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网光伏发电工程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并网光伏发电工程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并网光伏发电工程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并网光伏发电工程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并网光伏发电工程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目 录第一部分 设计方案及图纸1一、工程概况:1二、工程内容1三、系统组成、编制依据说明:1四、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工程设计3五、主要设备的性能指标19六、主要设备性能指标的先进性23七、主要设备的结构的特点及元件的可靠性23货物说明一览表25技术偏离表43招标文件要求提供的其他技术方面的文件44一、太阳能电池生产过程检查、分析和改进44二、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方法511、加工制作512、第二节 现场安装523、质量保证措施584、安全防护措施58三 施工布置及现场总平面布置591、工程总体概况592、现场平面布置原则593、现场平面布置依据604、现场平面使用面积统计表605、安装场地的平面布置606、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图627、仓库及临时堆场管理628、用电管理649、临设管理6710、人员管理6711、施工材料管理6712、机械设备管理6813、车辆出入管理68四 施工进度及计划管理691、施工总进度计划692、施工目标713、施工部署714、总体施工流程715、工期保证措施726、劳动力保证措施727、机械设备保证措施738、物资保证措施739、资金保障措施7310、技术保障措施7411、工期控制应急预案的启动7512、工期应急的具体措施7713、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其他障碍79五、 劳动力、施工机具配备计划801、劳动力安排计划及管理802、材料供应计划及保证措施823、机械设备和仪器设备需用计划及管理措施86六、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文明施工871、安全生产目标872、安全生产组织措施883、安全生产管理制度894、本项目安全隐患及分析955、安全生产保障措施966、施工现场安全应急预案1017、文明施工1048、环境保护保证措施1079、环保、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管理措施10910、雨季和高温季节的施工保证措施11311、质量管理115七、系统调试方案、培训115八、售后服务122九、工程图纸附件:129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第一部分 设计方案及图纸一、工程概况: 深圳市位于东经1180404、北纬242646,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南部,属夏热冬暖地区,太阳能资源格外丰富,全年日照时数为2300小时、年日照百分率51%、年太阳总辐射量5250MJ/ m,工程位于 深圳市长崎国际机场南侧。北侧为拟建停机坪,西侧为起落架主厂房,东,南两侧为预留发展用地。占地23282.03m2, 建筑面积:33653.45m2, 结构类型:机库大厅为排架柱支撑的空间网架体系,附建楼及披屋为框架结构。建筑标高指结构板面标高或轴线处结构板面标高。二、工程内容1、本方案设计在B机库付楼天面安装单晶硅光伏组件6688片,装机容量为1.2MWp。整个系统拟采用合肥阳光并网逆变器11台100KWp。 其中单晶硅电池的转换效率超过16%,并网逆变器工作效率为95%。