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综合征.doc_第1页
倾斜综合征.doc_第2页
倾斜综合征.doc_第3页
倾斜综合征.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倾斜综合征症状、病理、评定及治疗的回复1985年,Patricia Davies 首次描述了某些中风患者用他们的非瘫痪肢推向瘫痪侧的奇怪行为。在坐或站立时,这些患者用他们的非瘫痪肢体推离非瘫侧,导致失去侧向的姿势平衡。如果不加预防,他们将把自己向侧推,直到倒向偏瘫侧,要纠正他们倾斜的姿势会有很大的阻力。Davies把这种行为命名为“倾斜综合征”。 由于偏瘫,无倾斜综合征的患者也可能表现出平衡问题,可能倒向他们的瘫痪侧。但这些患者在他们失去平衡时能意识到,却由于瘫痪而不能支持住自己。他们通常用健侧手抓住某物(即倾向于拉(pull)而不是推(push))。很多脑损害后的姿势不稳定都不能归为倾斜综合征。这个术语只应该用于主动由非瘫侧推向瘫痪侧的这种特别的障碍。 研究结果提示,后丘脑参与我们身体直立姿势的控制。在传统上,丘脑后侧部分被认为是前庭从脑干到皮质通道的“中继结构”。后侧丘脑背核和侧背核似乎主要参与我们直立姿势的控制。表现出严重倾斜综合征的患者显示一清晰梗塞位于这部分丘脑。 研究表明倾斜综合征是由于身体对重力定向的严重误认引起的。 倾斜行为的评价倾斜综合征的患者检查有3个重要方面:1,自发的身体姿势;2,由非瘫痪侧肢体伸展增加的倾斜力;3,对被动矫正姿势的抵抗。治疗时注意以下方面:认识身体直立姿势知觉的紊乱视觉性探索周围环境及身体与环境的关系。保证患者看见他们是否趋向直立。我们建议物理治疗师应用视觉辅助物,以给予身体定向的反馈。并且在一个具有很多直立结构的房间训练,如门框,窗,柱子等等。学习那些需要达到垂直体位的运动。在完成其它活动时保持垂直体位运动治疗偏瘫后倾斜综合征1例【关键词】 运动 偏瘫 倾斜综合征倾斜综合征又称身体不成直线,中心轴偏移,是指偏瘫病人所有的体位都强力地向偏瘫侧倾斜,并抵抗任何被动校正其姿势的尝试,就是说抵抗使体重向身体中线或过中线向健侧移的校正1倾斜综合征见于左侧偏瘫的患者,2008年10月我科收治了1例左侧偏瘫的患者,经般的康复治疗方法训练1月后效果不佳,按倾斜综合征治疗,其治疗效果较显著,恢复良好。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患者,男,62岁,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伴呕吐18天”入院。当时急诊“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原发性高血压级,极高危组”,经临床相关科室对症治疗病情平稳后我科介入康复治疗。当时专科情况:患者神志清楚,言语含糊,查体合作,记忆力、计算力减退,定向力、理解力等高级神经功能无明显异常,双侧瞳孔等圆等,对光反射存在,活动正常,双侧额纹对称,左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右歪,左侧上肢Brunnstrom 级,下肢Brunnstrom级,肌张力稍高,腱反射(+),巴氏征(+),余病理征未引出,右侧上下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左侧肢体、躯干、面部偏身感觉障碍。运动功能检查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下问题:(1)头部转向右侧,右侧肩和颈的距离明显缩短。坐位或站立时,右侧肌肉不能放松,难以转向左侧或向偏瘫侧活动;卧位时,头部活动稍显自由并可配合部分动作或指令。(2)面部表情缺乏,声音单调,呼吸控制差,刺激其面部时多表现于右侧活动。(3)坐位时,左侧躯干肌张力低下,身体向左侧倾斜。