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杨柳 2教案 湘教版.doc_第1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杨柳 2教案 湘教版.doc_第2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杨柳 2教案 湘教版.doc_第3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杨柳 2教案 湘教版.doc_第4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杨柳 2教案 湘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杨柳 2教案 湘教版教学目标: 1.认识“昔、贱”两个生字,理解“附会、婀娜多姿、援引、冠冕堂皇”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介绍杨柳特点的方法,体会作者对杨柳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教学重难点: 1.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杨柳的赞美,珍爱之情。 2.了解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收集杨柳及作者丰子恺的有关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杨柳的图片,师生谈话,认识杨柳。 2.今天,让我们随丰子恺先生一起走近杨柳,去感受它的独特与美丽。 3.揭示课题并板书。 4.介绍作者: 丰子恺,浙江人,现代画家,文学家、翻译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过渡语。杨柳,是一种平凡的树,但古往今来却成为文人笔下不朽的赞歌,人们或赞其美丽的姿态,或借它表达离别之情。丰子恺先生又想借杨柳告诉我们什么呢? 2.配乐示范朗读。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板书:喜柳 赞柳 三、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 (2)试着理解字义。 (3)找出佳句、美词。 (4)画出疑难之处。 2.检查读书情况。 (1)指名读生字新词,并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寓屋 鹅黄嫩绿 婀娜多姿 援引 冠冕堂皇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四、理清文章脉落 1.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哪些自然段之间的联系更紧密? 2.小组讨论分段,师巡回指导。 3.交流讨论成果。 喜柳:12自然段;赞柳:34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学习喜柳的段落 1.自由读,边读边用波浪线画出喜柳的句子。 2.集体交流自已找到的句子。 3.重点赏析。 (1)因此给这屋起名叫“小杨柳屋”,因此常取见惯的杨柳为画材,因此有人说我喜欢杨柳,因此我自已似乎觉得与杨柳有缘。 A、说说句子中的修辞方法:排比。 B、理解句子之间内在的关系:居柳屋画柳树喜柳树亲柳树。 C、朗读,加深体会,读出感情。 (2)或者说我爱它的鹅黄嫩绿,或者说我爱它的如醉如舞,或者说我爱它的婀娜多姿,或者说我爱它是陶渊明的宅边所种,或者还可以援引“客舍青青”的诗作为自己爱柳的理由。 A、哪些指的是柳树的外在美,那些指的是柳树的内在美。 B、放柳树的图片,加深对其外在美的认识。并结合描写柳树的诗句来欣赏理解。 C、讲述陶潜为何又号“五柳先生”的故事,并理解柳树中“清逸”的文化含义。 D、学生回忆渭城曲,理解柳与友谊的象征关系。 E、学生综合理解柳树的内在美与外在美。 二、学习赞柳的部分 1.默读,思考: 哪些句子是赞美柳树的,赞美了柳树的哪些特点? 2.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重点理解: (1)听人说,这种植物是最贱的。 似贬实赞:不求索取,只讲奉献。 (2)杨柳的主要特点,是其下垂。 “垂”:谦虚,不忘本。 (3)何以专让柳作为春的主人呢? 结合上述两点来加深理解:因杨柳品格高尚,代表着美好,代表着生命,故人们将它作为春天的象征。 三、总结全文 1.再读全文,弄清作者的写作目的。 表达自己愿作杨柳一样朴实无华、乐于奉献、不忘根本的人。 2.理解作者的写法:借物咏志。 四、作业 1.收集写杨柳的诗。2.写一篇感言。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林海 1教案 浙教版教学内容:1.学习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目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并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1.在我国的内蒙古高原东部,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叫大兴安岭。那里群岭起伏,森林茂盛,生长着大片的原始森林,是名副其实的林海。板书:林海2.释题:课题中的“林”指的是什么地方的“林”?“林海”又是什么意思?3.出示幻灯,简介大兴安岭。大兴安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和黑龙江省的西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海拔11001400米,它的森林以落叶松、红松、白桦为主。二、初读课文,学习课文的生字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及生词。2.读准生字词,同桌互查。 3.再读课文,读准字音。4.记忆字形,了解字义。(1)分析字形结构。(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孤峰突起:单独的一个山峰高高地耸立着。盛气凌人:形容骄傲蛮横,气势逼人。目之所及:眼睛能看到的地方。千山一碧:许许多多山峰都是碧绿的颜色。兴国安邦:国家兴盛安定。悦耳:好听。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2.