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8.doc_第1页
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8.doc_第2页
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8.doc_第3页
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8.doc_第4页
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8.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内容提要 从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小企业对于活跃市场,推进改革,满足消费者多种多样的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无论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世界各国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快速、稳健发展,近年又推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不断加大了对他们的扶持力度。中小企业同样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作用已日益突出,它们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既是经济增长的需要,也是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但是,我国各类中小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及障碍。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对中小企业存有的理论认识与思想观念上的偏见和误区;中小企业市场准入方面办理时间长、审批手续多、所费成本大、进入门槛高;有关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宏观管理滞后;融资渠道困难重重;技术创新意识淡薄;领导者素质差,管理意识落后等等。并通过比较发达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就如何解决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合理制定我国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以支持我国中小企业健康、持续、有效的成长,对政府在制订政策、措施方面提出了若干如: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改善中小企业发生与发展的外部环境;设立统一的全国性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并辅以基层与其相类似的管理机构,以形成中小企业管理网络;重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立可行有效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方式;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系统等建议,并就我国中小企业提高自身素质提出了一定的意见。关键词 中小企业 发展 问题 对策 建议前 言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以其对生存环境的应变能力,向人们展现了其顽强的生命力。在任何一种体制类型的经济中,中小企业都是一股重要而活跃的力量。中小企业是就企业规模而言的。我国在1999年以前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先后经过6次调整,最终将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作为主要考察指标: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四类,其中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亿元以下、5000万元以上的均为中型企业,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000万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参与划型的企业范围,原则上包括所有行业、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工业企业。当然也就涵盖了国有中小型企业,及几乎所有的个体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城市区街企业以及相当一部分三资企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没有象东欧各国和俄罗斯那样碰到那么大的经济困难,一个重要原因是受益于非常多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船小好调头”,经营机制比较灵活,应变能力强,资金占用少、投资省、见效快,而且具有经济类型复杂、产品品种繁多、企业数量庞大和分布领域广泛的特点,它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支持了经济的持续增长。但是,在工业化发展思路上,我们至今仍存在着对中小企业认识不足的问题,尤其是没有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双重困境,同我们在工业化发展道路上的“大企业情结”不无关系。工业化就其自然过程而言,在起点上一定是以小企业为基础的。在工业化的演进过程中,一部分企业走向大型化同样也是企业成长机制的必然结果。但在企业成长机制中,中小企业并非仅是大企业成长的环境因素,而是有着大企业无法替代的相对独立的地位和作用。美国斯坦福大学钱颖一教授曾指出,过分强调大公司、大企业是一个偏差。从世界各国来看,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数量均占95%以上,有其独特的不可取代的作用。而且,不少大企业都是从小企业成长壮大起来的,最为典型的如美国的微软和英特尔公司等。我国台湾何以能逃脱上次亚洲经济危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小企业特别兴旺发达。东南亚各国危机从表面上看是金融方面出了问题,但实际上经济泡沫的存在、那些擅长钱权交易与政府官员狼狈为奸的大财团、大企业才是罪魁祸首。我国台湾经济的一个特点是大企业的地位相对不突出,中小企业特别兴旺发达。这与台湾坚持均富政策,不给大企业种种优惠有很大关系。第一部分 发展中小企业的重要意义首先,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们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的剧烈变动之中产生并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工业领域的中小企业有732万个,占工业企业总数的99.7%;从业人员10844万人,占全部工业从业人数的73.6%;工业总产值51394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2.5%。