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上册秋天 (10).doc_第1页
(部编)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上册秋天 (10).doc_第2页
(部编)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上册秋天 (10).doc_第3页
(部编)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上册秋天 (10).doc_第4页
(部编)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上册秋天 (10).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秋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秋天是一篇写景散文。课文抓住天气、树叶、天空、大雁等事物的特点,描写了秋高气爽、黄叶飘落、北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全文有 3 个自然段,每一段观察角度、观察的对象各不相同。第一自然段以天气转凉、黄叶飘飞写出秋天的特征。第二自然段取仰视角度,写出天空的蓝和高,以及雁阵的飞行方向和队形变化。第三自然段用感叹句充分表达作者面对秋天到来的喜悦之情。秋季景色优美,作者所选的景象都很具有代表性。课文有两幅插图,其中“落叶、雁群”与课文描述情景对应。“成熟的庄稼”“捧着松果的小松鼠”揭示了秋天更多样的特点,留给读者对于秋天美好的遐想。二、学生分析:秋天一课是学生第一次真正意思上接触的文章,对孩子来说既好奇又陌生。如何引导孩子们走进课,读好生字词再到读好句子,最后读通读顺课文并感知秋天的美好,是个很大的课题。本班学生识字量也不大用什么样的方法让他们认识并掌握这些生字词也是很值得考虑的事。三、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阅读教学要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养成阅读兴趣是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的保证。本教案采用以读代讲为主,加以老师适当指导的学习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朗读中感受秋天的基本特征,从朗读中领略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另外,引导学生学会看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加入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感受秋天的美,并且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直至熟读成诵。低年级注重识字与写字教学,本设计引导学生尝试运用随文识字和字理识字、加一加等多种方法学习识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从而达到有效识字的效果。四、教学目标1、准确认读本课的生字“秋、气、树、叶、片”和木字旁和口字旁;学会书写笔画横撇,正确书写“了、子”。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读好轻声“了”、儿化音“一会儿”。在学习第 1 自然段的基础上,背诵课文。3、结合生活观察,能用“秋天来了,什么怎么了”的句式说说秋天的景物,把生活观察与语言结合感知秋天的变化和秋天的特色。五、教学重难点: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积累,我把教学的重难点定为以下几点:教学学重点:1、准确认读本课的生字“秋、气、树、叶、片”和木字旁和口字旁;学会书写笔画横撇,正确书写“了、子”。2、正确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结合生活观察,能用“秋天来了,什么怎么了”的句式说说秋天的景物,把生活观察与语言结合感知秋天的变化和秋天的特色。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5分钟)1、孩子们,假期里你们去找秋天,秋天的大自然美吗?让我们再次走进秋天的大自然。播放秋季美丽景色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教师配词:大自然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也是一位出神入化的魔术师,她迈着轻盈的脚步缓缓走来。她带领我们拥抱广阔无垠的田野,她带领我们漫步层林尽染的树林,她邀请我们穿梭鲜花盛开的花园,她邀请我们来到硕果累累的果园。看了这么多美景,你最想说什么?(学生自主说话,要求把话说完整并且声音响亮。)谁使大自然这样美丽?(指板书读:秋天)2、学习生字“秋” :认读“秋”,秋字由哪两部分组成,左边的禾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捺要变成点呢?是的,禾哥哥要让出地方给火妹妹。(加一加的方法:禾和火组成秋)咦,“秋”字为什么是由禾和火组成的呢?(让孩子们通过想象古人造字的情趣然后揭示“禾”表示庄稼,“火”表示成熟。秋是个收获的季节。秋还可以和谁交朋友组成词?3、秋天来到果园果子熟了,来到田野稻谷黄了,那景色可真是迷人的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秋天(齐读课题)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秋天美景的视频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引领学生直观地感受秋天到来时的景色变化,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秋天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铺垫。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认识自然段。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自然段有自己的开始标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两个字的位置)。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明序号可以帮助我们来分清每个自然段。(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师标出第1自然段的序号)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标出课文中的其他自然段吧。