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四大重点.doc_第1页
爱国主义四大重点.doc_第2页
爱国主义四大重点.doc_第3页
爱国主义四大重点.doc_第4页
爱国主义四大重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包头市第十八中学2014年德育常规工作总体方案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意识,帮助构建健全的人格,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意识和科学献身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包十八中学拟定本学年德育常规工作总体方案如下: 一、爱国主义教育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一)、基本要求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4、爱自己的国家。 (二)、基本传统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维护统一,反对分裂4、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三)、时代价值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3、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多措并举,提升学生文明素养德育贯彻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障作用。中学阶段德育目标是:教育帮助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初步养成努力学习、孝敬父母、关心集体、文明守纪、爱护环境的良好品德;培养自理自强、团结协作、辨别是非的能力;有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由此可见,中学德育是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奠基工程,是基础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要力求做到以下几点:(一)、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在学科教学中渗透道德观念教育,在全社会期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今天,如何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渗透德育,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有机统一,达到立体的、全方位的落实与渗透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在学科渗透德育中也要重视“润”,只有“润物无声”才能达到教者有意,教育无痕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教师要立足课堂教学,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资源,将德育贯穿和渗透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参与式、讨论式、启发式和研究性学习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新的课程标准在教材的编写中明确提出了德育方面的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又要给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以各科知识,尤其重要的在于启发学生、熏陶学生,让他们衷心乐意的在求真、崇善、爱美的道路上昂首前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不同学科本身的特点,因势利导,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渗透思想道德教育,陶冶学生情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相信有了德育的春雨润物,我们的明天一定是“花重锦官城”。(二)、以常规管理为载体,促使学生文明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使学生终身受益,那么作为中学德育工作者必须站在面向未来,面向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抓好常规管理工作,在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和文明礼仪训练中,关注每一个细节,做好每一件小事,持之以恒地反复抓,提高管理的针对性、时效性,树立“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皆楷模”的德育观念。1丰富德育活动。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红领巾广播,晨周会,黑板报,橱窗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校园精神文明,及时表扬学生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事例。利用国旗下讲话的形式认真学习贯彻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同时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环保教育等等。2强化班级文化建设。班主任要加强班级制度、班风和学风建设,让各班教室的布置体现出班室特点,营造生动活泼、洁净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奋进的良好育人氛围。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墙报等文化阵地的指导管理,在把好舆论导向的同时,力求主题突出,图文并茂,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功能,努力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4、不断强化“文明班集体”和“文明小标兵”的创建评比活动。充分发挥团队作用,让师生共同参与学校日常工作管理,及时了解各班学生的情况,对卫生、守纪、两操、礼貌及爱护公物等内容进行细化、量化,每周公布各班的得分情况,做到公正、公开、公平,有的放矢地对学生加强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要充分体现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目的的素质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使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在体验中形成良好文明行为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就是用新的学理,新的方法,来改造学生的经验。”学校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树立“时时育人、处处育人、事事育人”的观念,围绕每年确定的主题,精心设计德育精品活动,通过演讲、知识竞赛、征文比赛、交流读书心得等形式,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实效。 1、以团组织为主阵地,抓好传统节日及团日活动。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在团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我为团组织添光彩”、“红心向党”等形式为主要内容,引导队员继承和弘扬团组织的光荣传统,增强团组织员的自豪感和责任感。2、播下感恩和爱的种子,让心灵开出最美的花。现在的中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宠爱,生活的安逸,助长了学生奢侈浪费、盲目攀比、拈轻怕重等不良习气,因此学校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讲大道理上,更不能只停留在传授知识上,还要帮助教育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懂得,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感念祖国之恩,要报效祖国;感念自然之恩,要学会和大自然生灵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要学会和不同性格、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例如通过开展“心怀感恩伴成长”活动,让学生从每天帮父母做一次力所能及的家务,每天好好学习、按时完成作业,每天说一句祝福的话语等这些基本的小事做起,学会以实际行动感恩,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以及为自己所付出的艰辛的同时,学会感激他人,让孩子们的心灵得到一次真正的洗礼,从而奏响和谐社会从中学生抓起的生动乐章。