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水浒》中的妇女形象_第1页
论述《水浒》中的妇女形象_第2页
论述《水浒》中的妇女形象_第3页
论述《水浒》中的妇女形象_第4页
论述《水浒》中的妇女形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论水浒中的妇女形象内容摘要:水浒是中华民族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的文学史上卓立千古的不朽之作,也是描写社会阶级矛盾、农民起义的古典现实主义杰作.它给古今中外读者讲述了一批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并勇敢地为社会底层人物立传,让他们成为表现的中心.同时,书中塑造的女性英雄形象也是颇为生动,其意义也是极其深远的.反映了作者传统女性观的变化,喻示着女性独立自主意识的增强和女性地位的部分提高. 关键词: 水浒 、 女性、形象目 录:一、水浒传中女性形象群体划分二、水浒传中女性形象描写(一)水浒中的女性角色(二)女性是作者对不平世界反映的视角(三)通过女性形象塑造忠义英雄三、水浒传中女性形象体现正 文:水浒传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杆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它以深刻的思想,广泛的内容,杰出的艺术谱写出了一曲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英雄史诗,革命悲剧,反映出没落衰败的封建社会深重的剥削和残酷的压迫激化着阶级矛盾,反动统治的黑暗腐朽造成广大人民的反抗斗争。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可谓妇孺皆知。老百姓之所以喜欢它,除了小说中塑造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还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绚丽的社会风情画卷。使得我们对英雄们生活的时代有了非常形象的感受。人类社会是由两性构成的,在极力宣写了男性的忠义、勇武、阳刚的同时,必不可少的要写到女性,甚至要写到女英雄。水浒传百二十回本中出现过的女性大约有七十六位,其中略为提及不作具体描写的有47人。在整部小说中,女性形象所占比例不大。但一直以来,水浒传女性形象塑造被认为是写的很失败的,女英雄不象女人,太粗丑;美丽的女人,却又太狠毒、淫贱(甚至要遭受英雄的残杀)。总之是叫“男女平等”的现代人不能认同,每每论及,必定要痛加挞伐的,要斥责作者的妇女观“落后”。笔者认为,水浒传是小说,小说人物的生成环境是围绕小说的中心铺设的。不能抛开小说所营造的特殊环境以及附着在人物身上的特定情节而单纯地进行道德评价。实际上,潘金莲等的形象之所以叫人们不能忘怀,也正可以说明作者的成功。小说没有塑造道德样板的义务(虽然水浒传中也精心刻画了宋江、武松等人的“品德”),写出一定环境中合理存在并且做到令人过目难忘的人物,应是衡量小说家的第一标尺。书中那些生龙活虎的英雄人物和生机勃勃的斗争故事,千百年来广为流传。那些女性形象孙二娘、顾大嫂、扈三娘,以至潘金莲、阎婆惜等都深为人们瞩目。