年发电量达1344080KWh。需要14000安装面积,系统设计寿命为25年.2、工程进行系统深化设计,包含太阳光电组列串并列设计、逆变器匹配设计与选用、配线与配管含其相关保护组件选用规划设计及系统安装规划设计等。3、施工规划、购料、系统安装及接地工程。4、装设监测系统与监测软件程序。5、系统统检测及系统试运转。5、系统设置工程验收。三、系统组成、编制依据说明:1、太阳光电系统包括太阳光电组列(6688片180W单晶硅光伏组件进行串并联作业)、直流汇流箱与保护组件、直流配电柜、逆变器、交流配电柜与保护组件及配管与光伏电缆等。2、监测与展示系统包含全天日照计、组件温度计、发电数据监测仪表(直流电压/电流/功率、交流电压/电流/功率/瓦时之量测功能)、数据收集器、LCD或LED显示器及通讯接口与配线等。3、设计依据及说明。本设计方案的所有设备、材料的供应、施工工艺和施工要求,符合下列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的规定(包括但不限于)IEC 61215-2005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PV) 设计鉴定和定型IEC61724:1998 光伏系统性能监测、测量、数据交换和分析导则IEC60364-7-712:2002 建筑物电气装置第7-712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太阳能光伏(PV)发电系统GB/T19939-2005 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20046-2006 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GB/T19064-2003 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GB/T18479-2001 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概述和导则SJ/T11127-1997 光伏(PV)发电系统的过电压保护导则GB/T 18210-2000 晶体硅光伏(PV)方阵I-V特性的现场测量GB 50052-19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7-19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GB 50164-199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8-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58-19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L 408-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GB28941996 安全标志GB161791996 安全标志使用导则GB 50217-1994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四、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工程设计1、太阳能光伏电站方案设计本整体工程光伏组件设计安装在付楼天面安装单晶硅光伏组件6688片,装机容量为1.2MWp。整个系统拟采用合肥阳光并网逆变器11台100KWp。 其中单晶硅电池的转换效率超过16%,并网逆变器工作效率为95%。年发电量达1344080KWh。总需要14000安装面积,系统设计寿命为25年.B机库付楼安装面积为5737,安装2844块180Wp单晶硅组件,组串后接入5台SG100K3并网逆变器,其他3844块180Wp单晶硅组件共691.920 KWp,分别安装在其他两个机库付楼上,每个机库付楼安装345.96KWp,组串后接入3台SG100K3并网逆变器。