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说”木叶》“教案_第1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4/8/1a98a89f-363b-4b27-9e62-e50cbc77122c/1a98a89f-363b-4b27-9e62-e50cbc77122c1.gif)
![[论文]《说”木叶》“教案_第2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4/8/1a98a89f-363b-4b27-9e62-e50cbc77122c/1a98a89f-363b-4b27-9e62-e50cbc77122c2.gif)
![[论文]《说”木叶》“教案_第3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4/8/1a98a89f-363b-4b27-9e62-e50cbc77122c/1a98a89f-363b-4b27-9e62-e50cbc77122c3.gif)
![[论文]《说”木叶》“教案_第4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4/8/1a98a89f-363b-4b27-9e62-e50cbc77122c/1a98a89f-363b-4b27-9e62-e50cbc77122c4.gif)
![[论文]《说”木叶》“教案_第5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4/8/1a98a89f-363b-4b27-9e62-e50cbc77122c/1a98a89f-363b-4b27-9e62-e50cbc77122c5.gif)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说”木叶“教案 9.说“木叶”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4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近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 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请同学们看着窗外,那一棵棵绿色的我们称之为什么?(树)我称他们为木可以吗?(不可以)。 为什么?在我们概念里木与树是不同的。 但是我们的先祖们在诗歌里却经常以木代树。 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为什么杜甫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呢?“木”与“叶”有何区别呢?让我们一起通过学习林庚的说“木叶”来解开这个谜吧! 二、作者简介林庚(1910-xx),字静希,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 北京大学教授。 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 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 xx年10月4日林庚病逝于北京,享年97岁。 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显示出诗人学者的独有特色。 他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他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 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 与“盛唐气象”紧相联接的,是他对盛唐诗歌的另一艺术概括-“少年精神”,其研究成果汇集在唐诗综论里。 林庚教授的楚辞研究和他的唐诗研究唐诗研究可称为双璧,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是他多年研究楚辞的一部论文集。 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是他多年研究楚辞的一部论文集。 三基础过关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袅袅(nio)招徕(li)王褒(bo)灼灼(zhu)亭皋(go)寒砧(zhn)涔阳(cn)窸窣(xs)言筌(qun)迢远(tio)柳恽(yn)门栓(shun)万应锭(dng)/白洋淀(din)/绽放(zhn)沈佺期(qun)四自主学习。 1.粗读课文,思考从概念上讲,“木叶是什么?”树叶2.再读课文,依据说理的思维格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再结合每段中的关键性语句,快速梳理出文章的脉络层次。 一发现问题(1-3)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即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一个形象,并且关键在于“木”字。 二分析问题(4-6)分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即“含有落叶的因素”、“有颜色的暗示性”。 (木叶成为诗人钟爱的形象的原因。 )三得出结论(8:)“树叶”与“木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但在艺术形式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3.、作者在论述时,引用了大量的诗句。 细读课文,结合作者的诗句,体会其传递的意境有什麽不同,分析“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的区别有哪些?完成下列表格。 (参照文中例句中意象的特点)意象颜色触觉意味或韵味树叶碧绿湿软饱满,浓荫木叶微黄干燥疏朗,空阔落叶微黄或干燥或湿润飘零落木(意味)比木叶更显空阔,连叶的缠绵之意也洗净了五课文小结我们阅读诗歌的时候要善于捕捉渗透了诗人主观感情的意象。 在古典诗歌的反展过程中,不少意象由于表达情感和使用范围的稳固,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审美习惯,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 这是长期积淀下来的文化传统。 景物不仅有其自然意义,还有它特定的文化内涵。 课文中分析的“木叶”就是一个带有爽朗的清秋气息、有着飘零意味、会让人感伤的意象。 六板书设计说“木叶”林庚木微黄干燥(意味)疏朗,干燥,空阔秋风叶落,常跟离愁别绪联系起来,有悲愁树碧绿柔软(意味)饱满,浓荫满树叶子吹动,浓荫密密层层,没有悲愁。 第二课时一,导入一,导入复习导入由提问“木叶”的艺术特征导入。 二合作探究二合作探究本文标题为说“木叶”,作者仅仅是在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作者真正想论述的问题是什么?在作者看来,此问题具有什么特点呢?明确不是。 作者想要论述的问题是“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 特点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 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 三,规律总结只要提到“木”字,大家就会想到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引发内心的感伤。 这也就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 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 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说的精妙语言。 酒愁的象征雁“雁足传书”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常用之典,因此很多诗词中雁是传情物,雁也常常成为寄托离愁别绪的载体。 梧桐梧桐一叶知秋,也是牵愁惹恨的事物,是凄苦的象征雨雨由于其丝丝缕缕、淋淋漓漓的特点,成为哀伤、愁思的象征而梧桐与雨叠加,雨打梧桐的声音,更是愁上加愁,让人心中愁绪无从排解。 四能力提升1为下列词语“速配”。 A春秋菊月梅B萧瑟高洁生机勃勃傲然惆怅B萧瑟高洁生机勃勃傲然惆怅2.诗歌语言的精妙就在于它的暗示性。 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 正如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 如果所有的诗人都这样写,那就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而高明的诗人往往能打破常规。 诗人们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 看以下三首咏梅诗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字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注意三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较三首诗词中梅的不同生长环境,试对梅的三种不同形象进行分析,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分别赋予了些怎样的情感。 注意三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较三首诗词中梅的不同生长环境,试对梅的三种不同形象进行分析,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分别赋予了些怎样的情感。 (方法提示先找出诗中的意象群,看它们构成了一个怎样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梅花又是怎么表现的?从而总结出梅花的形象特点及作者对之赋予的感情。 )(方法提示先找出诗中的意象群,看它们构成了一个怎样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梅花又是怎么表现的?从而总结出梅花的形象特点及作者对之赋予的感情。 )明确1.1.王安石梅花,表现了梅花“凌寒独自开”的高贵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卫浴维修合同范本
- 专业护栏安装合同范本
- 住建部合同范本0204
- 北京农村土地租赁合同范本
- 兼职app推广合同范本
- 交房质量纠纷合同范本
- 公司贷款抵押合同范本
- 全国青岛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专题二第6课《阅读材料 滤镜》教学设计
- 包装木箱合同范本
- 剧团戏服赠与合同范本
-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方案-技术标部分
- 大学英语词汇表(5500)个单词
- 驾驶员疲劳驾驶监测系统
- 装饰公司项目融资计划书
- 《宪法学》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06)
- 护士服装文化与护理课件
- 2023年建筑业10项新技术
- 辽宁省沈阳市名校2024届中考数学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 DB5105T 63-2023合江真龙柚生产技术规程
- 一岗双责评价细则范本
- 古典文献的校勘(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