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 济 学 人 42 微观激励机制的改善与竞争性外部市场的建设 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进化博弈解释 01 级经济学基地班 摘要 : 本文尝试在一个进化博弈的框架下,解释国有企业改革的已有路径。中国的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本质上是一种缺乏有效监督的委托代理关系。一个进化博弈模型解释了伴随着一系列的改革,当反映制度的变量 渐进 地发生变化时,博弈双方各自进化稳定策略( 变化趋势:改革之初的制度环境必然带来代理人(国企经理)偷懒;随后,国企亏损日益加剧,促使委托人(政府)开始尝试放弃 委托 并对国有企业进行综合改革;随着微观激励 机制的改善与竞争性外部市场的建设,代理人会选择更加努力地工作、国企效益逐步提高,而 委托 也会逐渐变得可监督且有效。希望能为诠释 摸着石头过河 的国有企业改革之路提供一种思路。 关键词: 委托代理关系 微观激励机制 竞争性外部市场 进化博弈 一、引 言 中国国企改革 20 年,大量的政策被提出、实验和施行。同一时期内,学术界就国企问题的成因、本质与改革的重点也争论众多,角度不一,几种互补的观点为: 张维迎认为国有企业制度本质上是 两大等级体系 的委托人 托代理的链条越长,初始委托人的监 督越无效,最终代理人的努力水平就越低,因此,国企问题根源于所有制,而改革的重点在 产权 上:分割所有权共同体(使等级体系变得更为平坦)将会增大委托人的监督积极性和代理人工作积极性 (张维迎, 1995);林毅夫及其合作者在一系列文章( 1997, 1999, 2001,2003)中认为:在缺乏一个竞争性市场环境的条件下,国有企业承担了 政策性负担 1后会利用信息不对称将经营不善归咎于政府,政府无法区分政策性亏损和经营性亏损,只能给予各种政策性补贴,从而内生地导致了预算软约束与国企效率低下。基于这样的解释思路,林毅夫 等强调要剥离企业的政策性负担 、提高企业的自生能力并建立起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回顾国企改革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二十多年来走的是一条 综合改革 的路线: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不断地深化,经营管理者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激励;同时,外部市场的建设也在不断推进 2。 本文的思路 是:在一个 进化博弈 的分析框架下将国企改革的进程及上述几种思想 模型化 。 进化博弈以有理性局限,即 “有限理性 ”的博弈方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有限理性意味着博弈方往往不能在一开始就找到最优策略,也不能对环境变化做出迅速、准确的反应,而是在博弈过程中1政策性负担分为: “ 战略性政策负担和社会性政策负担。前者是指在传统的赶超战略的影响下,投资 于我国不具备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或产业区段所形成的负担;而后者是指由于国有企业承担过多的冗员和工人福利等社会性职能而形成的负担。 ” 林毅夫 、 李志赟 , 2003,“ 政策性负担、道德风险与预算软约束 ”,第 4 页。( 来源: 林毅夫发展论坛 : 本文 主要研究的是国有企业承担的 社会性政策负担。 2陆铭:“为何改革没有提高国有企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 ?” ,经济学(季刊) ,第 2 卷第 4 期, 第 834 页 。 经 济 学 人 43 通过反复试 验、模仿及学习寻找到较好的策略(纳什均衡策略);有限理性也意味着系统达到均衡是个 渐进的动态调整过程 。与基于 完美理性 的动态博弈理论相比,基于 有限理性 的进化博弈 更接近于现实 ,在分析有 较长历史 的社会经济问题中尤其具有强大的解释力与独特的优越性。 自 1973, 1974)等提出进化博弈理论的基本均衡概念 今已有 30 余年 。然而,仅就作者所知,鲜有文章在进化博弈的框架下分析包括国有企业问题在内的 中国经济改革 。起自 1978 年的中国经济改革,并非是由一群具有高度 完美理性 的政治家、或是能做出 理性预期 的经济学家事先设计的。相反,农民、企业管理者和基层政府从生存和改善生活境况的利己欲出发,在有限的选择内反复试验。正是这些理性 层级较低的 摸石头过河 似的尝试形成了推动经济改革前进和制度演化的根本力量。因此,在本文中,作者就想尝试将国企改革的一些理论与进化博弈相结合,希望能为诠释国有企业改革之路提供一种思路。 