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境内发现的唯一龙袍.doc_第1页
重庆境内发现的唯一龙袍.doc_第2页
重庆境内发现的唯一龙袍.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境内发现的唯一龙袍 明玉珍赤黄缎绣龙袍 熟悉重庆历史的人都知道,重庆历史上曾经做过三次国都:巴国国都、大夏国国都和国民政府陪都。明玉珍就是大夏国建国皇帝。 金庸先生所着倚天屠龙记为广大武侠迷所熟知,张无忌等众多明教英雄肝胆相照的故事脍炙人口。历史上,明玉珍是明教中一位英雄。 600多年前的元代末期,各地百姓揭竿而起,涌现出朱元璋、徐寿辉、陈友谅等领导的起义军。明玉珍在湖北随县扯起旗杆,组织1000多民众起义,不久投奔徐寿辉,后被任命为奉国上将军统兵都元帅。 1357年,明玉珍奉命西征,从湖北沿三峡打到奉节、万州、重庆。1360年,义军内乱,徐寿辉被杀。1361年,明玉珍在重庆称王,派兵平定贵州遵义、桐梓,四川巴中一带。1363年,明玉珍建立大夏国,正式称帝,以重庆为都。1366年,明玉珍病逝,年仅38岁。 明朝皇帝朱元璋灭大夏国后,把明玉珍的子孙发配到朝鲜半岛。如今,明玉珍在朝鲜和韩国的后人,经常在每年农历二月初六左右来渝祭拜祖先。 “龙年到了,看龙去!”龙年初一上午,家住江北区、年过6旬的陈先生特意带着孙子来到三峡博物馆看龙袍。前日,重庆晚报记者在三峡博物馆看到,陈列在壮丽三峡展厅的大夏国皇帝明玉珍龙袍,围观者格外多。 这是重庆境内唯一发现的龙袍,安然陈列在三峡博物馆展厅,和记载大夏开国皇帝明玉珍的玄宫之碑一起,静静诉说着600多年前的历史。 重庆晚报记者 罗静 张质 摄影报道 往事 江北工地发现古墓 说起当年发现龙袍的事,三峡博物馆工作人员李玲介绍: 1982年3月30日,位于江北区上横街的重庆织布厂在扩建厂房施工时发现一座古墓。墓中棺材的内馆中,发现一只小金杯、两枚小银锭及大量丝织袍服等。由于岁月的磨损和出土后的损毁,这些丝织袍服已经变成碎片。 4月6日,施工过程中完整出土了玄宫之碑。碑上记载,这是元末大夏国皇帝明玉珍之墓。 专家紧急出动,对墓葬及周边环境进行清理,把所有丝织袍服碎片都找了回来。”专家判断,这些丝织袍服很可能是明玉珍的龙袍。这一大堆破烂被送进博物馆时,混杂有大量泥巴和腐烂物,散发出浓烈刺鼻臭味。” 抢救 修复龙袍耗时半年多 重庆市博物馆紧急成立了一个3人修复小组,赵芸就是其中之一。已经离世的赵芸在一篇文章中回忆: 这些破烂丝织绸缎在地下长眠了600多年,出土后又遭遇损毁,又臭又脏。要修复龙袍,必须先对这些碎片进行清洗。可是,这些碎片又脆又粉,常规的洗衣粉、肥皂和漂白粉水都不适用,更不能像平常洗衣服那样搓洗、拧干。 专家们将丝织品碎片浮在蒸馏水上,利用水波荡漾的自然力量进行多次清洗。接下来,把碎片放在两张干毛巾中间,上下压水。再把压水后的丝织品碎片铺在厚厚的皱纹纸上吸水。然后,把碎片平铺在房间中,自然风干。 接下来就是修复。大夏国皇帝的龙袍式样,谁都没见过,龙袍又碎成了数不清的断条碎片,怎样才能把这些碎片修复成样式准确、花纹对路的龙袍,让小组成员伤了不少脑筋。 专家们按照布料的质地、颜色、花纹,将一大堆破碎丝织品分成20多个小堆。又去库房仔细观察明清帝王的龙袍特征,进行参照。将所有丝织品碎片熨平后,按照衣领、肩、袖子、前胸、后背等衣服部位进行更仔细的划分。最后,按照经纬线、花纹、撕裂痕迹对路等,一条一块进行拼接,前后搞了半年多才完工。 惊喜 专家整理出16件国宝 李玲说,从这堆破碎丝绸当中,当时一共拼出28件文物,其中16件被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可以称之为国宝。 这16件国宝中,有1件青色青锻绣衮龙袍、3件黄色黄缎绣衮龙袍。其中,青锻绣衮龙袍出土时覆盖在内棺上,取出时已经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补缀后衣长约137厘米,胸、背上绣有衮龙纹。另一件赤黄锻绣龙袍衣长132厘米,袖长120厘米,摆幅103厘米,前胸后背各绣本色衮龙图案。经过手工拼接缝合,是几件龙袍中修复最完整的一件,如今就陈列在三峡博物馆。 专家发现,在龙袍等部分丝织品上,都绣有两个很小的字:常口。专家估计,这两个字是作坊主人或是制作工匠姓氏。因为,当时大夏国没有专门制造龙袍的机构,只好找作坊师傅定制。 李玲介绍,由于明玉珍龙袍是重庆境内唯一发现的帝王龙袍,所以十分珍贵。为了保持龙袍的色泽度,龙袍保存的温度、湿度都有讲究。 重庆晚报记者看到,壮丽三峡展厅内安置的湿度计和温度计显示,龙袍保存在温度为14摄氏度,湿度54%的环境中。 三峡博物馆的龙宝贝 数百件文物上有龙 原三峡博物馆副馆长刘豫川介绍,1988年,重庆市博物馆曾将所有涉龙文物集中展出。 据了解,三峡博物馆馆藏文物中,约有四五百件雕刻有龙的形象:商代夔螭尊,战国双龙纹带钩,西汉龙形璜、双龙形玉佩及元末明玉珍龙袍、明末清初秦良玉黄绸绣花龙凤衫、清乾隆红彩龙纹薄胎瓷碗等。 螭龙像一条大虫子 在三峡博物馆展厅,市民可以参观到的最早雕刻有龙形象的文物,是一尊商代夔螭尊。 三峡博物馆三峡区域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彭学斌介绍,这是目前重庆地区发现的最早带有原始龙图案的青铜器。夔龙的形象是独腿、吐着长舌头,外表凶猛。而螭龙没有角,像是一条大虫子。据了解,春秋以前的龙多是匍匐爬行状,结构形态比较粗陋,形状极为丰富也异常怪异。有的有角,有的无角;有的没有鼻子,有的长着长鼻子;有的没有脚,有的只有一只脚带着粗野与狂放,暴力与恐怖,展示着神秘的威力。 皇家才能用五爪龙 三峡博物馆中珍藏的汉代龙中,最具代表的应该是乌杨阙上的龙。 刘豫川介绍,汉代龙龙身没有麟,角也时有时无,龙身细长,比现在常见的龙身更短一些。据了解,从战国到唐代,这是龙形态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开始脱去爬行动物的特点,从匍匐走向飞腾。龙的体态多呈S形,出现头发、节毛,角开始分杈,气势渐增,表现出不可一世的姿态。 到了宋代,龙的形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