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7讲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第十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岳麓版 必修 contentspage 目录页 考点一宋明理学 考点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答题必背要语 热考视角 练出高分 考点一宋明理学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一 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1 佛教和道教的兴起 魏晋南北朝时期 佛教 道教迅速传播 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 2 三教合一 的潮流 到时期 儒 佛 道三教调和之风尤其兴盛 3 儒学家的努力 唐宋儒家学者吸收和融合佛教 道教思想 探索宇宙的本原问题 使儒学体系得到了丰富和更新 唐宋 考点一宋明理学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归纳总结宋代理学出现的社会条件 1 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重文轻武 对学术文化较少干涉 学术活跃 2 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政事 参政议政 3 科举制产生的士大夫们 注重道德文化修养 注重气节 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考点一宋明理学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图解识记 理学 的概念 考点一宋明理学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二 宋明理学的思想内容 1 程朱理学 2 陆王心学 格物致知 致良知 考点一宋明理学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图解识记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考点一宋明理学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三 宋明理学的重大影响 1 宋明理学对我国政治生活 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维系专制统治 压抑 扼杀人们的 产生了消极影响 3 宋明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 品德 讲求以理统情 自我节制 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自然欲求 考点一宋明理学 主题一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1 相同点 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 都继承了孔孟 仁 礼 的思想 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理 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 压抑 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都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 品德 讲求以理统情 自我节制 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 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考点一宋明理学 2 不同点 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理 陆王心学认为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认为本心就是 理 程朱理学主张用 格物致知 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 理 陆王心学提出 求 理 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克服私欲 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考点一宋明理学 讲史料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史料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 不仅如此 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 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 析心与理为二 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 阳明说 如其理外在于心 则亲没之后 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 陈荣捷 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考点一宋明理学 导读史料中 程朱 阳明 表明其反映的是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观点 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 可知宋明理学相对于传统儒学的新特点是增加了儒学的哲学思辨色彩 史料中两派思想家的不同观点分别是 二程 认为理是万物本原 王守仁认为心是万物本原 二程 主张探究外物 王守仁强调内心反省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考点一宋明理学 练史料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史料 2013 安徽高考 节选 中国的县志中有丰富的女性资料 它们清楚地表明 妇女的贞节是当地荣誉的象征 对风俗的描述 烈女志的前言 甚至许多地方志的编纂体例都清楚地显示 女性贞节是向外部世界描绘地方道德标准的综合价值观的组成部分 来自长江下游的一些例子很有说服力 其中有如下描写 歙称闺门邹鲁 指文教兴盛之地 盖山川清淑之气所独钟 抑亦程朱之教泽 邓小南等 中国妇女史读本 考点一宋明理学 探究依据史料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程朱理学何以对女性贞节作为地方道德标准产生影响 答案 二程 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朱熹认为三纲五常就是天理 强调 存天理 灭人欲 程朱理学在宋代以后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并成为地方教化的工具 女性贞节观是程朱理学的体现 受到地方推崇和不断强化 从而成为地方道德标准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考点一宋明理学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主题二程朱理学的基本内容与影响 1 基本内容 1 世界观 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 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 2 认识论 在把握 理 的方法上 通过强调 格物致知 的方法 即通过接触世间万物 运用各种知识去体会事物内部的 理 3 人性论 在人性论上 主张在 天理 与 人欲 发生冲突时 应该 存天理 灭人欲 考点一宋明理学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2 影响 