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案(六年级上册).doc_第1页
书法教案(六年级上册).doc_第2页
书法教案(六年级上册).doc_第3页
书法教案(六年级上册).doc_第4页
书法教案(六年级上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湘美版六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第1课女字底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女字底的形态特点,掌握颜体女字底的写法。2.使学生学生临写范字“安”和“委”,并基本掌握范字的结构特征。3.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注重学生的审美能力。4.在临写中注重对学生临摹能力的培养,激发他们对书法的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女字底的形态特点,掌握颜体女字底的写法。2.教学难点:找出女字底与女字旁的异同之外,掌握运笔方法的变化。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复习女这旁的写法和特点。2.出示范字。比较女字旁和女字底的形态变化。师:通过观察比较,说说女字底和女字旁有哪些不同的地方?(了解女字底主要变化的笔画。)3.出示课题,(板书:女字底)二、新课探究。1、出示:由单字演变成的字底,常常出现在上下结构的字中。字底往往纵向笔画缩短,横向笔画不变,位置宜居中下,以稳稳托住上部。2、观察女字底,需要注意哪些笔画?3、女字底的形态以及笔画特点是怎样的?师生讨论:(呈略对称五边形,需要写稳。)4、教师示范女子底。(1)教师边示范边讲解。A、先逆锋起笔写撇点的撇,短直,斜度小。B、提笔露锋顺势由轻渐重写撇点的撇,斜长,向右下渐行渐粗,顿笔回收。C、逆锋起笔写撇,长而微弯。D、逆锋斜顿起笔写横,行笔轻,重顿回收。5、学生练习4个。三、临习范字。1、出示“安”字卡片。(1)你们能看出“安”字的结构特点吗?(上窄下宽)有哪些书写要领?(2)教师摡括要点,示范“安”字。(3)学生跟写4个。2、出示“委”字卡片。(1)小组讨论:“委”字的结构有哪些特点?怎样才能把“委”字写好呢?(2)指名学生上台尝试临写,师生评议。(3)教师示范,学生跟练4个。四、反馈矫正。1、展示个别学生作业,师生共同评议。你觉得这几个字写得怎样?还有哪些不足?2、学生继续巩固练习。3、教师行间巡视指导。4、学生自主选择性学习“委”等字。五、赏析提高。1、展示部分学生作业。2、师生共同赏评。3、展示欧体、枊体、赵体书法图片。同学们,你们看得出他们的书法与颜体有哪些不同吗?4、教师小结。 第2课 四点底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四点底的形态特点,掌握颜体四点底的基本写法。2.使学生学会书写范字“兼”和“烈”,关注四点底不同字中的形态变化。3.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书写习惯。4.使学生充分感知四点底的字的结构美和造型美。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认识四点底的形态特点,掌握颜体四点底的基本写法。2.难点:使学生学会书写范字“兼”和“烈”,关注四点底不同字中的形态变化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出示颜体中的各种点画,回顾复习。2.问:点画很多时侯都是以组合的方式出现在汉字中,学过的有哪些?(相对点、两点水、三点水等 )3.这个课我们一起学习新的点画四点底,板书课题:四点底。二、引导观察,示范练习。1.出示四点底,引导学生观察。问:四个点的大小、方向有哪些不同?写好这些点,应该如何运笔呢?2.学生讨论写法。3.小组汇报写法。4.教师相机示范。5.这四个大小、方向不相同的点组合时有什么特点呢?小结:左右对称,排列均匀,左低右高,连成一线。6.教师示范写四点底,处处紧扣书写要领。7.学生练习,教师相机指导,根据学生情况及时予以反馈和纠正。三、赏析临写1.出示“兼”,辨训一下古今字形的差异。2.引导学生观察整体字形的特点:上窄长,下宽扁。3.分上中下部分观察字形特点:上两点短小,上开下合。注意观察横画和竖画的形态及长短、间距。4.引导学生观察:“四点底”左低右高排列、与横画的左低右高保持一致。这是非常重要的形态特点。5.教师示范,提示要点。6.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7. 出示“烈”字,讨论观察:上部分结构与“兼”的区别。8.小组讨论,小结出书时的要领。9.学生试临,教师个别指导并及时反馈。四、作业展评1.学生互动交流,对练习的字进行互评。2.选择有代表性的几幅作品进行讲评。3.学生修改调整。自我评价。五、总结全课。第3课 木字底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木字底,了解木字底的形态特点及其变化的由来。2、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应用能力。