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2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 7 一、项目名称 . 7 二、项目委托策 划单位 . 7 三 、项目委托策划单位 . 7 四 、 建设地点 建设规模 建设内容 建设期限 . 7 五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 3 六 、项目概况 . 4 七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建议 . 4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发展概况 . 5 一、 市 况 . 5 1、地理位置 . 5 2、自然状况 . 5 3、行政区划 . 6 4、农业资源 . 6 5、 农业生产 . 7 二、 概况 . 8 1、基本情况 . 8 2、资 源状况 . 8 3、发展情况 . 14 3 三项目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 15 1、生态观光农业发展前景 . 15 2、生态观光农业发展趋势 . 15 3、生态观光农业的基本特点 . 16 4、生态农业观光园发展定位 . 17 第三章 项目建设规模与产 品方案 . 17 一、指导思想 . 18 二、建设目标 . 18 1、总体目标 . 18 2、阶段目标 规划期为 6 年 . 19 三、项目建设规模 . 20 1、现代农业区 . 20 2、特色作物区 . 20 3、特种养殖区 . 20 4、农产品加工区 . 21 5、民俗文化新村 . 21 7、绿色 阳光养老院 . 15 第四章 项目建设所具备的条件 . 16 一、 市 第十 二 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 ( 农业 方面) . 16 二、 第十 二 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 (农业方面) . 16 三、 市 积极引进企业投资发展 . 16 4 第五章 生态农业观光园 市场分析与预测 . 17 一、生态农业观光园概况 . 17 1、生态农业观光的涵义 . 17 2、生态农业观光园的主要类型 . 18 3、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功能分区 . 20 4、生态农业观光园的目标 . 20 二、生态农业观光园旅游分析 . 27 1、相关数据 . 27 2、旅游要 素 . 28 3、经济效益 . 23 三、绿色食品市场分析 . 23 四 、市蔬菜生产与市场供求形势 . 30 五 、特种养殖 . 25 1、 梅花鹿养殖 . 27 2、 孔雀养殖 . 27 3、 有机猪养殖 . 27 4、 土鸡养殖 . 27 第六章 技术方案 . 34 一、设计原则 . 34 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技术 . 34 三、 引进适合的高经济作物 . 35 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 . 35 5 五、庭院生态模式建设技术 . 35 第 七 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 36 一、工程项目管理 . 36 二、组织机构 . 36 三、人力资源 . 37 四、员工培训 . 37 五 、 员工配置 . 38 第 八 章 投资估算 . 388 一、估算编制范围 . 38 二、估算编制依据 . 38 三、投资估算 . 39 第 九 章 经济分析 . 41 一、年营业收入 . 41 二、成本估算 . 41 三、所得税 . 42 四、利润估算 . 42 五、财务指标分析 . 42 六、资金筹措 . 44 1、积极招商引资 . 44 2、鼓励农民投入 . 45 3、争取国家政策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 . 46 6 第十章 风险分析 . 47 一、发展高科技生态农业是防范农业风险的根本途径 . 47 二、 传统 农业面临的风险 . 47 1、资源风险 . 48 2、自然风险。 . 48 3、市场风险 . 49 三 、农业生态观光是化解 传统 农业风险的关键 . 50 四 、防范风险措施 . 50 第十 一 章 研究结论 与建议 . 51 一、推荐方案总体描述 . 51 二、结论与建议 . 52 附图附表附件 (附后) 7 业发展有限公司 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 可研报告 第一章 总 论 一、项目名称 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 态农业项目”。 二、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 项目建设单位: 法人代表: X X X 注册资本: 500 万元 企业类型: 注册地址: 成立日期: 三、项目策划单位 策划执笔: 四、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期限、建设内容 1、建设地点: 市 8 2、建设规模: 态农业项目 是一个以生态 农业 开发为宗旨,集科研、种植、养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 , 为确保产品优质高产 , 生态园聘请 农业 专家 为 技术指导 ,将畜禽、水产的养殖与销售,果树、蔬菜的种植,以及观光休闲集于一体,总面积 约为 550 亩。 