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还体现在其领域分布上,由于中小企业分布最广的地区是中小市、县、区、城镇等,这也就决定了中小企业也是县及县以下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次,中小企业具有大型企业无可比拟的优势。大型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通常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而且还需要很多配套机制,相比之下,中小企业的监督成本往往就显得要比大企业低。同时,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表明,大力发展中小型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培养一大批有活力的中小企业,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优势,使其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类似前次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分散和化解风险,保持国民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因为我们知道,在资源日益减少和稀缺的全球经济中,分散化的小企业不仅效率高,而且对细微而迅速的变化反应更敏锐,而这种迅速的变化正是今日市场和社会的特征。反应敏捷、应对灵活也正是生存的必需。因此,在新的全球经济中,分散化和经济繁荣密不可分。再次,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利于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稳定经济社会秩序。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数量现已超过13亿,就业压力已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1999年我国城镇需要就业的人数为2384万人,2000 年为2550万人。有学者估计,即使全年GDP增长8%,也只能安排就业650万人左右,将近有1900万人无法就业。从未来10年的城镇就业压力看,每年平均将会有2000万人左右需要在城镇就业。目前看来,已经形成了4000余万的城镇贫困人口,如果不注意城镇就业机会的创造和扩张,在21世纪的前10年里,我国将积累大规模的失业人群,形成巨额的城镇贫困人口,由此将产生和形成相当严峻的经济和社会问题。那么我国的就业出路何在呢?笔者以为,我国要想较为满意地解决未来10年的就业问题,减少城镇贫困,减轻社会保障压力,保持社会稳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不失为一条可以选择途径。据全国工商联的统计数据表明,在1000多万下岗职工中,找到工作的有600万人,其中有353万人在非公有制中小企业中就业。这个成绩基本上是在我们没有自觉采取政策措施扶植中小企业发展的情况下取得的。因此,不难想象,如果我们进一步采取措施的话,还将能吸收更多的人就业,最终起到稳定社会经济秩序的效果。第四,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助于促进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是改革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最直接的体现是大量中小型外商投资企业的建立与发展。到1997年底,在我国登记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数为235681户,已经开业的有14.5万户,从业人员达到1750万人。利用外资不仅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促进了经济增长,引进了技术、设备与管理经验,培养了人才,形成了开放型的经济体系,而且也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思想观念的更新。第二部分 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一,理论认识与思想观念上的偏见和误区。由于客观因素的局限,人们在较长时期内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存在理论认识与思想观念上的偏见和误区。中小企业中有相当数量的非公有制企业,那种以所有制划线或所有制歧视的观念,常常使非公有制企业感到竞争的不公平。尽管党的十五大和修改后的新宪法确立了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新方针,而且国家经贸委也出台了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意见,但要清除长期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旧意识影响,清理原有的政策、法规,修订过时的规定,把有关方针及条款、意见真正贯彻落实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第二,中小企业市场准入方面,办理时间长、审批手续多、所费成本大、进入门槛高。在我国通常筹办一个中小企业,从开始到最后注册登记,少则1个月,多的达几个月,甚至个别的长达半年到一年。这样的话,一个企业注册下来,市场需求极有可能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商机也将早已不复存在;而且,繁杂的审批环节使得兴办的中小企业,注册成本加大,进而成为企业投资的重要部分,最终导致投资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加大。另外,延误的时间过长,将耗费投资者大量的精力,从而会影响投资者资金周转的效率;高大的进入门槛,也常常使许多投资者望门止步。如注册企业注册资本金要求很高,许多行业的企业,还要交纳所谓的风险抵押金、服务质量保证金等等。如此重重障碍,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产生和发展。第三,涉及中小企业管理的机构多,各类检查繁杂,使得中小企业的税收和苛捐杂税负担过重。从中小企业全部负担看,各种苛捐杂费约占2/3,税收只占1/3。结合实际情况,我们不难看出,经济越是不发达而且中小企业越是少的地方,这些负担就越重;负担越是重,中小企业发展就越难;中小企业越发展不起来,数量就越少,政府各部门和其他各方面就越要向有限的中小企业伸手,于是一种恶性循环就这样形成了。繁重的税务负担,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第四,有关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宏观管理滞后。长期以来,我国虽然在修改宪法时承认个体私营经济的地位,但是在法律保护上却没有体系性的明确的和可操作性的法律和法规;而且在实际工作中,对中小企业的宏观管理也较为分散,口径不一致。管理范围仅限于国有和集体中小企业,管理方式也有较强的行政管理特征。因此,常常导致政令不一,企业无所适从,从而进一步导致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状况和发展趋势缺乏全面掌握,更缺乏对中小企业进行宏观上的规划、引导、协调、监督和扶持。第五,中小企业发展面临不公平的竞争环境,融资渠道困难重重。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着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融资问题,而国外中小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是否有一个完善的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是其得以发展的关键。