品服装配额体制的困扰。作为世界纺织品服装出口的第一大国,取消配额以后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竞争力将会得到进一步释放。但是,我们又不可将配额作用过分夸大,以免造成一种中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增长就是靠取消配额来实现的印象。其实,纺织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加入WTO组织3年来,我国纺织品和服装无论是总量还是对外贸易均保持高速增长势头。2002年纺织品和服装全年实现总产值10194亿元,同比增长15.5%;出口617亿美元,增长15.9%。2003年,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全年实现产值12149.1亿元,同比增长20.75%;出口额达到804.84亿美元,同比增长27.72%。2004年111月,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达到884.45亿美元,同比增长22.0%4。据海关统计,2005年我国纺织品出口预计将达到950亿美元,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量将占世界出口贸易量的30%。纺织服装业的后配额时代,将使中国成为最大的受惠国。然而,我国的出口增长又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包括原材料和能源的短缺,中国纺织品原有的低成本优势正在减弱,以及受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影响。欧美国家为了遏制中国纺织服装业进驻国际市场,可能对纺织品进口采取单边限制措施。欧盟日前宣布2005年取消中国纺织品普惠制待遇;有的国家试图通过修改原产地规则等措施来限制我国纺织品出口。譬如,一个由多家美国行业贸易团体组成的联盟已经提交申请,要求对包括纯棉和毛料长裤、纺纱、针织衬衣、纯棉内衣在内的产品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理由是美国将失去65万个工作职位。一些世贸组织成员国将针对我国采取特别产品保障措施和纺织品保障措施。由于纺织品特别保障提起的程序相对于反倾销等措施简单,要求的门槛相对较低,发起国可以在与中国磋商未果的情况下自动对涉案产品的进口数量设置上限。所以一旦特别保障措施被滥用,将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极为不利5。反倾销、特别保障措施、技术贸易壁垒以及SA8000(社会责任标准)等相比传统的贸易壁垒而言,更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合法性和运作上的复杂性和歧视性。我国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为我国纺织品的对外出口创造一个更公平更有竞争力的环境。特殊保障措施是悬挂在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在定价模式等方面存在的一些不符合国际惯例的地方,极容易被欧美等国的一些组织利用。尤其是反倾销、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技术贸易壁垒和社会责任标准,将可能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在纺织品服装配额取消后努力设置的新的贸易壁垒,成为他们对付中国纺织服装业的主要方式。根据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第16条和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书242段有关内容6(P413415、922),我国入世协定书中载有允许成员对中国出口产品采取特殊保障措施的承诺。因而入世后一些WTO成员纷纷出台针对中国的特殊保障条款,这些立法主要是大幅度降低了立案标准。据统计,已经有美国、欧盟、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等国家制定了对华保障措施的法规条款。2003年底,美国针对原产于中国的针织布、袍服及胸衣等3种产品提出特别保障措施申请,美国企业极有可能持续提出实施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的申请。企图限制中国纺织品进口的一些国家,已经先后完成了针对中国纺织品的特殊保障立法,近年来我国纺织品的主要出口市场欧盟、美国、日本已经采取“特保”手段来限制中国纺织品的进口。以欧美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变本加厉地对我国进行贸易反倾销,是因为加入WTO组织3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一年上一个台阶,由第六大贸易国上升到第三大贸易国。2002年中国进出口总值为6207.85亿美元,同比增长21.8%,成为第五大贸易国,贸易顺差303.53亿美元,同比增长34.6%;2003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进一步增值到8512.1亿美元,同比增长37.1%,成为第四大贸易国;贸易顺差为255.4亿美元,同比下降16.1%;中国进出口总额据海关初步统计,2004年111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10383.8亿美元,同比增长36.5%,将成为第三大贸易国,贸易顺差208.4亿美元,同比增长5.7%。