二、中国的政府与国有企业经理: 一个有不确定性且不可监督的委托人代理人博弈模型 ( 一)模型基本 假设: 本节我们要讨论的是政府和国有企业管理者的可选 策略 以及相应的激励,我们假设政府和国有企业经理之间有如下的委托人代理人关系: 府): ( 1)选择: 政府需要承担安排城市劳动力就业的责任,解决的方法可以是: 让其暂时留在社会上,由政府支付医疗、养老、住房等费用和寻找就业的费用(现实中,这是 90 年代初政府开始逐渐采取的一种选择); 委托给国有企业,安排人员在其中就业(这是延续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度安排的一种选择,如长期以来的 包分配 :统包就业,计划安置制度); 改革中 ,各级政府有一定的自主权和 试验空间 ,可以在不同的 策略 间选择。我们假设政府(群体中)选择委托的比例是 x ,相应不委托的比例是 1 x 。 ( 2)得益: 若政府选择自己解决安置社会人员问题,需支付各类费用 B ,得益 B 。 若政府选择委托,需支付给国企经理工资和奖励: 经 济 学 人 44 无论企业盈利与否,委托人都会给每个经理固定 工资 W ; 由于 委托人无法对代理人有效地监督 ,即政府不能观察到国企经理努力与否,因此只能根据结果来决定是否给予其奖励(或留利): 们能够支付员工以及冗员的工资和福利,即能够承担社会性政策负担。因为政府不用支付 B ,府会给予国企经理奖励(或留利) W ,从而得益 (1 )W 。在国企问题中, (奖励 /固定工资)是事关 “微观激励机制 ”的变量,在短期内固定,长期内随 放权让利 、 利改税 、承包经营责任制 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施行而变化。 有企业经理人会将责任推给政府。 由于信息不对称,政府无从确认亏损的真正原因,只能给予其事后补贴 B (由此形成预算软约束) 3,从而政府得益 。 (委 托国企给予的事后补贴 /自行解决安置人员问题需支付的费用 )反映了国有企业 整体 亏损程度。 有企业经理): ( 1)选择: 一旦政府选择委托,国有企业经理一定得接受(这符合中国国有企业长期以来的人事制度:由组织部行使企业干部任命权 4),因此 不存在代理人接受与否的选择阶段 ,这也是国有企业雇佣了很多冗员(即承担了社会性政策负担)的原因。 经理可以工作态度 ,为了简化模型,假设经理可以在 努力 和 偷懒 两种工作态度间选择。经理(群体中)选择努力的比例为 y ,选择偷懒的比例为 1 y 。 ( 2)得益(激励约束): 政府选择不委托时:(现实中可以理解为政府让亏损严重的国有企业倒闭,而不再给予其补贴) 国企经理得益 C , C 是其重新寻找工作后的得益减去寻找工作的成本。 政府选择委托时: 假设经理努力时需付出的净负效用为 e ,即得益 e ;而偷懒时为 0。 这样经理努力且企业盈利时得益 (1 ),努力但企业亏损时得益 ;偷懒且企业盈利时得益 (1 )W ,偷懒但企业亏损时得益 W 。 3. 企业经营业绩的不确定性: 3“ 预算软约束的根源在于企业承担了某种政策性负担,从而丧失了在正常市场环境下的自生能力,最终将 投资、经营失败的责任推卸到政府一方。 ” 林毅夫 , 刘明兴 , 章奇 , 2002, “ 政策性负担、自生能力与企业的预算软约束 ”,第 2 页。( 来源: 林毅夫发展论坛 : 4谢百三:中国当代经济政策及其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第 311 页。 经 济 学 人 45 企业经营业绩存在不确定性,表现为:当经理努力工作时,企业盈利的概率是 p ( x*=1 即政府(群体)选择委托是进化稳定策略 代理方( 国企经理)群体中,采用 努力 策略类型比例的动态变化以如下复制动态方程表示 13: 22 ( 1 ) ( 2 1y u u y y x W p ),设 ( 2 1 )t W p e , 该式是否 0 (国企经理普遍的选择)是由 t ,即国企经理面对的制度环境和激励约束条件决定的。12这是由令上述复制动态方程方括号内部分 0 的情况下:(若 x=0 即意味着政府在第一阶段选择不委托,博弈结束) ( 1) 若 0t ,则所有 dy/终为 0,意味着所有 y 水平都是稳定状态; ( 2)若 0t ,则 y*=0 和 y*=1 是两个稳定状态; 0t 时, dx/y*=1 即经理(群体)选择努力是进化稳定策略 接下来,我们把上述两个群体类型比例变化复制动态的关系,在以两个比例为坐标的坐标平面上表示出来。并考察:当诸变量变化时,双方进化稳定策略的变化趋势及相互作用。 (二)两博弈群体分析: ( 1) 在改革之初, 假设 (1 ) 0 14,又 较小,因此 ( 1 ) 0( 2 1 ) ( ) 2 1W B pu p B W p (条件: (1 )B W B ) , 0,1, 0 1x ; 同时,因 p 、 较小 , ( 2 1 ) 0t W p e , 0 0y 。 14在以下的分析中,一直保持此假设成立。原因: (1 )W 与 B 的比较其实是比较政府选择委托且国企盈利时的支付(负得益)与政府选择不委托时的支付(负得益)。若前者大于后者,则政府的选择显然该是不委托。 