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史题库.doc_第1页
中国史学史题库.doc_第2页
中国史学史题库.doc_第3页
中国史学史题库.doc_第4页
中国史学史题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7历史中国史学史一、名词解释:通鉴纪事本末南宋袁枢根据资治通鉴的内容,总括239件史事,分别列目,各自成篇,并于各篇之间略按时间先后编次创立了以记事为主的纪事本末体史书。三国志西晋陈寿,65卷,上起东汉灵帝光和末年黄巾起义,迄于西晋灭吴。以魏主为帝纪,总揽三国全局史事,以吴蜀二主传名而记实,既与全书协调,又显示三国鼎立的政治格局。这种编撰手法在正史的撰述中为新创造。资治通鉴纲目南宋朱熹根据资治通鉴的材料,撰成资治通鉴纲目59卷,采用编年纪事,前面立纲,是史事的提纲;后面设目,是史事的详细叙述。十七史商榷王鸣盛,十七史商榷100卷,“商榷”是本书的主要内容,这里包含史书文字方面的考订和史书所记典制事迹方面的铨解与审核。赵翼二十二史札记为清朝乾嘉三大考据家之一的赵翼所著。共36卷。此书的特点是于考史中重视历史评论,书中所提出的论题,对后人多有启发,是古代史的入门指导。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为清朝乾嘉三大考据家钱大晰所著。共100卷。“考异”是本书的主要内容。本书以考订、校勘、训诂见长。他对所涉及的史籍及其注释进行了去全面详细的文字校勘,使许多矛盾地方进行了疏通辨析,为后世史学工作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正式本书价值所在崔述考信录考信录的作者是崔述,它是先秦故事做系统考证的第一人。对于先秦古史的解释,其程序是辨“伪书”进而辨“伪史”史才三长才:写史的表达能力,体裁体例的运用能力;学: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掌握丰富的历史材料;识:对史事是非曲直的鉴别,认识和判断能力史德是指治史者的品德修养。治史者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观念,对史学研究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史学除受才、学、识的影响外,还受史德的影响。章学诚认为,刘知几所谓“史才”、“史学”和“史识”,还没有穷尽治史的道理,具有史识,还要求了解“史德”。“史德”的内容是个难以确定的问题。因为各个时代的道德标准不同,对道德的要求也不同一样。章学诚认为“史德”就是“著述者之心术”。杜佑通典唐代史学家杜佑,字君卿,出身于累世仕宦之家,由于他久任水陆、盐铁等财经方面的大员,对政治经济等典章制度较为熟悉,这为他编写通典提供了有利条件。通典是第一部专门叙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所记内容上起黄帝,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全书200卷。分为食货、选举、职官、州郡、边防,礼、乐、兵、刑、九门。各门之下有子目,子目之下更有细目。每一制度皆条贯古今,溯源明流这种编纂方法,为典制体通史开创了先例,它源于纪传体史书的“书”、“志”。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资治通鉴由司马迁主编,刘恕,范祖禹,刘攽分撰周秦,两汉;三国至隋;唐,五代,全书294卷,编年记事,上限自战国时间韩赵魏三家分晋,下限迄于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资治通鉴记事连贯而丰瞻,所记内容以政治,军事,民族关系等为主,兼及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重要历史人物。司马光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诫者而特意详述,以达到“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为现实提供借鉴的目的。清人王夫之认为资治通鉴包含了“君道,臣谊,国是,民情”等多方面内容。说明它在历史借鉴方面有广泛的作用。通志南宋郑樵通志是纪传体通史,分本纪,世家,列传,年谱,载记,略,全书200卷,其最重要成就是它的20篇略,简称“二十略”, “都邑”,“昆虫草木”,“六书”,“七音”等九略为郑樵首创。通志进一步扩大了史学对于典章制度和专史的研究。包含了无神论的思想,对天人关系提出了新认识;力倡实学。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文献通考是元初马端临撰。分24门,起自上古,迄于南宋宁宗嘉定年间,是继杜佑通典后的又一部典制体通史巨著。