在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同时,外汇储备也获得较快增长,已由2002年1月的2174亿美元上升到2004年9月底的5145.38亿美元。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使得中国逐渐进入贸易摩擦的多发期,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重灾区”。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自加入WTO组织到2004年11月底,国外共对我国发起反倾销调查137起,涉案金额约35亿美元。其中,调查个案涉案金额超过1亿美元的共6起,有4起由美国发起,计18.54亿美元;2起由欧盟发起,计4.46亿美元,合计约23亿美元,占同期反倾销案件涉案总金额的65.7%7。欧盟最近正在酝酿修改和简化反倾销标准与程序,削减普惠制待遇等措施,对我纺织服装和其他主要出口产品设置障碍。我国加入WTO组织就意味着在新的贸易规则下开展竞争与博弈。世贸组织作为国际贸易磋商机制,虽然形成了一整套具有强制性的国际法框架体系,但是,其“实施细则”往往取决于各国的国内法;在贸易自由化和保护主义的冲突之间,WTO规则留给各国的自由裁量空间太宽泛。这也许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欧美等发达国利用“非市场经济条款”对我国进行卡压。近20年来,虽然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但是中国仍被视为法律上的“非市场经济国家”。截至2004年9月,仅有新西兰、泰国、马来西亚、南非等22个国家,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我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不利条款,虽然增加了企业在反倾销诉讼中胜诉的难度,但是也有效地避免了我国被按照“反补贴条款”立案的可能性。由于中国在“市场经济地位”上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纺织品配额取消之后国外对我进行反倾销时可以“任意选择替代国”。因而与特殊保障措施相比,发达国家利用这一条款对我进行反倾销,其操作程序更简单,对我国造成的损害也更大。所谓“非市场经济条款”,就是加入WTO议定书中专门确定我国出口产品是否具有倾销或者补贴行为的条款,全称是“第15条:确定补贴和倾销时的价格可比性”。其主要内容是,如果一国认定从中国进口的产品来自非市场经济国家,允许在确定倾销或者补贴价格时,采用第三国的替代国价格,并将这一条款适用的年限限定为15年8(P412413)。从目前各国对华应用“非市场经济条款”的实践来看,发达国家应用的主要特点是:(1)对于“非市场经济(国家)”,发达国家内部没有统一的标准。(2)对于中国是否是“非市场经济国家”,发达国家内部不同国家对中国有不同的认定。(3)对于中国产品或者企业是否可以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发达国家有欧美两个不同标准。(4)发达国家替代国选择的标准具有随意性,往往将没有倾销行为的判定为倾销,将只具有一般倾销行为的裁定较高的反倾销税率。(5)发达国家对华应用“非市场经济条款”发挥了“非市场经济条款”的所有性能,其主要目的是迫使中国按照西方的市场经济标准进行私有化改革。(6)发达国家对华应用“非市场经济条款”具有明显的示范效应。(7)目前发达国家对华应用“非市场经济条款”主要集中在反倾销上。各国应用“非市场经济条款”的实践表明,“非市场经济条款”已经不只是简单的一般性贸易条款,而是在未来13年内对我国进行制度性约束和贸易歧视,并影响我国外经贸长期发展的重大贸易壁垒。以欧盟发动的对中国第35类纺织品进行反倾销调查为例,欧盟援引中国加入WTO的议定书第15条,提出以墨西哥作为调查的替代国。墨西哥的人均GDP是4000美元,而我国的人均GDP刚达到1000美元,据WTO公布的世界纺织工人小时工资,中国仅为0.69美元,是墨西哥的31.36%,我国纺织品业界人士纷纷表示,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反倾销调查结果肯定是不公正的。但由于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尚未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中国纺织品出口将不得不在这种不公正的环境中进行竞争。很多国家的纺织品生产都很有实力,成本也很低,配额取消后中国纺织品首先面对的不是占领市场的问题,而是市场竞争的问题。咨询公司麦肯锡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印度纺织和服装出口的世界市场份额可能由现在的4%上升到2008年的6.5%,到2013年印度纺织与服装出口产业的规模可能将高达300亿美元,而目前的规模大约是150亿美元。