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 第6章小学体育课.ppt_第1页
小学体育教学 第6章小学体育课.ppt_第2页
小学体育教学 第6章小学体育课.ppt_第3页
小学体育教学 第6章小学体育课.ppt_第4页
小学体育教学 第6章小学体育课.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张立谱 邢台学院初等教育学院,第6章,小学体育课一、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以及教学要素二、小学体育课的类型三、小学体育课的结构(传统形式)四、小学体育课组织五、小学体育课的密度六、小学体育课的运动量负荷七、小学体育课的准备工作,一、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以及教学要素,(一)小学体育教学的概念(二)小学体育教学特点(三)小学体育教学诸要素,(一)小学体育教学的概念,小学体育教学是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统一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运动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是实现小学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小学体育教学特点,(一)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二)体育教学组织的多变与复杂 (三)体育教学中的人际交往频繁(四)体育教学有利于开展有针对性思想品德教育,小学体育教学诸要素,(一)学生 (二)教师(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 (六)教学环境 (七)教学方法 (八)教学评价,小学体育教学诸要素,(一)学生 首先,体育教学的第一个问题是:“体育教学为谁而组织?”,当然是为了学生,因此体育教学的第一个基本因素是学生。没有学生就没有必要组织体育教学,没有学生也就不存在体育教学。学生是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因素,也是最活跃的因素。,小学体育教学诸要素,(二)教师 体育教学第二个问题是:“体育教学是谁组织和实施的?”,回答是教师,因此体育教学的第二个因素是教师。没有教师就没有了体育教学中的“教授和指导”,没有教师也不可能存在体育教学。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设计的参与者、课程的实施者、也是把握教学方向的责任者。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中的主导因素,也是内在的掌控因素。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是教材制造者、传授者以及指导者。,小学体育教学诸要素,(三)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的第三个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组织体育教学?”,这是体育教学的目的和 目标的问题,因此体育教学的第三个基本因素是体育教学目标。没有教学目标的教学不能说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体育教学目标是教师掌控体育教学的依据,没有目标也就没有了体育教学。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具有超学段、学段、学年、学期、单元和课时等多层次的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中的定向和评价因素。,小学体育教学诸要素,(四)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的第四个问题是:“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教的和学生学的是什么?”,这就是体育教学内容,因此体育教学的第四个基本因素是体育教学内容。没有教学内容的体育就不成为教学而只是锻炼,就不是学科而只是活动,没有教学内容体育教学就空洞化了。体育教学内容是由内容的实体(课程)和内容的载体(教科书)共同组成的,它们是体育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学科的体系和学生的需要选编出来的。,小学体育教学诸要素,(五)教学过程 体育教学的第五个问题是:“体育教学沿着什么样的途径达到目标?”,这就是合理的体育教学过程。没有合理的体育教学过程就不能完成体育课程的设计,没有了体育教学过程体育教学也就没有了时间和程序上的支撑。教学过程是体育教学中的时间和流程因素,不同的教学时间主要表现为“单元规模”的问题、不同的流程主要体现为“教学模式”的问题,流程、时间和以及它们与效果的最优化就是“教学设计”的问题,因此,体育教学过程是教学的最中心因素。,小学体育教学诸要素,(六)教学环境 体育教学的第六个问题是:“体育教学是在什么环境下组织的?”,这就是指“教学是不是具有良好的条件和氛围?”,条件主要指物质方面的环境,如场地是不是舒适和整洁?器材是不是完备?场地布置得是否合理?等等;氛围主要指非物质方面的环境,如师生关系是否融洽?生生关系是否有利于互助?校风是否正派?班风是否良好?课堂气氛是否和谐?等等。没有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就会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有时甚至会严重影响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小学体育教学诸要素,(七)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的第七个问题是:“怎样实现最好的体育教学?”,这是体育教学方法的问题。