3、建设期限: 建设期为二年 4、建设内容: 2012 年计划 重点建设 基础设施 : ( 1) 按功能规划为二个大区; 绿色生态园 区:紧靠大路,交通十分便利,占地 300 亩。 高经济作物种植区:大路南边 3 公里处,占地 230 亩。 ( 2)兴建小型现代化的养殖中心; ( 3)修建工作人员办公区、宿舍及小规模接待区; ( 4)修建沼气池,满足生态园照明等生活需要; ( 5)修建一座高标准的 500 平米的温室生态餐厅,可供 200 人同时就餐: ( 6)修建一座 1000 平米的温室农业生态 观光园: ( 7)修建 20 米 *50米的鱼塘 6 个,方便养殖和垂钓 : ( 8)修建 100亩蔬菜大棚,可建 70 个 500 平米( 大棚 : 9 2、 2013年计划: ( 1) 兴建和完善集餐饮、棋牌、垂钓、休闲、游乐、园林绿化和乡村情调于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园区。 ( 2)运用现代化市场营销手段,积极发展观光、度假、采摘业。 ( 3)兴建绿色环保养老院。 3、 建立绿色产品生产基地 。 进行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建立以立体种植和立体养殖为主的高效生态科技示范园,今后 社会消费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生产质优价高的无公害畜禽肉 类和蔬菜粮食等是今后农业生产领域的主要任务。 4、 建设农业 生态 休闲观光园 。 在生态示范园的基础上,立足生态园“绿色环保”以及生态园的休闲园的特点,充分利用生态园自然 景观 ,形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和集“ 自然 生产 休闲 康乐 教育”于一体 的景观综合体 ,发展体验农业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特色旅游。 五、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1)依据农业部发布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计划”示范建设项目技术指南。 2)依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 2006 2010 年、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4、市 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市优势 10 农产品发展布局规划、市农业“八大体系”建设规划和市“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等。 3)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委托书及咨询服务合同。 4) 政府的有关扶持生态农业发展的文件规定。 5)国家现行的有关政策和法规。 六、项目概况 “ 态农业项目”依托其良好的地理环境优势,以产业化为载体,以形成绿色农业生态环境和旅游产品品牌为目标,以建设新农村、改善和优化农村经济为目的,将科学规划管理、绿色种植技术、生态科学养殖技术、旅游资源开发与市场营销网络有机组合的农村综合型、实用型、生 态型的一种模式。该项目建设的核心是开发建设包头近郊新型观光农业旅游示范区。 通过实施“ 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 将形成内蒙古自治区新农村建设人才培训基地,同时以 为中心,最终形成面积约 平方米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园区建设在黄河岸边,依托黄河美景,打造 塞外 江 南, 使整个园区更加秀丽宜人,景色如画,是旅游、观光、休闲的好去处。 七、可行 性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建议 通过实施“ 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形成集种养、加工、销售、生态休闲为一体的城郊型经济模式,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促进生态农业建设。为 市发展高端、高效和高辐射力产业以及创新型城市建设服务。 11 该项目总体投资为 2300 万元,其中征地费及土地使用权租赁资金 220 万元,该项目具有投资少、见效快、使用周期长、操作简便、易被农民所接受等特点。因此,该项目建设前景广阔,符合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战略的要求。实施“ 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是可行的。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发展概况 一、 概况 1、 地理位置 美丽富饶的 于自治区西南部,黄河中游南岸, 高原 北端。东西长 133公里, 南北宽 66公 里,总面积为 8188平方公里。 地理坐标:东经 109 100 110 45,北纬 40 00 40 30。北与国家钢铁稀土基地 包头市隔河相望,东南西分别与 准格尔旗 、东胜区、 杭锦旗 接壤。 