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购买数码相机1.doc_第1页
如何购买数码相机1.doc_第2页
如何购买数码相机1.doc_第3页
如何购买数码相机1.doc_第4页
如何购买数码相机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步一步来,菜鸟教你如何选购数码相机。(原创)数码相机的话可以说真品绝对是真品,因为说实话让国内的厂商模仿也搞不出来,关键问题是你买到的是不是新品,不要买到二手的了。1,仔细查看相机快门按钮、表面、镜头镀膜、LCD屏有无磨损、划伤,特别是要注意镜头镀膜;2,开机出现设置日期画面;3,对比机身的序列号是否与保修卡、包装盒上一致;网上注册保修;4,一般来说拍的第一张照片编号为:IMG_0001.JPG;5,检查CCD有无坏点。6,sd卡一般没问题,容量是正确的。2 第一步,读懂相机的参数,这是入门课,必修。知道这一部分,你基本上可以应付js们天花乱坠的吹嘘了。或者你还可以喷些专用的参数术语让那些假牙js(通常是老板雇来的,自己不能拍板价格,还喜欢冒充给推荐这推荐那个的)心怯不敢跟你开高价。第二步,真假李逵,摈弃参数,看样张识机品,进阶,摄影爱好者必修,普通家用选修。好品牌也有差机型,差品牌也有好机型,到低好不好,自己的眼睛说的算,到这一步至少在家用这块相信你会选定你中意的品牌和机型,甚至你开始会鄙弃某些品牌,并且认识那些成功的品牌其成功的原因。当然,奸商的忽悠我想也不会令你再次徘徊了。第三步,亲身体验,如何当面试机?选修确认你一下你的网恋对象是否真是传说中的那个它?你是否会移情别恋?第四步,终极必杀,砍价的技巧。选修挤干水份,认识相机选购中的猫腻,当然,如果你米多并且看人老板人还不错(漂亮mm?帅帅gg?)给人点赚头啦,做生意也不容易。第五步,真正认识你所认识的品牌,了解他们的成长以及特色技术,选修。这个我自己都了解不多,当成是自己的修行,有时间就写,当然还要看自己的心情以及时间了,呵呵!以下正文开始-第一步,读懂相机的参数,这是入门课,必修。给个例子,这是佳能新款伸缩式镜头的卡片机,太平洋抓的参数:型号 IXUS 950 IS(SD 850IS) 上市时间 2007 这个意义不大,2005以后的都可以有效像素 800万像素 这是最有唬头的一个参数,建议不要把它作为考虑重点。目前主流集中在800w,1200w的都已经出来,我的意见是,600w就足够家用,400w都可以接受。光学变焦倍数 4倍光学变焦 通常家用变焦集中在3x和4x,当然越高越好。数码变焦倍数 4倍数码变焦 鸡肋,不要也罢。操作模式 全自动 这要谈到一个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手动了。通常只是家用就全自动好了,如果想学摄影则必须要相机带手动功能,最好是全手动,也就是自己能控制快门和光圈的,关于快门和光圈下面会有专门提到。还有部分相机是带部分手动,分为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也就是说你只能控制其中的一个参数,下面细讲。传感器类型 CCD传感器 ,讲通俗点就是数码相机的胶片,不过可以重复使用。家用的都是CCD,有单反的用COMS,买家用机这个忽略。传感器尺寸 1/2.5英寸 目前家用的CCD以1/2.5据多,使用这个大小的CCD的相机的像素一般在500w到800w,假如同一系列的机型,除像素大小有区别,而CCD大小以及其他参数无区别,如果价格相差超过200,建议选择低像素的。同样的建议也适用于使用1/1.7和1/1.8大小CCD的相机。实际上,同样大小的CCD,高像素意味着更高的噪点,更厉害的紫边,当然,这也不是绝对,各厂商的技术层次有不一样。个人认为合理的像素搭配为1/2.5 500w,最多不要超过600w,1/1.7和1/1.8 700-800w,液晶屏尺寸 2.5英寸 我的建议是不要看大小,而要看像素,越大越耗电,所以大小忽略!液晶屏特性 23万像素TFT LCD目前大概有7w,8w,11w,20w,23w。选择像素高的而不要lcd大的,为什么这样说?举个例子,SONY T10,2.5寸的屏,11.3w的像素,我的s3 IS 1.8寸的屏也11.3w像素,我觉得我的看着细腻,它的看着粗糙,而且它因为是大屏,比我的耗电厉害些。 取景器 液晶屏取景,光学取景器 液晶屏取景自然就是LCD屏幕了,自己使用的时候取景看看,跟你用眼睛观察到的有什么不同,说实话,技术高了靠这个是没有用的。光学取景器 跟传统相机上的取景器一样的,镜片构成,要注意机器变焦的时候它可以不可以变焦,不可以变焦的称为旁轴取景器,长焦和广角的时候不太方便,尤其是长焦。我补充的是还有是用的电子取景器,其实是缩小的lcd,放在取景框里,周围环境亮的时候用它一样可以看清楚,能弥补高环境光下LCD显示不清晰的弱点。这个还包括单反取景器,就是单反机子上用的,不过目前不需要了解,想知道自己去查。