就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来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金融业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不够。尽管中小企业在我国企业构成中占有绝对比重,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近一半,工业总产值占70%以上,并且是解决我国就业压力的主要力量,但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难度很大。由于我国的经济政策有许多是根据企业的规模制定的,因此国家经常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偏好于大企业,使中小企业面临不公平的竞争环境。而且,我国金融系统从设置到服务项目,大都是以大企业为服务对象,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往往被忽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这种现状,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很不相称。中小企业贷款难,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资金不足,极大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据调查,我国目前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技术老化、产品老化、产品档次低、信用等级低、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融资问题已致使中小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生产经营处于低水平状态,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有的中小企业,虽存在暂时困难,但银行一旦支持就能起死回生;有些科技开发虽有风险,但成功了效益很大,但都很难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二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目前,我国直接融资市场发展滞后,间接融资在社会总融资中仍然占主导地位。直接融资的比重约占社会融资总规模的25%左右,扣除国债直接融资部分,直接融资在企业外部融资来源中仅占10%左右。由于融资渠道单一,企业资金的80%来自银行,从而导致企业长期高负债、高成本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很弱。而且,由于绝大部分的融资来于银行,加之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缺乏严格约束,违约普遍、重贷轻还的现象比较严重,以致银行负担过重。另外,由于有的中小企业,在既得不到银行的贷款支持,又不具有自我融资或向社会公开融资能力的情况下,被迫在社会上寻求高利息的资金来源。无形中,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还助长了民间非法融资,影响了企业的投资积极性。第六,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意识淡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是影响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当今时代,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的贡献,而作为世界各国技术创新体系中重要主体的中小企业,实际上已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从欧美各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实践来看,它们均无一例外地制定了专门计划,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积极引导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其目的主要是充分利用中小企业机动灵活的特点及其对技术创新的适应性,开拓更为广阔的国际、国内市场,冲破经济发展的僵局,赢得可贵的经济增长。而在我国,人们一谈到技术创新,往往“重大轻小”,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大企业、大集团身上,将中小企业视作配角。以为企业规模越大,创新能力越强;觉得中小企业缺乏自主创新,处于简单模仿的被动地位。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中小企业机动灵活、富有竞争力和扩张性。面对当前国际上高新技术发展“时新日异”,新技术开发周期越来越短、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知识经济潮流;以及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加深、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及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广泛,这种境况对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而言,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因此,重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鼓励中小企业进行各种创新,并为其提供良好的外部创新环境,乃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第七,部分中小企业领导班子素质差,管理意识落后,产品合格率低,竞争力下降。在市场竞争中,尽管有一小部分中小企业表现不俗,但大部分素质较低,技术装备落后,管理水平低,职工素质不高,产品质量较差,经济效益也较差。这种低素质中小企业,如果不加强企业管理者及其员工的素质培养,那么很明显,在如今的买方市场,且市场竞争成为品牌和质量竞争的现状下要发展,是难以为继的。第三部分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与措施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尽管世界各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方法各不相同,无论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世界各国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快速、稳健发展,在近年又推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不断加大了对他们的扶持力度。这些政策对如何解决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合理制定我国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都具有很高价值的启示作用。