1 从消极方面看 程朱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 压抑 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2 从积极方面看 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 品德 讲求以理统情 自我节制 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凸显了人性的庄严 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考点一宋明理学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讲史料 史料理学将伦理之理与物理之理 心理之理混为一体 朱子的穷学问也不是以穷学问为目的 而是以宇宙事物去证实他心中的伦理和道德 理学家的思想 因其目的是 卫道 表示其文化的保守性格 他们的思想 将人欲与天理对立 抹杀个人私利观 替以后专制皇权加强张本 其影响所及 达几百年 今日中国民法未尽展开 仍有以道德观念代替法律的倾向 也不能与宋儒无关 摘引自黄仁宇著 现代中国的历程 考点一宋明理学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导读史料表明理学对儒家思想的发展 将伦理 物理 心理之理混同 以一切知识去证实儒家伦理道德 对立天理与人欲 抹杀个人私利观 以卫道为目的 文化性格保守 同时 理学为皇权专制张本 以道德代替法律 影响中国近代法制化建设 阻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考点一宋明理学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练史料 史料 2014 山东高考 节选 甲 下图为兴趣小组根据汪玢玲 中国婚姻史 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 考点一宋明理学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探究研究该课题时 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 研究材料甲 答案原因 材料甲反映出历代统治者特别是明清统治者都重视对节妇烈女的宣传褒扬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国妇女受礼教压迫的状况 研究材料甲能够了解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及其成因 为探讨20世纪初中国妇女地位的变化提供比较研究的视角 考点一宋明理学 1 2014 新课标全国卷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 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 宋明理学家主张 存天理 灭人欲 他们认为人性 a 本质是善b 本质为恶c 非善非恶d 本善习远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考点一宋明理学 解析宋明理学家继承并坚持孟子的性善论思想 还将人性高扬为宇宙的本体 天道 天理 认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 具有仁 义 礼 智等美德 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 所以强调 存天理 灭人欲 a项不是新认识 b c两项表述不符合理学家的思想主张 答案d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考点一宋明理学 2 2013 新课标全国卷 自汉至唐 儒学被奉为 周 公 孔之道 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 孔孟之道 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 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 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 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 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考点一宋明理学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 宗法血缘制度已经开始瓦解 a项说法错误 仁政 理念一直是儒学的主要思想 排除b项 陆王心学没有成为统治思想 影响没有孔孟之道 程朱理学大 排除d项 答案c 考点一宋明理学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3 2013 福建高考 朱熹在 漳州劝农文 中说 请诸父老 常为解说 使后生弟子 知所遵守 去恶从善 取是舍非 爱惜体肤 保守家业 在此 朱熹 a 教诲后生弟子遵从 三纲五常 b 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 慎思明辨 c 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 天理 d 劝导百姓遵循一种 理性 的生活秩序 考点一宋明理学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解析由 使后生弟子 知所遵守 可知材料中朱熹强调的是百姓应该遵循的生活准则 故d项正确 b项不能反映材料主题 a c两项材料没有体现出来 答案d 考点一宋明理学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4 隆兴元年 朱熹对宋孝宗进言 陛下虽有生知之性 高世之行 而未尝随事以观理 即理以应事 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 听纳之际未免蔽欺 平治之效所以未著 下列观点与这一言论思想一致的是 a 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 b 存天理 灭人欲 c 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d 学者须先立志 a 考点一宋明理学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5 某史书评 终明之世 文臣用兵制胜 未有如守仁者 日本三岛毅博士一句诗云 龙岗山上一轮月 仰见良知千古光 以上材料所称颂的思想家是 a 董仲舒b 王阳明c 陆九渊d 朱熹解析王阳明 名守仁 号阳明先生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 教育家 哲学家和军事家 提出 致良知 和 知行合一 的学说 从材料中 仰见良知千古光 亦可判断b项符合题意 b 考点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一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兴起的背景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二 1 政治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阻碍了社会进步 阶级矛盾尖锐 2 经济 商品经济的发展 社会拜金逐利风气盛行 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 3 思想 八股取士因循守旧 陈腐不化 近代科学传入中国 考点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二 异端 思想家李贽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二 1 学术上 否认是万世之至论 2 道德上 批判传统道德 倡导个性的自由发展 3 哲学上 提出 万物皆生于两 否定了 天理 的存在 孔孟学说 考点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二 三 