(4)站立时,整个躯干向左侧倾斜,左下肢呈屈曲状,不能伸直以支持地面,并强力地向后倒。(5)左侧偏身深/浅感觉及其他感觉均减退。(6)左侧偏盲。患者不能看左侧的东西,经常打翻或撞倒左侧的东西,而且不能活动头部以进行代偿。(7)仰卧位时,偏瘫侧表现得比健侧长,且右手紧握床沿,担心掉下床。(8)活动时,健侧下肢不能维持在放置正常位置,不停的活动,并用力支撑,强力倒向偏瘫侧。12 训练方法康复训练采取综合训练即现代康复治疗和传统康复治疗(在针灸科进行)相结合,在治疗中随时提醒患者注意左侧肢体,保持颈部全范围的被动活动,保持身体正中位,改善躯体平衡水平,利用姿势反射给予适当刺激,以促进患侧下肢伸肌的活动,并保证治疗中正确的感觉输入2。具体治疗方法如下3。121 卧位时刺激头颈部活动,并促使其按治疗师的诱导最大范围的活动头部。在活动其肢体时,令其注意肢体的活动,利用不对称性颈紧张反射来提高左下肢伸肌张力,叩击刺激患侧躯干肌,进行桥式运动以改善其张力;不活动时护士必须密切观察患者严格摆放其肢体于抗痉挛位。122 坐位时利用健侧肢体的活动诱导,使躯干向右侧移动,促使健腿支撑,患腿伸直,诱导重心移向右侧。同时治疗师可一手下压左肩,另一手刺激患侧躯干肌,令其头部保持中立位活动右上肢以刺激左侧躯干肌使其重心移向右侧臀部。123 起立训练利用护腰带保护,并帮助左下肢伸直,令病人起立、坐下,在训练过程中随时提醒和注意病人重心、躯干和骨盆活动。124 站立训练患者右侧髋部紧贴治疗床或平行杠站立,利用辅助器具帮助其左下肢伸直负重训练。125 重心转移训练利用右侧肢体的健肢活动,促进患者在坐位下躯干向右侧的转移和站立时重心向右下肢的转移。126 步行刺激左下肢伸直或帮助其伸直站立,并令其右髋部始终保持紧贴治疗床或平行杠进行行走训练。127 ADL训练主要为穿脱衣服、洗漱、进食,训练中,尤其强调患者坐位时躯干的伸直、头部的中立位和正确的翻身动作以及针对左侧偏身感觉低下和偏盲的问题,给予正确的信息和刺激进行训练,使病人注意到患侧肢体的存在及其位置所在。 治疗期间,由于患者内在反馈系统障碍的问题,每一个环节都要尽可能多的给予患者触觉信息,并充分利用患者的视觉让其从环境中得到多的刺激以获得空间定向力和学习运动4。2 结果 训练3个月后,病人改善了平衡水平和重心转移,坐位下可自由独立进食、洗刷、穿衣,达到独立平地行走,监护下可上下楼梯,但其姿势控制能力、行走质量和ADL自理能力均比无倾斜综合征的患者差,尤其是协调性和完成动作的时间以及达到此功能水平所花费的时间。3 讨论 在脑血管意外的急性期,许多患者经历了一个短暂的临床症状表现期后,产生了典型的偏瘫征象,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后,基本可以自理。可是当倾斜综合征出现并延续成一个问题时,人们常认为患者不适合康复治疗并把他们送到疗养院或其他长期护理机构,甚至把他们接回家任其自由发展,错误地认为患者没有充分的主动性。实际上,许多研究已证明大多偏瘫患者不管步态的模式和质量如何都能够达到独立步行,有的患者甚至自然恢复也能步行,而有小部分患者却不能通过一般的康复治疗学习步行,通常情况下都认为些病人因为年龄太大、体质虚弱、患侧下肢肌张力不够、偏瘫侧感觉丧失及偏盲而不能步行。事实上,这些理由显然不够充分,似乎把问题看得过于简单,针对这一部分病人,按一般的康复训练方法进行治疗是很难达到预定目标的。所以应根据病人的表现及存在的问题,及早认识到倾斜综合征的存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及训练方法以纠正此综合征,使病人达到独立坐位平衡、站立、行走及ADL最大限度的自理。【参考文献】 1 刘钦刚译.循序渐进.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03-216.2 南登昆.康复医学.北京:人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