地处蒙中 经济区 ,内蒙古自治区最主要的“呼和浩特 包头 乌海”产业带与连通我国中西部的神华铁路产业带的“ T”字型结合部。旗人民政府 树林召 镇 ,是包头 西安 210国道和 包神铁路 线上的重镇,是包头通往 市、陕西、 地的交通要道,是 市的北大门。 2、 自然状况 地形地势 全旗地形 南高 北低,海拔高度由 1500 米降至 1000米。分三大自然类区,南部属 台地北端,占总面积的 24%,系丘陵土石山区,土壤属栗钙土类,矿藏丰富,地势起伏 较大, 12 水土流失严重,分布有 7 个乡镇、 89 个村、 604 个 村民小组 、 67950口人;中部为库布其 沙带,占总面积的 49%,土壤属沙壤土,宜林宜牧,水土流失特别严重,分布有 1 个苏木、 5 个 村(嘎查)、262 个村民小组、 6724 口人;北部为 黄河冲积平原 ,占总面积的27%,地势平坦 ,土壤属灌淤草甸土类,是国家 商品粮基地 和国家农业开发区,分布有 12 个乡镇、 138 个村、 673 个村民小组、258461 口人。 气候 类型 属典型的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度 75%,干燥少雨,冬寒夏热,昼夜温差大, 年均 日照时数 约 3000 小时,年均气温 C,无霜期 135 150 天,太阳能、风能资源充 裕。年均 降水量 240 360 毫米,主要集中在 7 9 月份。 3、 行政区划 全旗总人口约 34万多人, 人口密度 平方公里。有蒙 、藏、满、回、壮、达斡尔等 14个 少数民族 。 是一个以 蒙古族 为主体、汉族占大多数的多民族杂居区。 辖 9个镇、 10个乡、 1个苏木:树林召镇、 白泥井镇 、 大树湾镇 、 、高头窑镇、耳字壕镇、中和西镇、 吉格斯太镇 、王爱召镇、乌兰乡、 昭君坟 乡、树林召乡、 榆林子乡、德胜泰乡、蓿亥图乡、 青达门乡 、盐店乡、敖包梁乡、 马场壕 乡、 展旦召苏木 。 4、农业资源 市 50%的粮食产于达旗。 基础设施建设 “九五”期间,累计投入 资金近 4 亿元,实施了 13 一系列国家级大项目,主要有 : 农业综合开发 、水保世行项目、商品粮基地建设、“ 380”人畜饮水工程、节水灌溉、堤防 建设、农村电网改造、砒砂岩治理、生态建设项目等。 粮食作物 主要是小麦、 玉米 、马铃薯、杂粮等, 2004 年种植粮食作物 公顷,其中小麦 米 铃薯 顷,杂粮 公顷。 经济作物 主要是葵花、 甜菜 、油料、制种、优质牧草等。 2000年种植经济作物 公顷 ,其中葵花 公顷,甜菜 公顷,蔬菜 公顷,制种 公顷,优质牧草 公顷。2004 年种植经济作物 公顷 ,其中葵花 5769 公顷,甜菜 菜 种 17861 公顷,优质牧草 17298公顷。 林业 2004 年,全旗有林地 公顷,其中,造林保存面积 公顷,飞播造林保存面积 公顷;草原 公顷(人工种草 2 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24 万公顷。植被覆盖率 渔业 全旗养鱼池面积 322公顷,主要集中于大树湾、 沿河乡镇,年产鱼 2650 吨,跨入自治区五强行列。 5、 农业生产 农业 生产 全旗目前已形成年产小麦 公斤、玉米 料 1673万公斤、甜菜 秸秆 食品 吨、皮张 70万张、羊毛 1221 吨、羊绒 311 吨、鲜鱼 14 特色产业 种植业,引进了水稻、玉米制种、花卉、南瓜、芦笋、枸杞、麻黄草、牧草等特色品种;养殖业上,发展了鹿、山鸡、肉兔、肉狗、鸵鸟、肉 奶牛 等特色养殖;林业上,发展 了山杏、松柏、沙柳、大白柠条等既有 经济效益 又有生态效益的林产业;渔业上,发展了 黄河 鲤鱼、粘鱼及大银鱼等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种。 二、 1、基本情况 位于 西部,黄河南岸,东与大树湾镇、树林召乡以罕台川为界,西与昭君坟乡毗邻,南与展旦召苏木相连,北靠黄河与包头市的红旗农场、黄河乳牛场隔河相望。 2、资源状况 设、长胜、天义昌、海子湾、黄木独、井泉、胜利、福茂城、沙圪卜、和平 10 个行政村, 81个合作社,总人口 17057人。全镇总面积 270 平方公里,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下水资源丰富。全镇总耕地面积 亩,其中水浇地 作物以小麦、玉米、甜菜、油料为主。 3、发展情况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逐年增加投入,全镇拥有高压线路 148 公里,低压线路 345 公里,变压器 140 台,机电井 764眼,扬水站 4 处。有效灌溉面积达到 5582公顷,对 里黄 河堤防和 里罕台河 15 堤进行了加固修建。乡镇企业发展到 339 个,主要从事建材、运输、商业、饮食服务、修理等。 交通邮电事业迅猛发展。全镇砂石公路达到 52 公里,已安装 128门程控电话,自来水供水人口达 1 万人。镇政府所在地镇区建设初具规模 ,全镇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形成了葵花籽及各类蔬菜等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带动了产业基地建设。 招商引资成果喜人,现有国内外 23家企业在本镇“安家落户”。财政和农民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崇高科技,崇高知识,发展意识增强。 三 项目提出的背 景和意义 1、生态观光农业发展前景 生态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 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 观光农业应运而生,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 2、生态观光农业发展趋势 现代社会,人们渴望能在优美的环境中放松休闲。