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草莓管理配套技术.doc_第1页
大棚草莓管理配套技术.doc_第2页
大棚草莓管理配套技术.doc_第3页
大棚草莓管理配套技术.doc_第4页
大棚草莓管理配套技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棚草莓管理配套技术一、栽培管理技术1、土壤处理:一是清除田间杂草物,喷洒杀虫剂(辛硫磷)和杀菌剂(多菌灵、双联、代森锰锌),翻耘后于土表用无破洞的旧农膜严密覆盖,膜下温度提高可达65摄氏度,以达到消毒杀菌、杀虫作用。二是在清园翻耕后撒上杀虫剂和杀菌剂,淹水浸泡一周进行土壤消毒。 2、施足基肥耕翻整地:亩基施优质腐熟农家粪肥3000公斤,过磷酸钙100公斤、硫酸钾50公斤。结合翻耕园地,精细整地,做成高40厘米,宽30厘米的畦面,畦沟底宽30厘米。大棚长度以50米为限,内有60畦。3、品种的选用:红颜、章姬、童子1号、丰香。 4、移栽:选用通过检疫和质量认证无病、株高15-20厘米,茎粗10毫米,重20克的健壮种苗,栽苗前进行药剂浸苗(促长生根剂.嘉禾双联),每畦栽2行采用双行三角形栽植,行距25厘米,株距20厘米。每亩种植8000株,栽植时同一行植株的花序朝同一方向,使草莓苗弓背朝花序预定生长方向,苗心露出畦面,根系平展埋入疏松土层,达到浅不露根,深不埋心的要求,及时浇定植水,并使外露的根埋入土层中。 5、扣棚前的田间管理定植后,第一次浇水量要大,宜浇透,以后每天浇水1-2次。苗成活后只要土壤不干燥就不必浇水,促使根部向下生长。成活后,新叶展开,摘除葡萄茎和枯叶。注意防治病虫害,包括炭疽病、白粉病、红蜘蛛、蚜虫(阿维菌素,苯醚甲环唑)等。6、扣棚后的温湿度管理一般在10月初,当平均气温下降到15摄氏度时,即为扣棚保温最佳时期。扣棚后,通过揭盖保温层和放风来调节棚内温度。保温开始后,容易生长过旺,要根据植株生长、气温情况进行温度和水分管理。萌芽展叶期15-28摄氏度;开花坐果期20-28摄氏度。棚温白天保持在25摄氏度以上,最低不低于20摄氏度,夜温保持8-10摄氏度以上。大棚内适宜湿度为60-70%(超过80%利于病害发生),因此,在铺地膜时,对畦沟走道全面覆盖,不留裸地,以阻止地面水分蒸发。结合温度管理,高温时应注意通风换气,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要利用中午气温高时通风换气降温,以减轻病害,促进草莓授粉受精。7、定植后肥水管理大棚草莓在施肥方面,除了要施足基肥外,还应适时适量进行追肥。追肥的时间和次数大致如下:第一次追肥,定植后约20天左右,每亩施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20公斤;第二次追肥与第一次追肥相隔约20-25天,每亩施“增色油肥”20公斤;第三次追肥,当顶果达到拇指大小时每亩施“黑金将军”20公斤,注意不要在顶花开花时施追肥;第四次追肥,顶果开始采收时进行,“增色油肥”20公斤;第五次追肥,顶花序的采收盛期,每亩施“黑金将军”20公斤。(注意不能在收获期使用液肥)。以后各花序果开始采收时酌情进行,一般每隔7天左右施一次。液肥的浓度控制在0.35%以内,切忌过浓,以防肥害发生,每亩施液肥量3000公斤,氮、磷、钾配合使用。生产上还采用叶面肥进行根外追肥,草莓叶面肥以“宇农2号”、“生命护佑素”效果较好。8、植株生产管理1)、中耕与施肥。中耕松土,利于有机物分解。11月至12月应浅中耕3次。初花期与坐果初期各追肥1次。2)、花芽分化前期的管理。9月上旬移栽的草莓苗,除及时补充水分外,要及时摘除枯叶、老叶及腋芽和匍匐茎,保持5-7片叶。3)、通风操作。草莓苗生长的土壤湿度应在70-80%为宜。棚内空气湿度以60-70%为好。因此,当棚内气温超过30时,应通风。11月至12月应于上午10时至下午3时揭开大棚及中棚两头塑膜通风。当棚内湿度超过70%时,也应通风,以降低棚内空气湿度。花期棚内放养蜜蜂,可在大、中棚两头另做尼龙丝网,便于顺利通风。4)、摘叶疏果管理衰老叶制造光合产物少,而呼吸消耗大,对草莓生长和浆果发育不利,匍匐茎的无谓发生也消耗母体营养。因此,结果期对下部衰老叶要及时摘除,并及早去除匍匐茎(注意,一定要把摘除的老叶、茎及病残株带出棚外集中销毁)。另外,在开花前后疏除一定的高级次花果,不仅可降低畸形果率,也有利于集中养分供应低级次花果发育,使果个增大,提高整齐度。5)、赤霉素处理在大棚草莓栽培中喷赤霉素可以防止植株进入体眠,促使花梗和叶柄伸长,增大叶面积,促进花芽分化。赤霉素处进理的时间和次数与品种有关。浓度为5-10PPM。每株用量为5ML,重点喷在苗心处。赤霉素在植株50-70%现苗蕾时使用。注意:赤霉素用量不能过多,否则呈现徒长状,丛果率下降6)、放养蜜蜂大棚草莓养蜜蜂可以促进草莓授粉受精,减少畸型果,提高坐果率,明显提高产量。