体育教学方法也是体育教学一个重要的基本因素,它是与目标、教师、与学生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体育教学方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所选择的有效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其中包含为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的各种信息及其传递方式。,小学体育教学诸要素,(八)教学评价 体育教学的第八个问题是:“我们看到的体育教学是怎样的?”,这是体育教学的评价问题。体育教学评价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基本因素,它与教学目标、教师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教师根据目标制定各种评价指标,这些指标有评价教师“教”的方面,也有评价学生“学”的方面。,二、小学体育课的类型,(一)理论课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又分为: 1.引导课:学期开学第一节课,明确教学目标、 任务,讲解体育课上要求等。 2.理论课:室内讲授体育理论知识,雨雪天灵 活安排。(二)实践课又可分为: 1.新授课:以学习新教材为主的课 2.复习课 3.综合课 4.考核课:以检查学生学习成绩为主的课,三 小学体育课的结构(传统形式),(一)开始部分 10%以内(二)准备部分 20% (三)基本部分 60-70%(四)结束部分 10%,四 小学体育课组织,(一)小学体育课组织概念(二)小学体育课组织的内容(三)小学体育理论课的组织(四)小学体育实践课的组织,(一)小学体育课组织概念,小学体育课的组织是指为实现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所采用的各种合理措施与手段。小学体育课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二)小学体育课组织的内容,1理论课组织的内容:主要有课堂常规、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问、讨论、板书、演示挂图模具、组织学生朗读、课堂测验和练习以及布置作业等。2实践课组织的内容:主要包括课堂常规、队列、体操队形、编班分组和分组教学、组织学生练习和锻炼身体、安排保护、帮助和休息、队伍调换、场地器材的布置以及体育干部的培养和使用等。,(三)小学体育理论课的组织,一般理论课的教学程序:组织教学、安定课堂秩序;复习提高、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讲授新内容;新课讲完后,要及时进行新内容 的巩固。,(四) 小学体育实践课的组织,1.班级教学组织形式(1).自然班教学组织形式(2).合班分组教学形式(3).小班化教学:最好在20-30人左右, 这是教学改革的趋势。2.课内教学组织形式 : (1).全班教学 (2).班内分组教学,2.课内教学组织形式,(1).全班教学优点:便于统一调动指挥,全面照顾学生,有较高的练习密 度;缺点:不利于区别对待、个别辅导。班内分组的基本形式:随机分组、同质分组(体能和技能大致相同的划分为一组)、 异质分组(男女搭配分组;不相同体能与技能分在一组)、合作分组、帮教分组、友伴分组。,2.课内教学组织形式,(2).班内分组教学主要有 分组不轮换和分组轮换,而分组轮换又有:两组一次等时轮换、三组二次等时轮换先合(分)组,后分(合)组。,2.课内教学组织形式,(2).班内分组教学: 两组一次等时轮换 两组一次轮等时换示意图 15min(1组)15min(2组) 跳远(新) 排球(复),2.课内教学组织形式,( 2 )班内分组教学: 三组二次等时轮换 时间各:十分钟,2.课内教学组织形式,( 2 ).班内分组教学:先合(分)组,后分(合)组,全班1、2、3、4、组:武术(新),1、2组跳远(旧),3、4、组乒乓球(旧),16min,8min,8min,五、小学体育课的密度,(一)课的密度是指:课中合理运用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合理运用的时间一般指必要的讲解和示范、练习观察和互相帮助、必要的休息和合理的组织措施等。不合理运用的时间指教师多余的讲解、不合理的组织措施和不必要的休息等。(二)测量密度的方法,测量密度的方法,1准备工作:研究教案,了解课的任务、内容和组织方 法;测验者分工(一人记时,一人记录);选择测定对象(一般选中等水平的学生)。2测量工作:从上课开始到下课为止,测量实际所用时间(以秒为单位)。3课的密度 =合理使用时间(40分钟)/课的总时间(45分钟)=89%4对密度的评定 各项活动密度之间的比例是否适当;运动密度是否适当;发现教学过程中浪费时间的原因和组织方面的缺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5目前较合理的密度比例:,5目前较合理的密度比例:,教师指导 15%-20%学生练习 30%-50%学生分析、帮助与保护 5%-15%组织措施 10%-15%休息 12%-25%,六、小学体育课的运动量负荷,(一)体育课运动量安排方法:(二)调节运动量的方法(三)分析和评定运动量的方法,体育课运动量安排方法:,1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运动量开始要逐步上 升,从整个课的结构来看,在基本部分的后半部出现运 动强度的高峰为宜,然后逐渐下降,到下课时恢复到相 对平静的状态。运动量以中等强度(心率次每分左右),这种强 度属于有氧代谢过程的适宜强度,对发展身体最好。