于 是,回归田野自然的观光农业就成为人们最好的选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新的热点。据专家介绍,观光休闲农业,在日本美国 16 等发达国家世纪年代就已形成产业规模,进入年代,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光休闲农业也应运而生。 生态农业观光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有着丰厚的社会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在解决温饱之后,人们对吃穿以外的生活追求日益增多,日趋多样,这是观光农业发展的主要基础。与此同时,节假日的增多,双休日的实行,为人们外出休闲观光旅游提供了大量的时间 。从人们旅游情趣多向性来看,追求田园式的生活情趣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向。而现实中,这样的景点场所显得相对匮乏,这就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市场; 优越的地理位置、依托黄河水资源和多样的农业资源,则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生态观光农业的基本特点 生态农业观光园不是人们通常所述的,与生态农业、旅游农业、高效农业等同意义上的生态农业观光,它是在现代农业基础上,集合现代农业建设的实践经验,迎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情趣变化的需要而提出的。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 优势为基础,以高新示范园区为桥梁,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融直接效益与观赏效益长远效益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新体系。它具有五大基本特点: 1)市场化: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起点和终点都要定位于市场上。其市场范围更为广阔,融人了情趣与休闲的内涵。 2)专业化:专业化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没有专业化就没有 17 现代化。因此,生态农业观光园的专业化是其必然。 3)一体化;生态农业观光园是较高层次的现代农业,一体化是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核心。更加广泛的和大量的第三产业组织会全面介入和渗透于生态农业观光园,开展全方位系列化和多样化的 服务。 4)高新化:高密度的资金投入,高新技术的集中采用,是生产高品位高效益产品的必备条件。生态农业观光园对高新化的要求更高,因为它不仅要生产人们喜欢的直接产品,而且要生产人们喜欢的休闲与观赏产品生产的环境。 5)示范与观赏性:这是生态农业观光园区别于传统现代农业的最基本和最主要之处。在生态农业观光园中,示范性和观赏性是其基本内涵。 4、生态农业观光园发展定位 生态观光农业园主要是以发展养殖、种植为最主要的经营项目,养殖和种植品种力求做到新奇特。在养殖品种中,可引入市场销售情况较好人人爱吃的动物及特色品种。 种植项目应引进速生抗病丰产好看好吃,或外观奇特的产品。 在生态观光农业园内游客不但可吃到各种山珍野味,品尝到珍奇水果蔬菜,还能看到各种动物表演,同时还能烧烤垂钓采果,制作栩栩如生的标本,使农产品在各种休闲参与的项目中就地消费。利润和效益是普通种养业的至倍。 第三章 项目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18 一、指导思想 遵循“市场导向,政府引导,突出特点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按照“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基本方针,把握农业及旅游业的重大发展的机遇,以农业生态和民俗文化为主体,把生态农业园建设成为集观光旅游、休闲渡假和生态农业于 一体的综合性农业风景旅游区。 提升改造传统的农业产业,使之成为中国现代化农业和农村的窗口,成为一流的高档优质无公害食品供应基地,展示当地农家风貌和民俗风情的观光休闲胜地。实施旅游带动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农业景观的旅游功能,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丰富旅游业内涵,拓宽旅游业发展瓴域,实现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农业的有机结合,形成旅、农共生发展的新型高效产业。 二、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新型绿色环保生态农业园的建设,达到开发农业自然资源,提高生态农业系统的产业水平,建立 一个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效农业经济模式的目的。