一、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与措施1、美国政府为中小企业提供的服务目前,美国有小企业2000万家左右,占其企业总数的99%,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39%,且其新就业亦来自中小企业。为此,美国设立了多种多样的服务组织,以促进本国中小企业的发展:(1)小企业管理局:其主要职能是为小企业发展提供管理咨询服务、技术援助、信息服务;为小企业贷款提供贷款担保,进行金融协助;为小企业开办商品展示会宣传其产品,帮其拓宽贸易,为小企业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充当小企业的代言人。(2)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它是美国国会于1982年建立的,以鼓励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积极承担联邦政府研究和发展任务的组织。该计划规定,凡拟给联邦政府研究和发展费用一亿美元以上的部门,都必须按一定比例向中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拨出经费。美国中小企业的人均创新发明是大企业的2倍。20世纪的光纤检测设备、心脏起搏器、光学扫描器都是小企业发明的。(3)制造技术推广中心:美国商务部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与州政府,合作建立的制造技术推广伙伴关系和制造技术推广中心,为改进制造技术的提供者与中小企业之间建立桥梁。并为中小企业提供工程技术、技术培训、帮助选择所有软件和设备、工厂现场考察和分析等服务,以帮助中小制造企业采用适用的现代技术。由于这些服务组织对小企业提供的服务帮助,使得美国小企业年销售额自1993年以来增加340亿美元,并不断增加了新的就业机会。2、日本扶持中小企业的措施日本现有中小企业650万家,占其企业总数的99%,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50%以上。日本的中小企业对提高日本大公司的生产效率和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日本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日本政府为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建立全国行政组织网:日本设立的中小企业厅,隶属于通商产业省,各级地方政府设有中小企业科,从而形成了遍布全国的中小企业行政组织网。其主要任务是::对中小企业的产品方向、技术开发、外筹资金、经营管理等给予指导和扶持;向国会和政府部门反映中小企业的希望和要求;调解中小企业与大公司协作上的矛盾及其内部的劳资矛盾等。(2)成立不同性质的金融机构:日本先后设立“国民金融公库”、“中小企业金融公库”、“中小企业投资育成公司”、“中小企业振兴事业团”、“特别地域贷款制度”等不同性质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是中小企业外筹投资的主要来源,他们以低息贷款(4%5%)贷给中小企业。(3)经营管理科学化政策措施。日本政府制定了许多制度和措施,以促进中小企业迅速实现经营管理现代化。首先建立培训制度,为中小企业提供经营骨干力量。其次,建立企业诊断制度,成立中小企业诊断机构,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指导。第三,加强情报收集工作,建立了以“中小企业情报中心”为核心的庞大的中小企业情报体系,为中小企业经营决策服务。3、德国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90年代中期德国有中小企业210万家,占其企业总数的99%,从业人员占其全部从业人员的67%。德国政府为扶持和保护中小企业制定了一系列政策:(1)制定法律,限制垄断,为中小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政府制定反对限制竞争法,防止成立托拉斯;实行价格登记制度以限制垄断价格;积极促进中小企业间的联合与协作。成立卡特尔管理局,禁止大企业的合并或对中小企业的兼并;禁止大企业之间达成垄断市场的卡特尔协议。(2)实行税收优惠和补贴:6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为促进中小企业经济结构的合理化,给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政府先后在各种条例和规定中给中小企业提供了180种优惠。如降低所得税、对小企业免征周转税、为新建中小企业提供补贴及优惠贷款等等。(3)鼓励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19901993年中小企业参与欧共体市场竞争计划中,政府规定每年拨款25002700万马克为中小企业提供咨询和信息服务,协助中小企业建立同欧共体企业的经济联系和参加各种展览会、洽谈会等。政府每年还拨款4500万马克,由学会或企业协会牵头,协助中小企业制订自己的生产经销策略,从而提高了德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二、借鉴国外经验,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从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关于发展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国家具有如下的共性:(1)这些国家都设立专门的政府机构,对中小企业进行管理和扶助;(2)都制定颁布法律,以保护中小企业利益,用经济立法形式扶助中小企业;(3)普遍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经济手段扶持中小企业;(4)注重采取各种措施,在信息情报、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咨询、人员培训等方面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应该说,这些政策具有连续性、实效性和适应性的特点。结合国外经验,可以对我国发展中小企业形成以下启示:1、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发展中小企业,先要解决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地位问题,同时要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实行一些必要的鼓励与优惠政策。稳定国家发展中小企业的有关政策的重要办法就是立法,通过加强立法,以解决中小企业管理上无法可依的问题。国外发展中小企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通过立法手段,制定一整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借助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在实际中加以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也为中小企业制定了一些法律(如有关乡镇企业、私营和个体企业的专门立法等),但是我国的中小企业立法还远不完善。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中小企业基本法,对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缺乏法律界定,忽视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应尽快加强立法,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在法律中明确中小企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发展方向和管理原则,解决中小企业在管理上无法可依的问题,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以使得对中小企业的援助走上法制轨道。