最大分辨率 32642448 跟像素有关,关心像素好了,这个或略。短片拍摄功能 支持不间断有声短片拍摄功能,64048030/15fps,32024060/30/15fps,160x12015fps 不介绍了,这很简单,不知道再问我。镜头参数 镜头类型 伸缩式 什么是伸缩式?就是开机了,镜头就出来了,变焦的时候你能看见镜头在前后移动,这就是伸缩式,绝大多说相机使用的变焦方式。与其对应的是潜望式,用在卡片机上,同样是光学变焦,但潜望式的变焦的时候你是看不见的,因为变焦的镜头都是竖置在机身内,这个知道就行,典型代表,sony T系列。焦距(相当于35mm) 35-140mm 镜头到焦点的距离,概念大概就这回事,我要根据这个讲几个概念:广角:实际上35mm的焦距已经算是广角了,通常来说50mm是标准焦距,小与这个的都可以称广角,但是在家用DC的宣传上,一般把焦距在28mm以下的称为广角,广角的意义在于站在同样一个地点,广角机可以拍摄到更大的范围,这是一比较实用的功能,不过要注意光角机型的广角畸变,什么是畸变自己去查,我这说不了那么多。长焦:有的DC六倍变焦,也成长焦,我想这应该是相对与通常用的3x或者4x,还有6.7x,8x(好像有),10x,12x,15x。再我来说,10x以上才算的上长焦,长焦除了能够拍摄比较远距离的景物外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微距,长焦端的微距。举个例子,佳能S3 IS的光学变焦为12x,它的长焦端对焦范围为90mm到无穷远,这时候如果我拉滿12x变焦对准距离我96mm的花,这时候这花的成像大小相当与我用微距模式下8mm的大小,因为这花被我用长焦拉近了,相当与96/12=8mm。这就叫长焦端的微距,它相对与传统微距的好处是景深(这个概念一两句讲不清,上网搜)非常浅,背景虚化的效果非常好,再有就是拍摄动物的特写时候你可以不必要走的太近。起始焦距 35 忽略实际焦距 5.8-23.2mm 不用管它对焦方式 自动对焦 与自动对焦对应的自然是手动对焦啦,也就是手动设定你到被摄体的距离。对于DC来说,手动对焦最大用处恐怕就是自拍,当然,必要的时候有手动对焦还是能帮上忙的。普通对焦范围 50cm-无穷远 简单点说就是不开微距的情况下,50cm以内的东西你是拍不清楚的。微距 2cm 就是微距模式下,2cm以外的物体你都可以对焦,2cm以内的就不要拍啦,个人觉得微距4cm以内都还可以接受,4cm以上拍细节就不够丰富了,而10cm以上就算不上微距了。光圈范围 F2.8-F5.5 这个要说下,简单来说光圈大小决定单位时间内CCD能接受到的曝光量,光圈是越大越好,要注意这个大哦,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口径的直径从以上的公式可知要达到相同的光圈f值,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口径大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f64这里值得一题的是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一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而言,光圈f值常常介于f2.8 - f16。,此外许多数码相机在调整光圈时,可以做1/3级的调整。光圈及快门优先进阶级以上的数码相机除了提供全自动(auto)模式,通常还会有光圈优先(aperture priority)、快门优先(shutter priority)两种选项,让你在某些场合可以先决定某光圈值或某快门值,然后分别搭配适合的快门或光圈,以呈现画面不同的景深(锐利度)或效果。光圈先决曝光模式由我们先自行决定光圈f值后,相机测光系统依当时光线的情形,自动选择适当的快门速度(可为精确无段式的快门速度)以配合。设有曝光模式转盘的数码相机,通常都会在转盘上刻上a字母来代表光圈先决模式。光圈先决模式适合于重视景深效果的摄影。由于数码相机的焦距比传统相机的焦距短很多,使镜头的口径开度小,故很难产生较窄的景深。有部份数码相机会有一特别的人像曝光模式,利用内置程序令前景及后景模糊。 提一下F2.8-F5.5 这个写法,表示广角端(不变焦的时候)最大光圈为f2.8,长焦端(最大变焦)最大光圈为f5.5,这两个值都是数字越小越好,讲简单点快门一定的前提下光圈越大就能在更暗的环境下拍出清晰的照片。曝光控制参数 曝光模式 全自动曝光,程序自动曝光 早期这两种曝光模式区别不大,现在许多相机这两种模式的区别在于: 全自动(曝光)模式:相机自动化程度最高,并且大多数设置相机自动决定,不能人为修改,使用这种设置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得到一张正常的照片(但不一定是你想要的效果,比果你在光线好的情况下想拍一张背景模糊的照片,就要设定大光圈和更高的速度,而相机是不会知道你是要前后清晰还是背景模糊的照片,相机发现光线好,一定会设定小光圈),这种设置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操作失误而设计的,如测光模式、ISO设置等等都是相机自己决定的,特别适合初学者使用,或者专业人员在紧急情况下使用。