园区建成后,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能力 5 万人次,年均增长 5%;特色农产品及加工年产值 860 万元,年均增长 8%;旅游及其它总收入 300万元,年均增长 10%左右,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达到世界要求的标准水平。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农业装备、农业科技开发特色资源,建设与这地区中心城市相匹配的生态农业园。经过 35 年的建设,把园区建设成为中国现代农业和农村的窗口,优质特色 19 农产品的展示园,一流的农业观光休闲基地,一流的城郊生态农业基地,一流的高科技农业示范基地,一流的高档优质无公害旅游农 产品生产基地。 2、阶段目标 规划期为 6 年 规划建设期 2 年(即 2012 2013 年),市场推广及培养期 4 年(即2014 2017年)。 一阶段( 2012 2013 年):启动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进行水电路的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初见成效,完成现代农业区、特种养殖区、林果花卉区三大主体工程建设,启动民俗文化新村工程。到 2013 年底,完成农业工程建设,现代农业区科技与生产水平达到市先进水平,农产品优质率达到 90%,园区收入达到400 万元。 二阶段( 2014 2015 年):完成生态农 业园全部建设工程,形成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功能区,与旅游形象协调的生态农业园风格初步形成。完善生态旅游设施的配套供给,调整旅游产品结构,完成民俗文化新村工程建设,初步建成旅游设施完善、旅游产品结构合理、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接近国际标准的农业旅游示范区。到 2015 年,园区示范功能开始发挥作用,园区农业科技与生产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园区收入达到 600 万元以上。 三阶段( 2016 2017 年):园区成为旅游繁荣地带和旅游热点景区之一,成为内蒙古一流的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基地。推出生态农业园的郊野乡村生态旅游和健 身性旅游项目,现代生态农业旅游 20 示范功能进一步完善,带动全旗乃至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园区整体科技与生产水平达到国内先进,实现园区特色农副产品及加工年产值860 万元以上,实现园区旅游收入 300万元以上,年均增长率达 10%,实现预期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目标,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力达到全市先进水平。 三、项目建设规模 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建设规模为 平方米。 1、现代农业区 规划建设现代农业蔬菜大棚 100 亩。主要以反季节特色蔬菜及无公害有机蔬菜为主,布局在 绿色生态园 区。无公害蔬菜小区建设智能温室,引进高产栽培技 术,采用滴灌溉技术,常年生产特种蔬菜、山野菜,繁育蔬菜果用瓜种苗。繁育种苗面积 10 亩,年产蔬菜种苗 15亿株,种植无公害蔬菜 90 亩,每亩年产蔬菜 5000公斤以上。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达 210万元。 3、特色作物区 规划用地 230 亩,根据“以需定产,择优安排,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原则,主要种植 中国甜高粱 等经济植物。( 甜高粱,糖锤度平均在16耐旱、耐涝、耐盐碱、耐瘠薄,平均亩产籽粒 250秆 1万斤左右,成熟期 95亩种植需要 1右,平均高度 3秆发酵蒸馏原酒出酒率 8籽粒出酒率 70%,每亩秸秆平均加工乙醇 470升,亩产糖 800斤) 。 主要布局在园区高经济作物种植区。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达 70万元。 4、特种养殖区 鹿园用地 50亩;孔雀园用地 50亩,水产园 50 亩。采用生态环 21 境模拟技术(主要以林下生态养殖)、人工繁育技术,收集驯化繁殖野生动物,为野生动物养殖产业化开发探索道路。布局在 绿色生态园区,探索大棚立体养殖模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产增收。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达 350万元。 5、农产品加工区 规划占地 10亩,规划建筑面积 6000 平方米。建设以市场为导向农产品加工厂 ,带动园区种植和养殖实现规模经营和系列开发,形成产业优势。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达 230万元。 6、民俗文化新村 规划占地 30 亩。由家庭旅馆、群落民俗文化广场和生态农业观光、休闲餐饮中心、特色产品展销中心和园区管理中心组成,布局在绿色生态园 区。积极挖掘推介民俗风情文化,包括民居饮食、节庆礼仪等方面特有的喜好风尚传统和禁忌,对这些有形和无形的民俗风情,要保护挖掘开发利用好。