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规划中的需求与潜在需求分析.doc_第1页
物流规划中的需求与潜在需求分析.doc_第2页
物流规划中的需求与潜在需求分析.doc_第3页
物流规划中的需求与潜在需求分析.doc_第4页
物流规划中的需求与潜在需求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 11物流规划中的需求与潜在需求分析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与一体化,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为我国的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经济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物流水平,而我国目前物流发展水平已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的发展已有明显的差距,难以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善投资环境,提高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使经济能够得到持续、高速的发展,必须对区域物流进行整体规划,使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并推动经济的发展。许多省市政府已开始认识到发展物流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已经或正在着手进行物流规划。 作者参与了安徽、郑州、邯郸、石家庄等省市的区域物流规划,从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到物流需求分析是区域物流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物流需求分析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区域物流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关系到物流发展规划成功与否,同时也会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对物流需求分析进行理论研究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一、物流需求、需要与潜在需求 “需求”与“需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构成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物流需求是社会经济活动在物流的各个环节(如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等)所提出的有支付能力的需要。物流需求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呈现出来的,是对社会化物流服务产生的需求,是经济社会中的经济运行主体(工商企业、经济社会的各个部门以及经济活动中的个人),为了满足其生产经营、事业开展以及生活之需要,产生的对物流服务的需求。社会经济活动对物流的需求是通过各种物流需求量(如运输量、仓储量、配送量、流通加工量等)的形式反映出来的。物流需求量是物流需求与物流供给、服务水平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在一定的物流服务能力与水平下所实现的物流需求。 物流量与物流需求密切相关,但物流量并不完全代表经济社会活动对物流的需求。在物流服务能力完全满足物流需求的条件下,物流量基本上反映物流需求。在物流服务能力不能完全满足物流需求的条件下,物流量不能代表社会经济活动对物流的需求,仅代表被一定物流服务设施所限制的物流需求量,尚未满足的物流需求部分就是潜在的物流需求。图1表明了物流需求与物流需求量以及潜在物流需求之间的关系。显然,当物流服务设施得到改善,物流服务能力得到加强时,潜在物流需求就会转化为物流需求量。城市居民等)、不同产品(工业用品、农产品、居民生活用品等)对物流服务有不同的要求。区域物流需求的构成要素是十分复杂的,其中还会有一些难以把握的因素。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归纳了物流需求不同主体对物流需求的共同点,将区域物流需求要素分为物流需求的数量、时间、空间、结构和层次等。(一)物流需求的数量 物流需求的数量是指在区域物流规划中,所在区域内以及该区域与周边区域发生的对物流服务需求数量的大小。我们在分析中将物流需求量分为直接需求量与潜在需求量。1直接需求量直接需求量是物流需求的主体为了满足其生产经营、事业开展以及生活之需要,产生的对物流社会化服务的直接需求量。从物流需求主体来看,物流的直接需求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工业企业对供应物流服务和销售物流的需求量。随着市场需求环境的变化,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生产主导型的推动式生产经营方式将会被市场主导型的拉动式生产经营方式所取代,因此导致71采购供应、成品销售、配送、库存等运作方式的根本改变。多品种、小批量、柔性化的生产方式要求高水平的物流服务作保障。在物流外包成为有利于企业集中资源投入核心事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的认识下,工业企业将产生越来越多的社会物流服务需求量。这种需求首先会在汽车、电子等加工组装企业、外资企业产生;(2)连锁商业对配送服务的需求量。连锁商业的发展是流通业的发展方向,大力推动连锁经营的发展已经列入国家发展规划。连锁经营的重要目的是要通过集中进货、集中配送形成规模效益,以降低流通费用,提高竞争力。连锁经营会对配送中心和配送服务产生旺盛需求;(3)一般消费者的物流服务需求量。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服务需求的比重也将增大。这一物流需求量与城市化水平及城市化人口比例有关。一般消费者对物流服务需求的内容主要是搬家服务、包裹速递,商品配送、个人物品储存等;(4)区域间货物中转运输的需求量。首先是制造企业和流通企业将本区域作为商品的分拨中心所产生的运输需求量;其次是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将本区域作为物流网络的节点所产生的运输需求量;再次是国际物流公司将本区域作为物流基地所产生的运输需求量;最后是货主利用本区域的运输基础设施,实现货物的快速发送配和接收所产生的运输需求量。2物流潜在需求量物流潜在需求量主要指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物流服务环境的发展对物流需求的拉动量,是从动固态的角度来分析物流需求量的变化趋势,是直接物流需求量的变化趋势。主要有:(1)工业企业对供应物流服务和销售物流的潜在需求量;(3)一般消费者的物流服务的潜在需求量;(4)区域间货物中转运输的潜在需求量。对于潜在物流需求,我们假定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分析物流需求与物流服务水平之间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如果物流服务水平下降,则需求者对物流需求量将会减少,反之则增加。图2中物流需求曲线D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当物流服务水平发生变化时物流需求量的变化。 从图2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物流需求量随着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物流服务水平从S提高到S,则物流需求量从D,增加到D,其中D与D的差可以看成是由于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而拉动的潜在的物流需求量。