文把通典的9门发展成24门,并增加了通典所没有的经籍,帝系,封建,物异,象纬等5门,马端临强化了杜佑以食货为首的历史件事,表现了他重视历史上的社会经济活动。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西晋武帝太康年间,汲郡人不准盗掘魏襄王墓,得竹简数十车,后经荀勖等人整理、研究,得书16种75篇。其中纪年13篇,记载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至周宣王后,则特记晋国历史,晋被三家瓜分后,又特记魏国历史,记至魏襄王二十年(前299年)。由于司马迁写史记时没有看到该书,所以该书可以帮助我们订正史记的某些错误。编年体:是我国最早的史书编纂体裁之一。孔子删定的春秋采用编年体,初步将人物、地点、时间、事件四个因素结合起来记叙历史,它已有了明确的时间顺序,把事件有系统地按年代先后加以编排,上下连贯,从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发展过程。这种体例经过左传作者做了进一步的完善。洛阳伽蓝记:作者杨(阳)衒之,北魏北平人。该书共5卷,以记洛阳伽蓝(梵语佛寺)兴废沿革为线索,记载了洛阳城内外55所寺庙的情况、内容涉及到洛阳城市规模、外商来京贸易及各国风土人情,道里远近等情况。可算作是一部中国古代城市地理史。作者写洛阳佛寺的兴废,实际上反映了北魏王朝的兴衰。其中记载了高祖迁洛活动等,可补魏书、北史之缺。裴松之:字世期,河东闻喜人。曾任东晋殿中将军、员外散骑侍郎。南朝宋文帝时任中书侍郎。文帝以三国志过于简略,乃命裴松之作注。裴氏花了三年时间完成此注。裴注重点不在训诂名物,而在史料的补缺与纠谬,引用的书达200多种,搜集资料十分广博,其注文近于原著数倍。裴注被誉为南北朝三大名注之一。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著作;春秋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带有鲜明政治目的的写作的史书,称为“春秋笔法”;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由私人独力编撰而成的史书,开创了我国私人修史的先例;春秋重视近现代史思想成为中国史学的一个传统。春秋记载了许多宝贵的自然科学内容。纪事本末体: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中心来记事的史书体。纪事本末体是南宋袁枢在编撰通鉴纪事本末过程中创立的。该书的编纂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读通鉴的困难,详明历史事件的始末。袁枢将通鉴分年叙述之事统一集中起来,分为239个标题,不动一字的加以抄录。每事各详起讫、自为首尾,详细记载事件的来龙去脉。日知录:明末清初顾炎武所著的读书笔记。他自著此书的目的在于“明道”、“救世”为宗旨。书中论述涉及到经义、政事、世风、科举、礼制等,内容非常广泛。此书资料丰富,每论一事,必详其始末,参以考证。是一部包含其学术思想、政治见解等内容的重要著作,书中表现了他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传统金石学概念:兴起于北宋,清代达到极盛。研究的范围包含了诸如甲骨文、封泥、砖瓦陶文、竹木简、古钱币等等凡不属于写在纸上的一切古文字资料。局限(1)金石研究主要局限于训诂、音韵、文字传统小范畴。偏重于著录和考订文字资料,以达到证经和补史的目的,范围狭窄,内容有限。(2)金石学者不曾对器物形制和纹饰作深入的分析,也没有进行断代研究,光凭眼力心识。简牍: 是我国最早的正式书籍。一根竹片叫做“简”,把多根简编连在一起叫做“简策”,“策”意与“册”相同。一块木板叫做“板”,写了字的木板叫做“牍”,一尺见方的“牍”叫做“方”。简策一般为长篇著作或文字,版牍的主要用途是记录物品名目或户口,也可画图和通信。帛书:亦称缣书,是写在缣帛(丝织品)上的书。帛书起源于春秋时期,实物则以1942年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的为最早。战国时代,帛书与简牍是同时并用的。三国以后,纸逐渐通行,帛书随之渐少。 出土的简牍帛书分为作为档案的书和作为典籍的书,前者即古代的文书,后者即古代的文献。新五代史志综合梁,陈,齐,周,隋五朝的典章制度.与五代纪传相配合.也称隋志是自史记八书, 汉书十志以来最重要的史志著作。特 点: A)综合前史内容,是正史志书的一次总结性成果.B)反映撰述者对天道,人事在认识上的逻辑发展. 前五志:讲天道.礼仪,音乐,律历,天文,五行. 后五志:计人事.食货,刑法,百官,地理,经籍. C)其经籍志是目录学专著,是一次大规模的 历史文献整理的总结. 四部分类法形成.史部 二、简答题1每个时期史学特点,发展的差异与联系西汉时期:史记创立了纪传体史书的体裁,这种以多种体裁体例相综合的史书表现形式,在一个整体的历史认识层面反映复杂的历史进程。