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人事行政 学习目标主要内容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 了解人事行政的含义与地位 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与特征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掌握人事行政的基本内容 理解现代人事行政的发展趋势及特征 我国建立公务员制度的重要意义 掌握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色和基本框架 教学要点 主要内容 第一节人事行政概述第二节公务员制度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公务员的任用与调配机制第四节公务员的培训与考核机制 为政之要 唯在得人 本章点睛 第一节人事行政概述 人事行政的含义与地位现代人事行政的主要趋向及特征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一 人事行政的含义与地位 所谓人事行政 是指政府为达成其职能 推行其工作 通过一定的人事机关及相应的制度 法规 方法和手段等 对其所任用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选拔 任用 培训 奖惩 考核 调配 工资福利 退职退休等方面的管理活动 人事行政是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中的首要职能 在政府行政管理中居核心和关键地位 人是行政的根本 政府的一切行政管理活动 包括行政决策 行政执行 行政沟通 行政协调 行政监督等工作 都要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 因此 能否科学地选人 用人 是政府行政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 人事行政的地位 二 现代人事行政的主要趋向及特征 1 主要趋向 1 人事行政中出现政务官和业务官的分化 并对其进行分类管理 2 由以恩赐官僚制和分赃制为核心的人事行政发展到以人才主义和功绩制为基础 3 从随意性很强的人治式的人事行政发展到系统化 规范化的法治式人事行政 4 人事行政的范围日益扩大 出现了考任 培训 职位分类 保险 抚恤等业务 5 由经验式管理发展到崇尚理性和效率的科学管理 6 由传统的重视通才发展到通才和专才并重 2 现代人事行政的特征 1 公平性 2 公开性 3 超然性 4 适应性 三 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人事行政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 第二节公务员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公务员及公务员制度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形成 一 公务员及公务员制度 在西方国家中 国家公务员 一般是指通过非选举程序 主要是通过竞争性考试 而被任命担任政府公职的国家工作人员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以下简称 公务员法 的规定 我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 纳入国家行政编制 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公务员制度 最初形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它的出现 是人事行政制度走向现代化的标志 公务员制度是现代人事行政制度的主要存在和表现形式 二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是资本主义社会政治 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 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始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文官制度美 法 日借鉴英国建立了各具特点的公务员制度 三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形成 1 我国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意义 1 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深化改革的需要 2 是保障公务员勤政廉政的需要 3 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走向法制化的标志 4 是实现国家行政工作高效能的需要 2 我国公务员制度形成的过程 调研准备阶段 1980 1985 推行实施阶段 1986 1993 完善发展阶段 1993 2005 第三节公务员的任用与调配机制 职位与分类考录制调配制 职位是指公务员担任的职务和承担的责任 职位分类和品位分类我国公务员的职位分类 一 职位与分类 中国公务员分类制度 二 考录制 公务员的考录制是指国家行政机关通过采取公开考试 严格考核的办法 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 择优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的制度 二 考录程序 平等公开 竞争择优 长期任用 公正客观原则 招考 考试 录用 一 考录原则 三 考试方法 除笔试 面试等方法 还有模拟测试法 技术操作法 心理测评等一些新的测试方法和技术手段 三 调配制 公务员的调配制是指对公务员职位的调任 轮换 交流等管理活动 它主要包括 1 职务升降2 职务任免3 任职交流 培训制考核制 第四节公务员的培训与考核机制 一 培训制 公务员的培训制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职位的要求 通过多种形式 有计划 有组织地对公务员进行政治理论 文化知识 科学技术 