开发森林野菜土特名产和传统工艺品。重点建设农舍改造工程,改造成为具有特色的家庭旅馆。规划年接待旅游客人达 5 万人次以上,年收入达 300 万元。 7、 绿色 阳光养老院 绿色阳光养老院规划用地 10 亩,是在园区建设和经济指标达到既定目标后,在风景如画的园区兴建一个养老院,以 “清新生态、人性管理、幸福宜居”为宗旨,全力打造“阳光、绿色、舒适”的老人之家,让老人在养老院内享受绿色健康生活。 绿色阳光养老院是公益事业,是 业发展有限公司回报社会的一大举措。同时也 22 是树立品牌,形象宣传的一大手段。 第四章 项目建设所具备的条件 一、 第十 二 个五年发展规划 纲要(农业方面) 市 第十 二 个五年发展规划 纲 把挖掘 、打造及引入 特有的 农业 资源,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区位 优势,重点培育 农业精品项目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 。“ 大力实施集约化、自动化、高效益、全天候、反季节发展战略,到 2015 年基地总规模达到 12万 亩,园区面积不低于 100 亩,温室和大棚建设比例达到 1 2 以上,中介服务组织不断完善,产前规划、产中管理、产后营销实现一体化。” 二、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农业方面)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以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手段,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优化农牧业经济结构,全力打造沿河现代农牧业经济带。积极培育特色产业, 以种养加一体化开发为重点,实现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激活农牧业生产发展活力,加快现代化农牧业和新农村建设进程,把达旗建设成为粮食高产基地、绿色蔬菜基地、优质肉羊基地。到 201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 40亿元,年均递增 三、 市 积极引进企业投资发展 市 为促进 农业 经济发展,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外来投资的优惠政策,其中专门有鼓励开发 农业 资源的优惠政策 , 23 市 政府根据开发 蔬菜大棚的 规模及 养殖业 项目 都 给予 大力的 财政支持。 第五章 生态农业观光园 市场分析与预测 一、生态农业观光园概况 1、生态农业观 光的涵义 生态旅游是从 20 世纪 9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生态旅游不仅被定义为一种适应市场机制的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它还是国家政府机构用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有效工具。目前,最流行的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有两个: 1)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负责的旅游和观光行为,主要通过对环境的保护,达到使当地的生态和人口得以持续发展的目的。 2)生态旅游是在一定自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面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 的情况下进行。 3)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人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 生态农业观光应运而生。各地掀起发展观光农业的热潮:有的选择已有的自然风景区或旅游景点为依托,兴建“观光果园”或珍稀 24 动物养殖场;有的以种养殖场为基础,再造人工景观游乐设施;有的集科研技术开发观光旅 游于一体,兴建“水果世界”等等。 4)生态农业观光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旅游业,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涵义。狭义的仅指用来满足旅游者观光需求的农业;广义的观光农业应涵盖“休闲农业”“观赏农业”“农村旅游”等不同概念,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农村空间出让及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使旅游者充分领略现代新型农业艺术及生态农业的大自然情趣的新型旅游业。生态农业观光始于二战后的欧美国家,后在日本台湾等地 充分发展并日趋成熟。由最初的小规模的观光果园形式发展到统一规划的集观光休闲娱乐教育为一体的有组织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区观光农业带,走向多元化多层次规模经营,成为国际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它改变了传统农业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把发展思路拓展到“人地共生”的旅游业与农业结合的理想模式。 