三大进步思想家 1 王夫之 系统批判宋明理学 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2 黄宗羲 批判君主专制 提出了限制君权 倡导言论自由 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等设想 3 顾炎武 主张为学应求务实 致力于社会变革 提出 经世致用 考点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二 深层点拨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1 从历史角度看 带有反封建的民主色彩 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思想体系 未能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政治构想 也没有形成强大的社会思潮并转化为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 从现实角度看 反对专制 提倡 众治 的民主趋向 反对空谈 面对现实 的实学思潮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的治国救民理念 对近代民主革命的兴起甚至现代文明的发展都起到启迪作用 考点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主干梳理 高考调研 考点二 主题一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 深化探究 1 反传统 反教条 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 万世之至论 否定孔子是 天生圣人 他还提出男女平等和 万物皆生于两 的观点 令维护名教传统的士大夫们十分惊惧 2 反封建专制 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 天下之大害 的结论 顾炎武提倡 众治 反对 独治 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 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影响 考点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主干梳理 高考调研 考点二 深化探究 3 提倡 经世致用 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 致力于社会变革 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 4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他们反对重农抑商 提出 工商皆本 的主张 考点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主干梳理 高考调研 考点二 讲史料 深化探究 史料歌谣一 黄狗黄狗你看家 我在园中采红花 一朵红花采不了 双双媒人到我家 我家女儿年纪小 不会服侍大人家 爹阿爹 不要忧 娘阿娘 不要愁 看我明朝梳个好光 鲜 头 前边梳了盘龙髻 后边来到年花楼 看花楼 饮好酒 他弹琵琶我拍手 考点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主干梳理 高考调研 考点二 歌谣二 竹公竹婆竹爹娘 今年让你长 明年让我长 你长没有用 我长嫁儿郎 歌谣三 大脚大 大脚大 阴天下雨不害怕 大脚好 大脚好 阴天下雨摔不倒 明代江南地区女子的歌谣导读史料反映了人性中对自由 平等 爱情和幸福生活的追求 表明随着商品经济发展 社会风气变化 女性要求解放 礼法约束受到冲击 社会上出现了对宋明理学抨击和呼唤人性解放的思想 深化探究 考点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主干梳理 高考调研 考点二 练史料 深化探究 史料人之是非 初无定质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 藏书 夫童心者 绝假纯真 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若失却童心 便失却真心 失却真心 便失去真人 故谓人有男女则可 谓见 见 见识 有男女 岂可乎 谓见有长短则可 谓男子之见尽长 女人之见尽短 又岂可乎 李贽 焚书 考点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主干梳理 高考调研 考点二 李贽虽在麻城 但有无数来自各地的追随者 凡使麻城一境如狂 他的 异端 思想由此广泛传播 与此同时 麻城乃至京城的保守势力对李贽的迫害也逐渐升级 最终经神宗御扰 以 敢倡乱道 惑世诬民 的罪名逮捕下狱 并焚毁其著作 不愿屈服的李贽在狱中赋诗 志士不忘在沟壑 勇士不怒丧其元 我今不死更何待 愿早一命归黄泉 随后自杀身亡 袁行霈等主编 中华文明史 深化探究 考点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主干梳理 高考调研 考点二 探究据史料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 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 有学者认为 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 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 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 从政治 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 答案主张 反对将儒学教条化 提出 童心说 反对歧视妇女 时代背景 商品经济活跃 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 倡导个性解放的新思想出现 深化探究 考点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主干梳理 高考调研 考点二 说明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 李贽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秩序 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自己的设想 深化探究 考点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主干梳理 高考调研 考点二 主题二全面评价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 深化探究 1 进步性明清之际的四大进步思想家 在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 提出了新的观点 使得儒学思想更趋实事求是 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 从而又一次发展了儒学 这些思想是在明清封建社会走向衰落背景下产生的 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 具有解放思想和民主思想启蒙的历史进步性 考点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主干梳理 高考调研 考点二 2 局限性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在本质上有别于西欧的启蒙思想 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 总之 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 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深化探究 考点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主干梳理 高考调研 考点二 讲史料 深化探究 