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的制度 培训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 按需施教讲求实效 培训类型 初任培训在职培训 晋升培训专门业务培训 公务员的考核制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按照法定管理权限 根据国家公务员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所确定的考核内容 原则 方法 形式和程序 对所属公务员进行考察和评价的制度 二 考核制 公务员考核的内容包括德 能 勤 绩四个方面 其中考绩为考核的主要方面 公务员考核必须坚持客观公正原则 民主公开原则和注重实绩原则 考核的基本方法采用领导与群众相结合 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法 年度考核结果分为优秀 称职和不称职三个等次 Z市 引博从政 风波 案例讨论 人事行政的含义与地位是什么 简述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行政的区别 如何评价品位分类和职位分类 谈谈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异同 复习与思考 32 第六章行政领导 学习目标主要内容 33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 掌握领导及行政领导的含义 行政领导的职位 职责与权力 行政领导者的特点 行政领导的方式与类型 了解行政领导者群体结构的含义 行政领导者群体结构合理形式的内容 行政领导者的类型与产生方式 理解行政领导的相关理论 行政领导方式及类型综合运用的方式 行政领导者群体结构优化组合的原则 教学要点 34 主要内容 第一节行政领导概述第二节行政领导的方式与类型第三节行政领导者第四节行政领导者的群体结构 35 领导在汉语中有多种意思 例如领导活动 领导过程 领导功能 领导者 领袖 领导行为 领导集体 据美国学者统计 领导的定义有350多种 走进行政领导 36 第一节行政领导概述 行政领导的含义行政领导的功能行政领导理论 37 一 行政领导的含义 领导的含义行政领导的含义 38 一 领导的含义 是组织中主管职能的承担者在一定思想的指导下 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 依据有关的规章制度 行使其职权 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 有效地影响被领导者去共同努力 以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的行为过程 领导者 被领导者和领导环境是领导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职务 职权 职责构成了领导活动的基本规定性 39 二 行政领导的含义 行政领导是指狭义政府即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各级领导人为主体的领导 是国家行政机关中主管职能的承担者依法行使国家权力 组织和管理行政事务所进行的行政活动的通称 行政领导的要素有 1 行为主体 2 行为客体 3 行为内容 40 二 行政领导的功能 行政领导的功能主要有 1 鼓舞部属的工作情绪 2 维持工作纪律 3 维持组织的完整 4 指导机关达成行政目标 5 保持组织对社会环境的适应 41 三 行政领导理论 1 以人格特质为研究对象的特质理论2 以客观环境为研究对象的情景理论3 以领导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的互动理论4 以领导功能为研究对象的功能理论 42 第二节行政领导的方式与类型 行政领导方式行政领导类型行政领导方式及类型的综合运用 43 一 行政领导方式 行政领导方式主要有两种分类 1 通常的分类 1 强制方式 2 说明方式 3 激励方式 4 示范方式 44 2 根据领导的不同侧重点 可分为三类 第一 以事为中心的领导方式 第二 以人为中心的领导方式 第三 人事并重的领导方式 45 二 行政领导类型 行政领导类型通常可划分为三种 领导者自决型部属参与型领导者放手型 46 三 行政领导方式及类型的综合运用 综合运用的方法 1 根据工作性质和内容的不同 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及类型 2 根据工作环境 工作机构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及类型 3 根据被领导者素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及类型 4 根据上下级关系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及类型 47 第三节行政领导者 行政领导者的含义与特点行政领导者的职位 权力与责任行政领导者的产生方式与类型 48 一 行政领导者的含义与特点 一 行政领导者的含义 行政领导者是社会组织中主管职能的承担者 是在组织活动中负责决策 组织 指挥 协调和监督的人员 是实现领导活动的关键 行政领导者是指依照法律规定 通过选举或任命等程序 在国家行政机关中担任行政职务的人员 49 二 行政领导者的特点 行政领导者的特点是指行政领导者在先天禀赋基础上 通过后天学习和实践锻炼而获得的品德 知识 才能 心理等要素 行政领导者应具备德才学识体有机结合的特点 德就是政治思想素质 才就是能力素质 学是指宽广的知识 识是指有一定的预见能力和胆识 体是指健康的身心素质 50 一 行政领导者的职位 行政领导者的职位是指国家权力机关或国家人事行政部门根据法律与行政规程 按规范化程序选择或任命行政领导者担任的职务和赋予其应履行的责任 二 行政领导者的职位 权力与责任 51 行政领导者职位的特点 1 职位是以 事 为中心确定下来的 2 职位的设置有数量的规定性 3 职位本身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52 二 行政领导者的权力 法定的与职位相当的行政权力 就是行政领导者的权力 行政领导者的权力 是其行使指挥与统御过程的支配性影响的实质条件 同时 职权不仅意味着行政领导者具有从事一定行为的可能性 而且意味着必须从事这一行为 否则就构成失职 53 三 行政领导者的责任 1 负责贯彻执行法律 法规以及权力机关 上级行政机关的决定 2 主持制定本地区 本部门的工作计划 3 负责制定行政管理决策 