3、通过“文明礼仪我能行”主题月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寻找身边的陋习”、“评选校园十大陋习”、“我是文明小博士”等主题中队活动,通过小品表演、哑剧、相声、小组唱等丰富多彩的文娱形式,使学生在自娱自乐中明真理,长真知,在哑然失笑中辨丑恶,明是非。 (四)、拓宽德育空间,提升学生文明素养1、发挥社会资源的教育功能。教育资源是德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必备条件,要创造性地开展德育活动,首先要选择好、组织好、利用好社会资源,把社会资源纳入我们德育活动轨道。充分发挥资源单位的育人功能,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例如组织学生参观青少年德育基地,利用革命传统资源进行爱祖国教育、利用风景名胜资源进行爱家乡教育、利用社会历史人文资源进行爱民族教育、利用校内环境德育资源陶冶学生情操等2、发挥家长的教育功能。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课堂”,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要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听讲座、随堂听课等形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水平,同时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关爱学生。 总之,德育要始终贯穿于学校各方面工作之中,要做到多措并举,坚持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以丰富多采的课内外活动为载体,对学生重点进行“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三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养成教育,努力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境界,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最终实现社会和谐。三、培养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是一个非自发的过程,它需要通过教育、培养,依赖于外部的导向和内在的自教自律、自我体验而形成。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素质教育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实现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的统一。那么,如何有效的培养中学生应如何培养社会责任感呢?(一)、通过课堂教学,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阵地。针对目前学生中存在的以我为中心,责任心不强的现实情况,我们每一位教育教学工作者都要充分认识到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重要性,要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通过知识点的教学和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的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方法,分析有关的社会政治、经济现象,思考世界观、人生观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初步树立社会责任感。首先,教师在备课中要善于挖掘社会责任感与教材及热点的结合点、切入点。如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市场经济秩序问题等都是进行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很好的切入点。教师必须熟悉相关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内容,对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必须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在教育的方式上应尽力摒弃传统的灌输式,运用激励、示范、讨论、现代技术的整合等手段和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事实证明,让学生自己独立作出选择,并对其所做的选择进行理性的思考,他才能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起责任来,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二)、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仅要提高认识,增强自觉性,而且应该在校内外的实践活动中加强行为训练,使社会责任感通过活动得以强化。教育性活动与交往是社会责任感养成的基础,而社会责任感又推动活动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参加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实践活动,以培养社会责任感。学校政教处可通过结合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多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或义务劳动,比如:为贫困儿童献上一份爱心,宣传环保知识,法律知识,扶助老弱病残等。在实践中加深对劳动成果的认识,体会到奉献的乐趣,从而树立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责任感。通过这些经常性的教学和实践,学生的思想品质才会慢慢提高,服务社会的意识才会慢慢增强,社会责任感才会慢慢形成。然后,就能逐渐自发参与到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才会逐步地关注社会,为社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三)、通过教师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心理学表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榜样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教师必须先做到。如要求学生讲普通话,教师首先就要在校园内、课堂上带头讲普通话;要求学生讲卫生,教师首先就要做到不乱吐痰,不乱扔纸屑,衣着整洁;要求学生不迟到,教师首先就要每天就按时到校,上课前一分钟就到教室门口;要求学生讲文明,懂礼貌,教师就要带头用礼貌用语。教师只有以身作则、知行统一,作学生的表率,才能把“责任”传承给学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四)、家庭与学校密切配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组成的育人网络中,家庭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地位,它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的成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首先要从家庭入手。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应与学校对学生的要求一致起来,避免养成学生的“双面人”性格。同时,父母对孩子的关系应由传统的家长制改为平等交流的朋友关系。那种“在我眼里永远是孩子”的“爱子观”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很不利。父母多的是生活阅历,而孩子的知识面较广,向孩子敞开自己的心扉,有利于教学相长。有时候,家长不妨讲一讲成年人的苦恼,家庭的琐事,工作的困惑,使孩子从小就懂得父母的辛苦,产生为家庭、父母分担忧虑的愿望,这种来自家庭的责任感,才可能渐渐演变为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中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它有赖于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全方位、全时空的参与合作、相互促进,从而形成一个紧密的教育共同体,这样才能担负起道德教育的使命,使责任感教育沿着新课程的期望目标坚实而稳步前进,开创道德教育的新局面,把中学生培养成为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栋梁之才。四、培养学生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培养中学生的民族精神,要做到以下几条: 树立远大志向和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