(安装位置见附图)全局采用BIPV安装,分11个交流配电柜,每个光伏并网发电单元的电池组件采用串并联的方式组成多个太阳能电池阵列,太阳能电池阵列输入光伏方阵防雷汇流箱后接入直流配电柜,然后通过合肥阳光室内型SG100K3集中式逆变器完成DC到AC的转换,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方案,将系统分成11个100KW左右的光伏并网发电单元,接入机库配电室内,实现将整个光伏并网系统接入机库380V低压交流电网进行并网发电的方案。系统按照11个100 KWp的光伏并网发电单元进行设计,并且采用11台100KW并网逆变器方案。2、1.2MW光伏电站主要设备配置表序号项目名称规格型号数量1太阳能组件SP180FM,180Wp6688块,共计1.2MWp2太阳能光伏组件支架金属结构件一批(共12套)3单元直流接线箱33台4直流配电柜11台5并网逆变器100kWp11台6交流配电柜11台7计量装置1台8防雷及接地装置1套9监控系统1套10防逆流装置11套3、光伏建筑一体化在建筑屋顶安装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组件的安装布置完全结合建筑屋顶排列,具体的敷设方案见太阳能电池屋面安装施工图,施工方根据屋面结构和太阳照射角度,以及兼顾建筑物美观提供敷设组件方案。1. 屋面条件 工程屋面拟装太阳能发电系统,预计总装机容量为 1.2MW,根据现有屋面条件,暂定把太阳能发电系统安装于屋顶混凝土楼面。由此,按目前的装机容量至少需要在三个 机库屋面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现以5号附建楼为样板,其工程安装方案如下。2. 安装位置图一屋顶平面图上图中阴影部分为太阳能板安装区域,轮廓面积约为 8800 平方米,可安装区域约 6000平方米。3. 结构设计条件:a. 地理位置 深圳市位于东经 118 度,北纬 23.26 度,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具有海洋性气候特 征。 深圳年平均气温为 20.8,年日照达 2276 小时,太阳辐射能充裕。b. 基本风压:按 50 年一遇考虑c.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5g。d.设计地面粗糙度:B 类。4.设计计算参数a. 根据屋面建筑标高,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标高按 10.000m 计算 此处为考虑风载最不利影响,可近似按雨棚风载体型系数取 2.0,方向为垂直电池板 向上,经计算风载标准值约为 3.0KN/m2向下的风载体型系数按 0.5 考虑b.计算考虑组合1.2 恒载+1.4 活载1.2 恒载+1.4 风载(向下)+0.6 活载1.0 恒载+1.4 风载(向上)c.经计算第三种组合起控制作用5. 太阳能电池板安装方式在综合考虑施工难度和经济成本后,本工程决定采用如下安装方式:a. 太阳能板采用钢结构支架,支架按太阳能电池板最佳倾角加工制作b. 支架与原屋顶混凝土楼板的连接: 考虑尽可能不破坏原楼面防水,支架脚部焊接于预制混凝土墩的埋件上,预制混凝土 墩与楼板之间采用高强化学粘合剂连接。c. 支架及支架连接示意图图三 支架连接断面图d.安装示意图图四 电池板安装示意图五电池板安装固定点图六电池板安装节点e. 考虑电池板每列长度较长,因此在每长排电池板支架两端及中央设支撑,支撑方式如下:图七 电池板支架支撑示意图6、光伏系统整个光伏系统的组成主要由太阳电池组件、并网逆变器、汇线盒、配电室交流配电柜、若干动力电缆连接线、太阳能光伏组件与建筑屋面连接件、防雷系统及监控系统组成:1)太阳电池组件:采用180Wp单晶硅太阳电池组件共6688块,组件转换效率大于16%,使用寿命25年有限期。2)并网逆变器:采用合肥阳光电源有限公司生产的SG100K3逆变器11台其转换效率96%;性能特点:选用光伏并网逆变器可靠性高,保护功能齐全,且具有电网侧高功率因数正弦波电流、无谐波污染供电等特点。该并网逆变器的主要技术性能特点如下:a 太阳电池组件最大功率跟踪技术(MPPT);b 具有直流输入手动分断开关,交流电网手动分断开关,紧急停机操作开关。c 有先进的孤岛效应检测方案;d 有过载、短路、电网异常等故障保护及告警功能;e 直流输入电压范围(450V880V),整机效率高达96.2%;f 人性化的LCD液晶界面,通过按键操作;g 可清晰显示实时各项运行数据,实时故障数据,历史故障数据,总发电量数据,历史发电量(按月、按年查询)数据。