决定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4 正确地选拔 使用人才 5 负责对本部门和下级行政机关的工作实行监督检查 6 做好协调工作 54 三 行政领导者的产生方式与类型 一 行政领导者的产生方式 选举制任命制考任制聘任制 55 二 行政领导者的类型 政治型领导者 由选举和任命产生行政型领导者 主要由考试择优产生 56 第四节行政领导者的群体结构 行政领导者群体结构的含义与意义行政领导者群体结构的合理形式行政领导者群体结构的优化组合 57 一 行政领导者群体结构的含义与意义 行政领导群体结构是指由行政机关的领导成员所组成的群体 是为了达到特定目标 具有多种功能的整体 它是依照国家法律的规定 经过国家权力机关批准后建立的 有法律规定的任期限制 行政领导的群体结构是行政领导活动的主体 是行政管理活动的组织者 指挥者和协调者 58 二 行政领导者群体结构的合理形式 这是指在行政领导的群体结构中 各种不同素质 经验 年龄和各种不同专业 知识的人才 按比例的有机结合 59 行政领导群体结构的合理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作风结构 60 三 行政领导者群体结构的优化组合 行政领导者群体结构的优化组合要坚持 要从着重考虑领导成员的个体素质转移到重点考虑领导成员的最佳组合 要从着重考虑年龄 文化知识等静态组合转移到重点考虑性格 气质等动态组合 在选拔行政领导成员时 要从全面要求转到因岗位不同而有所侧重 既要重视配备和调整行政领导成员 也要注重行政领导群体结构的建设和培训 61 讨论内容 行政领导者的职位与权力及责任之间的关系如何 怎样综合运用行政领导的方式及类型 课堂讨论 62 1 怎样理解行政领导的含义与功能 2 现代行政领导者应具备哪些基本特点 3 行政领导者群体结构的合理形式及其优化组合的原则是什么 复习与思考 63 行政管理学 主讲 郑志龙教授 64 PrivateE mail PublicE mail http Password 65 目录 第一章导论第二章行政职能第三章行政权力第四章行政组织第五章人事行政第六章行政领导 第七章行政决策第八章行政监督第九章依法行政第十章行政伦理第十一章行政效率第十二章行政改革 66 第七章行政决策 学习目标主要内容 67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 了解行政决策的概念和特点 理解行政决策的作用和行政决策体制 掌握行政决策的原则和程序 教学要点 68 主要内容 第一节行政决策概述第二节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与程序第三节行政决策的体制 69 管理就是决策 赫伯特 西蒙 本章点睛 70 没有科学的决策就不会取得成功 大跃进 的启示中国人民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 以超乎寻常的热情和冲天干劲 投入到火热的经济建设之中 以期实现所谓的 大跃进 然而 得到的结果却是整个国家经济的大破坏和大倒退 走进行政决策 71 第一节行政决策概述 行政决策的概念与特点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行政决策的类型行政决策理论 72 一 行政决策的概念与特点 行政决策的概念行政决策的特点 73 一 行政决策的概念行政决策是指享有行政权力的组织或个人 为实现一定的目标 按照一定的原则 在系统分析主客观条件的基础上 进行行动方案设计 评价和选择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 二 行政决策的特点行政决策的主体是拥有行政权力的组织和个人行政决策的结果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行政决策的内容具有广泛性行政决策的目标具有非营利性 74 二 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 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前提和依据 二 行政决策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 三 行政决策从根本上决定着行政管理的成败 75 三 行政决策的类型 高层决策 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群体决策 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业务管理决策和自身管理决策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例行性决策和非例行性决策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理性决策和非理性决策确定型决策 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原有决策和追踪决策 76 四 行政决策理论 早期的行政决策理论比较成熟的行政决策理论 77 一 早期的行政决策理论 威尔逊 政治与行政的分离泰勒 科学管理理论韦伯 官僚组织理论古利克 如何提高行政效率巴纳德 组织决策理论 78 二 比较成熟的行政决策理论 赫伯特 西蒙的决策理论主要观点 以决策为概念工具研究公共行政 从决策角度分析管理行为 以 有限理性 替代 客观理性 完全理性 既强调在决策中运用定量方法 计算机技术等新科学方法 又重视心理因素 人际关系等社会因素在决策中的作用 提出公共行政决策是多阶段构成的过程 查尔斯 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理论主要观点 决策者在决策时在既有的合法政策的基础上 采用渐进方法对现公共行政策加以修正 通过边际变动 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逐渐实现决策目标 79 第二节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与程序 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 80 一 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 信息准全原则科学预测原则系统分析原则对比择优原则程序适当原则 切实可行原则大胆创新原则动态调整原则民主参与原则依法决策原则 81 二 