dy/ 0t y 0 y 1 dx/t0 y 0t 1 0 dy/ 济 学 人 49 由上图可见,此时博弈唯一的进化稳定策略为 x*=1,y*=0,即(委托,偷懒)。 ( 2)对模型的解释: 代理人 偷懒( 0y ) : 中国的国有企业是为了适应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所诱致出的内生性制度安排。 传统的经济体制下,为防止经营者侵犯所有者权益,国有企业 在人、财、物、产、供、销上所有的 自主权 被最大限度地剥夺 (这是成本最低的制 度安排)。企业经理人员既没有自己独立的利益和经营自主权,也不必谋求企业的独立利益,因此缺乏改善企业经营的激励 15( 值小 )。 同时,长期以来以计划为基本手段的资源配置制度和扭曲的价格体系使企业的外部市场环境缺乏竞争性 16(p 值小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改革之初。 模型清晰地说明了:沿袭着改革前低效的微观激励机制 ( 值小 )和竞争性外部市 场的缺乏 (p 值小 ),在改革之初的制度环境下, 偷懒 策略的期望收益 (1 ) 大于 努力 策略的期望收益 (1 )W p e,因而 偷懒 成了国有企业经理 必然的 选择。 委托人 委托( 1x ): 政府在改革之初采取国有企业制度是传统经济体制的自然延续。模型中委托人(群体)选择 委托 意味着当时国企亏损现象尚不严重,政府给予的补贴 B 不大,因而尚没有激励去改变 委托 策略。 然而,由于经理人(群体)普遍选择 偷懒 ( 0y ) ,进入 80 年代后 17,国有企业整体经营业绩不断下降,亏损程度日益加剧( 变大),这将促使委托人逐步调整其进化稳定策略。 ): 15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 。第 198 页。 16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 。第 47 页。 17“ 1980 年晚些时候,由于国有企业放权让利改革的某些副作用 出现了财政赤字增加 。” 吴敬琏 , 1999, 二十年来中国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 ,第二部分 。来源:中国经济学教学科研网。 1 x y 1 0 00u 且 济 学 人 50 ( 1) p 和 不变的条件下, 逐渐变大,在 ( 1 )( 2 1 ) ( ) 2 1W B pu p B W p 中, 由于 0u 18,u 由 0 变为 0 (条件: (1 )B p ), 在 0,上, 0 0x ; 同时, t 不变, , 0y 。 由上图 可见,此时 博弈唯一的进化稳定 策略变为 x*=0,y*=0,即(不 委托,偷懒)。 ( 2) 对模型的解释: 委托人 委托 不委托( 1x 到 0x ) : 由于国有企业机制上的缺陷 19,随着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国企亏损面扩大、亏损额日益增 加( 变大)。改革前,国有企业的效率虽然低,但普遍盈利 20;而改革后,国有企业的经营每况愈下, 80 年代中期以来财政为国有企业支付的亏损补贴( B ) 居高不下,说明了国企 整体 财务状况的恶化 21。 模型中, 变大使委托人的进化稳定策略变为不委托,其含义是:随着亏损现象的出现并日益严重, 委托 策略相对 不委托 的净得益变小甚至为负。在长期中,政府(群体中)会有一部分开始尝试 放弃 委托 并探索自行解决安置社会人员的方法。而一旦有少量博弈方偏离 委托 这个 策略 并获得更大得益时,越来越多的委托方会跟着 模仿 ,从而 不委托 就成了政府群体普遍选择的策略 这在现实中的反映是: 政府不再一味地补贴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而是尝试对其进行各种形式的改制,或是让其倒闭并让企业员工下岗。与此同时,着手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进一步 剥18推导请参考附录 4。 19国企问题在经理人员方面不仅表现为“努力不足”,也表现为“能力不足”;即国企机制既缺乏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也缺乏有效的选拔机制。 刘德强 :“ 国企业的经营者:是能力不足还是努力不足 关于钢铁工业 的实证研究 ”,经济学(季刊), 第 1 卷第 2 期 , 419本文着重于由微观激励机制上的缺陷引起的国企经理努力不足。 20林毅夫, 1999,“展望新千年的中国经济”,第 2 部分:中国经济长期发展有待解决的问题之第 4 点:国有企业的亏损,林毅夫、海闻、平新乔主编中国经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21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发展战略研究组, 2000,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与展望,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内部讨论稿, 第 2 页。 