h 逆变器支持按照群控模式运行,并具有完善的监控功能;i 可提供包括RS485或Ethernet(以太网)远程通讯接口。其中RS485遵循Modbus通讯协议;Ethernet(以太网)接口支持TCP/IP协议;j 逆变器具有CE认证证书。k 电路结构图:100kW并网逆变器主电路的拓扑结构如上图所示,并网逆变电源通过三相半桥变换器,将光伏阵列的直流电压变换为高频的三相斩波电压,并通过滤波器滤波变成正弦波电压后并入电网发电。为了使光伏阵列以最大功率发电,在直流侧加入了先进的MPPT算法。3)汇线盒:采用光伏专用汇线盒,汇线盒内置接线端子、直流断路器、直流防雷模块及相关附件,采用ABB专用光伏直流1000V直流防雷模块。如上图所示,光伏阵列集线盒具有以下特点:(a) 防护等级IP65满足室外安装的使用要求;(b) 同时可接入12路太阳电池串列,每路电流最大可达10A;(c) 接入最大光伏阵列的开路电压值可达DC900V;(d) 熔断器的耐压值不小于DC1000V;(e) 每路光伏阵列具有二极管防反保护功能;(f) 配有光伏专用高压防雷器,正极负极都具备防雷功能;4)交流控制柜:交流控制箱内置交流断路器、交流防雷模块、接地端子及相关附件,交流控制柜里断路器、隔离开关、计量仪表、防雷模块等采用施耐德等国际知名品牌。安装于配电室内同相应的交流配电设备并网连接;5)动力电缆连接线:考虑到电缆的使用场所等因素,光伏系统的动力电缆连接线采用ZR-YJV交联聚乙烯绝缘交联聚烯烃护套阻燃电力电缆(0.6/1kV);6)太阳能光伏组件与建筑屋面连接件:经过对太阳能光伏组件荷载、风荷载、连接强度及建筑外观效果的综合考虑,进行光伏建筑一体化安装。7)防雷系统:光伏发电系统的防雷设计,满足建筑物防雷的分类级别中的二类防雷要求,每个接地点的连接电阻均小于10欧姆。接地网的制作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及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8)监控系统:采用1套完整的监控系统完成对整个 深圳吉必盛光伏发电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实时远程监控。监控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控制器、数据采集传感器、风速传感器、监控电脑及其它相关附件。9)防逆流系统7、并网光伏系统效率计算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总效率由光伏阵列的效率、逆变器效率、交流并网效率等三部分组成。(1)光伏阵列效率1:光伏阵列在1000W/m2太阳辐射强度下,实际的直流输出功率与标称功率之比。光伏阵列在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损失包括:组件的匹配损失、表面尘埃遮挡损失、不可利用的太阳辐射损失、温度影响、最大功率点跟踪精度、及直流线路损失等,取效率85%计算。(2) 逆变器转换效率2: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功率与直流输入功率之比,取逆变器效率96%计算。(3)交流并网效率3:从逆变器输出至高压电网的传输效率,其中主要是升压变压器的效率,取变压器效率95%计算。(4)系统总效率为:总12395%96%95%=86.64%8、监控功能1、出现故障,可查看故障原因及故障时间,监控的故障信息至少因包括以下内容:电网电压过高;电网电压过低;电网频率过高;电网频率过低;直流电压过高;直流电压过低;逆变器过载;逆变器过热;逆变器短路;散热器过热;逆变器孤岛;DSP故障;通讯失2.数据采集方案(记录频次、记录方式、上报)。系统采用高性能工业控制PC机作为系统的监控主机,可以每天24小时不间断对所有的并网逆变器进行运行数据的监测。监控主机的照片和系统特点如下:l 嵌入式低功耗Intel 2.4GHz CPU,l 带LCD/CRT VGA,l 双网络,l USB2.0,l 数字输入/输出和音频l 2G 内存 (可升级)l 250G硬盘 (可升级)工控机和所有光伏并网逆变器之间的通讯可采用RS485总线或Ethernet(以太网)。