3、教育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4、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养成认真细心的良好品质。重点掌握特点,规范书写。难点掌握特点,规范书写。创新结合点在评价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提出问题能力。通过教育学生认真写字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创新精神。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我们今天要进行木字底的练习,这节课要练习的词语是木字底。板书。1、看书观察“木字底”的写法,讨论:这个词的四个字分别有什么特点?书写有什么要求?整幅书写时要注意什么?2、汇报。3、教师范写指导,学生观察。4、学生在练习册中描摹、临写,师巡视。5、发现问题,及时订正。二、赏析临写1、学生练习临写“集”和“乐”。师巡视,个别指导。2、学生背临“集”和“乐”,师巡视,指导。3、交流展示学生作品,优秀作品投影展示。其他学生欣赏、评价,发现问题。4、师小结,教育学生写字要认真、持之以恒。(创新结合点德育渗透点)三、作业展评1.学生互动交流,对练习的字进行互评。2.选择有代表性的几幅作品进行讲评。3.学生修改调整。自我评价。四、对比欣赏1.出示欧体、枊体、赵体中的“集”、“乐”进行对比欣赏。2.讨论各字体中木字底的形态处理的同异之处。3.课堂小结。 第4课 心字底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心字底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 2、使学生学会书写范字“宪”和“悯”,关注心字底形态变化,人识其结构变化规律。 3、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书写习惯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教学,巩固正确“心字底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唤起学生写字的热情。教学难点:心字底的写法。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木字底的写法2、揭示课题。板书 二、新课指导1.出示“心”字,学生观察,说说心字有什么特点。(三点由低到高、卧钩由轻渐重)2.心字底例字,引导学生观察。要求:仔细观察每一笔书写的位置和相同笔画出现的变化。让学生知道四点、心字底都作字底,书写时要尽可能写扁,并成上收下放聚散状。 4、书写指导。 通过练习初步掌握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 心字底:心字底三点分别为左点、挑点、右点,卧钩应向左上出钩,以平均分割上部空间。可以人体身材苗条应收腰来作比,颇形象逼真。 (2)当点组合在一起时,书写中我们要注意什么呢?(感知变化与呼应的基本规律。三、描描写写1.、尝试练习。(“宪”和“悯”二字。每个字描一遍,写三遍。)2.反馈,评价。(以学生的练习为例,评价中重点围绕点笔的“变化”和“呼应”) 3、总结心字底等多点组合的偏旁,要注意点的变化和呼应。 “变化”是自然的变化,是指笔画的形状和走势上的变化。“呼应”是指笔画之间的联系和照应,四点底上下宽度相应,形成承托之势。“心”的三点均以自然的笔势互相呼应,笔断意连。 2.、呈现典型问题。(预先收集学生书写中比较典型的问题,直接让学生看。) 3.、学生评价,明确改进方法。 4.、自由练习。(描红1个,补写2个;配乐) 四、评价反馈与总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心字底的字,同学们都能认真地读帖,临写。 2同座之间交换欣赏,推荐你认为写的好的同学。 3教师巡视,展示习字册。 4对优秀学生进行鼓励。 5.、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教师提示在平时书写中加强练习,写好四点和心字底。 第5课 皿字底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部首皿字底的形态特点,学会皿字底的书写方法。2. 教学生欣赏范字“盈”和“监”,认识上下部分的宽窄长短特点,感悟这类字的书写规律。3. 引导学生观察一组同方向的笔画的变化,领略书法的变化美。4. 培养学生整体观察字形、分组研析笔画的赏析思维。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认识部首皿字底的形态特点,学会皿字底的书写方法。2.难点:培养学生整体观察字形、分组研析笔画的赏析思维。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1. 出示图片:“皿”象形字。说文解字解释为“饭食之用器也”。它在甲骨文中的形象就量个盛东西的器具模样。以它为偏旁时,说是放在字的底部,表形意,称为“皿字底”。2.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部首“皿字底”和含有这类部首的范字的书写。(板书课题)二、 自学仿写。