史料船山 王夫之 视宇宙为一生生不息之历程 在这个历程里 气之阴与阳不断地融合 如是 气与理俱日新不已 这种哲学适用于政府与历史上 导致了反传统而大胆的结论 理既只是存现于具体事物与制度之中 那么宋明新儒家所制定为历史与社会之典范之 天理 就根本不存在了 陈荣捷 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考点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主干梳理 高考调研 考点二 深化探究 导读依据史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王夫之反对理学的依据是进步的历史观 明清时期儒学发展的趋势特点是 一方面理学逐渐走向极端 或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完成 另一方面出现了反传统儒学 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 考点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主干梳理 高考调研 考点二 深化探究 练史料 史料 2012 浙江高考卷 节选 李贽 前三代 吾无论矣 后三代 汉唐宋是也 中间千百余年 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 故未尝有是非耳 顾炎武 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 置四海之困穷不言 以无本之人 而讲空虚之学 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考点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主干梳理 高考调研 考点二 深化探究 王夫之 天地之德不易 而天地之化日新 日之有昼夜 犹人之有生死 世之有鼎革也 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 一姓为一代足矣 李贽 藏书 顾炎武 亭林文集 王夫之 思问录 考点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主干梳理 高考调研 考点二 深化探究 探究根据史料分别概括李贽 顾炎武 王夫之的思想 答案李贽 反对盲从孔子 认为不能以 圣人 之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 顾炎武 注重实学 经世致用 王夫之 强调 天地之化日新 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考点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1 2013 山东高考 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b 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c 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d 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主干梳理 高考调研 考点二 深化探究 考点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解析李贽的思想虽然具有反封建伦理道德的内容 但是依然属于封建士大夫的范畴 是维护封建统治的 并未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故选c项 李贽的思想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都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 都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思想解放 故a b d三项均正确 答案c 主干梳理 高考调研 考点二 深化探究 考点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2 2011 新课标全国卷 黄宗羲在 明夷待访录 中说 使朝廷之上 闾阎之细 渐摩濡染 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 天子之所非未必非 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 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b 民为邦本c 天下为公d 民贵君轻 主干梳理 高考调研 考点二 深化探究 考点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解析天下为公体现了一定的民主色彩 从材料中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 天子之所非未必非 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 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体现了黄宗羲的天下为公的思想 故选c项 答案c 主干梳理 高考调研 考点二 深化探究 考点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3 2011 北京高考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 明夷待访录 在清代被列为禁书 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a 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b 质疑孔子的权威性c 主张儒 佛 道三教合一d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主干梳理 高考调研 考点二 深化探究 考点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解析明清之际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专制皇权空前发展 黄宗羲作为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 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故d项正确 答案d 主干梳理 高考调研 考点二 深化探究 考点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4 李贽丛书 老子解下篇 中写道 致一之理 庶人非下 侯王非高 在庶人可言贵 在侯王可言贱 文中李贽提出的观点是 a 主张个性解放 思想自由b 提倡人人平等c 反对封建礼教d 反对理学空谈 提倡功利主义 主干梳理 高考调研 考点二 深化探究 考点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按照万物一体的原理 社会上根本不存在高低贵贱的区别 老百姓并不卑下 王侯贵族并不高贵 体现的观点是人人平等 因此答案为b 答案b 主干梳理 高考调研 考点二 深化探究 考点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5 民本的极限 黄宗羲政治思想新论 的作者张帅伟认为 黄宗羲是传统社会一心一意专事 补天 的 抱道君子 而不是传统政治体系的所谓 掘墓人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黄宗羲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 黄宗羲的政治哲学仍然是服务于传统王权的儒家政治哲学 黄宗羲并不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黄宗羲的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作用有限a b c d 主干梳理 高考调研 考点二 深化探究 