y 1 yux 0u 1 0 0 1 y 1 x 0u经 济 学 人 51 离国有企业的社会性政策负担(冗员和职工福利支付)创造条件 22。 日渐堪忧的国企态势也促使政府加速了国企改革的步伐,包括微观激励机制的改善以及竞争性外部市场的建设。随着两方面的改革的推进,博弈双方的进化稳定策略又将 缓慢 地发生变化。让我们首先来看下激励机制上( 变大)的改革会带来怎样的结果。 ( ): ( 1) p 不变的条件下, 变大,在 ( 1 )( 2 1 ) ( ) 2 1W B pu p B W p 中,由于 0u 23, u 逐渐变小, 由 0 变为 0 (条件: (1 )(1 )B p ), 0,1, 0 1x ; 同时, ( 2 1 )t W p e 逐渐变大由 0 变为 0 (条件:( 2 1) ),使 0 1y 。 由上图 可见,此时 博弈唯一的进化稳定策略变为 x*=1,y*=1,即( 委托,努力)。 ( 2) 对模型的解释: 代理人 偷懒 努力( 0y 到 1y ) : 随着早期 放权让利 、 利改税 ,到后来的 承包经营责任制 、 股份制 ,以及以 产权明晰 为核心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一系列政策的施行,企 业经营权和剩余索取权逐渐从政府转移到企业。其结果是 代理人逐渐变成事实上的剩余索取者 (对初始委托人索取剩余的帕累托改进) 24,而微观激励机制亦日益改善 ( 变大 )。 模型表明 :随着奖励(留利) 变大 ,微观激励的效率渐增,国企经理选择 努力 的期望收益 (1 )W p e上升。于是,经理(群体中)会有更多的人选择努力经营,即 努力 成了国企经理22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剥离国有企业社会性政策负担的前 提。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发展战略研究组, 2000,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与展望,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内部讨论稿, 第 15 页。 23推导请参考附录 5。 24张维迎,公有制经济中的委托人代理人关系:理论分析和政策含义,经济研究 1995 年第 4 期,第 20 页。 y 1 00且x 1 0 0 00且x 1 y 1 济 学 人 52 普遍的选择 具体反映在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变化上:改革前,国有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 率是负的,而改革以来全要素生产率是正的 25。 委托人 不委托 委托 ( 0x 到 1x ) : u 变小意味着要使政府选择委托而必须达到的经理(群体)选择努力的比例降低了,说明制度的改进可以降低委托人对代理人的监管程度,从而政府可以更 安心 地 委托 。 随着制度的改进与国企效率的提高,选择 委托 的相对得益将变大,因而政府(群体中)选择 委托 的比例就会上升。 委托 成为 证明了如下这个命题: 给监管者(国企经理)以合作生产后果的剩余权(同时要求其承担风险)是监管监管者的最有效办法 26。 从促使代理人进化稳定策略发生变化的条件(( 2 1 ) )可见 : 外部市场竞争性越强( p 越大),必须的微观激励 ( )水平越低。说明:有效的微观激励机制和竞争性外部市场在促使委托人努力工作方面是 一定程度互补的 ,也说明要使一定水平的微观激励( )起作用,竞争性的外部市场( p )是不可或缺的。 这就解释了为何放权让利式的改革在取得一定成效后马上出现诸如: 工资侵蚀利润 、 鞭打快牛 等 一放就乱 的 负面效果。其根本原因是:在 外部市场竞争性不够充分 的条件下,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激励不相容不可能 从根本上 解决,所以国有企业在获得越来越多的自主权进而激励改进的同时,政府的利益不能得到保障。 27 现实中的表象是:虽 然 内部治理机制在不断改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但 国有资产流失和企业亏损的现象却日益严重。 改革进入 90 年代,资源配置计划与生产计划逐渐取消,价格逐步 并轨 ,从而外部市场的竞争性显著增强 28( p 变大),这同样会促使博弈双方的进化稳定策略发生变化。 p ) : (1) 不变的条件下, p 值逐渐增大,在 ( 1 )( 2 1 ) ( ) 2 1W B pu p B W p 中,因 029,u 逐渐变大, 在 ,1上, 0 1x ; 同时 ( 2 1 )t W p e 逐渐由 0 变为 0 (条件:25“ 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是企业微观激励改进的结果。”