司马迁胸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历史报复,记述了上起远古,下至西汉初年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民族思想文化和社会风貌及各个阶层人物群像的百科全书。史记在历史编撰,历史内容和历史观点上都大大迈越前人,这不仅使司马迁本人以其著述成一家之言,而且也使史学得以在意识领域卓然而立而“成一家之言” 。汉书适应封建皇朝统治的需要,借鉴史记的体裁而断代为史,上下恰通,祥而有体,写出了西汉皇朝全部的历史。班固在汉书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皇朝意识和鲜明的正宗思想符合封建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并在表志方面发展了史记的成就 ,(艺文,刑法,五行,地理是汉书所创)(原先有律历,礼乐,刑法)东汉时期:东观汉记是最早的纪传体东汉史。魏晋年间,与史记,汉书被称为三史汉纪是中国史学上最早的编年体皇朝史。荀悦处于东汉皇朝摇摇欲坠的年代,使他更着重于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史学功能的强调。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中国史学出现了大发展趋势。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王朝的迭起,对峙和大规模的民族迁移活动以及门阀地主在政治,思想上的活跃和中外交通的发展等历史特点,史记汉书在传播中不断扩大了史学的影响,史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出现了多途发展的气象,具体表现在1.撰史风气旺盛正史: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南朝宋人裴松之兼采众书,作三国志注保存了丰富的三国史事。古史:竹书纪年2史书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数量剧增隋书.经籍志分经籍为经史子集四部由于封建王朝的对峙,迭起,出现了一大批大大小小的封建王朝。撰述“正史”高潮范晔后汉书袁宏后汉纪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学发展(一)、经学衰落与佛、道、玄思想的兴起(二)、门阀制度的兴衰(三 )、书写材料的革新与印刷业的萌芽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学的基本特征(一)、史学取得独立地位(二)、史学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三)、封建政治对史著编撰影响的加剧(四)、前代史、国史完成由私撰向官修的转变(五)、史评和典制体史著的出现隋唐时期:史学发展中的几个重要转折1.皇家正式设立了专门的修史机构-史馆,完善了史馆制度2.史家的自觉意识的增强,史学评论趋于成熟,史学发展进入了更富于理性特色的阶段。3.明确提出了史学的经事致用目的,深化了对史学社会功能的认识4.通史著作的复兴和新的史书体裁的出现5.历史笔记的勃兴宋代是在结束唐末、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战乱以后建立的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出现一个经济发展、社会相对安定的环境,为史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宋朝以儒立国,提倡“右文”致治;宋朝科举事业发达,读书人队伍不断壮大,社会上读史讲史风气浓厚,各阶层士民对史书需求很大,史学收到广泛重视;宋朝学术探讨气氛浓厚,学派频出,学者治学往往兼容并包,创立新说。辽宋金元史学发展(一)北宋的右文抑武政策(二)边疆民族政权的兴起(三)理学的发展传播与确立统治地位(四)印刷业的发展辽宋金元史学的基本特征(一)史学空前发展(二)修史机构更加完善(三)理学对史学产生影响(四)私修史书繁兴纲目体:纲:据时间先后写出史事提纲,用大字书之;目:对史事的具体记述,用小字分注。刘知几的史学批评意识1.六家二体说,刘知几首次对唐初以前的历史著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探其源流,评论优劣得失。2.揭露古史记载的虚伪。疑古,惑经他分析了旧史记载失实的原因,(朝廷权势的威慑,凭个人主观爱憎,凭片面传闻,有隐晦,有夸饰)3提倡倡导秉笔直书,反对曲笔讳饰。直书,曲笔4提出史才三长才:写史的表达能力,体裁体例的运用能力学: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掌握丰富的历史材料识:对史事是非曲直的鉴别,认识和判断能力5提出改造旧史的主张。