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吴江市200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2005年1月6日在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市财政局局长 姚进培各位代表:我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200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5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以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0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主要工作2004年1月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以来,全市人民在中共吴江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实现富民强市和“两个率先”目标,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高扬发展主题不动摇,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为财税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全市财税部门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在各镇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克难求进,真抓实干,较好地完成了全年财政预算任务。(一)2004年财政收入预算执行情况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财政收入预算为400820万元,在执行中市政府根据经济的增速和税源情况向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提出了调整财政预算的报告,经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批准,财政收入预算调整为490700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75175万元。2004年实际完成财政收入511745万元(不含出口退税),完成预算104.29%,比上年实绩328818万元增收182927万元,增长55.63%。剔除出口退税“免抵”调库不可比因素44718万元,同口径增长42.03%。其中“两税”收入275880万元,比上年实绩166818万元增收109062万元,增长65.38%,剔除出口退税“免抵”调库同口径增长38.57%;地方工商税收入150787万元,比上年实绩105838万元增收 44949万元,增长42.47%;农业三税及其他各项收入43787万元,比上年实绩增收38606万元增收5181万元,增长13.42%;基金收入41291万元,比上年实绩17556万元增收23735万元,增长135.20%。根据上级规定,向大会报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预算执行情况:2004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82188万元,完成预算的104%,比上年实绩148022万元增收34166万元,增长23.08%。其中:1、增值税收入(25%)68163万元,完成预算的105.88%,比上年实绩增收27196万元,增长66.39%;2、出口退税退增值税(25%)-27602万元,出口退税上年是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的,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后,25%部分改由地方级财政收入负担了;3、企业所得税收入(40%)24259万元,完成预算的95.51%,比上年实绩增收5784万元,增长31.31%;4、个人所得税收入(40%)11269万元,完成预算的100.62%,比上年实绩增收4789万元,增长73.90%;5、其他地方工商税收入61966万元,完成预算的105.03%,比上年实绩增收18516万元,增长42.61%;6、农业三税收入22918万元,完成预算的96.70%,比上年实绩减收4562万元,下降16.6%,减收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出让减少,相应的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收入减少。7、罚没收入10472万元,完成预算的174.53%,比上年实绩增收5482万元,增长109.86%;8、专项收入(排污费收入、水资源费收入、教育附加收入)8068万元,完成预算的100.85%,比上年实绩增收4382万元,增长118.88%。专项收入中的教育附加收入是根据省政府文件规定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改征教育附加,由预算外收入转为预算内收入;9、行政事业性规费收入2675万元,完成预算的107%,比上年实绩增收181万元,增长7.26%。附报:1、基金收入41291万元,完成预算的103.23%,比上年实绩17556万元增收23735万元,增长135.20%。其中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7000万元;公用事业费附加收入3224万元;文教基金收入1067万元。2、中央级收入260664万元,比上年实绩163240万元增收97424万元,增长59.68%。