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必修三文言文复习必修三文言文复习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文言知识点梳理文言知识点梳理 一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3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二 在下面有古今异义有词语上做上记号 并写出它的古义和今义 河内凶 古义 今义 邻国之民不加少 古义 今义 或百步而后止 古义 今义 兵刃既接 弃甲曳兵而走 古义 今义 谷不可胜食也 古义 今义 数罟不入洿池 古义 今义 树之以桑 古义 今义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古义 今义 3 写出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一 食 谷不可胜食也 狗彘食人食 二 时 不违农时 无失其时 三 以 请以战喻 可以无饥矣 以时入山林 申之以孝悌之义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四 于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颁白者不复戴于道路矣 五 然 河内凶亦然 填然鼓之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赵太后曰 然 四 词类活用 一 找出本文中名词作动词名词作动词的五个词语并解释 1 解释 2 解释 3 解释 4 解释 5 解释 2 找出本文中动词作名词动词作名词的两个词语并解释 1 解释 2 解释 三 形容词作动词 四 找出本文中有使动用法使动用法的一个词语并解释 1 解释 五 1 找出本文中的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句 判断句 状语后置句 2 翻译本文中的固定句式 1 直不百步耳 是亦走也 2 或百步而后止 或五十步而后止 3 数罟不入汚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 4 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 无失其时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 之田 勿夺其时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 七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饥不寒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6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2 7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曰 非我也 兵也 8 王无罪岁 斯天下之民至焉 6 寡人之于国也 阅读 1 选出与 寡人之于国也 的 于 意义相同的一项 A 河内凶 则移其民于河东 B 王如知此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D 是谁之过与 2 选出 之 字意义归类正确的一项 邻国之民不加少 填然鼓之 久之 目似瞑 意暇甚 寡人之于国也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申之以孝悌之义 王无罪岁 斯天下之民至焉 A B C D 3 对 察邻国之政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考察邻国的政治 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B 体察邻国的政令 不如我这样用心的 C 考察邻国的政治 不如我的用心 D 了解邻国的政令 没有像我这般用心的 4 对 兵刃既接 弃甲曳兵而走 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A 兵器拿到手 士卒们就 抛下武器而逃跑 B 兵器已经接触 士卒们 抛下盔甲拖着武器逃跑 C 兵器已经握在手 士兵们 丢下大部队拖着武器逃跑 D 兵器刚接触 士兵们就 甩下盔甲 武器走了 劝学劝学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 对照注释 借助字典 正字正音 第一组 通假字 有 生 輮 知 2 试译难句 1 君子曰 学不可以已 青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冰 水为之 而寒于水 2 木直中绳 以为轮 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 不复挺者 輮使之然也 3 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4 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5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 3 阅读 1 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学不可以已 已 已经 B 木直中绳 中 合乎 C 声非加疾也 疾 强 D 圣心备焉 备 具备 2 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 虽有槁暴 C 参省乎己 D 君子生非异也 3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及词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取之于蓝 寒于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A 相同 不同 B 不同 相同 C 不同 不同 D 相同 相同 4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虽有槁暴 不复挺者 輮使之然也 A 虽然有的干枯了 不再挺直 这是火的熏烤使它变成了这样 B 即使又干枯了 也不再重新挺直 这是使它弯曲变成了这个样子 C 虽然有的干枯了 不再挺直 这是使它弯曲变成了这个样子 D 即使又干枯了 也不再重新挺直 这是火的熏烤使它变成了这样 5 列句中 而 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吾尝终日而思矣 B 臂非加长也 而见者远 C 登高而招 D 顺风而呼 6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学习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 只有不断积累 才能获取渊博的知识 达到 神明自得 的地步 B 骐骥 驽马 两个比喻暗示客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好坏的决定因素 坚持不懈才是学习的 关键 C 在学习上尽管主 客观条件有不同 但要学习成功就必须专一而不能浮躁 D 文章的最后一段运用了比喻论证方法 从正面证明了学习应有的态度和方法 过秦论过秦论 知识点梳理知识点梳理 1 通假字 3 合从缔交 赢粮而景从 百有余年 孝公既没 2 古今异义 古 今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因河为池 赢粮而景从 山东豪俊并起 流血漂橹 九国之师 三 词类活用 找出词语并解释 1 序八州而朝同列 履至尊而制六合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将数百之众 2 席卷 包举 囊括 内立法度 南取汉中 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 三 追亡逐北 四 约从离衡 序八州而朝同列 外连横而斗诸侯 流血漂橹 却匈奴七百余里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 五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因利乘便 六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尊贤而重士 七 会盟而谋弱秦 以愚黔首 废先王之道 四 指出文言句式并翻译 1 南取百越之地 以为桂林 向郡 2 铸以为金人十二 3 威振四海 4 倔起阡陌之中 5 身死人手 6 委命下吏 7 崤函之固 自若也 8 谪戌之众 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9 陈涉之位 非尊于齐 楚 燕 赵 韩 魏 宋 卫 中山之君也 10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11 陈利兵而谁何 12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氓隶之人 而迁徙之徒也 13 为天下笑者 何也 14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五 阅读 1 列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是 A 氓隶之人 农村的下层人民 谪戍之众 因罪被遣 度常絜大 衡量 B 不爱珍器重宝 喜欢 致万乘之尊 达到 取得 序八州而朝同列 招致 C 才能不及中人 中间的人 揭竿为旗 举起 非及向时之士也 先前 D 过秦论 指出过失 非抗于九国之师 抵抗 蹑足行伍之间 置身于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是 A 百有余年也 B 而倔起阡陌之中 C 赢粮而景从 D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3 比较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 判断正确的是 收天下之兵 聚之咸阳 斩木为兵 因利乘便 宰割天下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A 相同 也相同 B 相同 不同 C 不同 相同 D 不同 也不同 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身死人手 为天下笑 身死国灭 