提倡编写纪传体的断代史,主张删除纪传体史书中的艺文志,增加都邑,氏族和方物三志,他认为史书的内容应该详近而略远,不必向上追记历代典籍的存没情况。史通的史学批评理论1)史通开卷就把唐以前的史学著作归纳为“六家”,即尚书、春秋、左传、国语、史记、汉书共六个流派。并分别观察其源流,分析其利弊得失。“二体”,主要评论了编年、纪传两种史体的长短得失。古今正史、史官建置系统地叙述了历代史书发展的历史。和自古至唐的史官和史馆制度的沿革废置,勾划了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线索。本纪、世家、列传、表历、书志等篇,系统地总结了纪传体史书的体例、内容及编纂方法。2)刘知几继承和发扬了王充“疾妄求实”的思想,在史通中设有疑古、惑经等篇,对尚书、春秋等儒经中记载的古史提出了大胆的怀疑。另有数条谈到古代禅让征伐之事。刘氏认为尧舜相授,不是禅让,而是篡夺,不是舜传位给禹,而是禹把舜放逐了。刘氏为维护历史记载的真实性,提倡“直书 ”。“实录”唤醒后代学者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叙述历史,并启发后世史学考订辨伪之风。3)直书、曲笔两篇。赞扬了历史上敢于秉笔直书的人4) 比如主张删去或改造艺文志“所列书名,唯取当时撰者”,不必向上追记历代典籍的存没情况。同时改造天文志、五行志。主张增设都邑、氏族、方物三志。这个主张被南宋郑樵接受。通志“二十略”中,设有氏族略、都邑略、昆虫草木略。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总结章学诚文史通义,校雠通义章氏字实斋,生活于“乾嘉盛世”,出身于中小地主家庭。文史通义内篇6卷,外篇3卷,是评论文史的著作而已评论史学为主。史学思想:1 系统阐发六经皆史说。“六经皆史”说并不是章学诚首创,但在章学诚之前没有艺人对这一理论系统阐发。他认为六经并不是“圣人有意作为文字以传后世,”而是“三代盛典章法度见于政教行事之实。”因此他在文史通义里反复论述六经是史。而且六经既然是“先王政典”的记录,自然在当时也就不会像后世那样奉为经典,至于尊之为经,那是后世儒家所神话的。这样章学诚就剥去了六经神圣外衣,当作经世致用的书籍。这在当时反应了章学诚在史学理论上力破陈说的勇气。“六经皆史“说的理论对史学作用:一个是扩大了历史研究和史料搜集的范围。第二是批判了空谈义理的宋学和专事考据的汉学。2 倡言“史意”章学诚所说的史意,是指史学理论和史学观点,史意即史义,指出义、事、文这史学三要素应以义为主,史家应先树立正确的史学理论和观点,而史实与历史文笔是次要的,三者有轻重。他提倡史学要有通识别裁,成一家之言;要阐明自然界变化与人事的关系,阐明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所以他反对刘知几贬低通史说。 3 强调史德章学诚首先肯定了刘知几关于良史三长理论,认为品评良史的标准好要有史德。他所谓史德,乃是“著书者之心术”,就是指史家能否忠实于客观史实,做到善恶褒贬,务求公正的良好学术品德。他认为才学识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是史德,对良史来说,就要以客观事实为准,如实反映历史本来面貌,而不能掺杂史家个人主观好恶。4 提出历史编纂体例改革方案 章学诚根据史籍内容不同,把以往史籍区分为“撰述”与“记注”两类,他所说的撰述,是指将所能占有的史料,根据史家的“别识新裁”,整理编纂新观点和新材料,体例完备成一家之言的著作。而记注,则系掌故史料性质的史书,是原始资料的记录,选辑和汇编。因为记注是记录具体史事的,所以需要无遗;而撰述则可不拘绳墨,通过总结史实得出经验教训,以为将来之借鉴,因此要独断于一心,成一家之言。章学诚揭示了以往史学理论所没注意到的撰述和记注的区别,是一大创新。试论述编年体史书和纪传体史书各自有何优缺点?纪传体优点:便于记载多方面的历史事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外史事可包罗万象。便于记载不能按年编排的历史,如经济以及其他方面不知时间的事件等。便于广泛地记载历史人物。缺点:不能集中叙述历史事件的全部情况。“同为一事,分在数篇,断续相离,前后屡出。”不易表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易于夸大某些历史人物的作用。编年体优点:(1)便于表现历史事迹的时间顺序。(2)便于表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3)可以避免叙述重复,“理尽一言,语无重出。”(4)具有“资鉴”和“讽教”的重要作用。缺点:(1)不能连续叙述历史事件的全部情况,“一事隔越数年”。(2)难以记载年日不明或不能编年的历史事迹。(3)易于编重政治事件,忽略经济文化方面的史迹。(4)记事简略,史料不丰富,难以完整地反映社会情况。