1. 出示颜体“皿字底”。(1)引导学生观察“皿字底”与硬笔书法中的“皿字底”字形变化。教师提问:哪些笔画发生了变化?它是怎样变化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指导。(2)教师小结:(出示课件PPT)A、逆锋轻顿写短竖,微向左斜。B、写横折先轻顿,再提笔重写竖,横细竖粗。C、中间两竖是短竖,细短面正直。D、逆锋放笔写长横,重顿回收。2.出示范字“盈”和“监”。(1)学生观察,讨论: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上长下短)(2)书写范字时应特别注意哪些关键的笔画? 师问:同学们你们认真观察一下“盈”字,中间又部笔画发生了什么变化?细看上部你发现了什么?(左撇长,右撇弯短)观察“监”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上部稍宽下略窄,长短相近。书写是两竖笔画要变化为“臣”字。但上横短小,右上部分撇短捺舒展。)3.学生临习范字各三遍。写完一遍不要急着写第二遍,先看看哪些笔画写不好。4.教师示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三、临写反馈。1.出示学生临写的作业展示,师生评议(1)字形特点是否准确。(上长下知,“盈”字上窄下宽,而“监”字下窄上略宽。)(2) 反馈范字上下部分是否“中心对正”。2.学生练写,自我校帖修正。3.教师巡视指导。四、赏析拓展。1.出示欧体、枊体、赵体中的“盈”、“ 监”进行对比欣赏。2.讨论各字体中“皿字底”的形态处理的同异之处。3.课堂小结。第6课 建字底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建字底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2、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写好“延、建”两个字。3、增强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感受文字的形体美,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教学重点:掌握建字底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写好“延、建”两个字。教学难点:增强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感受文字的形体美,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教学准备:课件、学生习作、毛笔范字、板书纸条、练习纸。教学过程: 一、导入1、学生讲王羲之刻苦练字的故事墨馍馍的故事。王羲之练字不仅讲究笔法,还花了大量的时间刻苦勤练,最终成为有名的书法家。我们班的小朋友也能勤学苦练,有些人还练成了一双会观察的火眼金睛。谁来评价评价这几个字?2、(展示作品:延、建)你觉得这两个字写得好看吗?(不好看)如果把这两个字的偏旁部首写好了,掌握了它们的间架结构,这几个字就好看了。3、今天一起学习建字底。(板书课题)二、学习建字底和带有建字底的字(一)学习建字底1、出示建字底(1)建字底同哪几个笔画组成?第个笔画有什么特点。(两个横撇加平捺)(2)两个横撇一样吗?有什么不同之处。(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并小结:先逆锋轻顿写上横撇,略短小;紧挨撇尾逆锋再写下横撇,略长大。(4)逆锋转笔写平捺,攒头弯颈平身,渐行渐重斜下,尾部顿笔出锋。2、学生练写建字底。学生描一个,练写一个。4、评价。(比如:注意了笔势)5、写的不好的修改,写的好的奖励自己一个。(二)学习带有建字底的字:建、延。1、出示毛笔字:建、延2、带有建字底的字在笔顺上也要先写里面,再写外面。3、师范写。4、生描一个,写一个。5、点评。6、生再写两个。五、教师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建字底这个偏旁,知道了带有这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希望同学们写字前学会观察汉字的结构,写字时做到“提笔即练字”,持之以恒,一定能写得一手好字! 第7课 走之底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规范的书写“走之底”及带“走之底”的字,并能领悟其特点和规律。2、培养写字的兴趣和欣赏字的审美情趣。3、通过仔细观察对比,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审美能力和造型能力。4、欣赏欧、颜、柳、赵四体范字,发现其笔画和布避的相同与不同,感受不同字体的形式美。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规范的书写“走之底”及带“走之底”的字。教学难点是指导学生观察,并能领悟其特点和规律。教学策略引导观察,示范讲解;反复练习,多元评价;体验成功,审美熏陶。