2、生态农业观光园的主要类型 生态农业观光园是把观光旅游与农业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旅游活动,它的形式和类型很多。其中规模较大的主要有 5种: 1)观光农园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人内摘果拔 莱赏花采茶,享受田园乐趣。这是国外观光农业最普遍的一种形式。 2)农业公园即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 25 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例如日本有一葡萄园公园,将葡萄园景观的观赏葡萄的采摘葡萄制品的品尝以及与葡萄有关的品评绘画写作摄影等活动融为一体。除了果品水稻花卉茶叶等专业性农业公园外,目前大多数是综合性的,包括服务区景观区草原区森林区水果区花卉区及活动区等。农业公园的面积,因性质和功能而异,既有迷你型的 水稻公园,又有几十公顷的果树公园。 3)教育农园这是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 功能的农业经营形态,即利用农园中所栽植的作物,饲养的动物以及配备的设施,如特色植物热带植物水耕设施栽培传统农具展示等,进行农业科技示范生态农业示范,传授游客农业知识。代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台湾的自然生态教室等。 4)森林公园是一个以林木为主,具有多变的地形开阔的林地优美的林相和山谷奇石溪流等多景观的大农业复合生态群体。在树种结构上,针叶树阔叶树与果树树种相结合;在土地资源利用和空间布局上,林果渔菜花相结合,以森林风光与其他自然景观为主体,配套一定的服务设施,必要的景观建筑,在适当位置建设 有狩猎场游泳池垂钓区露营地野炊区等,是人们回归自然休闲度假旅游野营避暑科学考察和进行森林浴的理想场所。 5)民俗观光村在具有地方或民族特色的农村地域,利用其特有的文化或民俗风情,提供可供夜宿的农舍或乡村旅店之类的游想场所,让游客充分享受浓郁的乡土风情以及别具一格的民间文化和地方习俗。如深圳的民俗文化村等。 26 3、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功能分区 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以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功能为主,兼有度假文化娱乐体育运动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游览区。按其不同的性质和功能进行空间区划,可划分为六个分区: 1)观赏区由观赏型农田带瓜果 园花卉苗圃珍稀动植物饲养场构成,使游客身临其境,感受真切的田园风光和自然生机。 2)示范区由农业科技示范生态农业示范科普示范构成,以浓缩的典型农业模式,展示特色农业生产景观与经营模式,传授系统的农业知识,使游客增长教益。 3)休闲体验区由当地乡村民居乡村活动场所构成,营造游客能深人其中的乡村生活空间,使游客参与农耕活动,学习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以及农业经营管理等,体验农村生活。 4)产品区由可采摘的直销果园乡村工艺作坊乡村集市构成。让游客充分体验劳动过程,自采自制自买的方式亲身体验农产品制作过程 ,并购买乡村旅游产品,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4、生态农业观光园的目标 1)一是直接经济效益目标。生态农业观光园是现代农业的一个新兴分支,是以农业产业为基础。因此,获取直接的经济效益是观光农业最基础的目标,特别是观光农业发展的初始阶段尤为如此。 2)二是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理念。生态农业观光把改善生态美化自然造就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发展环境作为自身发展的目标。 27 3)三是示范观赏目标。离开了这一目标,就没有了生态农业观光。这一目标是“直接经济效益目标”的延伸。换句话讲,也是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 三大目标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三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直接经济效益目标”是三大目标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目标”既为长远利益拓展了空间,又是第三目标 示范观赏目标的基础。而示范观赏目标为基础产业提高了知名度,拓宽了市场空间,促进了“直接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 二、生态农业观光园旅游分析 观光农业旅游是旅游市场中的一种新产品,游为主题,巧妙利用城乡各种差异来规划设计是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生态旅组合旅游产品,以引起旅游消费欲望,满足旅游者食住行游购娱的需求以及参与新型农业技术与生态农业活动感受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旅游形式 ,简称观光农业。 