光伏并网系统的监测软件使用本公司开发的大型光伏并网系统专用网络版监测软件。该软件可连续记录运行数据和故障数据:要求提供多机通讯软件,采用RS485或Ethernet(以太网)远程通讯方式,实时采集电站设备运行状态及工作参数并上传到监控主机。要求监控主机至少可以显示下列信息:可实时显示电站的当前发电总功率、日总发电量、累计总发电量、累计CO2总减排量以及每天发电功率曲线图。可查看每台逆变器的运行参数,主要包括:A、直流电压 B、直流电流 C、直流功率 D、交流电压 E、交流电流 F、逆变器机内温度 G、时钟 H、频率 I、功率因数 J、当前发电功率 K、日发电量 L、累计发电量 M、累计CO2减排量 N、每天发电功率曲线图监控所有逆变器的运行状态,采用声光报警方式提示设备出现故障,可查看故障原因及故障时间,监控的故障信息至少因包括以下内容:A、电网电压过高;B、电网电压过低;C、电网频率过高;D、电网频率过低;E、直流电压过高;F、直流电压过低;G、逆变器过载;H、逆变器过热;I、逆变器短路;J、散热器过热;K、逆变器孤岛;L、DSP故障;M、通讯失败;l 要求监控软件集成环境监测功能,主要包括日照强度、风速、风向、室外温度、室内温度和电池板温度等参量。l 要求最短每隔5分钟存储一次电站所有运行数据,包括环境数据。故障数据需要实时存储。l 要求至少可以连续存储20年以上的电站所有的运行数据和所有的故障纪录。l 要求至少提供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版本。l 要求可以长期24小时不间断运行在中文WINDOWS 2000,XP 操作系统l 要求使用高可靠性工业PC作为监控主机l 要求提供多种远端故障报警方式,至少包括: SMS(短信)方式,E_MAIL方式,FAX方式。l 监控器在电网需要停电的时候应能接收电网的调度指令。l 在太阳能光伏发电场内配置1套环境监测仪,实时监测日照强度、风速、风向、温度等参数。该装置由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日照辐射表、测温探头、控制盒及支架组成。可测量环境温度、风速、风向和辐射强度等参量,其通讯接口可接入并网监控装置的监测系统,实时记录环境数据。下图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参考监控界面:7、参数显示9、系统防雷设计系统防雷从组件方阵、集线盒、直流配电柜、逆变器、交流配电柜等安装、设计、选型中充分考虑到防雷:1、组件接地每块组件都必须接地。组件框体带有4个3.5的孔以备接地使用。请根据组件安装方式至少选择一个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0欧。对所有的设备必须采取和组件电力级别相当的接地方式。固定接地线缆的螺栓或螺丝必须带有星型垫圈。组件串联时,可直接利用组件框体的接地孔接地或将采用合适大方法和支撑构件同时接地。必须使用第一个或最后一个组件的驳线头接地。(如fig.8) 同建筑屋防雷接地接地有很明显连接点。 直流集线盒雷有浪涌防雷器和直流断路器,直流集线盒同组件方阵连接段不超过20米,所以对防感应雷有很好保护组件设备功能。 直流配电柜内有接地装置和涌防雷器和直流断路器。 逆变器内含有接地装置和防雷设备。 系统交流侧有接地装置和防雷设备。10、直流侧和交流侧电缆及组件接头选型连接电缆共有直流和交流两大类:a、直流侧电缆要以减少线损并防止外界干扰的原则选型,选用双绝缘防紫外线阻燃铜芯电缆,电缆性能符合GB/T18950-2003性能测试的要求;组件组串选用42专用光伏电缆;集线盒到直流配电柜使用YJV交联聚乙烯阻燃电缆。组件串到集线盒距离不超过40m, 集线盒到逆变器距离不超过50m,汇流后的电压达到700V、40A,通过计算直流侧线损3%。b、交流侧需要考虑敷设的形式和安全来选择,采用多股铜芯耐火阻燃电缆;c、直流侧的电缆连接需采用MC4工业防水快速接插件来与太阳能光伏组件连接。11、电力、电能质量监控接口及设备并网逆变器带有RS485通讯接口,可以与电力系统的电力监控平台直接通讯,施工方可以提供Modbus通讯协议,将逆变器采集来的各种参数,数据及故障报警型号,通过串口数据线或局域网络,或GPRS模块等方式,瞬时上传给电力监控系统平台上位机,及时在后台快速掌握第一手数据;另外设计可提供面向电力系统的光伏电站监控软件SunInfo Plant,专为电力监控系统进行定制开发,符合电力系统监控规范与要求,整合发电系统所有发电与控制节点,无缝接入现有电力监控系统。