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地理难点突破专项训练之二 等高线地形图_第1页
2020年中考地理难点突破专项训练之二 等高线地形图_第2页
2020年中考地理难点突破专项训练之二 等高线地形图_第3页
2020年中考地理难点突破专项训练之二 等高线地形图_第4页
2020年中考地理难点突破专项训练之二 等高线地形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等高线地形图1.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b:_; c:_;e:_(2)图中虚线a、f中表河流的是_(3)从a或m路线攀登甲山,坡度较缓的是_路线,判断理由是_(4)g地的海拔高度为_米, h地与g地的相对高度约为_米,h在g的_方向。(5)如果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实地距离为_米2.读经纬网图和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玲玲家的经纬度是_贝贝家位于玲玲家的_方向(2)在等高线地形图abcd四处中,属于陡崖的是_处; a处与c处的相对高度是_ 米,图示范围的地形类型应是_(“山地”或“平原”)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2厘米,那么两地实际距离是_千米(3)某徒步旅行者在山区迷路,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摆脱了困境请解释这种做法的合理性_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学校组织登山活动,出发前老师让同学们研究该山等高线地形图,请回答:(1)f处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_;老师提醒山上_处有个陡崖。(2)b 、c处相比,从_处登山容易,判断依据是_。(3)在图中_处可以体验到“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山顶与学校的温差大约_。(4)学校在山顶的_方向,两者图上距离约为3.6厘米,实地直线距离为_千米。(5)如果你在山顶迷路了,首先要找到小溪流,顺着溪流往下就能走出大山,三条虚线中,最可能发育有溪流的是_,判断依据是_。4.如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图的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_千米。图中甲村位于乙村的_方向。a地的海拔是_米,该地形图的等高距是米。(2)写出图中字母所在的地形部位名称:b_,c_;d与e所在地相比,坡度较陡的是_。5.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三地,是山脊的是_处,c处是山地的_部位,b处是山地的_部位。(2)a山峰的海拔大约是_米。d点在a山峰的_方向。如果a山峰与d点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根据比例尺算出两地的实地距离是_千米。6.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村庄位于两处山顶之间相对平坦的_(地形部位名称)。(2)若该区域有一条河流,则河流应该在_(/)处,因为河流通常在_(山谷/山脊)流动,该河流的流向为自_向_。(3)图中a点与b点的相对高度为_米,若a、b两点图上距离为5厘米,其实地距离为_米。(4)两个登山队分别沿甲、乙两条路线向山顶攀登,则_队比较轻松,原因是_。7.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a_,b_,d_。(2)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_米;同一时间测得a、d两地的气温相比,_地气温更高。(3)c地位于d地的_方向;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_千米。8.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形部位名称:_(2)图中甲村所在的地形是_,甲村位于乙村的_方向,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_米。(3)图中乙村计划从河流中引水,、两条引水路线中哪一条更合理?并说出理由_。(4)图中大坝建成后受影响最大的是甲乙两村中的_村。(5)图中与丙地海拔最接近的点是_(6)已知a、b两地的图上距离是5cm,如果该图的比例尺是1:200000,计算a、b两地的实际水平距离是_千米。9.某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地理野外考察活动,并绘制了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处表示的地形部位是_。(2)李村在王村的_方向,量得李村与王村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_米。(3)考察中同学们经过和两条河流,水流更急的是_(填序号)。(4)图中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米。同学们测得a地气温为20,估算b地的气温为_(只考虑海拔对气温的影响)。10.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1)和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照(a、b所示)图(图2)。(1)图1中,区域内最大相对高度的范围是_米。(2)图2中,甲、乙、丙三地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照与图1区域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照大致符合的是_。(3)某日,老师带着三名学生到图1所示区域进行地理考察,站在山峰e最高处的老师和站在a、b、d三处的学生相互大声喊话,则老师可能“只闻其声,未见其人”的是_处的学生。(4)图1中,当竖立在山峰c上的旗杆旗帜大部分时间都飘向东南时,f地的气候特点是_。答案1.【答案】(1)盆地 陡崖 鞍部 (2)f(3)a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4)200 100 西南(5)1500 2.【答案】(1)110e,26n;东北;(2)b;570;山地;2;(3)小溪流入河流,由高处(山地)流向低处(平原),且沿河常有人居住。3.【答案】(1)鞍部 e(2)c c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3)a 3.3(4)西南 3.6(5) 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弯曲(凸出),易形成河流4.【答案】(1)50西南800 100(2)山顶 山谷 d 5.【答案】(1)甲 陡崖 鞍部(2)500600米 东北 3千米6.【答案】(1)鞍部 (2) 山谷 东北 西南 (3)200 2500 (4)乙 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7.【答案】(1)山顶 陡崖 山脊(2)570 d(3)西北 2 8.【答案】(1)山脊 山谷(2)盆地 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