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泡沫,还是机遇?_第1页
低碳经济,泡沫,还是机遇?_第2页
低碳经济,泡沫,还是机遇?_第3页
低碳经济,泡沫,还是机遇?_第4页
低碳经济,泡沫,还是机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低碳经济,泡沫,还是机遇? 光大证券策略团队 2009年 6月 23日 要观点 低碳经济革命体现在三个环节:可再生能源的技术进步、运输方式的革命、消费领域的节能化 从政策看,低碳经济成为各国产业转型的重要动力,以此减少对于化石能源的依赖,低碳产业蕴藏着巨大能量; 哥本哈根议定书 将成为各国政策的落脚点。 从复苏看,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新能源获得比价优势,且相关新能源股票的估值水平会获得提升。 投资策略:低碳经济产业链是一个可持续的投资机会。建议关注碳减排和智能电网带来的投资机会,以及光伏和节能相关的泰豪科技和乐山电力(见电力设备分析师报告)。 催化剂:油价的上涨;以及年底的哥本哈根议定书的谈判和签订;相关新能源产业政策的推出(中国的出台相关政策可能为 哥本哈根议定书 做准备)。 说明:全文数据没有特别说明均来自 3 主要内容 一、 低碳经济的产业链分析 二、 产业转型下的政策推动 三、 新能源需求巨大 四、油价走高成为新能源股票催化剂 五、减排交易、智能电网和光伏带来的机会 录 1 低碳经济的产业链分析 碳经济产业链 动力源 产生 、 储存 、 运输 、 分配 消费 产业链: 化石燃料:高碳 石油 天然气 煤炭等 清洁能源:低碳化 水电 太阳能 、 风能 、 核能 生物能源 、地热 、 沼气等 输配: 电网智能化; 特高压等 节能建筑 节能照明 新能源汽车(消费:智能电网 储能:电池 低碳化:工业节能 碳交易 替代 碳经济是一场革命 新能源发生革命的地方主要在三个领域: 一是能源的提供方式:由化石燃料(石油、煤炭)转向清洁能源; 二是能源的运输方式:由电网、固网运输向智能(分布式)电网过渡,包括互动、虚拟的电网形式,以及电池汽车入网( 。 第三是在消费端,由用油过渡到用电,减少工业能耗,以及降低建筑和照明能耗,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低碳化的途径 高碳采用节能技术和市场化减排机制实现低碳化 清洁能源替代高碳能源 碳产业链分析:技术的突破方向 未来可能突破的技术: 清洁能源(风电、核电、水电等制造技术) 智能电网 电池技术(包括新能源汽车) 业用电 电厂消耗 低碳化过程中节能需求大 动力源 比例 煤炭 天然气 石油 核能 可再生 其它 化石类 能源消费 到电力 100% 无效的转换损耗 电力 传输损耗 居民用电 商业用电 终端用电 交通及直接使用损耗 来源: 001,19 录 2 产业转型下的政策推动 国的新能源政策 2月奥巴马新能源政策 825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包括 430亿与能源和节能相关,超过 170亿用于交通运输和高速铁路, 200亿是能源有关的税收。 5月底众议院通过的 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 在 2011年开始实行碳指标和交易计划,在十年内产生6460亿美元的税收,并将用于新能源的投资。 目标是碳减排 20%( 2020年,原来的目标是 12%)。 巴马经济刺激计划中的新能源预算 项目用途 预算额度(亿元) 用于智能电网技术的研究和试点,包括 45亿美元用于智能技术项目的联邦配套基金。 110 为可再生能源发电和输电项目 60 对联邦建筑进行节能化改造 45 为州和地方政府的节能和环境保护进行拔款 63 提供研究经费,开展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示范和建设 25 研究先进的汽车电池。 20 美国能源部负责的 “ 扶贫 ” 计划,即低收入家庭节能改造项目 50 消费者以旧换新购买节能的能源之星标志的产品 3 替换老的联邦车队,采购替代能源汽车或者插电混合动力汽车 3 发展电动汽车技术 4 进行碳捕获技术原型研究和开发,主要是工业节能 34 向国防部提供 3亿美元经费,研究可再生能源系统向武器和军事基地提供能量 3 向州和地方政府拨款采购高效的替代能源公车和卡车 3 柴油车减排项目, 3 给地方的公共房管局拨款提升老龄建筑的节能效率 40 给联邦资助的家庭提升节能能源效率 于能源部的基础科学研究 20 阳能光电建 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 理暂行办法 中国的新能源政策 3月 20 汽车产业振兴规划 3月 22 5月 22日 ? 1 2 3 4 江苏省新能 源产业调整 和振兴规划 纲要 新能源产业规划 标:实现节能 增量部分) 序号 节能工程 主要目标 1 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 燃煤工业锅炉效率提高 5个百分点,节煤 2500万吨,燃煤窑炉效率提高 2个百分点,节煤 1000万吨 2 区域热电联产工程 到 2010年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由 2002年的 27%提高到 40%,新增供暖热电联产机组 4000万千瓦,年节能 3500万吨标准煤。 