因此,实现潜在物流向物流需求量正常转化的重要前提,是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二)物流需求的时间物流需求的时间是指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区域物流的需求量,主要分析物流需求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由于物流需求量的大小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应根据经济发展规模和预期的经济发展速度,分析在不同时间阶段对物流需求量。物流需求的时间分析结果直接影响到区域物流规划的总体规划目标以及分阶段目标。(三)物流需求的空间物流需求的空间是指在同一时间段,不同局部区域物流需求的空间分布,即按照物流需求的空间分布来分析物流需求量的大小。这一指标将影响区域物流规划中区域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合理布局。(四)物流需求的结构 物流需求的结构是指各种物流需求之间的比率,主要有区域内的各种物流需求比率和区域内与区域间的物流需求比率。区域内的各种物流需求比率指区域内各类工商企业、事业单位和消费者对社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结构。可以用不同物流需求主体对社会化物流需求量的比例来描述.这一分析结果,将影响着区域物流规划中的物流服务功能、服务规模的定位。(五)物流需求的层次物流需求的层次按其提供的服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也:就是初级层次,只向需求方提供仓储、存货管理、发送、运输和分拨;第二层次,除提供第一层次的服务外还可以参与订货处理、采购和生产计划;第三层次,除提供第一、二层次的服务外,还可帮助实现生产控制、质量控制和信息通信系统。这一指标将影响到区域物流规划中对物:流服务的定位。三、区域物流需求量的相关指标 根据物流的环节来分析区域物流需求量,这样我们将物流量分为物流需求中的运输量、仓储量、配送量、流通加工量等指标。 (一)物流需求中的运输量 物流活动的核心内容是货物运输,货运量的规模从一个角度可以反映出物流的规模。是显示区域物流发生量的一个指标,其指标为区域内与区域间的货物运输量,表现为三方面:一是伴随着本地区的产品销往外埠,出现的区域间货物运输量,包括整车运输量和零担运输量;二是伴随着外埠的产品销往本地区产生的区域间运输量;三是以本地区为中转基地,第三地之间的区域货物运输量。其中前两项指标直接与区域内批发市场的规模有关,重点在大型批发市场。即年交易额在亿元以上的批发市场。同时还应分析各种运输方式下货物运输量的比例。这一数据对区域物流规划中物流方式的规划直接相关。主要指标有:民航货运量、公路货运量、水路货运量、铁路货运量以及集装箱运量在总货运中的比例。这几个比例可以反映出各种物流方式物流量是否失衡,这是在区域物流规划中应关注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规划中可以按照各种物流运输方式的特点协调其主要服务类型、合理规划和布局各种物流运输方式、以达到各种物流运输体系的协调与共同发展,共同构筑起适应新经济要求的高效率的物流运输体系。 (二)物流需求中的仓储量 物流是一个综合概念,是由各个不同环节组成的,因此仅用货运量一个指标难以反映出物流总量规模。因此,在区域物流规划中还应分析物流需求中的仓储量,即社会经济活动对仓储的需求量,这一指标可用仓库容积和仓库占地面积表示。它决定了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对仓库的需求量以及它们的规模。 (三)物流需求中的配送量在进行区域物流规划时,不管是面对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用品的配送,还是面对企事业单位的配送都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在确定不同类型的配送中心的规模时,必须对配送量进行详细的分析。物流需求中的配送量与许多因素有关,因此在分析这一指标时应首先分析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 城市城市化水平可用城市化人口比例即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较高的城市化水平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增长速度,城市居民购买力增强,多样化、个性化和高度化的生活需求逐步显现,带动了城市居民生活所需小商品配送量的增长。这一指标将影响着城市内的商品配送量的大小。城市内的商品配送量是由城市内的物流中心到用户之间的商品运输量,具有小批量、多品种和高频率的特点。 其次,应分析该区域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这一指标并不是衡量物流需求量中配送量的直接指标,但是,这一指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区域物流规划中城市配送量的大小,影响着配送中心的数量与功能定位。因此,在区域物流规划中应通过分析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及其变化趋势,反映出消费市场对物流需求量中的配送量的需求及其趋势。 (四)物流需求中的流通加工量流通加工量是物流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物流服务的一个重要的增值环节。在区域物流规划中同样也要对流通加工量进行分析,但是这一物流需求量在目前情况下是比较难进行分析的,因为目前缺乏有关这方面的数据。 (五)物流需求的结构主要指标有:区域内城市居民的社会化物流需求量占全社会(区域)的物流需求的比率;区域内各类批发市场的运行产生的物流需求量占全社会(区域)物流需求量的比率;区域内生产企业对社会物流需求量占全社会(区域)物流需求量的比率;区域内各类商业企业的运行产生的物流需求量占全社会(区域)的物流需求量的比率。区域内与区域外的物流需求比率:指区域内物流需求总量与区域外的物流需求总量(主要指物流需求源与物流产生源均在区域之外,在区域内要进行中转的物流需求量)的比率。分析这一指标对区域物流规划中对物流服务设施的需求类型和数量有直接的关系。(六)物流需求量的变化趋势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对目前区域经济对物流需求量的大小有明确的界定,但在进行区域物流规划时还应分析这些物流需求量的变化趋势,这样才能客观地反映出社会经济活动在一定时期内对物流的需求,使以此为依据所做出的物流规划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在分析物流需求量的变化趋势及其潜在的物流需求时,主要应分析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经济的发展规模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区域内的物流需求量。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化分工趋势更为显著,目前仍属于工业企业的企业内物流将逐步转化为社会需求,这一转化速度和比率与GDP直接相关;其次,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均收入的提高,消费者的需求会发生变化,从单纯的商品需求向服务需求转化,从而使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达一定水平时,消费物流服务的需求即可出现,随后不断增长。也就是说,物流需求与GDP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区域的GDP增加,物流需求扩大;GDP降低,物流需求也随之缩减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