一亩大棚可放蜜蜂3箱,放养时间在草莓开花前5-6天提早进行,以使蜜蜂在开花前能充分适应大棚内的环境,直至翌年3月。如棚内病虫害发生严重必须喷药或烟熏时,要把蜂箱搬到棚外。蜜蜂在大棚内花量少时需人工喂养。二、综合防治病虫害草莓的病虫害应采取综合防治的方针:一是选用抗病品种,建立专用母株园;二是严格种苗消毒和土壤消毒;三是加强田间管理,促进健身栽培植;四是喷药防治。特别是草莓病害,要以预防为主,重点在前期和发病期进行有针对性的药剂防治。注意保温、通风、降湿,全面贯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适时开展分类指导,有效控制危害,确保草莓安全生产。叶斑病 又称蛇眼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果梗、嫩茎和种子。在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班点,扩大后形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褐色,中央灰白色,略有细轮,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 防治对策: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发病初期用吡唑醚菌脂1500倍液;一点金(25%苯醚甲环唑微乳剂)5毫升/壶水、后期用10毫升/壶水;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700倍液,10天后再喷一遍,或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亩200克对水75千克进行喷雾。白粉病 主要为害叶片,也侵害花、果、果梗和叶柄。叶片上卷呈汤匙状。花蕾、花瓣受害呈紫红色,不能开花或开完全花,果实不膨大,呈瘦长形;幼果失去光泽、硬化。近熟期草莓受到为害会失去商品价值。防治对策:选用吡唑醚菌脂1500倍喷雾;一点金(25%苯醚甲环唑微乳剂)5毫升/壶水喷雾。灰霉病 是开花后的主要病害,在花朵、花瓣、果实、叶上均可发病。在膨大时期的果实上,生成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密生灰霉使果实软化、腐败、严重影响产量。 防治对策:于现蕾到开花期进行防治,用啶酰菌胺1500倍喷雾;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扑海因500倍700倍液等喷雾。根腐病 从下部叶开始,叶缘变成红褐色,逐渐向上凋萎,以至枯死。支柱在中间开始变成黑褐色而腐败,根的中心柱呈红色。 防治对策:草莓移栽前用50%多菌灵200倍液浸根,减少种苗病菌传染机会。用啶酰菌胺1500倍液;嘉禾绿金(50%氯溴异氰尿酸)前期1包/壶水、后期2包/壶水喷雾;50%甲基福霉双可湿粉600倍;50%甲霜.锰锌500倍;64%杀毒矾500倍;3%恶霉.甲霜1000倍;啶酰菌胺600倍灌根。每穴200-250毫升,7天一次,连续3次。黄萎病 该病是土壤病害,主要症状是幼叶畸形,植株矮小、叶变黄,叶表面粗糙无比。随后叶缘变褐色向内凋萎,直到枯死。 防治对策:严格引入无病植株种植;缩短更新年限;用氯化苦135升20升进行土壤消毒;已发病者必须拔除烧毁。嘉禾绿金(50%氯溴异氰尿酸)2包/壶水喷雾;50%甲基福霉双可湿粉600倍;15%恶霉灵水剂15毫升/壶水。蚜虫 它对草莓为害是因吸取汁液使果实生育受阻,同时也因蚜虫排出甘露而让叶、果受到污染。另外,蚜虫也是传播病毒的媒介。 防治对策:及时摘除老叶,清理田间,消灭杂草。1)黄板诱蚜;2)用嘉禾刺客,25%吡蚜酮.毒死蜱;70%吡虫啉水分散粒2克/壶水;开花前用50辟蚜雾2000倍液,共喷施1次2次。红蜘蛛 为害草莓的以红蜘蛛、黄蜘蛛为主,尤其红蜘蛛为害更多。叶片初期受害时出现小灰白点,随后逐步扩大,使全叶片布满白色花纹、黄化卷曲,植株矮化枯萎,严重影响生长。防治对策:花序初显时,可喷嘉禾追捕1号(15.5%阿维.毒死蜱)前期20毫升/壶水、后期30毫升/壶水;爱农1号(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隔七天再喷一次。注意采果前二周禁用农药。六、适时采收采收。草莓苗开花、坐果到浆果着色,软化,释放特有香味,时间约 30天。草莓浆果成熟后,应分批采收上市。大棚草莓果实以鲜食为主,必须在70以上果面呈红色时方可采收。冬季和早春温度低,要在果实89成熟时采收。早春过后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