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城市化发展规律与启示.doc_第1页
国内外城市化发展规律与启示.doc_第2页
国内外城市化发展规律与启示.doc_第3页
国内外城市化发展规律与启示.doc_第4页
国内外城市化发展规律与启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内外城市化发展规律与启示(2009-12-07 21:48:27)转载标签:国内外城市发展规律启示汽车1、城市化发展的规律及意义一、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是指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步转变的历史过程,其实质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经济结构变迁意味着农业活动逐步向非农活动转变,以及产业结构逐步升级;社会结构变迁意味着农村人口逐步转变为城市人口,以及城市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逐步扩散;空间结构变迁意味着各种生产要素和产业活动向城市地区集聚,以及集聚到一定阶段后的再分散过程。二、城市化的度量城市化一般用城市化水平来度量,它是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这一指标运用简单,但需要注意三点:第一,它只有数量意义,不能反映城市化质量;第二,城市人口的统计口径偏差,有可能造成数据的失真;第三,城市化水平一般在大尺度的空间更有意义,例如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能够较好地反映其经济、社会和空间结构的内在意义。一个省的城市化水平在多数情况下也具有可比性。但尺度过小,这一指标的意义就不大。三、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影响全球化和信息化对城市化的影响日益显著,前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促进城镇空间经济结构转型和城镇体系的极化;二是城市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外部资本的影响,特别是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阶段,由于外部资本的流动性强,各个城市对外来投资的争夺加剧,因此,存在着将城市做大的倾向,以便更好地捕捉流动要素;三是城市和城市地区被纳入全球经济网络,大都市区的经济主导地位日益凸显,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战略性节点。四、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普遍问题几乎所有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都难以避免地出现了以下问题:一是土地问题,二是住房问题,三是历史文化保护问题,四是生态环境、公共卫生和公共安全问题,五是贫困问题,六是城市犯罪和暴力问题。我国也或多或少存在上述问题。五、城市化进程中的公共干预不同国家对城市化采用不同的公共干预政策,其结果也有很大区别。例如美国,主要借助市场力量,对城市化进程干预相对较少,而欧洲国家则运用城市规划手段对城市化进程加以引导。从结果看,欧洲的政策成效卓著,较好地协调了发展与保护的矛盾,也更加符合紧凑集约、节能减排等现代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规划就是国家管理城市化的过程,是引导城市化健康发展的有效工具。六、城市化的意义从各个国家的发展轨迹来看,城市化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进程的必然趋势,是完成落后的农业国向发达的工业国跨越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必须了解掌握其发展规律,做好城市化这篇大文章。(1)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伴生和相互催化研究表明,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提高二者相互促进、互为因果,这一结论可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验证。过去主流的观点认为“经济发展是因、城市化是果”,因此主张着力点要放在产业发展上,即强调工业化而忽视城市化。后来的研究发现,没有城市化的支撑,工业化的发展也会遇到瓶颈或降低效益。因此,“两化”并轨才是正确的途径,如果说经济发展是火车头的话,那么,城市化就相当于铁轨,它能确保火车行驶得更加安全高效。(2)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规律诺瑟姆曲线根据对一些国家城市化发展历史轨迹的研究,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发现城市化进程的轨迹接近一条稍微拉平的S型曲线,即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初期阶段(城市化率30%以下),由于工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工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和农业释放的剩余劳动力数量都很有限,城市化发展十分缓慢;在中期阶段(城市化率30%70%),工业基础已经比较雄厚,农业劳动生产率也大为提高,工业的快速发展能够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在后期阶段(城市化率70%90%),农业人口比重已经有限,而农业生产又必须维持一定的规模,此时城市化发展又会趋于平缓,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提升质量和品质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由于技术的发明、传播以及人们对城市化规律的认识和运用,后发国家呈现出城市化加速的趋势,即不同阶段的周期变得越来越短。例如,完成城市化加速发展期的时间,英国用了100年,美国用了80年,日本用了40年,而韩国只用了30年。(3)城乡差距变动的倒U型曲线规律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根据一些国家的统计数据发现,在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差距变动存在一个倒U型曲线分布现象,即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到一定阶段后又逐渐缩小,最终趋于均衡。(4)城市化的集聚规律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重塑了世界经济图景,集中成为了一个法则。例如,占全球土地面积1.5%的某些地区,却囊括了世界一半的生产活动。针对这一现象,空间经济学作出了如下解释:经济活动在向心力和离心力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完成自组织化,形成一个稳定的“中心外围”空间结构,但当运输条件、生产技术、人口分布等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后,这种稳定就会被打破,经过新一轮的自组织化过程,新一轮的集聚的产生,达到一个新的稳定结构。认清城市化的集聚规律,有助于我们重新检讨既有的空间开发策略。