2、把中小企业的发展纳入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并设立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负责战略的具体实施。长期以来,我国中小企业一直是在要么被限制或要么任其自然的背景中发展的,由于缺乏战略上的重视,及宏观上的协调,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过度竞争、低水平重复等问题比较严重。这不仅危及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是有害无利。随着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断上升,把中小企业的发展纳入到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中,已成为关系我国经济能否长期增长的大问题。今后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否,将同政策的扶持力度密切相关。同时,中小企业也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这表明,成立一个专门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管理、协调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家一级行政管理部门,是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执行国家的中小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需要。事实上,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体制中存在的条块分割、机构繁多、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问题,国务院曾于1998年的机构改革中,就已经在国家经贸委单独设立了中小企业司。通过把过去由各部门、各行业分头管理中小企业的相关职能集中上来,由中小企业司协调政府各部门有关促进中小企业改革、发展及技术创新活动的法律、政策和管理问题,反映中小企业的要求,引导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资金、人才、技术等问题。应该说,这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历程中极具重要意义的一件大事。但是,虽然有全国性的机构主管中小企业事务,可各基层市却没有相应的机构对中小企业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扶持,于是,这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中小企业司的工作实效,使其难以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参照类似于美国、日本等国的中小企业厅、中小企业局的机构设置做法,不仅建立全国性的机构,而且在地方也建立相似的管理机构,从而形成中小企业的管理网络。通过它们,以及时反映各地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制定和监督执行中小企业的政策法规,并以加强国家对中小企业的宏观指导,保护中小企业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3、指导中小企业走“小而特、小而专、小而精、小而高”的小而强之路。中小企业的生命力在于走“小而特、小而专”之路,走这条路靠的是核心技术、专有技术。试想,如果一个城市有上千万个这样的企业,那么该城市就有了经济实力。德国政府就非常关注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并对中小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第一,企业研究开发人员间接促进政策。目的是促进科技人员向中小企业流动,对中小企业所聘技术人员提供一定数量的工资补助。第二,科技转让促进政策。德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专门计划,促进合作。如:中小企业研究合作促进计划,该计划面向全国加强中小企业与科技界的合作,政府给研究项目一定的资助。第三,企业创新风险分担计划。自有资本薄弱是众多小企业所共有的问题,为了筹集技术发展所需资金,他们只好借助于风险资本,面对此情况,德国政府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投资商对这些企业进行投资。以上措施,能使中小企业尽快掌握新技术,提高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我们要借鉴国外的经验,从政策上扶植中小企业,调整中小企业的结构,使我国的中小企业在环保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更多的“小而特、小而专、小而高、小而精”的小而强的企业。4、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系统(1)建立必要的技术、管理培训与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相关服务。我国中小企业职工队伍技术水平普遍很低,技术人员又少,而且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也都没有经过专门的、系统的现代化经营管理培训。这些弱点与不足,需要借助政府和社会力量来克服。因此,需要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技术、管理培训和服务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主要经营者、财会人员和管理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并在企业诊断、法律顾问、信息采集与交流、技术开发、资金融通、市场开拓、产品展览、营销广告等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帮助。(2)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企业和职工的后顾之忧。这是中小企业闯市场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时下,许多大中专毕业生毕业后不愿到中小企业工作,而且企业中的员工也不安心工作的境况,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小企业缺乏社会保障制度,而且社会地位低。所以我们必须迅速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从而以克服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另外,日本搞好中小企业的协同组合经验, 同样值得借鉴。日本政府1949年制定了中小企业协同组合法,按照相互扶持的精神设立并按业种、地区将中小企业组织起来,使之在此基础上接受国家的援助(国家在税制、金融方面制定了援助政策)。形成协同组合的目的,不光是为了与大企业抗衡,更多的应成为中小企业为了现代化、合理化而开展的一种方法。我国也是一个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的国家,所以应当考虑坚持发展大企业集团与扶持中小企业并举的方针,形成与大企业大集团分工协作、专业互补的关联产业群体。