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发展战略研究组, 2000,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与展望,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内部讨论稿, 第 4 页。 26杨小凯:当代经济学与中 国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年。第 21 页。 27林毅夫、蔡昉、李周, 1997, 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第 61 65 页。 28在 1984 年 9 月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中已 明确指出 :“ 只有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才能把经济真正搞活,促使各个企业提高效率,灵活经营,灵敏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 。”然而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 关于“ 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的大论战 ”减缓了“市场化”的进程。直到 1992 年邓小平南巡谈话和中共十四大 后,市场经济目标 才最终得到 确立 , 而 市场制度建设 也得以 全面展开 。见: 吴敬琏 , 1999, 二十年来中国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 ,第三、四、五部分 。来源:中国经济学教学科研网。 29推导请参考附录下 6。 经 济 学 人 53 122),使 0, 1y 。 由上图 可见,此时 博弈唯一的进化稳定策略变为 x*=1,y*=1,即 (委托,努力)。 (2) 对模型的解释: 代理人 偷懒 努力( 0y 到 1y ) : 随着非公经济的增长、国有企业在总产出中比重的下降以及市场自由化的进程,产品和要素市场日渐趋于竞争( p 变大)。 其作用是:一方面竞争性市场 不停地淘汰效率低下的企业,从而对企业形成一种强有力的 外在激励机制 ;另一方面, 企业间的竞争会提供 行业平均利润 的信息 30,竞争越是充分,该信息越是容易得到,从而为准确地判断企业经营状况进而经营者的能力和努力程度提供了依据。 模型表明: 来自 外部的竞争压力与 由市场竞争机制提供的充分信息指标 都会降低经理人选择 偷懒 的相对得益, 从而 迫使 更多的国企经理选择努力地工作,于是国企经济普遍选择的策略 为了 努力 :即 1y 。 委托人 不委托 委托( 0x 到 1x ) : 一方面, 充分的市场竞争是解决现代企业委托代理问题(唯一)的外部治理机制 31: 竞争性的外部市场( p 变大) 降低了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 信息不对称、激励不相容和责任不对等,从而使委托人能够更有效地监督代理人 32。模型中 0,即意味着:随着外部市场趋于竞争,监督更为有效,因而要使委托人选择 委托 所必须的代理人群体中 努力 的比例需上升。 另一方面, u 变大说明政府会 放弃 更多的国有企业: 市场自由化促使国有企业加速私有化的进程 33。同时,只要市场足够竞争( 122) , 生存下来 的国有企业都是有效率的,因而30林毅夫、李志赟, 2003,“中国的国有企业与金融体制改革”。 第 12 13 页。( 来源: 林毅夫发展论坛 : 31林毅夫、李志赟, 2003,“中国的国有企业与金融体制改革”。 第 13 页。 32林毅夫、蔡昉、李周, 1997, 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序。 33策性 研究 简报 2004年第 21 期(总第 437 期) “ 银行系统和国有企业改革 ” 中“姚洋教授”发言部分。 0 x x 1 y 1 00且y 1 00且经 济 学 人 54 政府对这些国企选择 委托 也就是有效 的。 综上,模型表明:一个日趋竞争的外部市场将使 委托 逐渐变得 可监督而且有效 ,因此 1x 。 已故杰出的经济学家杨小凯教授曾经用一个动态市场均衡模型证明: “一个基于私人财产制度的自由市场最重要的功能,不是有效地配置资源,而是有效地发展经济组织和发现有效率的体制安排。 ”34 制度都是人创造出来的,关键是看人有没有这种创造的积极性 35。杨小凯教授的话 使我们相信:随着中国整体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在 产权 和 市场 两条(还是一条?)