考点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解析黄宗羲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继承 项正确 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 项错误 西方启蒙思想和后来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等对我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项正确 本题选d 答案d 主干梳理 高考调研 考点二 深化探究 答题必背要语 1 魏晋以来佛教 道教的盛行 一方面使传统儒学受到了挑战 另一方面也为儒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 2 宋明理学带有明显的佛道化的特点 宋明理学更多地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上学 把佛 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 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 提出了 存天理 灭人欲 的道德主张 3 程朱理学认为 理 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陆王心学主张 心 是万物的本原 心即理 因此 心学 也是 理学 二者本质相同 考点一 考点二 答题必背要语 热考视角 答题必背要语 4 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 强调人与自然 家庭 国家的和谐意识 具有忧患意识 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 奋发进取 为理想不懈追求 崇尚道德 重义轻利 强调自我约束 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强调身体力行 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 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5 明清之际的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等思想家挑战正统 提倡个性 批判专制 否定帝权等主张 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主导地位 考点一 考点二 答题必背要语 热考视角 59 答题必背要语 6 经世致用就是关注社会现实 面对社会矛盾 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 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 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求功利 求实 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 以天下为己任 的情怀 7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 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作用 但只是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 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 因此绝不能等同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考点一 考点二 答题必背要语 热考视角 60 热考视角 视角一主流价值观 以天下为己任 热考视角 视角一 视角二 视角三 视角四 押题1大多数明清之际的思想家 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全面反思和批判的同时 积极倡导一种新的思想 试图为社会提供一种新的价值导向 这种 新的价值导向 最有可能是 a 民主科学 人文启蒙b 考据训诂 追求本真c 经世致用 实事求是d 精神修养 理想人格 61 热考视角 解析关键信息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 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全面反思和批判 a项是近代中国价值导向 不符合题意 b d两项是宋明理学的传统价值导向 不符合题意 c项是明清之际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与传统价值导向不同 故c项正确 答案c 热考视角 视角一 视角二 视角三 视角四 热考视角 视角二社会史观理解儒家思想的发展 热考视角 视角一 视角二 视角三 视角四 押题2葛兆光在 中国思想史 中曾说 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 家礼 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 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 对于朱熹的作用 作者认为 a 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b 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c 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d 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 热考视角 解析朱熹重视理学原则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的运用 理学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符合材料关键句的意思 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理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 故a项错误 材料强调理学的生活化而非政治化 故b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儒学的哲学化 故d项错误 答案c 热考视角 视角一 视角二 视角三 视角四 热考视角 热考视角 视角一 视角二 视角三 视角四 视角三唯物史观 经济思想是经济发展的反映 押题3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 粟贵伤末 粟贱伤农 乃当其贵 不能使贱 上禁止勿贵 而积粟者闭籴 而愈腾其贵 当其贱 不能使贵 上禁止勿贱 而怀金者不售 则愈益贱 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a 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b 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c 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d 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 热考视角 热考视角 视角一 视角二 视角三 视角四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 而积粟者闭籴 而愈腾其贵 和所学史实说明要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 故选a 答案a 热考视角 视角四史学成果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形成 热考视角 视角一 视角二 视角三 视角四 押题4从明代中叶到清代鸦片战争前夕的大约三个半世纪的历史长河中 出现了一股 崇实 务实 的社会思潮 过去学术界有的人把它称之为 早期启蒙思想 有的人把它称之为 经世致用思潮 