书中作者或着力描写,或串联故事情节的女性人物达七十多人,其中有作者予以充分肯定的正面形象,如梁山泊女英雄、贤妻良母、被损害被侮辱的女性;有作者绝对否定的反面人物,上到统治阶层的妇女,下至“淫妇”、媒婆、社会余孽;还有一些处于中间状态的妇女。这里上至公主、郡主,下到市民妇女、渔妇村姑、烟花妓女,水浒转不仅真实地再现了北宋末年广泛的社会生活和复杂激烈的阶级矛盾,同时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广阔、深刻、色彩纷呈的宋代妇女生活画卷。其实,水浒传在写作过程中有着非常明确的指向,就是把一百单八人写成英雄,而这一百单八个英雄是起自民间、生于草莽的英雄,在人间烟火里摸爬滚打,经历了不同于凡人的传奇。水浒传中的女性,正是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代表,同其它未被作者写成英雄的男人一样,都是为了陪衬英雄而存在的,都是为了显示英雄本色而设置的与英雄冲突的对象;他们被否定,或被杀戮,正是为了证明英雄是一种高超常人的存在,英雄是理当被歌颂的。从这一点来看,水浒传女性描写的意义与价值,决不是作者对于女性偏狭的道德批判,而是有着她们特定的在小说艺术创作上的意义与价值。兹作论述如下:一、水浒传中女性形象群体划分对于水浒传中所出现女性的群体划分,虽然不同学者有不同的标准,并为不同类别取了不同的名称,但是,把这七十余位女性分为三类还是大多数学者的主要取向。依照不同的标准,有的学者把这些女性分为:作者揭露、批判的对象;歌颂、赞美的对象和寄予了同情的对象。这是以“作者对这些女性所持的态度”的角度。还有学者把这些女性分类为“天使型”、“恶魔型”和“雄化型”,取的是人物形象本身的形象特征。另有学者把这些女性分类为“弱女子”、“女英雄”和“淫妇”,则是依照情节所作的划分。在一些“漫说水浒”类的书籍中,作者则把这些女性分类为“妖女”、“魔女”和“无面目女子”,这种划分,主观性较强。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分这么几类,第一类是上附天罡地煞之数的梁山三位女英雄;第二类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四个淫妇。二潘,一个潘金莲,还有一个潘巧云。还有阎婆惜以及卢俊义的贾氏夫人。第三类水浒传里面描写了一个贞节娘子,林娘子。此外还有一些人物形象,比如说有两个老太婆,一个是面目不太清楚的阎婆惜的母亲阎婆,一个是面目可憎的王婆。应该说,以上几种分类都有一定的道理,都是站在一定的角度对小说中人物形象进行的划分。但是,仔细读了小说之后,我们会发现,以上几种分类还是显得有些粗疏。二、水浒传中女性形象描写(一)水浒中的女性角色很早以前就曾听到过这样一种说法,说水浒的作者,一定是与姓潘的有仇,要不水浒传里两个姓潘的女人潘金莲和潘巧云怎么都是淫妇而且还不得好死?这话十九是开玩笑,但它也说出了一定道理,即水浒传对女性有一种特殊的仇视。包括出现在“梁山好汉”之中那三位女侠也不是作者“着力赞美、歌颂”的。只要我们能够从让我们醉心的豪侠故事中跳出来重新审视这一个个情节,我们就能够发现:小说中的善恶观其实是混乱的。水浒传之中所谓的“热情的歌颂”在很多时候是为了迎合市民听众的趣味而安排、设计的一系列情节,作者热烈歌颂的动机并不鲜明,至少,作者并不是完全站在“善”的角度在进行形象的塑造。孙二娘是“昙花一现”,扈三娘只在战场上最显英姿,在其他时候完全是可有可无。顾大嫂的形象略微饱满一些,却也仅仅是一位被妖魔化了的女强人,看不出作者在这几位女将身上倾洒了多么浓重的笔墨。