也称傻瓜模式。 程序自动曝光,相机上用“P档”表示,也是相机根据光线情况和相机内设计的曝光曲线确定速度和光圈的组合,但现在大多数相机的程序自动曝光是可偏移的,也就是使用者可以修改曝光值组合,例如你在光线充足的地方拍人像,使用P档,相机提供的曝光组合为1/125秒,F8,如果你认为光圈太小不利于背景虚化,你可以将光圈调为F4,而相机自动将速度修改为1/500秒。另外在此模式下许多设置是可以人为修改的,比如在夜晚拍照片,使用全自动,相机一定会自动打开闪光灯,不使用闪光灯的话一定将ISO调高,这是针对大多数不带三脚架的人设计的,而如果你想拍一张更好的夜景照片,则一定要将ISO调低,用三脚架支稳相机,用很慢的速度曝光,这不是自动模式考虑的问题(网上搜的,省的自己写)曝光补偿 -2.0EV - +2.0EV,1/3EV级调节 就是在快门或者光圈选定的情况下,通过调节这个选项来改变相机自动给定的光圈活快门以达到使照片更亮或者更暗的目的。测光方式 评价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点测光(中央点)这个基本差不多,部分带有人像面部自动识别的, 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用处不大。ISO感光度 Auto,80,100,200,400,800,1600 通常来说家用有400就够了,因为家用机上了400画质就基本难以接受了,800就更不用说的,800以上都是唬头,完全是以牺牲画质来的。白平衡模式 自动,日光,阴天,白炽灯,荧光灯,荧光灯H,用户自定义这个不多说,字面上就可以理解,佳能的自动白平衡比较强。模式 自动,手动,数码微距,人像,夜景拍摄,儿童和宠物,室内,植物,雪景,海滩,焰火,水族馆,潜水,创意灯光效果 同样字面上就可以理解性能参数 快门 机械快门和电子快门,15-1/1600秒 机械快门和电子快门我了解也不是很清楚,快门的范围是越大越好,家用机来说15s的慢快门绝对够用了,1/1600的高快门也一样,要知道拍水滴也只要1/1000的快门,拍拍人像,风景啊什么的,没有必要到1/3200的高快门,至于专业的B门,T门,估计就是有你也用的很少甚至根本不用。防抖功能 光学防抖 这个有必要提一下,就是防止你快门开启,相机开始曝光以及到曝光结束这段时间你手的抖动对照片造成模糊的影响。打个比方,你要拍摄的物体在暗处,假设在广角端(相机没有变焦)此时你光圈已经开到最大,通常情况下需要有1/60的快门才能保证照片足够清晰,但是相机提示你要获得合理的曝光亮需要1/20秒的快门,没有防抖的话你必须保证这1/20秒内要有足够的稳定,否则肯定照片会模式,而有光学防抖你就不用担心,1/20的快门你完全可以当1/60来按,基本上照片是不会模糊的。如果模糊的话我只能这么说,让你做完100个俯卧撑给你1/60的快门,你也照不出清晰的照片来,因为这时候你的手不够稳。除光学防抖以外的防抖都不是很有效的防抖,什么自然防抖,电子防抖,都是假牙,另外还有种CCD防抖,效果同样次于光学防抖,有那么点效果,但没有光学防抖来的实在,勉强排除在假牙只外。我在网上就看到有人说要光学防抖没有用,而且这人还用的长焦机,他说要这个光学防抖会降低对基本功的要求,看来他比较牛,或者他用的是没有光学防抖的机子,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而已,再要不就是他是脚架不离身。就我个人的使用看来,光学防抖是非常有用的,尤其是长焦端。没有那个狙击手不希望自己的枪精度高的,别说枪的精度高了会使得自己的射击技术退步。遥控功能 无遥控功能 遥控自拍,一般是这样,无所谓。连拍 支持,1.3fps这个越高越好,在你抓取动态的物体时尤其重要,越高代表单位时间内能抓拍的照片数就越多。自拍 支持,2秒,10秒,自定义 这个不用说了。闪光灯参数 机身闪光灯 内置闪光灯 家用的,可以不用留意。闪光模式 自动,强制,关闭,防红眼,慢速同步,防红眼+慢速同步 提一下这个慢速同步,一般包括前帘同步和后帘同步,文字讲不清,自己搜,想了解的网上有。有效闪光范围 50cm-3.5m(广角),50cm-2.0m(长焦) 家用的,可以不用留意外接闪光灯 无外接闪光灯 外接闪光灯多用于专业机型,家用的可以不用关注这个。存储及连接参数 存储介质 MMC卡,SD卡,SDHC卡 市面上还有CF,XD,SD,MMC,SONY记忆棒,等等,以用SD卡为首选,便宜,性能也不错,我的2g的年后不久买的115块,kinstong普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