近几年则通称之为 明清实学思潮 下列属于这一 思潮 代表人物的是 a 朱熹b 沈括c 顾炎武d 曹雪芹 热考视角 解析从材料 经世致用思潮 可以判断这一 思潮 是指经世致用思想 顾炎武是这一思想的代表人物 故c项正确 朱熹是宋明理学的代表 故a项不正确 沈括是科学家 故b项不正确 曹雪芹是文学家 故d项不正确 答案c 热考视角 视角一 视角二 视角三 视角四 练出高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下列选项反映隋唐时期儒学发展的史实是 a 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儒学家提倡复兴儒学b 封建帝王重视儒家 开始建立太学 传授儒家思想c 儒学失去了在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d 儒学吸收佛 道思想 形成新的体系 练出高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基础训练 练出高分 解析隋唐时期出现了 三教合一 的现象 a项正确 b项是汉代时期 不符合题意 c项 失去 说法与史实不符 d项反映的是宋明理学 不符合题意 答案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基础训练 练出高分 2 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 或 存心去欲 的修养论 格物 或 格心 的认识论 成贤成圣的境界论 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 均以 a 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b 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 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d 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基础训练 练出高分 解析首先明确题中材料都是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判断 在此基础上判断选项是否符合这两者的共同特征 宋明理学的核心内容是理 即社会中的伦理道德 强调伦理为本 故a项错误 b项正确 其导向为社会伦理 故c项错误 理学的前提是儒家思想 故d项错误 答案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基础训练 练出高分 3 明朝一位学者说 自哲学家 以来 真理已经明白显示于世界 我们不再需要什么著作 要做的只是实践 材料的 指的是 a 董仲舒b 朱熹c 王守仁d 李贽解析题干材料体现的是朱熹 格物致知 的思想主张 故b项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基础训练 练出高分 董仲舒是汉代儒学家 其思想主张不符合题干 故a项错误 c项是心学的代表人物 主张 致良知 故c项错误 李贽是明朝思想家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在认识论方面不符合题干 故d项错误 答案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基础训练 练出高分 4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他认为 a 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 b 天有春夏秋冬 人有仁义礼智 皆以四者相为用也 c 破山中贼易 破心中贼难 d 诸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基础训练 练出高分 解析a项是老子的辩证思想 故a项错误 b项是程朱理学的思想 故b项正确 c项是王阳明心学的思想 故c项错误 d项是汉代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故d项错误 答案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基础训练 练出高分 5 以下是一份不完整的某历史人物表 据信息判定此人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基础训练 a 黄宗羲b 李贽c 王夫之d 顾炎武 练出高分 解析 务反宋儒道学之说 狂悖乖谬 非圣无法 说明该思想家挑战儒家权威 否定孔子是圣人 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标准 此思想正是李贽的思想 故正确答案选b项 黄宗羲猛烈抨击君主专制 故a项错误 王夫之主张唯物论 故c项错误 顾炎武重点强调经世致用 故d项错误 答案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基础训练 练出高分 6 黄宗羲指出 治天下者既轻其赋敛矣 而民间之习俗未去 蛊惑不除 奢侈不革 则民仍不可使富也 对该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发展商业 工商皆本b 治贫须与治愚相互结合c 整顿吏治 惩治腐败d 统治者应实行轻徭薄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基础训练 解析黄宗羲指出 统治者应实行轻徭薄赋 但更重要的是改变民间旧的习俗 蛊惑奢侈不革除 民众仍然不能够富裕 黄宗羲强调了治贫须与治愚相互结合 故b项正确 黄宗羲倡导工商皆本 但材料中没有反映 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吏治问题 故c项错误 黄宗羲认为统治者应实行轻徭薄赋 但他强调的是改变民间旧有习俗 故d项错误 答案b 练出高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基础训练 练出高分 7 顾炎武在 日知录 中说 人君之于天下 不能以独治也 独治之以刑繁矣 众治之而刑措也 这从实质上是主张 a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b 反对 私天下 的君主专制c 天下为主 君为客d 圣人 之言非 万世之至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基础训练 练出高分 解析a项强调的是社会责任感 c项是黄宗羲的主张 d项是李贽的主张 从题干独治和众治的关系可知是君主专制和人民主权的关系 答案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基础训练 8 马克垚认为 明清之际中国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出现的新思想是很重要的 如果按照这种思路发展下去 则可以有助于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目标 下列思想与之对应的有 黄宗羲 工商皆本 陆九渊 心即理也 顾炎武 以天下之权 寄天下之人 王夫之 循天下之公 a b c d 练出高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基础训练 解析 属于为封建政治制度服务的专制思想 不符合题干中 中国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出现的新思想是很重要的 其余选项符合明清时期新的反封建反专制思想的要求 答案b 练出高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基础训练 练出高分 9 下图 一团和气图 粗看似一笑面弥勒佛盘腿而坐 细看却是三人合一 左为一道冠老者 右为一方巾儒士 两人各执经卷一端 团膝相接 相对微笑 弥勒佛手搭两人肩上 借用道者与儒士的五官 合成一张正面像 它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 对这一思潮表述正确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深化训练 练出高分 a 隋唐时期初露端倪彼此有影响b 推动了宋代新儒学体系的诞生c 三教合归佛 为其核心内容d 