3 余热余压利用工程 钢铁形成年节能 266万吨标准煤;水泥形成年节能 300万吨标准煤;煤炭开采年节约 135万吨标准煤 4 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 可节约和替代石油 3800万吨 5 电机系统节能工程 运行效率提高 2个百分点,年节电 200亿千瓦时 6 能量系统优化工程 在重点耗能行业推行能量系统优化,即通过系统优化设计、技术改造和改善管理,实现能源系统效率达到同行业最高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7 建筑节能工程 十一五 ” 期间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严格执行节能 50%的标准,加快供热体制改革,加大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力度等,可分别节能 5000万吨标准煤。 8 绿色照明工程 节电 290亿千瓦时。 9 政府机构节能工程 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和人均能耗在 2002年基础上降低 10% 10 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加强监测和执行能力 说明 :“十一五 ” 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达国家的低碳化指标 日本碳减排目标:到 2020年为止,日本的目标是将碳排放量比 2005年水平降低 15%,相对于 1990年的 8%的减排。 欧盟 (碳减排目标:的 20%的减排量(相对于 1990年的水平)。 德国的目标: 2010年可再生能源电力将占全国电力供应的 2020年达到 20%。如德国 2000年出台了 可再生能源法 , 2004年 4月进行修订。 英国的目标: 2010年可再生能源电力将占全国电力供应的 10%, 2020年达到 20%。 脚点:年底的 哥本哈根议定书 2009年 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缔约方第 15次会议上达成一个新的 哥本哈根议定书 ,以代替 2012 年到期的 京都议定书 。 1992年,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1997年, 京都议定书 ,议定书正式生效。 1997年,克林顿签署 京都议定书 ,参议院拒批; 2001年,布什退出了 京都议定书 。 京都协议书 中明确约定: 2008 年 2012 年,所有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发达国家要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 1990 年的基础上减少 而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义务。 录 3 新能源需求巨大 类面临着气候和能源问题 二氧化碳的当量浓度( 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C) 全球 000年水平 相对于 2000年, 2050年全球 %) 445 490 000- 2030 50 490 535 000- 2040 30 535 590 020- 2060 5 590 710 050- 2100 +10 60 710 855 25 85 855 1130 90 140 如果到了 450 百万分之一 ) , 全球温度会上升 2度 , 北冰洋的冰层都会融化 , 导致海平面上升 , 全世界会出现一个 450政策 。 源: of 030 in 用政策情形 基准情形 增加核能 (10%) 增加可再生能源 (12%) 电力部门节能 (13%) 电力终端使用节能 (29%) 化石燃料终端用户节能 (36%) 26 30 34 38 42 2004 2010 2015 2020 2025 2030 策的情景分析 : 排的政策选择 碳经济投资巨大(可能达 5万亿美元) 排市场巨大 国际能源署分析: 情景一:如果 205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到2005年水平,每吨二氧化碳的边际排放成本要达到 50美元; 情景二:如果 2050年减排到 2005年的 50,每吨二氧化碳的边际排放成本要达到 200到 500美元;相当于每吨煤炭要付出 620到 2480元甚至是 6200元的排放成本。 国的碳排放密度位居前列 中国远高于平均水平,而且碳密度位居前列。 碳密度:百万吨能源消费排放的 000美元 22 中国能源的现状 中国是一个严重依赖化石能源的国家,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美碳减排目标将成为哥本哈根议定书的焦点 录 4 油价走高成为新能源股票催化剂 济复苏预期下的新能源 逻辑:流动性增加(全世界放水) 经济复苏预期 通胀预期。经济复苏预期下,窖藏的流动性随着流通速度增加将使得流动性保持充沛,加之低利率,使得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增强,去追逐高风险高收益的资产,通胀预期强烈,因此这种情形下的看好油价上涨。 价上涨是大概率事件 油价格与光伏股价的关系 油价格与替代能源的关系 油与碳排放价格的关系 这里的交易价格:是由洲际商品交易所 (欧洲气候交易所(出一项指数作为 准减排量) 区别:芝加哥气候交易所 京都机制以外的碳交易市场。 价成为推升替代能源估值的因素 说明:由于早期的数据不是很规范,时间段为 本数: 845 录 5 减排交易、智能电网和光伏带来的机会 排交易机制 京都协议书 规定了三种减排交易机制: 减排交易机制 区别 清洁发展机制(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交易,因为发达国家成本高 联合履行( 集团内部解决方式,如欧盟内部的许多国家可视为一个整体,采取有的国家削减、有的国家增加的方法,在总体上完成减排任务 排放贸易( 类似于 别是交易主体只能是发达国家 目前 氧化碳)、 烷)、 化亚氮)、氟碳化物)、 氟化碳)、 氟化硫)。 