通过着力扶持“优强”中小企业发展,不断总结推广不同类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经验和典型模式。第四部分 对我国发展中小企业的对策与建议一、政府对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应做的策略选择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既是经济增长的需要,也是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为推动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实现中小企业现代化,我们应当结合我国的国情,吸收、借鉴国外发展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尽快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振兴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方法与经验,今后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其中,应着重于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改善中小企业发生与发展的外部环境1、放宽中小企业准入限制,简化中小企业设立审批程序,对中小企业注册登记实行“无门槛”制。除法律法规规定的外,清理和取消企业注册的诸多前置审批;减少企业注册的环节,保证只有工商管理局注册登记即可;取消各种登记收费和变相收费,以节省企业的注册成本,缩短企业注册时间;降低企业注册的资本门槛并放宽对企业经营的各种限制。2、坚决取缔一切不合理的收费,切实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如前文所述,我国目前中小企业的税负并不太重,但税外收费却十分沉重。因此,政府要下定决心,最好是通过人大立法取消地、县级以下行政事业单位收取行政性规费和使用费的权力,实现源头上杜绝乱收费、乱集资和乱摊派,从而切实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二)重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为其提供良好的外部创新环境,并鼓励中小企业进行各种创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是影响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尽管由于历史和体制等诸方面的原因,我国广大中小企业的素质不高,甚至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但是,这不能成为可以忽视或轻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理由。随着我国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在我国高科技开发区中,存在着大量高科技中小企业。因此,在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为了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全面提高中小企业的素质,我国应抓住结构调整时机,借鉴国际经验,制定适当的政策措施。第一,制定专门的法律和计划,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创造必要条件。如何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符合中小企业利益的法律法规体系,是支持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关键。在这方面,日本、美国以及新兴工业国家新加坡、韩国等国的做法,比较值得借鉴:立法起步早,体系也比较完善,既有中小企业基本法,也有针对不同方面、不同内容的法律法规。尤其关于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技术转移和技术推广等方面的立法比较健全,如美国的“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法”、“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以及法国的“先进技术推广计划”等等。因此,我国也应围绕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这一目标,尽快制定出专门的法律和计划,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和发展空间。第二,建立风险投资机制,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企业创新活动是一种风险较高的事业,尤其在高技术领域。二战后,许多国家为了促进高技术中小企业发展,均采用了风险投资这种形式。经验证明,风险投资实际上也是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最有效的支持方式之一。90年代,随着我国金融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通过市场进行融资成为越来越多的选择。但是,真正面对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还很缺乏。我国应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的发展特点,采取多种形式扩大风险投资的资金渠道及金融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的市场融资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第三,制定鼓励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考虑到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存在的不利条件,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特别是支持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技术创新能力有限,往往只是大企业技术的配角,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这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政府采取适当的政策加以支持是完全必要和可行的。如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各种财税优惠政策、进一步改善金融政策,为中小企业的研究开发、产学研相联合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信贷担保等。第四,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信息、培训等服务通过为中小企业提供咨询、信息和技术培训等服务,推动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同样是各工业化国家成功的经验。随着信息产业高速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更为便捷的信息服务,是必要和可能的。