更别说,在梁山之上,几位女将的地位之低,也是非常明显的。一百单八将都是“天上星宿”,巧的是,好汉们的排序与他们所对应的星宿有着明显的关联。然而,三位早期女将(相对于琼英)所对应的星宿之档次实在太低,三人中最高的扈三娘不过是地彗星列第二十三位,总排名第五十九。在她前面,还有无数长相、本事乃至道德都远远不如她的好汉,比如她丈夫。而顾大嫂和孙二娘则干脆被安排在倒数第几位。在水浒传中还有一段“劝降”的好戏,两位女将押着一位败将上堂来,竟被宋江怒斥:“焉得无礼!”两位女将便唯唯诺诺地退下到两旁。还有扈三娘被宋江当作礼物一样许配给矮脚虎王英的合理情节的出现,却也可以看出这句话背后的文章:梁山女将哪里有什么真正的地位,她们在宋江(作者)眼里,是可以被人随意忽视的。因此,便有了。如果说这也算作“着力赞颂”的话,我不知道除了被残杀的好汉们的敌人,还有谁没有被这样赞颂了。(二)女性是作者对不平世界反映的视角水浒英雄正是仇视世间不平,要拔刀相助(杀)而后得人景仰的,因此作者要着意写出这世界的不平。金翠莲出场,是在为自己悲惨的身世哭泣:街霸郑屠以一纸空头典契,强买其身;但他的大老婆不容,却还要勒逼典身钱。潘金莲是淫妇的代表,但与其通奸的西门庆,是个十足的市井流氓,淫人妻女,而满街人不敢声张;害死人命,却用金钱贿赂团头何九叔,掩盖杀人事实。而潘巧云,作者更是直接借其故事,对佛门弟子的虚伪外表包藏的荒淫无耻之心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一个字便是僧,两个字是和尚,三个字鬼乐官,四字色中饿鬼。”潘巧云和海和尚在僧房偷情,直教“ 黎房里,翻为快活道场;报恩寺中,反作极乐世界。”清风寨文知寨刘高之妻,“极是不贤,只是调拔他丈夫行不仁的事,残害良民,贪图贿赂”,却正勾出了一副官府欺诈百姓的嘴脸。林冲娘子,是典型的良妇,通过她写出高太尉之子高衙内“在东京倚势豪强,专一爱淫垢人家妻女”,而京师人惧怕他的权势,“谁敢与他争口”。因此,水浒女性的背后,其实正是男人操纵的邪恶世界。水浒传写女性,是借女性来反映了这个世界的不平,正是这不平的世界,才使得英雄们与之势不两立,并最终走上集体反抗的道路。(三)通过女性形象塑造忠义英雄水浒传写英雄不是天生要造反的,是被逼上梁山的。逼的情势,也是多种多样的。这正反映了整个世界对英雄的不容。而水浒传中的女性,也是被作者写成了造成种种情势的部分因素。鲁达本是延安府一个军官,因听了郑屠强骗金翠莲的事而怒火万丈。他帮助了金氏父女,而且打死了郑屠。为避追究,他“急急卷了一些衣服盘缠,细软银两”,“一道烟走了”。武松对官府是抱有幻想的,在阳谷县做都头,尽职尽责。但嫂嫂潘金莲伙同奸夫、虔婆杀死他亲兄武大郎。武松查明事实真相,到县衙告状,但官僚们受西门庆打点,告而不果。武松是在正义难伸的时候,才决意自己了结,杀嫂嫂、西门庆,再到官府自首。以至于被发配沧洲,演出无数故事。宋江私放晁盖,是“弥天大罪”,幸而事情没有败露;刘唐携书信及黄金拜访,宋江也显得精明过人,谨细地见过了,打发走人。似乎一段故事风平浪静。但平地风雷,阎婆惜在偶然中发觉事情真相,并以此相要挟。天下英雄“久闻大名,如雷贯耳”,如能相见,则“如拨云见日一般”的好汉宋江,真是低声下气到连读者也感到窝囊的程度。但阎婆惜太不识相,句句紧逼,表现得不仅贪婪,而且刻毒。礼尽兵来,宋江杀死了阎婆惜。从此,他亡命江湖,并最终坐上起义军的头把交椅。杨雄也是因杀死潘巧云和石秀、石迁一起走上梁山的。水浒传英雄,历来被认为是粗犷、豪侠的英雄,但其实更是被作者写成了符合许多道德原则的。水浒传的名称,有的叫忠义水浒传,也就是说,水浒传英雄是忠义的化身。