布的行业和领域: 1、能源工业(可再生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2、能源分配 3、能源需求 4、制造业 5、化工行业 6、建筑行业 7、交通运输业 8、矿产品 9、金属生产 10、燃料的飞逸性排放(固体燃料,石油和天然气) 11、碳卤化合物和六氟化硫的生产和消费产生的逸散排放 12、溶剂的使用 13、废物处置 14、造林和再造林 15、农业。 交易市场的规模 2006 2007 2008 2012E 2020E 碳交易量(亿吨, 16 27 42 100 440 市场价值(亿欧元) 220 400 630 1500 4440 碳交易市场的成交量和市场价值估算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前机制下中国是受益者 地区 签发的情况 项目 已签发 比( %) 亚太地区 ,453 172,899 中亚 ,342 67,226 中南美 86 37,547 北美 15 6,182 非洲 13 3,835 中东 1 101 截止到 2008年 12月 23日,我国指定国家主管机构( 批准我国 596个,二氧化碳当量)。其中, 340个项目(占 1%)获得 际 准注册成功,预期年减排量为 。 82个项目的 161笔约 给企业带来的直接收益已达近 7亿美元。 项目业主 项目名称 排类型 国外合作方 年减排量( 山东民和牧业股份有限公司( 002234) 民和规模化养鸡场粪污沼气化处理及发电项目 甲烷回收利用 WB F 84,882 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 600160) 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第 2 个 分解温室气体I s.a ,987,339 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巨化 分解温室气体C 5,790,000 常熟三爱富中昊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600636) 常熟三爱富中昊化工新材料 分解温室气体0,871,938 国坚强的智能电网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2009 完成坚强智能电网的整体规划,形成顶层设计;加强各级电网建设, 开展关键性、基础性、共用性技术研究,进行技术和应用试点。 到 2011年,坚强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试点工作全面开展。建设“三华”同步电网,“两纵两横”特高压网络构架及基本形成;电网具备接纳国家规划发展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 完成智能变电站建设及改造试点工程;建成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整体试点; 全面开展智能用户服务关键技术研究,研发智能用电设备,完成智能配电网示范性工程建设;完成“ 程。 第二阶段: 2012 形成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标准,规范建设要求;跟踪发展需要技术进步并进行建设评估,滚动修订发展规划,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全面铺开。 到 2015年,基本建成坚强智能电网,关键技术和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基本建成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国家电网;具备接纳和优化配置大型火电、水电、核电荷可再生能源基地电力的能力;在电网部分重要区域内开展枢纽变电站智能化建设和改造; 初步建成智能调度中心, 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双向互动服务在大中城市得到推广,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分布式能源试点;基本建成 第三阶段: 2016 到 2020年,全面建成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全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更加坚强的国家电网;发电及需求之间实现实时互动反馈;超过 50%的关键变电站实现全站设备的智能化,建成安全防御、运行优化、高效管理三位一体的智能调度体系;智能化用电设备得到广泛应用,双向互动服务全面推广;分布式能源系统以及具备发电能力和用电功能的各种终端用电设备实现 “即接即用”,全面建成 息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能电网有关的部分上市公司 涉及 输电 特高压主干网 柔性输电系统(无功补偿 超导电缆 相关上市公司 特变电工、平高电气、天威宝变 荣信电气 宝胜股份 变电 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数字化开关 感器、互感器 国电南自、思源电气、国电南瑞、许继电气 配电 配网自动化 同上 用电 智能电表 科陆电子、东方电子、长城开发 调度 智能调度系统 国电南瑞、远光软件 利齐升 产业复苏周期的投资逻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