其中:(1)消费税收入(100%)2882万元,比上年实绩减收25万元;(2)增值税收入(75%)20449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收 81590万元,增长66.39%;(3)企业所得税收入(60%)36388万元,比上年实绩增收 8675万元,增长31.30%;(4)个人所得税收入(60%) 16904万元,比上年实绩增收7184万元,增长73.91%。(二)2004年财政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全市财政支出预算为150608万元,在预算执行中,市镇两级政府和吴江经济开发区根据财政收入超收情况,并经市人大常委会、镇人大主席团批准调整了财政支出预算,调整后的财政支出预算为189172万元,加上上年结转支出3127万元和苏州市追加支出预算3696万元,财政支出总预算为195995万元,预计全市实际财政总支出191322万元,完成预算的97.62%,比上年增支37120万元,增长24.07%。其中市级财政支出95774万元,比上年增支17942万元,增长23.05%;镇级财政支出74671万元,比上年增支1059万元,增长16.53%;吴江经济开发区财政支出20877万元,比上年增支 8584万元,增长69.83%。镇级财政支出执行情况由各镇人民政府向镇人民代表大会报告,下面报告市本级财政支出执行情况。市十三届人大二次批准的市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为72400万元,在执行中市政府根据财政收入超收情况向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提了调整支出预算报告,经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批准,追加支出预算22525万元,年终用超收收入安排支出预算5822万元,市级财政支出预算调整为100746万元,加上上年结转支出2843万元,加苏州追加支出预算3696万元,减去对镇级和开发区财政转移支付支出7239万元,市本级财政支出总预算为100046万元,预计支出95774万元,完成预算的95.73%,比上年增支17942万元,增长23.05%。分大类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如下:1、经济建设支出13722万元,完成预算的94.11%,比上年增长26.76%。其中企业挖潜改造支出1297万元,完成预算的79.13%,比上年下降8.14%;科技三项费用支出1585万元,完成预算的81.45%,比上年增长28.24%;基本建设支出10840万元,完成预算的98.58%,比上年增长32.57%。2、农副业支出9744万元,完成预算的100%,比上年增长16.08%。其中农林水事业费支出2984万元,完成预算的100%,比上年减少5.75%;支农支出及农业综合开发支出676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比上年增长29.30%。3、文体科教事业费支出12352万元,完成预算的98.77%,比上年增长38.09%。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9274万元,完成预算的99.36%,比上年增长34.27%;科学、文广、体育、计生等事业费支出3078万元,完成预算的97.04%,比上年增长51.03%。4、社会保障支出17258万元,完成预算的95.96%,比上年增长55.37%。其中卫生事业费支出5942万元,完成预算的98.61%,比上年增长5.15%;行政事业离退休费支出4084万元,完成预算的100%,比上年增长12.44%;抚恤及社会救济支出1107万元,完成预算的94.37%,比上年增长49.19%;社会保障补助支出6125万元,完成预算的91.40%,是上年的4.65倍。5、行政和政法支出24242万元,完成预算的94.26%,比上年增长17.08%。其中行政管理费支出11808万元,完成预算的99.46%,比上年增长5.09%;公检法司支出12434万元,完成预算的89.80%,比上年增长31.31%。6、城市建设支出2837万元,完成预算的73.46%,比上年减少49.44%。其中城市维护费支出1780万元,完成预算的81.65%,比上年减少55.28%;排污费支出1057万元,完成预算的62.84%,比上年减少35.19%。7、其他部门事业费及其他支出15619万元,完成预算的99.80%,比上年增长27.56%。其中,财税审工交等部门事业费支出10643万元,完成预算的100%,比上年增长30.38%;其他支出4976万元,完成预算的100%,比上年增长21.93%。附报:基金支出40948万元,完成预算的95.26%,比上年增长150.75%。其中养老保险费支出37000万元;公用事业费附加支出2576万元;土地有偿使用支出1021万元;文教部门基金支出325万元;农业部门基金支出26万元。经过初步测算,2004年市、镇和开发区财政汇总财政收支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十六条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六十条规定,2004年市本级财政执行情况和决算经吴江市审计局审计后,提请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三)组织实施预算的主要工作各位代表,在组织实施2004年预算过程中,我市财税部门围绕全市经济发展大局,发挥财税职能,积极组织收入,强化管理监督,为完成财政预算任务做了大量的工作。1、加强税收征管,超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预算任务。2004年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和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市财政收入和财力的增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面对严峻的形势,财税部门正视困难,迎难而上,狠抓税收征管工作。一是夯实征管基础,提高征管质量。国税部门实施减负增效工程,大力简化和优化税收征管业务流程,既提高了办事效率,又节省了纳税人的商务成本。地税部门进一步规范征管流程和税务登记,建立健全纳税评估机制,加强发票管理,征管基础工作不断优化。