路上 漫漫求索 的国有企业改革一定会 获得更大的动力 以致最终的成功! 四、总 结: 中国经济改革已有的成功说明改革路径符合了某种逻辑 36。国企改革 20 年,虽然国企现状依旧堪忧,然而,不尽如人意的结果本身不足以全盘否认改革路径的逻辑合理性 37。 起自 80 年代的国有企业改革沿着两条路径 苦苦地 求索 :即以 产权 改革为核心的微观激励机制的改善和以增强竞争性为目的的外部市场的建设。 本文在一个进化博弈的框架下,解释了伴随着一系列改革,当反应制度的变量 渐进 地发生变化时,博弈双方将会如何 缓慢 地调整各自普遍使用的策略,即进化稳定策 略:从改革之初代理人(国企经理)选择偷懒以致国企亏损日益加剧,到委托人(政府)尝试 放弃 委托并对国有企业进行综合改革;以及随着国有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和外部(市场竞争机制)治理机制的改善,代理人(选择)更加努力地工作、国企效益日益提高,而 委托 逐渐变得可监督且有效这样一个过程。 以此,作者希望能为分析国企改革内在逻辑以及探索未来改革的方向提供一种思路。 参考文献: 1、 杨小凯:当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年。 2、 吴敬琏, 1999,二十年来中国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 来源:中国 经济学教学科研网。 3、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年。 4、 林毅夫、蔡昉、李周, 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34杨小凯:当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年。 第 165 页。 35策性 研究 简报 1995 年第 04 期 (总第 004 期 ) “ 国有企业改革出路何在? ”中“ 张维迎总结发言 ”部分。 36张军,“双轨制”经济学:中国的经济改革( 1978 1992) , 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7。第 6 页。 37“观察到的现象与理论推断不相符合未必能推翻该理论”周惠中,微观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第 8 页。 经 济 学 人 55 5、 林毅夫, 1999, 展望新千年的中国经济 ,林毅夫、海闻、平新乔主编中国经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6、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发展战略研究组, 2000,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与展望,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内部讨论稿, 7、 林毅夫,刘培林, 2001, 自生能力和国 企改革 ,经济研究, 2001 年第 9 期,第 60。 8、 林毅夫,刘明兴,章奇, 2002, 政策性负担、自生能力与企业的预算软约束 。来源:林毅夫发展论坛: 9、 张维迎,公有制经济中的委托人代理人关系:理论分析和政策含义,经济研究 1995 年第4 期,第 10。 10、 张军: 双轨制 经济学:中国的经济改革( 1978 1992),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11、陆铭: 为何改革没有提高国有企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 ?,经济学(季刊),第 2 卷第 4 期,833 12、 刘德强: 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是能力不足还是努力不足 关于钢铁工业的实证研究 ,经济学(季刊),第 1 卷第 2 期, 419 13、 张良桥( 2001):进化稳定均衡与纳什均衡:兼谈进化博弈理论的发展,经济科学, 3, 103 14、 张良桥:进化博弈基本动态理论, 2002 年第二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入选论文,来源:中国经济学教学科研网。 15、谢识予,经济博弈论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16、 . f , 127152 (2004) 附录: 政府: 委托且代理人努力时的期望得益为: - ( 1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