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开发项目,观光农园这一旅游新产品不仅日趋活跃,而且日渐显示出良好的旅游开发前景。在我国发达地区的一些大中城市周边交通便利的农业地带开展的”当一天农民”插队落户”等观光农业旅游 (或乡村旅游 )已搞得红红火火。游历了名山大川的都市旅游者,在农业旅游中找到了一种真正接近自我回归自然的乡土感觉。观光农园以其山清水秀,花果满山,鱼跃禽鸣,荷塘万里,凉亭竹棚,蕉林蔗林成片的农耕景观,从另一方面圆了许多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以农业生态的独特魅力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 1、相关数据 28 据有 关部门总结百姓生活十大变化,其中之一是假日旅游热起来。 1989年,我国国内年旅游人数只有 人次, 2008 年 ,我国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三大市场保持稳定增长。人次 ,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国内旅游人数 人次,收入 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 人次,比上年增长 旅游业总收入 10957 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 2、旅游要素 旅游业的六大要素是“行游住食购娱”,围绕任何一点,生态农业观光都可以有所作为。生态农业观光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它为农业经济开辟了一个全新市场,竖起了一个新兴产业。它从另一种角度去挖掘我们现有的人力物力资源,开拓出一个完全属于农民自己的市场。在这里,农民表现得主动活跃有创造力,而不必听命于机械的需求。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园对于缓解目前农村经济难以突破的几大矛盾,都有不俗的表现: 1)一是解决农民增收难。生态农业观光园产品,大多都在当地销售,农民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现金收入,而且可以最直接地得到消费者的需求信息, 对产品进行开发或改进,实现增收。生态农业观光园的产品是丰富多样的,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大小批量都有市场,小规模的家庭联产承包的经营方式在生产作为加工业原料的农产品时无法显现优势,在这里却可以大显身手,各显其能。 29 2)二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现在,大多数农副产品都供大于求,追求品质成为主流。生态农业观光园以发展地方特色品种为主导,这些品种往往产量相对较低,不为人们重视,一些传统优良品种近乎消亡。生态农业观光园能够发扬传统品种和传统栽培技术之长,生产“有滋有味”的农产品。由于生态保护的需要,生态农业观光园拒绝使用有 害投入品,这样一来,农民无论在选择品种还是选择生产方式上,品质成为惟一目标,其产品大面积实现绿色无公害生产。 3)三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工农业产品都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第三产业是最大的出路。而在农村地区,生态农业观光园应该是最大的第三产业。旅游业具有关联度高的特点,对一二三产业均有巨大的带动作用。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每直接收入 1 元,相关行业就可增收 游业每直接就业 1 人,社会就可新增 5个就业机会。 3、经济效益 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效益显著, 它能使农业经济结构再调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 ,推动农村经济和农业劳动力结构调整,开拓新的增收渠道,创造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箱柜出售合同样本
- 租房担保抵押合同二零二五年
- 公共服务异地签署合同标准文本
- 办公楼的租赁协议书
- 代理管道品牌合同样本
- 公司围墙维修合同样本
- 交易转让合同样本
- 保安派驻服务合同样本
- 工程项目部财务管理制度
- 防火门施工方案
- 水利工程(水电站)全套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 学生宿舍宿管人员查寝记录表
- 配电间巡检记录表
- ISO 31000-2018 风险管理标准-中文版
- 双人法成生命支持评分表
- DBJ61_T 179-2021 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专业人员配备标准
- 毕业设计三交河煤矿2煤层开采初步设计
- 预应力锚索施工全套表格模板
- 食品流通许可证食品经营操作流程图
- 风电场工作安全培训
- 压缩机课程设计(共28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