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解析 一团和气图 中的三人合一说的是儒 释 道三教合一的历史信息 这是宋代理学产生的背景之一 b项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深化训练 练出高分 a项 隋唐时期 的时间信息与 初露端倪 的阶段特征描述不一致 表述错误 c项 合归佛 的说法错误 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 题干材料也无从说明 答案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深化训练 练出高分 10 自宋以降 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 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 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 促进文化教育普及b 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c 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d 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深化训练 练出高分 解析材料反映了程朱理学注重气节 品德和人的主观意志力量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 答案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深化训练 练出高分 11 王阳明 守仁 说 夫学贵得之心 求之子心而非也 虽其言之出于孔子 不敢以为是也 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 答罗整庵少宰书 这一言论 受南宋陆九渊的思想影响 主张通过内心反省获得新知 否定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地位 体现出一定的独立自由精神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深化训练 练出高分 解析题干中 不敢以为是也 是不赞同孔子的观点而非否定孔子及儒家思想 儒学发展到明代主要表现为王阳明的心学 故王阳明不可能否定孔子及儒家思想的地位 排除 故答案选b项 答案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深化训练 12 顾炎武说 易姓改号 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 而至于率兽食人 人将相食 谓之亡天下 保国者 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 匹夫之贱 与有责焉耳矣 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 主张人人平等 平民都有参政权b 提倡经世致用 反对空谈爱国c 论证了儒家 仁义道德 的虚伪d 否定传统的 忠君爱国 思想 练出高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深化训练 练出高分 解析顾炎武认为 亡国 就是改朝换代 亡天下 是指整个民族国家沦亡 维护一个王朝的政权是统治者的事情 而保卫整个国家民族 天下所有人都有责任 这就否定了传统的 忠君爱国 思想 答案为d 答案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深化训练 练出高分 1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桀纣之失天下 失其民也 失其民 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 得其民 斯得天下也 孟子 离娄上 材料二国家将有失道之败 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 不知自省 又出怪异以警惧之 尚不知变 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 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自非大亡道之世者 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 举贤良对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深化训练 材料三厚敛于民以养禽兽 而使民饥以死 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 盖侈用则伤财 伤财必至于害民 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四 盖天下之治乱 不在一姓之兴亡 而在万民之忧乐 是故桀纣之亡 乃所以为治也 秦政 蒙古之兴 乃所以为乱也 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 即能辅君而兴 从君而亡 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练出高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深化训练 练出高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深化训练 请回答 1 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为此 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解析第 1 问考查了孟子的政治主张 答案因素 民心 主张 仁政 2 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的什么主张和目的 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解析第 2 问利用材料考查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目的及西汉时期儒学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答案主张 天人感应 或天人合一 目的 神化君权 警戒 限制君权 巩固统治 变化 成为封建正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力线路知识
- 衡水隔声屏障施工方案
- 文明行为规范养成
- 民房混凝土现浇施工方案
- 阜阳公共排烟道施工方案
- 开封大学《大学英语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学基础与前沿问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吊装桁架施工方案设计
- 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针灸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医科大学《内科学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撤资退股合同协议
- 上海市嘉定区联考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
- (人教PEP版2025新教材)英语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2024年河南高职单招职测模拟题库及答案解析(共100道试题)
- 数字化时代企业成本管控
- 2024诗词大会100题题库(含答案)
- 2024年浙江省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GB/T 17554.1-2006识别卡测试方法第1部分:一般特性测试
- 热性惊厥诊疗指南(完整版)
- 9米空气悬架大客车后悬架设计毕业设计
- 电磁场的相对论变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