李师师是京师名妓,与梁山英雄几次交接。但梁山英雄却能在她面前不动半点邪念,纵然有作品中对男人好色的总体否定,但也表明了英雄晓得她是赵官家的宠妓,是圣上所爱,不敢轻掠。是之为“忠”。这一点在宋江、燕青身上是十分鲜明的。武松长得十分长大,一表人材,武艺高强,职任一县都头,而他的亲哥哥武大郎,人称“三寸丁谷树皮”,是相貌丑陋,性格怯懦之人。久别重逢,武松是如何的高兴!搬到哥哥家中住,日常嘘寒问暖,丝毫不觉有损面子。以武松豪侠胸怀,去东京干事前却来到哥哥家,像女人一般地嘱咐了许多言语,生怕哥哥在家有任何闪失。这是典型的“悌”。但武大郎还是被合谋杀害了。武松出差回来,“到门前揭起帘子,探身入来,见了灵床上写着亡夫武大郎之位七个字,呆了,睁开双眼道:莫不是我眼花了?”在哥哥灵前守夜,武松安排好羹饭,“扑翻身便拜”,要哥哥托梦与他。“把酒浇奠了,烧化冥钱,便放声大哭。哭得那两边邻舍,无不凄惶。”读来叫人又悲又愤。武松杀嫂,手段残忍,其实正是对杀兄之痛的索报。雷横踢了白秀英的场子,打了白秀英的老子,被白秀英的旧相好知县处罚了,他也自认晦气,忍受了。但那“婊子”竟然当众大骂雷母,还“老大耳光子只顾打。”“这雷横是个大孝的人,见了母亲吃打,一时怒从心发,扯起枷来,望着白秀英脑盖上打将下来。”雷横打死了白秀英,他守护了“孝”字在人间的位置。至于李逵的娘被老虎吃掉,引出李逵杀死四虎。却不是武松打虎写法,毫不惊险,只有一口恶气要发出来,一片孝心化为神勇,简直就是 “孝赞”。潘巧云被杀,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石秀要讨还清白;关键的第二个,是潘巧云挑起了手足英雄之间的隔阂,践踏了“义气”。至于对丈夫的不忠,反倒退居次要的位置。水浒传充满了杀戮,但英雄们却能受到读者的喜爱,不仅因为英雄与不平世界作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还正因为他们身上体现出凡俗世界中的道德(义)原则。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是女英雄。一百单八将中能有女人三个位置,这真可算得是水浒传作者的进步。但是孙二娘和顾大嫂,一直被人们认为是被作者作了男性化的描写。这是显然的。但在水浒传世界中,这也是必须的。首先是英雄与俗世的社会不能相容,在崇尚力与勇的水浒传世界中,铁肩才能担道义,外貌上就要显出一些“杀气”。她们必须要与袅弱纤细的女性要有所区别;二是梁山英雄是来自民间的英雄,野女村妇,哪里出落得来万种风情?水浒传里有数的几个眉清目秀、风度翩翩的好汉,如柴进、公孙胜、吴用、燕青等,皆是符合其身世、职业特点,天然地要免除一段鄙俗。一丈青是地主家女儿,祝家庄战场上,写她英雄,“霜刀把雄兵乱砍,玉纤将猛将生拿”;但却掩盖不了她的美丽“天然美貌海棠花”。三是水浒传以前的作品,除木兰诗外,尚无对女性英雄的细致刻画,初创之功,难免毛糙,以至于直接从男英雄那儿拓片。三、水浒传中女性形象体现水浒传中出现的女性群体,作者所持的态度不同,有揭露批判的对象;有歌颂、赞美的对象和寄予了同情的对象。而被损害、被侮辱的女性占相当的比例,除林娘子、金翠莲、李师师外,还有王进的母亲、王有金的女儿、宋玉莲等人物。她们都不是书中的主要人物,有的甚至是次要而次要的人物,是作者为繁衍故事情节而塑造的形象。作者对此着墨不多,有时只是寥寥几笔,便刻画了她们各自的生活经历。作者以多种方式表达了对这类妇女的同情,倾注了怜悯的爱。作者都为她们安排了结局,即现实生活中的出路。