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1)初入大兴安岭觉得名字悦耳。(2)岭的样子。(3)岭的颜色绿得难以形容。(4)林就像大海一样。(5)花多而美。(6)木材用途广泛。(7)作者看到大兴安岭的林场后的感受。3.默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1)试着说出分段依据(按照不同的内容分段)(2)分段并归纳段意。第一段:(第一自然段)作者刚进入原始森林时的感受。第二段:(第二至第六自然段)从岭、林、花三个方面介绍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第三段:(第七自然段)参观林场时的见闻和感受。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2.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教育。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并体会作者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自由读课文。2.思考: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你最喜欢本文中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二、讲读第一段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作者来到大兴安岭有什么感觉?这个感受是怎样来的?(感到大兴安岭的名字是那样的亲切与舒服,这一感受是眼见脚踩手摸等深入林中观察的结果)2.指导感情朗读,要读出亲切舒服之感。3.这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述)三、重点讲读第二段1.指名读第二段,思考这段主要写了什么?(岭的特点)2.自读后小组讨论,大兴安岭的“岭”、“林”、“花”各有什么特点。3.讨论、交流。“岭”的主要特点是“温柔”。“温柔”原指性情柔和,平顺。本课指山势平缓,轮廓柔和,这个特点是通过与秦岭比较得出的?“云横秦岭”意思是云在秦岭的半山腰,写出了秦岭的突兀险峻。而大兴安岭“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大兴安岭的“岭”还有一个特点是多。“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看不厌”一是因为“岭”各具形态,二是因为“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看着这样的“岭”,心里一定感到亲切、舒服。“林”的主要特点是树多成海。“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落叶松”,“白桦”。但从“深的、浅的、明的、暗的”可以知道树的种类多。看到这么多树,心中一定感到亲切与舒服。4.学习本段中的修辞方法,先由学生总结,教师可作适当点拨。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不用这些修辞方法可不可以?5.老师范读,指导朗读。(大兴安岭真是太美了,谁能带着感情读一读这段?)6.自由读课文,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展开想象。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如:作者这样描写,在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她们上穿翠绿的衣衫,下穿白色裙子,脚穿多彩的绣花鞋。颜色搭配多么协调,多么漂亮,多么有生气。)7.小结:大兴安岭的岭温柔,林美丽,花鲜艳,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字里行间洋溢着喜爱与赞美之情,让我们怀着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与赞美,再读这段课文。四、讲读第三段1.自读第三段,思考:为什么到了林场,“我”这种亲切之感更加深厚了?如何理解兴安岭“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2.讨论、交流。因为在林场看到“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山林中已经有了不少市镇,人们在愉快地劳动,一是伐木、栽树,一是进行科学研究,使林海得到了综合利用。人们的生产、生活同兴安岭息息相关,所以亲切之感更加深厚。兴安岭的“兴”有“兴盛”、“兴旺”之意,“安”有“安定”的意思。这是从字面上说,更重要的是,国家的兴盛安定兴安岭也有一份贡献,所以说兴安岭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3.为什么说它的美与建设结为一体?因为大兴安岭不仅有美丽的风光,而更主要的是为祖国的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木材和其它资源,与国家的建设结为一体,与人民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所以美得并不空洞。4.指名感情朗读。5.作者是怎样表达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的?个人思考后讨论交流。作者结合对大兴安岭“岭”、“林”、“花”的描写,边写景边抒情;借看“岭”“林”“花”产生的联想,抒发感情;参观林场,看到林区的发展,看到人们愉快的劳动,幸福的生活,对兴安岭爱之更深,在叙述中抒发喜爱之情。五、总结、扩展1.根据板书,要求学生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怎样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篇课文是抒情散文,是作家老舍游历大兴安岭后写的,文章围绕大兴安岭这个悦耳的名字,叙述了这个原始森林的景色,并展开联想,抒发作者喜悦、歌颂之情。课文中的三个“亲切与舒服”贯穿全篇,构成整体,中心突出、前后呼应,本文不仅记叙了作者所观察到的景物,而且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丰富联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