2、学生尝试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3、(多媒体课件展示)引导学生明确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4、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课文里的秋天是一派怎样的景象,老师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小朋友们认真倾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清自己不认识的字宝宝读音。5、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小朋友们也很想读读课文了吧,请大家在拼音宝宝的帮助下,也像老师一样来好好地把课文读3遍。如果你有困难就举手请老师帮忙,也可以请教同桌小朋友喔。(出示读书要求:第一遍一边读课文一边圈出生字宝宝,第二遍把每个字读正确,第三遍能连起来读一读。)学生读课文,读不好的地方可以再读读。6、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小朋友读书的声音那么响亮,读得那么起劲,一定很喜欢这篇课文。我请一个小朋友读一个自然段,要请几名呢?(1)指名读第1自然段,相机指导生字读音。了:认识“了”;“了”读轻声le,要读得又轻又短,师范读;感受“凉了、黄了、来了”读音;请生说说带“了”词。子:在“叶子”一词中读轻声。片:三拼音节,注意前鼻韵母an的读法。齐读第1自然段。(2)检查第2自然段的朗读情况,教师相机指导。 请学生注意“儿”没有注音,“一会儿”为儿化音,引导学生读好儿化音。课件出示“儿子、女儿”,指名读词语,与儿化音区分开。?(3)指名读第3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好“啊”字。7全班齐读,检查生字读得是否准确。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教师讲解等方法使学生非常直观地认识自然段。本环节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的能力,通过范读、自读、指名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完整的句子,不顿词、断句,重视对翘舌音、三拼音节的复习巩固,从而能使学生准确地拼读音节。三、随文识字,品读课文第1自然段。秋天到了,天地万物发生了很多变化,(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一边看课文的插图,一边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1、认识标点逗号和句号第一自然段是一句话,像小蝌蚪一样的叫逗号,像小圆圈一样的是句号。(学生跟老师读两种标点的名称)动画介绍两种符号作用。瞧,它们来了!读句子,读好逗号的停顿。2、第一自然段里写了秋天什么变了?请小朋友们圈出“天气”“树叶”。3、天气凉了。(1)学习生字“气”。秋天来临的时候,小朋友们换下了短袖穿上了长袖的衣服那是因为(天气凉了)。“气”是要认识的一个生字(出示字卡“气”拼读);问:气的象形字是什么样的呢?出示图片说:气多像袅袅上升云气,你能给它找朋友吗?总结“气”与气体有关系。(3)指导读句子,“凉”字读重音。A秋姑娘来了,天气B秋姑娘来了,夏天悄悄离去,天气C 秋姑娘来了,夏天悄悄离去,暑气跑得无影无踪,天气2树叶黄了。阵阵凉风吹来了(1)认读生字“树叶”出示各种“树叶”的标本。(出示多媒体课件)这些小宝贝就是树叶。看,它们的形状各有不同。如果你喜欢它们就请大声地叫出它们的名字(2)学习生词“树叶”。认识偏旁:木字旁、口字旁。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树叶”?加一加:“木”加“对”就是“树”,“口”加“十”就是“叶”。 (3)课件播放树叶由绿到黄的变化过程。树叶是秋天信件,古人说一叶知秋。秋天到了,树叶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由绿变黄、由绿变红看来,只有仔细观察才会发现大自然的这些奇妙的变化呀!(4)指导学生朗读,强调“黄”要读重音。A师:天气凉了,绿绿的树叶(学生)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B师:绿绿的树叶慢慢地(学生)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C师:绿绿的树叶慢慢地慢慢地(学生)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3、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1)出示句子比较读“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一片片”是很多片)(2)师请生看课文的插图理解。师:孩子们你们看书上55面的图画,听到秋风的召唤,树叶们纷纷落下来投进大地妈妈的怀里。(4) 了解“片”的字理。出示“片”的古文字,“片”的古文字就像一分为二的木片,所以“片”的本义是平而薄的物体。(5)拓展词语。你能说“一片片”这样的词语吗?课件出示:一片片()一片片()(6)想象情境,指导朗读。A师:天气凉了,树叶黄了,像蝴蝶一样(学生)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B师:天气凉了,树叶黄了,像小鸟那样(学生)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4、三次齐读第1自然段,试着背诵。引语:第一:秋天到了,身边的景物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吧!第二层:秋风习习,落叶飞舞第三层:金风送爽,落英缤纷,多么美丽啊!一起来背诵第四层:一起来背诵5、小结过渡:秋天可真美呀!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来了!) 秋天可真美呀!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来了!)四、拓展延伸,说说秋天的美丽变化秋天凉风习习,天气变了,树叶黄了,秋天还有哪些变化呢?出示句式配以图片:秋天来了,什么怎么了。(学生按句式说句子后加上“啊,秋天来了!)五、写字1、回顾生字(摘果子游戏)秋天来,硕果累累,老师请小朋友一起摘果子。为什么“了”摘不下来呢?原来它说让小朋友会写才能摘。2、教师教学生字“了、子”书写还记得生字宝宝的家吗?(出示田字格和顺口溜回顾田字格各个方位)认识新笔画横撇并教学写横撇A、回顾写过的笔画每个字由不同的笔画组成,要想写好一个字,就必须把这个字中的每个笔画都写好,笔画有有“横、竖、点、提、撇、捺、横折、提、竖折、撇折、弯钩”。B、现在我们要来学习“横撇”的写法。(板书课题:横撇) 师: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横撇”。(示范并讲解“横撇”的写法,板书要领:横画短、折处顿、撇画轻读一读) C、下面,请小朋友在田字格中书写三个“横撇”。边写边想要领,看看谁能写得最漂亮。出示“了”请生观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