以及线路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电能量的监测。监测信息通过逆变器的监控采集装置进行采集,并通过逆变器监控系统对调度所需信息进行传输。12、发电计量系统配置方案。发电计量仪表配置示意图、仪表类型。采用低压电能计量表是真正反应整个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发电量的计量装置,其准确度和稳定性十分重要。采用性能优良的高精度电能计量表至关重要。为保证发电数据的安全,建议在高压计量回路同时装一块机械式计量表,作为IC式电能表的备用或参考。该电表不仅要有优越的测量技术,还要有非常高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同时,该电表还可以提供灵活的功能:显示电表数据、显示费率、显示损耗(ZV)、状态信息、警报、参数等。 此外,显示的内容、功能和参数可通过光电通讯口用维护软件来修改。通过光电通讯口,还可以处理报警信号,读取电表数据和参数。本项目按12个低压380V配电100kw计量,根据条例月平均每个配电用电量10万kW.h左右发电站需安装国家规定的第三类电能计量装置。第三类电能计量装置准确等级:电能计量装置类别准确度等级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有功电能表无功电能表10.20.2s0.2s2.020.20.2s0.5s2.030.50.5s1.02.040.50.5s2.03.05-0.5s2.0-“0.2s”和“0.5s”中的“s”,表示这种电能表和互感器要求在极低负荷下的灵敏度,准确度比一般同等级的计量器具要高。经过经济技术比较,此项目采用低压供电技术经济性明显优于高压供电,应采用三相三线计量方式。二电能表原理图13、倾斜面光伏阵列表面的太阳能辐射量计算从气象站得到的资料,均为水平面上的太阳能辐射量,需要换算成光伏阵列倾斜面的辐射量才能进行发电量的计算。计算得角度为26度。对于某一倾角固定安装的光伏阵列,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与倾角有关,较简便的辐射量计算经验公式为:RSsin(+)/sin+D式中:R倾斜光伏阵列面上的太阳能总辐射量S 水平面上太阳直接辐射量D 散射辐射量中午时分的太阳高度角光伏阵列倾角 14、太阳能光伏阵列的布置(1)光伏电池组件阵列间距设计为了避免阵列之间遮阴,光伏电池组件阵列间距应不小于D:D=0.707H/tanarcsin(0.648cos-0.399sin)式中为当地地理纬度(在北半球为正,南半球为负),H为阵列前排最高点与后排组件最低位置的高度差)。根据上式计算,求得:D=2360。取光伏电池组件前后排阵列间距2.3米。 五、主要设备的性能指标1 SG100K3并网逆变器数据参数本工程采用合肥阳光电源有限公司SG100K3并网逆变器,具体参数详见下表:电气部分SG100K3的输入数据 (直流侧)最大太阳电池阵列功率120000Wp最大阵列开路电压880V最大直流电流 250A太阳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 MPPT)范围450V880VSG100K3的输出数据(电网侧)额定交流输出功率100kW总电流波形畸变率(额定功率时)0.99最大效率96.2%欧洲效率95.2%允许电网电压范围(三相)320-400VAC允许电网频率范围4751Hz夜间自耗电30W 机械部分尺寸(宽高深)1020 1964 770mm重量 800kg噪音 3000同一组任意两孔间距1.01.51.51.5相邻两组的端孔间距1.52.02.53.0注:1、在接点中连接板与一跟杆件相连的所有螺栓孔为一组;2、对接接头在拼接板一侧的螺栓孔为一组;3、两相邻接点或接头间的螺栓孔为一组,但不包括上述两项规定的螺栓的孔;4、受弯构件翼缘上的连接孔,每米长度范围内的螺栓孔为一组。5、设计同太阳能光伏组件连接合理,锁接牢固。2、第二节 现场安装现场安装分2个小组,在不同界面同时开工,大大提高效率和进度。