我国近10年来在信息系统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在信息沟通、服务质量等多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存在着部门和地区间的条块分割状况,不符合网络化的发展方向。因此,加以整合是当务之急。虽然目前我国建有三大科技开发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成果推广计划) 的数据库,但是在搜集国外技术发展信息方面仍很欠缺。因此,集成建立一个向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直接服务的非赢利性数据资料库,显得尤为必要。(三)制定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扶持政策,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改革的实践证明,中小企业普遍面对着融资困难的境况,如果单靠“放小”的政策是不够的,必须实行改革与扶持的双重政策。这是缓解我国目前中小企业资金严重匮乏的重要措施,也是加速中小企业发展的一条捷径。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金融业在重点支持大型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多层次、多方位地支持中小企业尽快发展,为其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金融环境。(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重要性的认识。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前提。在思想意识上,各金融机构应充分认识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加大对中小企业经济发展的力度乃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都是金融秩序稳定的基础,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是银行经营效益提高和正常运行的前提;搞活任何一个企业都是对社会的贡献。在实际金融支持上,各金融机构要转变陈旧观念,切实根据谁具备条件就鼓励谁去发展,哪个企业拥有名牌产品,占有市场,在竞争中有优势,就应该支持哪个企业的原则发放贷款。(2) 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发展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直接融资方式,尽快建立和健全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体系。逐步扩大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这样做,既可以缓解我国银行承受的过重压力,又可以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困难,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便利。因为,直接融资较间接融资,其最大的好处是投资者自己选择。经营不善,亏损严重的企业将难以在市场上通过直接融资获得资金,难以生存发展,因此最终会被淘汰。为此,要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兼并购买和中外合资等形式,增加中小企业的自有资本,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积极引导中小企业由商品经营逐步向资本经营转化,采取资源转让、租赁、作价入股等多种形式,增加其生产经营所需的发展资金。 逐步放宽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的条件,建立创业板市场。中小企业由于基础薄弱,不能符合证券市场公司营业和业绩的规范,而要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从资本市场获得资金非常难,所以只能借助于内部资金,开办创业板市场为这些企业实现进入资本市场提供现实的可能。所谓创业板市场,又称二板市场,它源于在全球股票市场中,高科技企业云集的美国NASDQ(全国证券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即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 System)。由于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一时间世界资本市场出现了“DAQ”热潮,另行开辟了以比主板市场更加宽松的上市条件,支持发展中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的二板市场。建立创业板市场具有重大的意义,如通过该资本市场有助于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筹集资金;可以为风险投资基金提供规范的退出机制,促进风险投资基金的发展;能够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渠道,使他们能够分享高新技术发展的成果;有助于带动民间投资及中国主板市场的改革和完善等等。二板市场是相对于主板市场而言的,它具有上市门槛低、监管缺席?灵活的特点,是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获得筹资机会的场所。我国现有的股票市场是一般意义上的主板市场,企业上市的要求很高,并非所有希望上市筹资的企业都能得到上市许可,较高的上市门槛确实保护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但在拒绝“垃圾股”的同时,也拒绝了具有很好成长潜力但目前仍未赢利的公司。高科技型企业,虽然是创业先锋,代表科技产业的发展方向,但其高投入和高风险的特征,以及创业初始阶段赢利状况并不看好的现实,加之企业起步时规模小资本规模难以达到上市要求等,往往被主板市场拒之于门外,从而失去了在高新技术日新月异,市场变化迅速的时代发展的机遇。因此,应尽快设立内地创业板市场,降低上市门槛,这样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就有机会上市融资,就能克服融资“瓶颈”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制约。建立健全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这一方面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另一方面可以将民间非法借贷、集资转为公开,纳入规范化管理,有力地打击黑色金融活动,降低金融风险,引导居民储蓄。(四)逐步建立可行有效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方式,切实防范和降低信贷风险。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保证,以帮助它们从一般商业银行获得贷款,这在国外已被证明是一种切实可行的作法。它利用政府的信誉和有限的资金,减少金融部门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带动一般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投放到政府鼓励发展的中小企业。可成立多种形式的信贷担保机构,开辟多条渠道筹集担保资金。可以是主要靠财政注入资金和向社会发行债券,或吸收中小企业出资和社会捐资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也可以是由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共同提供的担保。