为天下笑 B 非銛于钩戟长铩 青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C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D 蒙故业 因遗策 因利乘便 宰割天下 5 翻译重点句子 当是时也 商君佐之 内立法度 务耕织 修守战之具 外连横而斗诸侯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追亡逐北 伏尸百万 流血漂橹 因利乘便 宰割天下 分裂山河 及至始皇 奋六世之余烈 振长策而御宇内 吞二周而亡诸侯 履至尊而制六合 执敲扑而鞭笞 天下 威振四海 4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却匈奴七百余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 焚百家之言 以愚黔首 隳名城 杀豪杰 收天下之兵 聚之咸阳 销锋镝 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弱天下之民 蹑足行伍之间 而倔起阡陌之中 率疲弊之卒 将数百之众 转而攻秦 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 然秦以区区之地 致万乘之势 序八州而朝同列 百有余年矣 然后以六合为家 崤函为宫 一 夫作难而七庙隳 身死人手 为天下笑者 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师说师说 文言知识梳理文言知识梳理 一 文言实词 1 通假字 1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 或师焉 或不焉 2 古今异义 找出古今不同意义的词 并写出古义和今义 1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 今 2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 今 3 是故 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 今 4 是故 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古 今 5 吾从而师之 古 今 6 今之众人 古 今 7 小学而大遗 古 今 3 一词多义 1 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吾从而师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吾师道也 2 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4 词类活用 找出本文中词类活用的情况 1 名词作动词 2 名词的意动用法 3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 形容词作名词 5 特殊句式 写出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不拘于时 学于余 耻学于师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其可怪也欤 不必贤于弟子 其为惑也 终不解矣 人非生而知之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 解其惑者也 二 文言虚词 在文中找出含有下列虚词并且用法一致的句子 1 而 1 连词 表并列 2 连词 表转折 3 连词 表承接 5 4 连词 表修饰 5 表陈述语气 2 之 1 助词 的 2 助词 宾语前置的标志 3 助词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 代词 3 其 1 代词 那些 2 代词 他 他的 3 副词 表揣测语气 大概 4 副词 表反问语气 4 于 1 介词 比 2 介词 向 3 介词 对于 4 介词 从 5 介词 被 5 乎 1 介词 相当于 于 译为 在 介词 相当于 于 表比较 译为 比 三 师说 阅读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古之学者必有师 B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D 吾从而师之 2 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A 生乎吾前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B 而耻学於师 C 是故圣益圣 愚益愚 D 吾从而师之 3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 通 授 传授 B 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传 流传 C 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 圣 圣明 愚 愚蠢 D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固 本来 4 下面句子中 乎 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生乎吾前 其皆出於此乎 B 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 D 相于枕藉乎舟中 生乎吾后 5 下列句子中 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或师焉 或不焉 或 或者 B 句读之不知 读 d u 句中停顿 C 官盛则近谀 谀 y 阿谀奉承 D 术业有专攻 攻 学习 研究 6 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小学而大遗 则群聚而笑 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 惑矣 吾未见其明也 A 两个 而 字相同 两个 其 字不同 B 两个 而 字不同 两个 其 字相同 C 两个 而 字相同 两个 其 字也相同 D 两个 而 字不同 两个 其 字也不同 7 下列句子中 师 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 B 或师焉 或不焉 C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 D 师道之不复 可知矣 8 与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B 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 C 其往欲何云 D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9 写出下列加划线词的古今义 小学而大遗 吾从而师之 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10 下列各题的划线词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圣人无常师 常 常常 B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不必 没有必要 C 作师说以贻之 贻 赠送 D 孔子师郯子 苌子 师襄 老聃 师 老师 11 下列句子中 传 的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D 此世所以不传也 12 下列各题的划线词中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项的一项是 6 A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B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 C 孔子师郯子 苌弘 师襄 老聃 D 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13 对下面两句话的意思 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圣人无常师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A 圣人没有普通的老师 三人同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烟盒手机摄影课程总结
- 高血压性心脏病相关知识
- 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古代文学(上)》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图木舒克职业技术学院《NoSQL数据库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版画(木版、丝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数学分析方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英语创意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中医内科学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建筑施工劳务分包合同(范本)
- 《顺丰速运战略案例》课件
- 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投标方案(专家团队版-)
- 小小科学家《物理》模拟试卷A(附答案)
- 幼儿园中班故事《龟兔赛跑》教学课件
- DB65∕4349-2021 棉浆粕和粘胶纤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和利时DCS控制系统组态
- 《铁道概论铁路车站》PPT课件
- 高一信息技术第六章结构图
- 豆各庄乡土地储备住宅房屋腾退补偿安置办法
- 【课件】第9课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剪纸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 煤田勘探钻孔工程质量标准
- 保温工三级安全教育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