试论司马迁的史学贡献和治史特点史记的史学贡献:(1)定奠了通史的规模。(2)创立了完备的纪传体。(3)广泛记载了各种历史人物。(4)记载了边境少数民族和外国历史。(5)在文学上有重要价值。文章生动,启发兴趣。(6)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需要。司马迁的治史特点:1、全面搜集文字资料。2、实地考察。3、亲身访问。4、慎重取舍。通典是怎样一部史学著作?就其作者、内容、编纂、史学思想等等加以论述。作者生平:杜佑,字君卿,京兆万年(西安)人,唐中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主要活动事迹在安史之乱以后。杜佑一生有两个特点:1、勤奋好学2、政治经验丰富。通典的内容和编纂特点: 1、将食货列于首位,食货中又首列田制,重视农业,2、不列天文、历法、五行、艺文等志。3、各部分的编排先后次序体现了其对政治的观点。4、发展了史书自注的方法。 通典的价值和贡献:1、创立典制体。2、主会通。3、立分门。4、重论议。5、倡经世。6、进化的历史观。试分析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的基本内容和史学理论贡献。内容有三:(1)校勘文字。(2)解释文意。(3)辨明事实。此书全部为考证,没有评论,历来被公认为考证成就最高的著作。钱大昕的史学理论贡献:(1)“成一家之言”的治史境界。(2)“美恶不掩,各从其实”的撰史原则。(3)“博采慎择”的取材标准。(4)“增其所当增,省其所可省”的表述要求。(5)“师古之是”、“平心度之”的史学批评态度。(6)“知人论世”的史学批评方法。(7)“谨严灵活”的书法义例。秦汉史学的基本特征(一)、史学处于“拾遗补艺”的附庸地位(二)、创立了史学著作的纪传体体裁(三)、史官如实记载历史(四)、天命史观为史书编纂的主导思想(五)、史著多为私家修撰1、纪传体体裁出现的原因(1)政治原因: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纪传体体裁的最大特点是以皇帝为中心编写历史2、纪传体体裁的学术源流 如:史记的纪、传受春秋经、传的影响。 (三)、史官能够如实记载历史原因:(1)直笔的优良传统(2)文化条件的限制:知识为少数人掌握;书写材料原始,限制了史书的传播。(3)专制皇权处于初创时期天命史观为史书编纂的主导思想1、秦汉时期,伴随着中央一统政权的建立,和神化皇权的需要,在思想学术上也开始了天人宇宙秩序的重构。2、西汉时期史官的天官职能重又得以发挥“私家修撰”,是和唐宋以后封建王朝设立史馆、宰相监修、史官具体编纂的“官修国史”制度相对而言的。史部独立的原因:(1)、儒家独尊的局面被打破(2)、史书数量增加(3)、士族撰写家传、家谱的兴盛(4)、书写材料发展的影响列举十部以上的有关少数民族史的史著: 常璩华阳国志崔鸿十六国春秋 魏收的魏书 挚虞畿服志 顾野王舆地志 周处风土记. 盛弘之荆州记 谯周三巴记 常宽蜀记裴矩西域图志李德裕异域归忠传,高少逸四夷朝贡录韦齐休云南行记李德裕西南备边录窦滂云南别录云南行记徐云虔南诏录卢携云南事状达奚洪云南风俗录樊绰蛮书司马迁、班固史学之比较:史记的编纂思想: 1) 通古今之变的体现: A) 实行详今略古的原则. B) 提出承敝通变观点.重视历史的发展变革.C) 提出见盛观衰观点.强调要善于总结经验.2) 究天人之际 的体现: A.对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观点有自己的看法. 认为: “天人感应”确实存在. 但强调人事起根本作用. B. 批判封建迷信思想.揭历来鬼神之事诬妄. C. 特别重视人心向背在历史上的作用. D. 强调人谋和时势,际遇的重要作用.对天人关系作了极有意义的探索: 怀疑天意灾祥之说, 强调人事根本作用,认识人心向背,个人努力的作用. 在那个时代无疑是可贵的.从而实现了成一家之言. 3)主张兼容百家学术的态度.A.反对暴虐统治,横征暴敛,严刑峻法.揭恶果.深刻揭露法令苛刻,枉定人罪的奸险行为.酷吏列传B.关注平民阶层,歌颂舍己为人扶危济困品质.游侠列传 A. 重视生产活动, 重视经济.货殖列传 B. 主张发展工商业,主张让人们获得财富.编撰学贡献: 1. 创造了五体配合的恰当编撰形式. 即: 纪,世家,传,表,书. 纪: 用编年体形式 世家: 兼用编年和传记的形式. 传: 用编年体形式. 表: 用谱谍的形式. 书: 用综合论述的形式. 2. 首开通史体例之先, 又重视记载当代史.体现详今略古的原则. 3. 在史料的整理和选择上方法优良. “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历史文学成就1. 开辟了传记文学的新天地. 2. 善于运用寓论断于叙事的手法. 3 擅长写人物对话, 并注重刻画人物说话的口吻,表现其神情风貌,善写场面.一班固汉书史学思想: 1. 典型的儒家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