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 调查研究 发现问题科学预测 确定目标科学设计 拟订方案综合评价 选择方案实地检验 调整完善 82 第三节行政决策的体制 行政决策体制的构成行政决策的中枢系统行政决策的信息系统行政决策的咨询系统 83 一 行政决策体制的构成 行政决策体制的含义行政决策体制的构成 84 一 行政决策体制的含义行政决策体制是指承担行政决策的组织机构和人员的权责分配及决策制度的总称 二 行政决策体制的构成现代行政决策体制是一个由行政决策中枢系统负责确定行政决策目标和选定行政决策方案 由行政决策信息系统负责收集 处理和提供行政决策信息 由行政决策咨询系统负责设计 论证 评价行政决策方案的完整行政决策系统 85 二 行政决策的中枢系统 行政决策的中枢系统 是行政决策系统的核心子系统 其主要任务是负责行政决策目标的确定和行政决策方案的抉择 行政决策中枢系统的领导者 既要有良好的个体素质 也要有合理的群体结构 行政决策中枢系统的工作机构 应配备具有良好素质的专家和工作人员 以协调领导者做好行政决策的技术性 事务性工作 86 三 行政决策的信息系统 行政决策信息系统 是指为行政决策中枢系统和咨询系统收集 加工 传输 储存信息的服务系统 87 四 行政决策的咨询系统 咨询系统在现在行政决策体制中发挥多方面的重要作用 是现代行政决策体制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子系统 88 1 行政决策的类型有哪些 2 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3 行政决策目标的确定应注意些什么 4 简要回答行政决策体制的构成 复习与思考 89 行政管理学 主讲 郑志龙教授 90 PrivateE mail PublicE mail http Password 91 目录 第一章导论第二章行政职能第三章行政权力第四章行政组织第五章人事行政第六章行政领导 第七章行政决策第八章行政监督第九章依法行政第十章行政伦理第十一章行政效率第十二章行政改革 92 第八章行政监督 学习目标主要内容 93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 了解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 明确行政监察 掌握行政监督的概念 种类 特点 原则与作用 理解一般监督与法制监督等 教学要点 94 主要内容 第一节行政监督概述第二节一般行政监督第三节专门监督第四节法制监督第五节社会监督 95 权力不受制约 必然导致腐败 监督是制约权力的基本途径 本章点睛 96 媒体曝光是行政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中央电视台的 焦点访谈 栏目和各地类似的节目 披露了许多违法乱纪的人和事 扶正祛邪 很受群众欢迎 那些违法乱纪的单位和人员 就怕公开曝光 走进行政监督 97 第一节行政监督概述 行政监督的含义 特点与种类行政监督的原则与依据行政监督的作用与要求 98 一 行政监督的含义 特点与种类 99 一 行政监督的含义 行政监督是指党 国家机关 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遵守法纪情况实施的监察和督导活动 它是一种法制监督 二 行政监督的特点 1 行政监督主体的广泛性 2 行政监督对象的特定性 3 行政监督的法制性 100 三 行政监督的种类 根据行政监督的主体可以分为 党的监督 权力机关的监督 行政机关的监督 司法机关的监督 人民群众的监督和社会舆论的监督 根据行政监督的系统关系可以分为 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101 根据实施行政监督的时间可以分为 事前监督 事中监督 事后监督 根据行政监督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 一般监督和专业监督 根据监督主体和监督对象的关系可以分为 直接监督和间接监督 根据监督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 有组织的监督和无组织的监督 102 二 行政监督的原则与依据 103 一 行政监督的原则行政监督的原则是指行政监督应遵循的准则和指导思想 确定型原则公开性原则民主性原则有效性原则经常性原则 104 二 行政监督的依据行政监督是依靠行政法制进行的 没有行政法制 行政监督就没有依据 一切有关国家行政方面的规范性文件都是依据宪法制定的 105 三 行政监督的作用与要求 106 一 行政监督的作用预防作用 通过行政监督 预防行政管理的非法行为及错误行为的发生 补救作用 是指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采取得力 妥当的措施 使由其所造成的损失得到弥补或减少到最小程度 改进作用 107 二 行政监督的要求要提高对行政监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增强行政监督意识 要健全行政监督机构 加强行政监督人员队伍建设 要切实保障人大的最高权力 充分发挥人大的职能作用 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督导和制约作用 108 第二节一般行政监督 上下级间的监督主管监督职能监督 109 一 上下级间的监督 上下级间的监督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之间按照行政隶属关系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及横向交错所产生的监督 自上而下的监督 是指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 自下而上的监督 是指下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上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 110 二 主管监督 主管监督是指各级行政机关的主管部门对其下属相应的工作部门的监督 111 三 职能监督 职能监督是指政府各职能部门就其所主管的工作 在自己职权范围内对其他部门实行的监督 112 第三节专门监督 监察监督审计监督 113 一 监察监督 监察监督的含义监察监督的特点监察监督的作用监察监督的权限监察监督的原则 114 一 监察监督的含义监察监督是指行政组织内专司监察职能的监察部门对其他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行的监督 