还可以是由中小企业联合出资,发挥联保、互保的作用的会员制担保机构。不过,一条总的原则,即各类担保机构都应当依据担保法等法律实行商业化经营。(五)进一步提供配套的发展政策国家应充分考虑我国的具体国情以及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提供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政策,包括产业政策、行业管理政策、禁止垄断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等等,在资金、人才、技术、物资等方面加大支持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力度。二、中小企业必须积极开展自身建设1、树立战略意识,实施战略定位,制定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对企业而言,制定发展战略是最根本的一件大事。所谓发展战略,也就是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它决定了企业生产经营中人财物诸要素的投向,以及产供销等企业行为的组织与实施。一个企业,如果没有科学准确的发展战略,就不能科学地预见、应付企业将来可能遇到的有利或不利的情况,也就根本谈不上准确的企业决策,企业的发展目标当然亦无从实现。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定位的现状来看,从严格意义上讲,我国的大部分中小企业还谈不上具有真正的企业发展战略。考察这部分中小企业我们不难发现,就其成立、运行的现状来看,有的出于对地方资源的及时利用,有的源于短期体现的市场需求,他们所制定的一些计划,还没有从客观的角度着眼,也未从发展的趋势考察,因此表现出相当的局限性、短期性和盲目性。面对现今这个战略竞争的年代、发展与合作成为经济活动潮流和主题的世界背景,以及我国即将“入世”的历史性条件,整体性大环境、大气候,都必将对我国各级各类的中小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为了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寻求自身规模的有序发展,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没有战略不行,“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已经不适合时代的要求。战略不切实际也不行,谨小慎微和急躁冒进的战略更谈不上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那么对于中小企业应当如何实现自身发展战略的正确制订呢?首先必须从观念上,培养战略意识,认识到制定战略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其次,要正确分析企业所处的行业背景,一定要认清企业所处的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目前行业构成状态的分析,对其远期即未来的走向和结构变化必须有全面的了解,而且还应对整个行业的竞争趋势也要有全面的认识,从而在制订发展战略时,有一个明确的定性量化分析和判断。譬如拿粮食行业来讲,尽管这些年已经逐渐放开经营,但我国是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一个任何时候都不可轻视的问题。不过,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应该注意到,粮食产品的经营企业,必须从粗放到精细、深度加工的方向予以研究考虑。第三,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有必要分析一下企业战略与消费市场和消费者的关系。也就是说,企业的产品战略和产品发展战略,在规划期内是否能充分适应包括消费观念、消费层次以及品种款式、价格档次等各种消费需求的变化。社会在进步,历史在发展,人们物质精神生活方面的水平在提高,对企业产品的要求同时也在提高,或者说是越来越挑剔。那么如何适应这些变化,适应乃至引导这个提高,就需要我们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对此能有个比较详尽的了解和科学的分析。也只有在详尽了解和科学分析之后,我们的发展战略才有可能客观超前,科学有效。2、中小企业必须自强自立,走自我发展之路中小企业本身应努力创新,开发新产品,自觉树立商业道德,严守信用,加强竞争地位。(1)要开发特色产品,更要注重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譬如海尔集团,从一个小厂发展到今天国内家电行业的排头兵,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其先进的技术、过硬的质量和无可挑剔的服务。它在全厂推广的“零缺陷”工作法规定,即使电冰箱中有一根头发也不放过。因此,它的产品得到了国际认证和免检产品的荣誉。(2)要有先进的管理方法。落后的企业管理决定企业永远落后,所以中小企业不能再沿用封建家族式的管理方法,要迅速推广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尤其是近几年创造的符合中小企业实际情况的管理方法。(3)要对企业员工进行技术和职业道德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这是确保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领导要从长远考虑,每年应拿出一定的培训费用,同时要注意引进适合本企业的人才。(4)建立信息网络系统,不断注意世界和国内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以及市场的动态,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5)作为中小企业家要不断创新,不能小富即安,不能停留在一个产品上,否则就会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创新的挑战,中小企业要不断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坚持走小而强之路,那么我国经济改革就有了强大的推动力,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就有了保证。第五部分 结 束 语无论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小企业以其规模较小,生产经营灵活并富有弹性,对市场需求变化反映灵敏,组织成本低廉,转移进退便捷等特点,适应了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现已成为促进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和增加就业的主要渠道,不少还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来源。中小企业同样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作用已日益突出。它们具有大型企业无可比拟的优势,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我国各类所有制类型的中小型企业的数量也正迅猛发展。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既是经济增长的需要,也是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二十一世纪,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