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5单元近代中国争取民主的斗争学业分层测评12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萌生岳麓版选修2.doc_第1页
高中历史第5单元近代中国争取民主的斗争学业分层测评12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萌生岳麓版选修2.doc_第2页
高中历史第5单元近代中国争取民主的斗争学业分层测评12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萌生岳麓版选修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第5单元 近代中国争取民主的斗争 学业分层测评12 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萌生 岳麓版选修2 (建议用时:40分钟)学业达标1“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最早提出这一思想的是()A魏源B张之洞C严复 D康有为【解析】知道这段材料反映的内容是“师夷长技以制夷”,而这一主张是魏源最早提出来的。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严复主张“自由为体,民主为用”,康有为主张托古改制,B、C、D三项都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A项。【答案】A2张之洞的劝学篇分内外篇,内篇有同心、教忠、明纲、宗经等篇目,外篇有农工商学、兵学、矿学、铁路等篇目,强调“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由此可见,张之洞()旨在维护清朝的专制统治具有富国强兵的愿望放弃“中体西用”的思想开创学习西方的先河A BC D【解析】张之洞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洋务运动的首要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因此正确;从材料“外篇有农工商学、兵学、矿学、铁路等篇目”可以看出其有富国强兵的愿望,因此正确,故选A项。说法错误,故排除B、C、D三项【答案】A3维新思潮的代表人物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他主张“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这一言论反映了严复()A进化和革命的思想 B中体西用的观点C废除君主制的要求 D还政于民的主张【解析】严复主张“自由为体,民主为用”,但现实主张比较温和,甚至认为不能立即实行君主立宪,排除B、C两项。A项在材料中无体现。【答案】D4(2016南通高二检测)皮锡瑞在师伏堂未刊日记(18971898)中写道:“中国重君权,尊国制。猝言变革,人(必)骇怪,故必先言孔子改制,以为大圣人(有)此微言大义,然后能持其说。”该想法()A导致了尊孔复古的逆流B着眼于维护君主专制统治C有利于维新思想的传播D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解析】材料是说利用孔子变法,并没有说导致尊孔复古,故A项错误;维新变法主要是变革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以为大圣人(有)此微言大义,然后能持其说”说明是借助孔子思想进行变法,有利于维新思想传播,故C项正确;材料中只是说利用儒家思想,并不是动摇封建思想统治,故D项错误。【答案】C519世纪末,康、梁维新派救亡图存思想的核心是()A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B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C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是“进化之公理”D今日之民智待革命以开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史料、提炼观点的能力。A项是洋务派的思想,B项是维新派的思想,C项是进化论思想,D项是革命派的思想。【答案】B6(2016盐城高二检测) “它直接提出群众生活状况及群众斗争问题,热烈地同情被剥削的劳动者,相信他们是正义的和有力量的。”这里列宁评价的是孙中山的()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解析】民族主义是推翻满族的统治,故A项错误;民权主义是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与题干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提出群众生活状况及群众斗争问题,同情被剥削的劳动者”信息说明是关注民生,符合民生主义,故C项正确;民主主义不是三民主义内容,故D项错误。【答案】C能力提升7(2016唐山高二检测)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而欧美各国以独立,洎自帝其国,威行专制,在下者不堪其苦,则民权主义起。十八世纪之末,十九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扬时代也。是三大主义皆基本于民,递嬗变易,而欧美之人种胥治化焉。其他施维于小己大群之间而成为故说者,皆此三者之充满发挥而旁及者耳。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环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孙中山选集上卷(1)根据材料分析,孙中山是怎样论说三民主义的。(2)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中孙中山的理论思考。【解析】第(1)问从“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可知三民主义起源早;“是三大主义皆基本于民,递嬗变易”可知三民主义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从材料最后一段可知中国与欧美国情不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中国的三民主义要同时进行。第(2)问分析孙中山的理论思考应从两个方面来论述。【答案】(1)论说:认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在欧美有一个历时长久的演变过程,顺次先后,递嬗变易。认定三大主义“皆基本于民”。认为中国的现实情况与欧美有别,三大主义要同时举行,特别强调“诚可举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