财政部门在土地审批严控的形势下,完善保证金制度和土地出让金缴财政专户制度,保证契税、耕地占用税及时足额入库。二是深化征管改革,推进税收信息化。国税部门探索建立了税收征管信息监控预警体系,强化税源税基管理。地税部门加快推进税银库一体化建设,全面推行税款电子化缴库,基本实现了税款无纸化征收。三是清理漏税欠税,做到应收尽收。地税部门认真清理漏征户,将部分跨区域的重点工程纳入征管范围,有效堵塞了征管漏洞。同时,大力清缴欠税,对企业欠税情况进行深入调查摸底,实施欠税综合治理。国税部门大力清理整顿民政福利企业,规范税收优惠政策等等。2、强化财政监管,财政支出行为进一步规范。一年来,财政部门在抓好财政收入的同时,深化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监管,理财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是大力开展增收节支工作。针对较为严峻的财政收支形势,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增收节支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镇各部门全力以赴抓好各项收入,千方百计压缩支出,确保实现本地区本部门的收支平衡。二是全面推行财政集中支付制度。取消预算单位的支出帐户,单位所有预算内、外支出都由财政集中支付中心实施集中支付。目前已有47个主管部门192个单位纳入了集中支付管理,完成集中支付22393笔,完成一般预算支出支付金额79400万元,进一步规范了行政事业单位支出行为。三是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将财政性基本建设项目纳入政府采购管理,规定投资50万元以上、装修30万元以上的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基本建设项目必须公开招投标。2004年政府采购规模比上年有较大程度地增加,全年完成政府采购总金额 60302万元,比上年增长282%;节约资金6330万元,资金节约率为9.5%。四是加强对专项支出的管理。市财政局专门制订了关于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的意见,要求实施专项基金(资金)预算制度,严格按照计划、项目和实施进度拨款。规范专项基金(资金)帐户设置和会计核算,做到专款专用,纠正单位经费挤占专项经费的现象。五是深化预算外资金管理。以实施财政集中支付取消单位支出帐户为契机,加大对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力度。在收入管理上,严把银行帐户开户审批关,确保财政性资金及时足额上缴财政专户;在支出管理上,严格按照部门预算支出指标,将单位预算外收入划入支付中心实施集中支付。3、发挥财税职能,从政策和资金上支持和促进全市经济发展。一年来,我市财税部门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立足财税职能,积极利用预算、财政贴息、转移支付等手段,支持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一是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财政部门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大了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全面落实对农业生产的各项补贴政策,全市财政共发放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资金927万元。积极向上争取财政支农项目和资金,全年共争取到各类示范项目资金216万元,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多渠道筹措财政资金,努力为农村十项实事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财力保证。市镇两级共安排农村养老保险、土地换保障、农村定工干部报酬补助和养老保险补助等13188万元(不包括预算外资金安排的土地换保障资金16911万元)。二是认真落实财税优惠政策,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市财政安排了专项经费,设立了1000万元的工业和科技发展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扶持企业发展。对12个获得江苏省名牌、著名商标及1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进行了奖励。积极支持企业设备更新,对盛泽地区印染行业企业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给予贴息奖励。进一步支持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对企业“走出去”实行补贴。根据市委市政府文件规定,对六大企业集团和当年投资超亿元企业实施了财政奖励政策,奖励支持预计在3500万元左右。三是积极向上争取财政贴息项目和资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全年共争取到省火炬、星火计划、工业经济新增长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等各类财政贴息项目46个,争取贴息资金和科技三项经费共1136万元,争取外贸出口贴息资金489万元。(四)财政收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肯定一年来工作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当前财政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和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制约了我市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和地方财力的增加;二是财政收入结构不合理,一般预算收入和地方财力增长缓慢;三是政策性增支较多,部分镇的财政收支平衡难度较大;四是支出管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一些部门和单位存在着支出过松和铺张浪费现象。