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汉字是我们中国的文字,是我们学习交流的工具,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把汉字写正确,写美观。今天老师给同学带来几幅作品,请欣赏。看了这些的字,你们有什么感受?想不想和他们一样把字写得那么漂亮?我们今天就来上写字课。二、引导学生找“走之底”及带“走之底”的字特点和规律1、多媒体课件出示“走之底”。逐个笔画讲解要点:点画偏右要下移,横成斜势加“s”,二三起笔须对齐,捺画长长应注意。2、走之底与建之底做比较3、师边讲解边示范。4、学生读顺口溜,练写两个“走之底”相机提示书写姿势注意点:头正身直 臂开足安 心静气缓4、指导比较“通”和“道”(1)出示这两个字,比较异同(2) 学生讨论,小结:笔画组成相似;平捺角度和外形相似;横折折撇外形不一样,一方一圆; 态势不一样,一前俯一后仰。(3)师范写这两个字,生摆好写字姿势开始写字,老师巡视、指导。(4)反馈这两个字的书写情况,表扬笔画和字写得规范美观的。学生有写的不规范的笔画指出来或给学生范写。(5)学生写完后对照字帖认真观察,看看你写的字和字帖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再在后面写一个更好的。(6)实物投影展示学生写的字,表扬通过认真读帖后,又写了一个比前边的字有进步的同学。引导学生观察哪个字好?好在哪?哪个字还需要练习?练习时注意结构还是笔画?同位互评,画三、总结看到同学们在写字课上收获这么大,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要下课了,送你们一句话,课件出示:成功就在坚持不懈的追求中!板书设计: “走之底”指导课追 近第8课 同字框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同字框的外形、笔画特点。2. 使学生掌握同这框的范字,处理内部组件的位置和空间分布。3.关注一组横向(同)和纵向(册)的笔画的书画书写为变化。4.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书写习惯;举一反三,写好其他的同字框的字。 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掌握同字框的外形、笔画特点2.关注一组横向(同)和纵向(册)的笔画的书画书写为变化。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1.组织教学,激趣揭题。投影出示,请大家观察这些字:同、册、图、国、门、闻。说说它们的字框各是什么?2、出示原碑,从中找出同字框的字。(板书课题)二、学习指导。出示同字框。(1)笔画书写要注意什么?(2)师生总结:逆锋轻顿,微弯写长竖。逆锋轻顿,斜向在上写横,渐行渐轻。顺势另起向下微弯写竖钩,两竖笔画左右相向。(3)教师示范书写。边写边说运笔要领。(4)学生练习书写字框4个,教师巡视指导。提示注意要点。三、赏析临写。1.学习范字“同”字,学生观察。(1)提问:这个字字形有什么特点?(2)书写同字要注意什么?(3)教师示范,学生试写,教师巡视指导。2.出示范字“册”。 (1)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 (2)说说这个字形有什么特点,与硬笔字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3)重点分析这个字多竖的变化。 (4)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视指导。 三、作业展评。1、投影代表性作业,师生评议。2、与范字对比,找出差距,强调注意要点。四、赏析拓展。1、出示欧、柳、赵体进行对比欣赏。2.讨论各字体中“同字框”的形态处理的同异之处。3.课堂小结。第9课国字框教学目标:1、通过例字“国”的书写,掌握毛笔字运笔方法。2、通过练习,掌握全包围结构字的特点。3、在书写中感受汉字造型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激发他们热爱祖国书法艺术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练习,掌握笔画的运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媒体:教师准备:毛笔、墨汁、纸等书写用品。学生准备:毛笔、墨汁、纸等书写用品。教学过程:一、激发写字兴趣展示儿童书法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揭示课题(课件1)板书囗字框1、出示(书法课本)国字框,指出国字框的特点。1、认识字型结构特点:国字框属于全包围的结构,全包围结构的字可依据字框两竖下端内斜和两竖垂直的不同分为两类,即长方框和扁方框。国字框属于长方框。2分析长方框的特点。(课件2)展示国字框,认真观察,说说特点。(板书“囗”上下同宽两边垂直位置取中协调搭配下笔写横间隔均匀)3、观察思考: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国字框以及全包围结构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二、示范讲解,领悟写法。1、教学“国”字。