钢支座及连接件施工方法1、测量放线精确测量放线是施工质量的保证,为了保证其准确、可行,针对太阳能光伏组件钢支座及连接件的施工,施工方制定了专门的测量方案:2、资料收集:收集施工测量所需要的各种基础资料,向总包方和主体钢结构施工方领取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的书面资料和数据,包括基本控制网资料(即十字轴线点坐标高程成果)、钢连接件施工控制测量资料(点之记和坐标高程成果)和方向桩资料,以及设计资料(场地总布置图及各种屋面施工特征点、线设计图纸和数据)等。3、设计图纸审核和放样源数据的获取:通过熟悉和审核图纸,全面了解设计意图和相关设计变更文件,获得屋面工程施工测量所必需的特征点、线的设计数据(包括坐标、高程、轴线关系和几何尺寸等),并采用图-表对应的方式建立钢连接件安装所需要的放样的源数据,为放样数据的准备工作奠定数据基础。4、测量器具的检校和测量标志的准备:采用主要测量仪器如下:编 号设 备 名 称精度指标数量用 途1全站仪徕卡TPS400系列2mm+2ppm1套控制点定位校核2水准仪2mm1套标高控制430m /50m钢尺1mm4把施工放样5电子经纬仪(苏光)1/200002套控制点竖向传递6激光垂准仪1/4万1套铅垂线点位传递7对讲机5公里2部通讯联络施工方主要采用全站仪型号为徕卡TPS400系列,精度指标为(2mm+2ppmD)。为了保证测量成果准确可靠和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应按规定要求,对测量仪器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并对在检定周期内的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的照准误差、指标差、i角误差等主要轴线关系进行进场前和施工测量过程中的定期检校,确保测量器具使用过程中保持完好状态。根据仪器的使用状态和系统误差控制,可确保测量误差在5mm以内。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测量标志主要采用红油漆,做红三角标记。5、对总包方提供的资料的复核:按总包方提供的测量基准点作为基准,用全站仪按坐标放样放出其他的点,比较误差的大小,以确定基准点准确性。6、对钢连接件控制坐标点的复核:按总包施工单位提供的各钢连接件控制点数据,对所有的控制点进行测量,保证所有的控制点的偏差在允许范围之内,并做出控制点坐标图和各控制点的实际坐标数据表。将测量成果成册报业主、监理及主体钢结构施工单位复核并确认。7、测量数据的表格整理8、制订纠偏方案:根据测量放线的成果,整理理论控制点与实际控制点的偏差,制订钢支座及连接件安装的纠偏方案,并将纠偏方案报业主、设计院和监理审核、批准。一、光伏系统安装方法1、连接件安装钢连接件安装完毕后,整理好施工资料,报业主和监理对施工质量进行隐蔽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2、太阳能光伏组件安装施工中采用以下工序流程:A) 安装电池板定位检查电池板有无损坏、电气性能是否正常 安装电池板支架 连接电池板 安装电池板B) 铺设配电线路定位 安装线槽 敷设电线及电缆C) 安装电气设备选定安装位置 安装支架或固定设备 连接设备 调试设备电气设备包括逆变器、汇线盒、电缆敷设、直流配电箱、交流配电箱、系统监控系统设备等项目。D) 调试设备:A、B、C三个项目同时进行,在三个项目完成后进行系统通电调试。使用仪器测量各个电气参数,看是否在正常范围内。3、设备及材料准备a) 根据设计及施工图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时准备好相关设备和材料。电缆、固定绑丝、绑扎带、电缆标牌等b) 设备运抵现场后,应认真做到下列检查:制造厂的技术文件应齐全,主要包括合格证或质保书、产品说明书。设备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均应完好无损。4、电池组件安装施工方法a) 定位:按照施工图及现场情况,给予组件编号,放线确定各个电气设备的安装位置。b) 检查电池板:c) 首先目测电池板是否有结构损伤,玻璃、电池片、边框有无破损。