出路不外乎两条,一是被封建社会或传统道德逼得自尽,一是获得暂时安稳的生活,个别人还获得“衣食丰足”的富贵。 水浒传女性也是作者着意刻画出来的人物,其表现为一是李师师,作品中直接说出了她是风尘女子,而她,被作者安排成梁山泊英雄“替天行道”的正义业绩“上达天听”的特殊渠道;李师师是梁山英雄的同情者,是梁山“替天行道”事业的肯定者。可以说,李师师的识见与胸襟,丝毫不逊于梁山泊英雄,简直被作者写成了一代侠妓。如果说归顺朝廷是梁山英雄忠之所指,李师师与大有力焉。而宋江、燕青等与她的接洽,却又恰好描绘了她的美丽与高雅。潘金莲、潘巧云、白秀英、刘高之妻等出场,那一篇篇赞辞,无不是表明了她们的美丽。潘金莲与西门庆勾搭成奸,作者也没有要潘金莲独担全部的罪过。作者是如何精细地描绘了王婆的手段及其与西门庆合谋并共售其奸的过程!这似乎说明了,潘金莲纵然是玉石坚质的女子,也必然要被拉下水。而潘金莲与西门庆苟合,按理说应站在道学立场加以严斥,但作者竟在一旁赞叹道:“直饶匹配脊姻偕,其实偷期滋味美”。潘巧云偷和尚,作者也写明一个重要原因潘巧云曾对海和尚说过“我的老公,一个月倒有二十来日当牢上宿”。英雄大意,却让娇妻独守空房。本已青春寂寞,加上与海和尚本系旧识,又萌新情,生出一段风流故事,也有必然的道理在。卢俊义逗留梁山,败露被抓。当厅对质时,他妻子贾氏说:“丈夫,虚事难入公门,实事难以抵对。你若做出事来,送了我的性命,不奈有情皮肉,无情杖子。你便招了,也只吃得有数的官司”。须知“一人造反,诛灭九族”,贾氏如此说法,实在也是情势所逼,甚至并未泯灭旧日夫妻之情。尽管后为卢俊义所杀,但作者还是让她说了这一段话,替自己一个女人,做了最可能的辩护。至于水浒传让女性不得好死,甚至对杀人者发出赞叹,例如卢俊义“将妻子割腹剜心,凌迟处死。”“众头领皆作贺,称赞不已”;武松杀潘金莲,杨雄杀潘巧云,手段也是很残忍的。但这只能说明作者是在刻意描绘水浒英雄的凶强狭气,并不是要让女人来受这等杀戮。卢俊义妻贾氏被杀,奴才李固也是同一下场;武松杀西门庆;石秀杀裴如海、胡头陀,还有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等等,也是鲜血淋漓,场面十分恐怖。这些女人的必死及其死时的惨酷,正是同其它被英雄所杀的男人一样,正是抒发了英雄心中的不平之气,表明英雄们的嫉恶(骗、不忠)如仇。在接受惩罚上,作者无意将女人与男人之间划出一条界线,道义原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为此付出的代价所有的人都应该是同等的。水浒传中出现的女性群体,作者所持的态度不同,有揭露批判的对象;有歌颂、赞美的对象和寄予了同情的对象。而被损害、被侮辱的女性占相当的比例,除林娘子、金翠莲、李师师外,还有王进的母亲、王有金的女儿、宋玉莲等人物。她们都不是书中的主要人物,有的甚至是次要而次要的人物,是作者为繁衍故事情节而塑造的形象。作者对此着墨不多,有时只是寥寥几笔,便刻画了她们各自的生活经历。作者以多种方式表达了对这类妇女的同情,倾注了怜悯的爱。作者都为她们安排了结局,即现实生活中的出路。出路不外乎两条,一是被封建社会或传统道德逼得自尽,一是获得暂时安稳的生活,个别人还获得“衣食丰足”的富贵。 林娘子算不得贫弱女子,其夫、其父均为京城教头,可算是上层社会的贵夫人。而自她一出场,便是挣扎在苦难深渊中的妇女形象,只因美貌过人,遭来一场横祸。作者以深沉动人的笔调为我们展现了林娘子短促一生的最后时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