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予以高度重视,并切实采取措施逐步加以解决。二、2005年财政收支预算(一)2005年财政收入预算2005年财政收入安排601800万元(不含出口退税),比2004年实绩增加90055万元,增长17.6%。其中:1、“两税”征收265000万元,比2004年实绩增加42638万元,增长19.18%;增值税出口退税“免抵”调库50000万元,比2004年实绩减少3518万元。出口退税退库50000万元,其25%部分仍由地方金库退税。2、地方工商税收入201000万元,比2004年实绩增加50213万元,增长33.3%。其中地税局征收18亿元,国税局征收涉外企业所得税和新办企业所得税21000万元。3、农业三税及其他收入42800万元,比2004年实绩减少987万元,下降2.25%。4、基金收入43000万元,比2004年实绩增加1709万元,增长4.14%。根据上级规定,提请本次代表大会审议的我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21900万元,比2004年实绩增加39712万元,增长21.80%。其中1、增值税收入(25%)78100万元;2、出口退税退增值税(25%)-25000万元;3、企业所得税收入(40%)33200万元;4、个人所得税收入(40%)16800万元;5、其他地方工商税收入76000万元;6、农业三税(农业税、耕占税、契税)23700万元;7、罚没收入7000万元;8、专项收入(排污费、水资源费、教育附加)9600万元;9、行政事业性规费收入2500万元。附报:1、基金收入43000万元,比2004年实绩增加1709万元,增长4.14%。其中养老保险基金收入40000万元;公用事业费附加收入3000万元;2、中央级收入311900万元,比2004年实绩增加51236万元,增长19.66%。其中(1)增值税收入(75%)234400万元;(2)消费税收入(100%)2500万元;(3)企业所得税收入(60%)49800万元;(4)个人所得税收入(60%)25200万元。(二)2005年财政支出预算根据2005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21900万元测算,当年可用的财力220000万元(不含基金收入留用财力,下同),比2004年预计财力增加32100万元,增长17.08%。2005年可用财力中,市级财政可用财力110000万元;镇级财政可用财力82400万元;吴江经济开发区财政可用财力27600万元。2005年财政支出预算安排220000万元(不含上年结转和上级追加支出等,下同),其中市级财政支出预算安排110000万元;镇级财政支出预算82400万元;吴江经济开发区财政支出预算27600万元。镇级财政支出预算草案由各镇人民政府提请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下面就市级财政支出预算草案报告如下:市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草案按可用财力110000万元安排,比上年一般预算支出100746万元增加9254万元,增长9.19%。具体安排如下:1、经常性经费预算安排55800万元,比2004年支出预算减少2162万元,下降3.73%。经常性经费安排比上年减少的主要原因是2004年罚没收入超收较多,相应返还的办案经费也大幅度增加,剔除该因素,经常性经费预算增加1420万元,增加的内容主要是2004年下半年增加了城管行政执法局、公安增加了辅警,海关、商检增加了协管员,教育、卫生及其他单位招收毕业生,地税局经费由“条管改为块管”等增人经费。2、预备费预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32条“各级政府预算应当按照本级政府预算支出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设置预算费。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自然灾害开支及其他难以预见的特殊开支”的规定,计划安排1500万元,占市级一般预算支出的1.36%。3、专项经费及项目经费预算安排52700万元,比2004年支出预算42784万元增加9916万元,增长23.18%。安排的原则是专项经费按照有关专项收入和有关专项政策规定安排,共安排资金24400万元,项目经费先安排好2004年结转项目如南邮吴江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馆、图书馆、检察院、法院等项目资金需要,共安排资金12500万元。再安排2005年新增项目,如职业中学、吴江中学、鲈乡小学内完善配套项目,松陵二中心扩建工程项目补助,吴江经济开发区“一中二小”三所学校建设补助,以及教育系统其他项目的补助资金,新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110、119、120、122四台合一工程项目补助,绿化工程项目、消防添置装备经费等共安排资金15800万元。分到各大类的支出预算如下:1、经济建设支出预算2540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23%。其中企业挖潜改造支出预算1000万元;科技三项费用支出预算1540万元。2、农副业支出预算10344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1.06%。其中农林水事业费支出预算2411万元;支农支出及农业综合开发支出预算7933万元。3、文体科教事业费支出预算15386万元,比上年预算减少1.72%。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预算12454万元;科学、文广、体育、计生等部门事业费支出预算2932万元。4、社会保障支出预算21544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19.48%。