(1)教师讲解“国”的书写方法:“国”呈长方框,起笔竖和横折要保持垂直,“玉”的竖要在整个字的正中,并且最下一横要长些自创儿歌:(课件上下同宽两边垂直位置取中协调搭配下笔写横间隔均匀(2)教师示范(3)写字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坐姿十二字出示:坐姿十二字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心静气缓。执笔歌:大指食指笔上捏,中指随后紧钩贴。 无名小指向外抵,小指帮忙不要歇掌竖腕平笔管直 指实掌空才美观(4)学生(描白、临帖)临摹,教师巡回指导。(5)师生评议。三、拓展练习,巩固提高。1教师范写“圖”等字。2学生分析每个字的笔画特点,教师适当补充。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4学生作业展评。(1)将学生作业展评,师生共同评选,指出优缺点。(2)教师小结。第10课 门字框教学目标:1. 使学生学会门这框的写法,体会提按力度节奏变化。2. 使学生学会临写“开”和“闻”,并基本掌握这类字的结构特点。3. 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专注书写,培养他们书写的良好习惯。4. 在临写和赏析中提高学生的临摹能力,激发热爱书写,热爱书法文化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能写好“开、闻”两个范字,并对门这框的感兴趣。2. 使学生学会临写“开”和“闻”,并基本掌握这类字的结构特点。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营造法式中豪华门的设计图。2. 师门在人们生活中非常地重要,你们对门的了解有多少? 你能发现营造法式豪华门的设计有什么特点吗?(让学生了解中国汉字的形象性)3.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门字框。(板书课题)二、观察指导。(出示门字框这个部首)1.说说“门”字有什么特点?2.门做这门字框的笔画发生了哪些变化?3. 教师范写门字,提示学生注意观察运笔方法。 4.认真细致观察“门”字结构分析图及书法要领。 5.学生练习书写门字框,教师巡视指导。 6.展示学生练习,师生共同评议。 7.学生巩固练习书写。三、 赏析临写。1.出示范字“开”和“闻”。让学生观察后,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说说这个“开”字的字形特点和笔画特点。(外形纵长,外框向内微曲,左右相向。)说说这个“闻”的的字形特点和笔画特点。教师示范,学生练写三遍,教师巡视指导。2. 学生书写展示,汇报学习情况。四、 拓展欣赏。1、出示欧、柳、赵体进行对比欣赏。2.讨论各字体中“同字框”的形态处理的同异之处。3.课堂小结。第11课横长竖短,横短竖长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横和竖这两种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包括起笔、收笔。2写好带有这两种基本笔画的字“士”、“牛”、“工”“王”四个字,注意横长竖短,横短竖长的写法。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品质,规范书写的习惯,先读帖,再临帖,后评品。在习字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4继续培养良好的铅笔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教学重难点;学生能掌握好横和竖这两种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老师请了四位嘉宾,看看同学们喜欢不?(1)出示“士”、“牛”、“工”“王”四个字颜体字。(喜欢)(2)师:大家愿意把这四个字写好吗?(3)大家认真观察这四个字主要由哪些笔画组成?生:“横和竖”(4)师:再细看这些“横和竖”,你发现了什么?(有的长,有的短。)(5)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横长竖短,横短竖长”。2、揭示课题。(板书)二、观察分析。1.引导学生观察,因字定形。2.学生观察比较,发现细节。3.教师小结,示范。生观察结构,琢磨如何写重笔。4指名写,评议指出临帖要领,横的行笔方向稍向上行。5全班练习写三个“工”字。注意:上短下长、收笔较重。短横起笔较轻。4、指名板演:评议5全班练习长横、短横各写三个。三、指导书写带有横的字。1引导观察占格。2生仿例写字,同桌评议。四、指导书写“工、日”这两个字。(一)指导书写横长竖短的字。1出示工、日”这两个字。让学生观察发现横长竖短。2.师范写,生观察结构,琢磨如何写重笔。3指名写,评议指出临帖要领,竖的行笔方向稍向下。4全班练习写三个“工、日”这二个字。(二)指导书写横短竖长的字。1、出示“王、牛”两字注意:横轻短,竖重长。1指名板演:评议2全班练习各写三个。2引导观察占格。3师范写,学生仿写,展示评议。八、教师总结第12课 横长撇短、横短撇长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横长撇短、横短撇长”的结构规律,学会“突出主笔”的书写方法。