小学生体育课,以适当降低强度,提高密度为好,注意 运动量节奏。强度小点,密度大点,负荷少年儿童身心特 点。换要把练习与休息,运动量大的练习与运动量小的练习交替安排,应避免连续进行大运动量练习,也不要让学生长时间等待和休息。以本班大部分学生年龄、身体状况为基础,结合课的任务、教材特点和教学条件,合理安排运动量,并注意区别对待。,调节运动量的方法,要掌握适当的运动量就要善于调节运动量。决定运动量的因素主要是练习的数量、强度、密度、时间和质量等。在教学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减练习数量、次数、时间等来调节运动量。,(三)分析和评定运动量的方法,1 观察法2自我感觉法3脉搏测量法,(三)分析和评定运动量的方法,1 观察法:,(三)分析和评定运动量的方法,2自我感觉法: 通过了解学生的自我感觉,来判断运动量的大小。包括饮食、睡眠、精神、肌肉疼感、练习兴趣等方面。,(三)分析和评定运动量的方法,3脉搏测量法:(1)准备工作(2)测量工作(3)制表脉搏变化曲线图 (4)计算课的脉搏平均数(平均心率),(三)分析和评定运动量的方法,3脉搏测量法:(1)准备工作研究教案,了解课的任务、内容、组织方法。确定测量方法和分工。准备表格、计时表等工具。选择测量对象。一般选中等水平男女生各一名。条件允许或重点研究某些问题,以加学生身体强、中、弱三种类型,对测得的生理曲线进行对比分析。,(三)分析和评定运动量的方法,3脉搏测量法:(2)测量工作课前测定安静(相对)时脉搏。一般在课前五分钟时测定。测量方法一般采用定时测定(2-3分钟)和练习前后测定相结合的方法。以练习前后为主,以定时测定为辅。能比较全面反映出一堂课脉搏变化的情况。每次测定10秒钟脉搏量。多采用遥测心理机进行遥测。,(三)分析和评定运动量的方法,3脉搏测量法:(3)制表脉搏变化曲线图 脉搏 时间,(三)分析和评定运动量的方法,3脉搏测量法:(4)计算课的脉搏平均数(平均心率) 平均心率是 全课心率总和除以课的时间,求得的课的每分钟平均脉搏数。,六、小学体育课的准备工作,(一)备课的意义与形式(二)备课的内容与要求,(一)备课的意义与形式,备课是指体育教师在上课前的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备课是整个体育教学的开始与基础,是上好体育课的前提,也是提高体育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措施。备课的形式主要包括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 个人备课是前提或基础,它是个人对整堂课的思考、认识、设计、实际准备的过程。集体备课通常是教研组或同年级的体育教师在学年、学期或某项教材教学之前,共同研究教材教法、教学重点与学习难点,或介绍一些新的信息和知识。有时也为了协调全校的教学内容和场地器材的安排。,(二)备课的内容与要求,体育教师的备课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事先备课与直接备课。事先备课阶段是体育教师研究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法的书刊;研究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研究学生的情况;了解与学习其他体育教师的成功经验;分析自己以往的经验教训;根据大纲要求、结合本校实际编定学年、学期和单项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等;直接备课阶段是体育教师为某一节课作直接的淮备。 可以分为实践课的准备和理论课的准备。,(二)备课的内容与要求,1 实践课的准备 (1)备学生 (2)备场地器材 (3)备教材教法 (4)编写教案 (5)备骨干,1 实践课的准备,(1)备学生 体育教师通过有意识的观察、翻阅学生登记表和健康卡,以及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家长交谈等,全面了解任课班级的学生人数、体质健康状况、体育基础、对体育课的态度、学习风气、组织纪律以及学生干部、体育骨干和特殊学生的特点等。了解学生对待体育课的意见与要求,尤其要了解不同班级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另外,在课前还要及时了解出勤人数、请假情况等。,1 实践课的准备,(2)备场地器材 场地器材的准备是上好体育课的物质保证。体育教师要在充分了解本校场地大小布局、器材多少的基础上,切实掌握本次课同时上课的班级,以及可供本班教学使用的场地器材,以便对场地器 统筹规划,做到充分利用、合理布置、方便教学、保证安全、美观卫生。,1 实践课的准备,(3)备教材教法 体育教师在系统钻研大纲教材,制定学年、学期、单元计划的基础上,深入钻研本次课的具体教材与教法。首先要分析本次课在学期和单元教学中的前后联系,明确本次课的具体目标;其次要钻研本次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再次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和场地器材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确定课的教学步骤与组织方法。,1 实践课的准备,(4)编写教案 编写教案是体育教师在了解学生和客观条件、钻研教材教法的基础上,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教学方案。是体育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通过编写教案可以提高教学的计划性,防止随意性。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认真编写教案。所不同的是实习教师或刚走上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