其中卫生事业费支出预算5726万元;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费支出预算4407万元;抚恤和社会救济支出预算1596万元;社会保障补助支出预算9815万元。5、行政和政法支出预算25104万元,比上年预算减少1.03%。其中行政管理费支出预算12805万元;公检法司支出预算12299万元。6、城镇建设支出预算3230万元,比上年预算减少10.20%。其中城市维护费支出预算2330万元;排污费支出预算900万元。7、基本建设支出预算18700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87.94%。8、其他部门事业费及其他支出预算11652万元,比上年预算减少26.48%。其中财税审工交等部门事业费支出预算11034万元;其他支出618万元。9、预备费支出预算1500万元。附报:基金支出预算42500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6.51%。其中基本养老保险支出预算40000万元;公用事业费附加支出2500万元。三、为完成2005年财税任务而努力奋斗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完成之年,又是“两个率先”中第一个率先的实现之年,更是加快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的重要之年。做好2005年的财税工作,进一步发挥财税职能,对于推进我市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意义重大。2005年吴江财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市十次党代会第三次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充分发挥财政宏观调控作用,促进我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应对国家政策调整对我市财政的影响,优化财政收入结构,确保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公共财政等重点支出的需要;强化财政监管,提高财政依法管理水平;加强财政管财能力建设,推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一)积极应对困难,大力组织收入,确保完成财政收入预算任务。2005年我市安排的财政收入预算任务在上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又有较大的增长,而今年国家将继续加强和改进宏观控制及调整完善出口退税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制约着我市财政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另外,今年国家还将出台新一轮的税制改革.因此,财税部门要充分认识到今年财政收入任务的艰巨性,把完成财政收入预算任务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抓紧抓好。要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堵塞各种漏洞,切实做到应收尽收。积极应对国家出口退税改革,进一步加强出口退税管理,把政策调整对我市财政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要重视收入调查研究,优化财政收入结构,逐步提高一般预算收入比重。为调动各镇增收的积极性,今年对各镇完成的“两税”、地方工商税收比上年实绩增收部分继续实施增收分成的奖励政策。为此,各镇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重视、关心和支持财税工作,共同为创造一个纳税人依法纳税、财税部门依法征收的良好环境而努力。(二)科学安排支出,完善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今年预算安排的财政收入虽然比上年有较大的增长,但由于我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全口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拖拉机放线车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度防水工程承包合同
- 2025至2031年中国四方叶片锁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助驳接爪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安徽省高考数学对标命题2(教师版)
- 2025年公有土地租赁合同样本
- 2025至2030年中国离心力卸料离心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门诊部健康教育课件
- 2025至2030年中国接线端子自动装配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 贯彻落实清理规范非融资性担保方案指导意见
- 期中模拟卷(新疆专用)-2024-2025学年八年级英语下学期核心素养素质调研模拟练习试题(考试版)A4
- 2025年签订好的劳动合同模板
- 物理试题2025年东北三省四城市联考暨沈阳市高三质量监测(二)及答案
- 2025广东省深圳市中考数学复习分类汇编《函数综合题》含答案解析
-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人教版)
- 【9道一模】2025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九年级中考一模道法试卷(含答案)
- 金融工程重点总结
- 控烟知识培训课件
- 设备的技改和更新管理制度
- GB/T 5453-2025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