纠举和惩戒活动 二 监察监督的特点监察监督由政府所属专司监察职能的监察机关实施 监察监督是范围广泛的综合性的行政监督 监察监督是一种经常性的 具体的行政监督 监察监督机关享有国家赋予的权力 其监察对象是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 115 三 监察监督的作用1 通过监察活动 监察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公务员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行为 保证其遵纪守法 廉洁奉公 促进和保证政府机关实现廉政 2 通过监察活动 监察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公务员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 促进其不断改善和加强行政管理 提高行政效能 实现勤政 116 四 监察监督的权限1 检查权2 调查权3 建议权4 决定权 处分权 117 五 监察监督的原则1 依法行使职权 不受其他行政部门 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2 实事求是 重证据 重调查研究 在使用法律和行政纪律上人人平等 3 教育与惩处相结合 监督检查与改进工作相结合 4 依靠群众 118 二 审计监督 审计监督的含义 特点审计监督的种类审计监督的原则审计监督的方法 119 一 审计监督的含义 特点审计监督是指由独立的专职机构依照法律法规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活动 经济效益和遵守财纪法纪情况进行审核和稽查 并做出评价 将审计结论通知被审计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的一种专门活动 审计监督具有如下特点 1 审计监督的专职性2 审计监督的独立性3 审计监督范围的广泛性 120 二 审计监督的种类1 根据审计监督的内容和目的不同可以分为 财政 财务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 财纪法纪审计 2 根据审计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 事前审计 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 121 三 审计监督的原则合法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客观公正原则建设性原则 122 四 审计监督的方法一般方法审计技术方法 包括审阅法 核对法 盘存法 查询法 查账法 分析方法 123 第四节法制监督 法制监督概述立法监督司法监督检察监督 124 一 法制监督概述 法制监督的含义法制监督的特点 125 一 法制监督的含义广义上的法制监督是指国家机关 社会组织和公民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 狭义上的法制监督是指除行政系统以外的立法 司法 检察机关依照权限和法定程序 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 126 二 法制监督的特点法制监督具有国家意志性法制监督具有国家权力性法制监督具有国家强制性 127 二 立法监督 立法监督的含义立法监督的方式 128 一 立法监督的含义立法监督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对行政实行的监督 129 二 立法监督的方式改变或撤销政府制定的同宪法 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决定和命令 听取和审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口语交际: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配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人音版 音乐 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穿越竹林 教学设计
- 信息技术《插入声音和影片》教学设计 海南海口市秀英区长德中学-陈慧珠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3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 第8课 美好集体有我在 第1框 憧憬美好集体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劳动项目九《捐赠旧衣服》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劳动六年级下册人教版
-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6单元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设计
- 七年级地理上册 2.1地图基本要素教学设计 (新版)商务星球版
- 人教新目标(Go for it)版英语七年级下 Unit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教案
- 地产培训计划反馈
- (整理)变频器电力电缆标准
- 《统计学》完整ppt课件(PPT 228页)
- 人力资源部岗位廉洁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应用题
- 公路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服务方案
- 华南师范大学论文论文封面
- 五年级冀教版英语下册按要求写句子专项习题
- 中英文验货报告模板
- 人教版高二英语试卷、答案(共5页)
- 关于加强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具检测的要求
- 2006东风雪铁龙凯旋原厂维修手册电器电路图06年10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