然后用万用表测量电池板在阳光下的开路电压及短路电流是否在正常范围内。注意不能用手直接触摸电池板组件出线接头,更不能直接短路组件正负两极。5、安装电池板:安装电池板时注意搬运电池板时要轻拿、轻放,避免碰撞损坏电池板。电池板不能将工具放在安装好的电池板上,不能将工具等硬物放在未安装的电池板的背面,电池板上不能站人。固定电池板的螺栓要适度拧紧,太紧容易引起滑丝。每个组件20公斤,搬运和安装时需两人以上,必要时使用辅助工具。6、连接电池板:单个电池板的电压在36.8V范围,但电池板每一组串并联后电压很高,电流约7.71A左右,电压高于600V,对人体有很大危险。有可能接触到带电体时,必须带好绝缘手套。本工程采用插接式连接器,可以把工人接触带电体的机会降低到最低程度。组件串连后,接头处做醒目的提醒触电标志,正负极开路电压测量必须分不同时段进行,且记录,开路电压应该在不同时段是不同的,无电压和恒压都说明组件安装出现问题,需及时检查,经过核实后的组件串连才能接入直流汇线盒。组件连接需经过专业培训人员操作,旁边有专人监督和记录。7、安装线槽和敷设电缆施工方法:施工流程:机具布置电缆盘布置、开盘检查电缆展放电缆敷设、固定接头制作及附加安装8、安装线槽前先放线定位,然后安装线槽支架,最后安装线槽。安装线槽时需两名工人同时配合,在危险位置安装时,工人需系好安全带。线槽安装力求整齐美观,与钢结构支架和建筑融为一体。9、敷设电线:在敷设电线前应对电线两头做好标识,从一端往另一端逐条敷设。在配电箱内对每根点项做好标识。同时应符合如下规定:10、电缆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排列整齐,无机械损伤,标志牌齐全、正确、清晰,电缆的固定、间距、弯曲半径应符合规定;电缆接头良好,绝缘应符合规定,使用专用的太阳能光伏组件接头连接,电缆无破损;11、保护管的连接、防腐应符合规定;电缆敷设的脚手架搭设符合规程、牢固可靠;桥架验收合格,其内部杂物清理干净;电缆按型号、规格到现场后,电缆堆放区域10米内无明火或易燃易爆物。12、编制电缆敷设明细表,确定电缆的型号规格、编号、敷设顺序.13、规划电缆敷设路线图,根据线路图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来安排部署人员到位。在电缆的起点和终点或者关键部位上安排专业电工操作,其他地方就由其他非电专业工人员操作,由专业技术人员现场统一指挥。14、作业人员全员必须接受施工技术交底并办理交底签证手续。15、制定电缆敷设计划,根据计划合理的安排日程进度。16、技术、质量、安全要求 a) 电缆敷设前参考电缆敷设明细表仔细校对电缆型号、规格,是否符合图纸要求。用摇表(500V)测量,电缆绝缘电阻大于1兆欧。b) 在放线架处、各转角都需配备一台对讲机,以便随时联络。 c) 搬运电缆时,不应使电缆松散及受伤,电缆盘应按电缆盘上箭头所指方向滚动。d) 电缆用人工牵引搬运,搬运人员要站在电缆的同一侧。电缆搬运时一定要听统一号令、统一步伐,速度要均匀,严禁奔跑。垂直运输时电缆的前端要有绳索牵引以防止电缆突然坠落伤人。e) 展放过程中,要用放线架顺直展放,杜绝使电缆产生扭劲,每一处工作人员应严密监视电缆敷设情况,一旦有问题应立即停止牵引,并报告指挥、技术人员,待问题处理后,才继续展放。f) 电缆进入配电室内终端处时,要保证足够的预留长度。g) 电缆敷设完毕,应组织人力进行整理、固定。电缆桥架里的电缆要码放顺直整齐,严禁交叉、混缠、扭曲,拐弯弧度应一致,电缆弯曲半径不小于10倍电缆直径。h) 每一根电缆敷设完毕后要有专人在电缆的两头进行挂牌。电缆标牌上要标明电缆规格型号回路编号以及另一端的配电箱编号。i) 有明显机械损伤的电缆严禁敷设,电缆敷设时,应防止电缆之间及缆与其他硬物之间的磨擦。j) 在高空桥架上面的人员必须配备和正确使用安全带。k) 电缆敷设水平段每隔800mm绑扎一道,垂直段每个支架上绑扎一道,拐弯处每200300mm固定绑扎一道,在控制盘前300400mm固定绑扎一道,在接线盒前150300mm固定绑扎一道。l) 每根电缆放出时、每根电缆敷设结束时都必须进入复核程序,即核对电缆的型号规格、始端名称、末端名称等并做好记录。m) 配合施工中,电气专业人员必须随工程进度密切配合土建工程作好预埋或预留孔洞,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