2.学会临写范字“右、有、左、在”。3.培养学生“从结构到笔画,从笔画到结构的书法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增强观察分析能力。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认识“横长撇短、横短撇长”的结构规律,学会“突出主笔”的书写方法。2.学会范字“右、有、左、在”。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说说下列字中的主笔是哪一笔画?(出示:末 、少 、式、车、右、左)2.出示课题:横长撇短、横短撇长齐读课题,初读感知,有短有长。二、 欣赏探究。1.出示范字“右、左、有、在,认识字形。你能说出这四个字的结构特点吗?并依据外形分类。学生观察比较:右 有 倒梯形,上宽下窄左 在 梯形 上窄下宽2.逐字分析,理解“主笔因形而异”。你能找出这四个字的主笔是哪一笔吗?请说理由。3. 教师示范,学生临写。师读帖:右字呈倒梯形,横长伸,撇短缩,以突出横画,“口”部边竖内斜,左轻短,右重长。左字呈梯形,撇长伸,横短缩,以突撇画,横画平行,长短、起收不一,间隔匀称。4. 辨析四个字每组横画的间距,找到差异。三、 反馈指导。1.展示学生临写作业,师生评议。2.师生合作,赏析范字右下部分。3.学练习,自我校帖修改。四、对比赏析。出示欧、柳、赵体进行对比欣赏四、 全课总结。第13课 长短参差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发现笔画在字中的长短参差变化的基本规律。2.学生能够准确地临写出所提供的范字,并感受笔画的变化。3.培养学生对汉字的观察力,提高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1.把握主笔在字中的作用。2.感受笔画长短变化给字形结构带来影响。教学准备:图片、实物投影仪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强化意识1.回顾前两课知识点,导入课题。谈话: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横、竖笔画长短变化对字形结构的重要作用。如,“王”横画平行,间隔匀称,长短不一。我们要注意主笔和其他笔画位置的关系。其实在很多字的笔画关系中,长短参差的处理同样显得尤为重要。出示范字,引导观察。现在所看到的四个范字,“业、聿、拜、升”大家认真细致的观察,它们在哪些地方注意了长短变化,主笔在哪里呢?出示课题:(板书:长短参差)二、 观察指导,引发思考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组“业”和“聿”的多横的参差变化,并提问学生,哪笔是主笔?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组“拜”和“升”横的变化美,提问:你还发现什么?左右部分长短适宜美。三、示范临写,感悟体验1.例字分析与示范,学生体验临写。出示“业”字,边引导边示范。业字上宽下窄长,横画平行,间距均匀。长短参差,上并下合,左右两点呼应。A.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B. 选择代表性的展示,师生评议。出示“聿”字,边引导边示范。字形纵长,横面平行,间距匀中有变,长短不一,以突显长横。左右均衡。A.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B. 选择代表性的展示,师生评议。五、 巩固练习,独立思考1.学生更正练习,教师巡视指导。2.作业展示,师生菜同赏评作品。3.小组合作,自主分析“拜、升”二字,找出笔画的长短变化,抓住主笔的特点,然后临写。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双姿”。展示作业,互评自评。六,总结全课。第14课 边学边用教学目标:1.教学生掌握范字“黄、易、难、还”的临字方法。2.使学生知道中堂作品形式的基本要领。3.让学生尝试运用已学过的字进行中堂作品的创作,初步培养创作临写能力。4.使学生体验作品创作的快乐。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比较范字发现规律。教学难点:运用已学过的字进行中堂作品的创作教学准备:图片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解析题意1.“黄金易得,白首难还”这句话含义。(时间可贵,需要珍惜)2.出示范字,引导观察。主笔的观察:“黄、还”。疏密均匀的观察:易 难。4. 出示课题:边学边用。二、范字赏析。1.引导学生比较,寻找规律。(1)师问:横多的字有哪些?撇多的字有哪些?竖多的字有哪些?(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如下:“黄”、“难”二字横多;“易”撇多;“还”字竖多。(3)范字间隔均匀,主次分明。三、示范练习。1.先看看每个字,你最想说什么?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2.观察每个字的字形结构,并说说。“黄”:上中下结构,上下宽中窄,三部分长度相当。三竖均匀,边竖内收。