过去,我们通常把均衡分布生产力作为追求的目标和政策制定的基础,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表明,在空间上均衡分配经济活动,虽然用心良好,却只会阻碍经济增长。先进地区(或优势区位)与落后地区(或劣势区位)的良性互动才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一些生态环境脆弱、发展基础薄弱、发展条件不好的地区,不应该徒劳地追求经济增长,而应该考虑采用转移支付、教育移民、生态移民、公共服务等手段,缓解人地紧张的矛盾,采用缩小分母而不是扩大分子的方法来提高人均收入,使得区域的经济、生产遵循市场规律集中,而居民的生活水平逐渐趋同。2、国外城市发展与启示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三次浪潮世界城市化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是英国及欧洲的城市化,开始于1750年,历时将近200年;第二次是美国及北美的城市化,开始于1861年,历时近100年;第三次是拉美及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大致开始于1979年,预计历时40-50年。二、世界城市化水平预测根据联合国秘书处资料和世界城市化展望,2030年全世界总人口预测为82.7亿,城市化水平为60.2%。这一时期全球人口增长主要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主战场也将是在发展中国家。三、国外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启示一是在区域层面进行统筹协调,如欧盟在1999年制定了欧洲空间发展战略,为统筹协调各成员国的空间发展提供指导框架;二是注重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大都市,如日本政府一直关注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的发展;三是集约紧凑发展取代城市无序蔓延,如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开始检讨城市蔓延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后果,提出了精明增长理念;四是不断提高消除城市贫困区的能力,通常的做法是从改造贫民区和建造廉价住房入手,逐步发展到为城市平民创造合适的就业岗位;五是注重农村的健康发展,如日本政府在关注三大都市圈发展的同时,也注意到农村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六是城市规划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英国等西欧国家、日本和韩国政府都坚持以城市规划为主体的公共干预政策,通过空间发展规划、城乡发展规划、国土综合开发规划等引导城市化健康发展。四、国外城市化发展中的教训一是英国的公共卫生危机,英国是率先进行城市化的国家,早期由于城市人口过快膨胀,导致生活环境恶化,瘟疫流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后来才采取以城市规划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政策化解了这种危机;二是美国的城市蔓延,由于没有联邦政府的调控,美国的城市化缺乏引导,随着机动化出现开始了城市的郊区化,导致城市蔓延发展,使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能源消费大国,这对我国是一个警示;三是拉美国家的过度城市化,拉美国家片面追求城市化水平,在缺少工业基础的前提下,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出现了庞大的城市失业群体,并带来大量贫民窟的出现和犯罪率的上升等社会问题,这种城市化的虚高就好像沙基建楼,极其脆弱。3、中国城市发展与启示一、发展历程我国城市化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在思想认识上也经历了一个逐渐认识的过程。上世纪70年代以前,总体上采用的是抑制的方略,走了一条非城市化的工业化道路;80年代,尽管学术界在探讨城市化问题,但政府采用的是观望的态度;90年代,由观望转为认同、支持,继而积极和大力推进,由于带有补课性质,在大力推进过程中,发力过猛,也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又转向适度、稳妥、健康的城市化。总体看,目前逐渐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多年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城市化与经济建设一样有自身的规律,各级政府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必须遵循这些规律,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无所作为。二、发展特征一是我国城市化发展始终与“三农”问题紧密关联,需要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至少有2亿人,进城务工人员问题如果解决不当,可能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完全解决又会形成城市内部新的二元结构。二是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工业化、信息化、机动化同时展开,增加了我国城市化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三是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恶化将成为长期制约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瓶颈。四是空间差异大,区域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既表现在省际之间也表现在省域内部。这一特点使我国必须采用多种模式的城市化。三、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一是城乡发展不够协调,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差距持续拉大,“三农”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二是存在过于追求城市规模扩张、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忽视城市发展质量和就业的倾向;三是大城市和城市群的国际竞争能力不够强大;四是小城镇发展动力不足、特色不突出;五是资源低效使用,生态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基于此,我们必须探求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它包含五个要点:一是多元化,对全国来说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协调发展,针对当前的经济发展态势,要消除对大城市的恐惧症,在有条件有基础的地区做好大城市、城市群的文章;空间上不同区域发展模式要有所差异;机制上强调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相结合;动力上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