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也指出,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后,按照贸易协定的有关内容,加拿大和墨西哥在很短的时间内抢占了美国大量的纺织品市场,使得我国纺织品在美国的出口量从第一位降到了第三位,而美国还对秘鲁等安第斯共同体成员国实施贸易促进,以零关税从这些国家进口服装和其他纺织品,关税优惠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这些国家纺织品相比中国的微成本劣势9。三政府要尽快建立纺织品贸易摩擦预警机制。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加快行政能力建设,彻底摆脱计划经济的羁绊,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承担起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的任务;打破地区、部门分割和封锁,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市场经济管理体系,加强对市场的监督和规范,提高对经济全球化驾驭的能力。政府要能够对新的贸易环境做出比较准确的评估,通过完善立法以改善企业的投资环境和经营环境,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整顿外贸秩序以规范企业的出口行为。我国纺织业的发展目标是通过推动产品结构的升级,逐步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通过加大研发力度,增强设计能力,向着满足中高档消费群体发展。从加入WTO组织3年来的经济增长结构看,第二产业增幅较高,三次产业间的结构还不很合理。因而政府需要通过政策引导三次产业的结构调整,重视三次产业之间的内在支持机制。在政策引导过程中,将各个产业的调整放在三个产业协调、共同发展的背景下进行审视和定位:继续降低农业的比重;降低制造业的比重;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尤其是生产型服务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不仅仅表现在产业间层次上,还包括各产业内部的调整,提升各产业的竞争力。要使纺织品与国际接轨,推进产品高性能、高文化品位以及环保约束,完善行业标准体系,建立全行业服务性检测体系;要增加先进的技术装备投入,淘汰落后能力,加强研发,提高队伍素质,注重产学研结合,培养企业核心技术和优势品牌,加强对国内外知识产权的保护,推进产业的全面进步;要建立和健全快速反应机制,以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的生产过程、营销过程和管理过程,增强对全球市场的快速应变能力和细分能力,提高与世界各国同行广泛合作的效率。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和出台一系列“生态纺织品标准”,对纺织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提出了限量要求。特别是欧盟于2003年9月11日实施的200261EC指令,禁用22种偶氮染料,2004年6月30曰实施的20033EC染料指令,对纺织原料提出非常苛刻的要求。因此,政府还要高度重视纺织品生产和销售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切实执行国家劳动、环保和安全生产等法规,实现纺织服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实现整个行业出口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为有效地防止国外对中国进行反倾销,我国企业要根据国际上产品销售的新特点进行规避:(1)全球化程度越高的产品,越难遭到反倾销,因为最后产品的归属问题很难解决。如计算机、汽车,都是比较典型的全球化产品,所以很难看到欧美、美日之间的汽车反倾销。(2)技术含量越高、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越少遭到反倾销,如专利技术产品肯定很难遭受反倾销。这就要充分地跟踪、关注自身产业发展的前沿,将相关专利技术、知识产权成果为己掌握,提升自身产品的档次,提高全球化程度。我国应当紧密跟踪重点出口国家和地区的情况,保持信息的高度敏感,以便及时了解国外某些贸易壁垒的动向,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发布预警信息,建立一套有效的预警机制。企业要采取得力措施应对“非市场经济条款”。“非市场经济条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我国必须从战略上构筑应对“非市场经济条款”的制度体系:以合作求发展,以市场经济路径解决“非市场经济条款”问题。在这里,以合作求发展即在应对“非市场经济条款”问题上,要理智地抛弃所谓用报复手段相抗衡的做法,将贸易摩擦作为促进两国经贸发展的推动力,主动与贸易伙伴建立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关系,在合作中逐步化解矛盾,以摩擦促进两国经济的发展。以市场经济应对“非市场经济条款”,即通过与不同国家和不同区域建立广泛的、深层次的全面的经济技术合作,开发贸易的潜力,将我国建成成熟的世界贸易大国,使“非市场经济条款”在我国经济实力增强和市场的扩张中弱化。应对“非市场经济条款”的主要对策是:(1)消除引发反倾销(微观经济摩擦)的宏观经济因素。