“易”:上下结构,上窄下宽,上正下斜。“难”:左右结构,宽窄相当,横画平行,间距匀称。“还”:内紧缩,外舒展。3.教学示范。4.学生练习,师生共评。四、中堂创作。1.中堂作品要求:采用格式。(三尺或四尺)大字楷书写。先计算折纸,包括落款位置。先不要着急用宣纸进行写,可以先在毛边纸或报纸上写,反复练习。落款后留一个小红方块,代表钤印。2.学生进行中堂作品创作。3.展示作业,师生评价。4.教师小结。第15课 认识行书教学目标1、使学生大致了解行书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2、了解并初步掌握行书的结构规律和用笔特点。3、学会赏析经典作品,能体会行书的审美特征和鲜明的个性。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行书的结构规律,能体会行书的美与它独特的个性。难点:通过对比与临摹,初步掌握行书的结构规律。教学方法:讲述法、教学对话(讨论法)、多媒体展示法教学过程:一、 导入:1、回忆前面学习的隶书和楷书的书法特点,进而带出新授内容行书。让学生对比书本赵孟頫小楷道德经和王羲之丧乱帖,找出明显的不同,让学生回答。(初步认识行书结构特点)楷书单纯、端正,规范。行书放纵随性,灵活洒脱,笔法流动。2、大概讲述行书的起源及发展过程。“行书”是“正书”转变而成的。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在汉末一般出土的简书中我们是可以随处看到的。在汉末,行书没有普遍地应用。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从帝王显贵到普通文人,对书法的爱好都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加上王羲之的出现,使之更为盛行起来。3、观看视频,直观地了解行书的字体结构及用笔特点。以兰亭序为例,提取其中特征明显的字,让学生进行临摹,通过这种尝试体验,进一步掌握行书结构特点和用笔特点。提问:在摹写过程中,发现行书字体有哪些突出的特点?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出行书结构的特点:大小相兼。就是每个字呈现大小不同,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笔相连,字与字之间的连带,既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收放结合。一般是线条短的为收,线条长的为放;回锋为收,侧锋为放;多数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转换,不排除左放右收,上放下收。疏密得体。一般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内密外疏。中宫紧结,凡是框进去的留白越小越好,划圈的笔画留白也是越小越好。布局上字距紧压,行距拉开,跌扑纵跃,苍劲多姿。浓淡相融。行书书写应轻松、活泼、迅捷,掌握好疾与迟、动与静的结合。墨色安排上应首字为浓,末字为枯。线条长细短粗,轻重适宜,浓淡相间。4.用笔特点:点画以露锋入纸的写法居多以欤侧代替平整以简省的笔画代替繁复的点画以勾、挑、牵丝来加强点画的呼应以圆转代替方折二、名帖赏析PPT展示图片辅助教学,通过对具体行书作品的赏析,让学生尝试体会行书的美及其鲜明的个性。(1)天下第一行书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行书法帖。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蓝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行书第一”。唐时为太宗所得,推为王书代表,曾命赵模等钩摹数本,分赐亲贵近臣。可惜被唐太宗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唐太宗时冯承素号金印,故称为兰亭神龙本,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石刻首推“定武本”。经郭沫若考证,以为相传的兰亭序后半文字,兴感无端,与王羲之思想无相同之处,书体亦和近年出土的东晋王氏墓志不类,疑为隋唐人所伪托。但也有不同意其说者。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凤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2)天下第二行书唐代颜真卿的祭侄稿祭侄稿是颜真卿为祭奠就义于安史之乱的侄子颜季明所作。唐天宝十四年(775年),安禄山谋反,平原太守颜真卿联络其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叛军。次年正月,叛军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颜杲卿及其少子季明被捕,并先后遇害,颜氏一门被害30余口。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颜真卿命人到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