消除对我国反倾销最多的两大贸易体美国、欧盟的贸易统计误差,减少反倾销频繁发生的宏观经济因素是应对“非市场经济条款”亟待解决的问题。(2)应对“非市场经济条款”对我国国有企业的歧视应当多管齐下。譬如,应对欧美市场经济标准,加快对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改变国有企业的身份;绕开欧美的标准,实施“走出去”战略,改变中国原产地身份;谈判争取获得“非市场经济条款”的产业标准。(3)送交WTO贸易争端解决机构获得公正合理的解决。为了减少国外频繁反倾销给我国带来的贸易和产业损失,制止反倾销扩散效应的发生,对于由反倾销大国引发的严重危害我国产业发展的重要案件,我国应及时送交WT0获得公正解决。(4)运用“非市场经济条款”的例外条款,严厉制止国外某些国家对我国滥用“非市场经济条款”的行为。对于那些在我国入世前国内法中没有市场经济标准,而入世后重新加入新标准的国家,应与其谈判交涉,尤其要制止发展中国家根据欧美标准重新修改本国反倾销法对华实行反倾销的行为。(5)在WTO新一轮谈判中,推动对现行反倾销规则的改革,力争在WTO规则中确定统一的非歧视的市场经济标准。(6)为了用好用足“非市场经济条款”的例外规定,我国企业或者产业应积极主动申请市场经济地位,加强应诉力度。在应诉企业基数扩大的基础上增加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企业数量,保住现有市场。同时,在关系到我国重要产业出口的领域,要加大应诉力度,以在行业市场导向型标准中有所突破10。国家要建立健全、反应快捷的反倾销预防应对机制。有效预防反倾销机制应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规范出口竞争秩序,自觉抵制低价出口竞争行为。反倾销法目的在于抵制不公平价格竞争行为,低于正常价值出口就成了反倾销指控的首选目标。一般来讲我国企业不具备倾销的实力,这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流。为了防止个别企业低价出口扰乱市场,我国政府部门已颁布了处罚低价出口行为的规定,正在加大对违规企业处罚的力度。作为企业应当自觉抵制低价出口行为,减少国外反倾销的诱因,防止授人以柄。(2)充分利用WTO多边争端解决机制,反击各国对我的歧视待遇。我国一方面可以利用入世后在多边贸易体系中的发言权来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加大对欧美等国在反倾销投诉方面对我国的歧视政策的评判力度,以便尽早通过WTO这一多边贸易体制来维护我国应得的正常待遇。(3)建立健全反倾销预警机制,强化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企业应诉的主动性。要建立一支掌握国际贸易法律知识、熟悉贸易业务的反倾销专业人才队伍,对反倾销进行专门的研究和专项预防。密切跟踪国际市场行情是防止反倾销发生的重要环节。(4)减少风险,走市场多元化发展之路。预防反倾销的发生,要研究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情况,制定正确的价格策略,要做到心中有数,优质优价。企业要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发市场,切不可盲目进入、随波逐流。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恶性竞价,既影响自己的出口也会破坏已开发的市场。要及时和充分了解本企业产品或者其他类似出口产品在进口国的销售价格和走势,把握出口产品对进口国同类产业所造成的影响。(5)重视抗辩和“替代国”的选择。市场经济抗辩是我国企业遭受反倾销调查应注意的重点。我国出口企业要积极抗辩,用事实证明我国的市场经济状况;应诉企业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运作的情况,敦促有关调查当局改变对我国经济体制的不合理看法和对企业的不公平待遇。在市场经济问题未能完全解决之前,要尽量根据替代国选择的方法,提供给调查机关合适的“替代国”选择意向,并对不合适的替代国选择及时做出抗辩。(6)合力敦促一些国家改变不公平的政策和做法。通过政府和企业的共同作用,证明我国的市场经济现状,敦促一些国家修改对华的反倾销政策。只有通过政府的交涉和企业的积极应诉,企业才能逐步争得公平的待遇。出口企业要积极慎重地应对国外反倾销的指控。出口企业一旦被控倾销,就应当积极应诉及时抗辩,争取对自己有利的结局。反倾销是国际贸易保护的惯例,必须用平常心对待。出口企业要重视反倾销调查的时限性,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参加应诉和答辩,有效地配合调查,最大限度地争取抗辩机会。譬如2002年4月,马来西亚官方正式开展对华自行车的反倾销调查,涉及国内自行车出口企业数十家。然而,全国仅有深圳市宝安南方自行车有限公司一家参与应诉,并且在规定时限内完成了调查问卷。2003年1月,马来西亚裁决承认南方自行车公司的市场经济运作方式,对其出口至马来西亚的自行车征收11.83%的反倾销税,而对其他所有内地及通过香港出口的中国自行车征收186.09%的高额反倾销税,此裁决的有效期为5年。这宗反倾销案充分体现了“谁应诉谁得益”。目前南方自行车公司出口马来西亚的自行车已猛增5倍,而且增长势头还在持续。积极应诉反倾销,应当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回答问卷,积极答辩。据统计有80%的反倾销案是由于应诉不力而导致败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