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短文两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飞蛾扑火”、“夸父追日”、“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积累有关日月的诗词。过程与方法:以学生自读为主,师生合作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追求光和热的战斗情怀,学习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教学重点学习课文借景喻人的写法。反复朗读课文,培养理解、感受能力。体味文章的精妙所在。教学难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日月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并为我们留下了不少文词兼备、意蕴悠远的古典诗文,同学们收集到了哪些你最喜欢的有关日月的诗词?下面请几位同学诵读他们所收集到的诗词(名)。同学们可能会答: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大家都说的很好。当代著名作家巴金老先生却在世纪年代初期完成的散文诗日和月中赋予了它们不一样的深意。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两篇短文,去感受作者心灵的无限风光。二、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作家作品简介。 背景简介。这两篇作品写于年,时间仅相隔一天。当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浸淫,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纷纷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全国人民都在期盼胜利的到来。在这个背景下巴金写了这两篇短文。三、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老师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正音。老师板书重点字词: 教师对学生的朗读作点评,并指导。 学生自读课文一遍,并将不清楚的地方设问思考。 全班同学整体朗读一遍。四、精读课文,体悟文意(一)认真阅读日,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查阅相关资料或根据你的积累,复述“夸父追日”这个故事。学生思考后教师明确:夸父为了追赶太阳,渴极了,喝了黄河、渭河的水还不够,又往别处去找水,半路上就渴死了。他遗下的木杖,后来变成一片树林,叫做邓林(见于山海经海外北经)。(大意相同即可) 文章的题目是“日”,但为什么第一段却用主要篇幅来赞美“飞蛾扑火”有何蕴意?学生思考后教师明确:飞蛾已不是单纯的生物,他寄托了作者的理想,他成为一种象征,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美好人格的象征,作者虽写“日”,但主要表达的都是飞蛾努力追求光和热的行为。 课文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学生思考后教师明确:本文是在世纪年代初期完成的,当时抗战正进入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中华大地饱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生命。飞蛾和夸父追求光和热,象征着志士仁人为祖国轰轰烈烈地献身,赞美那些为了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歌颂为抗战献身的精神) 如何理解“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这一句话作为一段,在文中的地位如何?飞蛾与夸父的行为是为了什么?他们追求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思考后教师明确:这是本文要表达的中心,正是为了整个世界的光明和热力,才会有飞蛾、夸父的牺牲行为。他们热烈追求光和热。他们的行为,一方面是自身的追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整个世界不被黑暗所笼罩。(二)仔细阅读月,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简述娥(嫦娥)奔月的故事。学生思考后教师明确:淮南子外八篇中说,后羿从西王母处求来不死之药,蓬蒙听说后前去,偷窃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之药飞到天上。由于不忍心离开后羿,嫦娥留在月亮上的广寒宫。她在广寒宫里寂寞难耐,于是就催促吴刚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想配成飞升之药,好早日回到人间与后羿团聚。(其他答案也可) ()本篇散文中月给人的突出感觉是怎样的?你是通过文章中的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里所表现的意境,能使你联想起古诗中的哪些诗句?学生思考后教师明确:()冰冷。文中多处提到,如“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望着明月,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月光冷得很”,“月的光是死的光”等等。()表达了作者对光和热的一种向往和渴求,与日有相通的地方。而不是像以往的文学家那样只是歌颂月亮、赞美月亮。()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苏轼的“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李商隐的“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等。 为什么作者在月的末尾引用“嫦娥奔月”的传说?作者这样写寄托了什么样的理想和感情呢?学生思考后教师明确:因为娥也是为了某种理想,为了可以改变月光的冰冷,为了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而奔月的。虽然作者用的是疑问的语气,但是在娥的身上,作者也寄托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渴望像娥奔月一样去追求,去改变。五、通读全文,整体归纳学生通读后,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把两文贯通起来,你对作品的主题有什么深一层的理解?学生思考后教师明确:冷和热是一种极强烈的对比,而事物在对比之下,特征才会更加突出明显,这就是为什么作者会在不同的两篇文章中提到了同样的东西。正因为对光和热的向往和追求,对美好事物的企盼和渴望,更要远离寒冷和冰冷,远离黑暗和死亡。所以作者才别有深意地这样写。将两篇文章贯通起来,更可以充分理解和感受作者的良苦用心,理解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年代里,作者热切期待光明的心情。 这两篇文章主题是什么? 这两篇文章有什么写作特色?学生思考后教师明确:()推陈出新描写“日”“月”的文章很多,可是作者却能从旧中出新,不直接描写太阳和月亮,而是从另一角度下笔,揭示更深刻的道理。()借景喻人日月两文描绘了这样几幅画面:飞蛾扑火、夸父追日、娥奔月。作者描绘他们,是为了借景喻人,他们代表着一种力,一种向上的、不屈不挠的力,是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是作者理想的化身。()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两篇文章,都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文章笼罩在一种象征的意境中。六、思维延伸月中结尾处写道:“或者她在那一面明镜中看见了什么人的面影吧。”张开你想象的翅膀,想一想:“她”看见了什么人的影子?学生思考后教师示例:她是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追求光明,追求美好事物的她,是以月亮为明镜,要用明镜照出自己的倩影。七、课堂小结日表现了巴金激情澎湃的一面;而月集中体现了巴金细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南京联合体【栖霞、江宁、雨花】重点达标名校2025年初三中考一模试卷化学试题含解析
-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2025届数学三下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英语Ⅱ(听力)》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新药研究与开发A》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达标名校2025年下学期初三生物试题中考仿真模拟考试试卷(四)含解析
- 内蒙古医科大学《智能制造系统架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延安大学《木版画术科技能教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口腔临床医学概论(口腔修复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铁道职业学院《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茅台学院《英国维多利亚文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期中(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精通版(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
- 2025-2030中国煤焦油杂酚油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新版食品安全法培训课件
- 防洪防汛安全教育知识培训
- 2025年高考物理专项复习:电磁感应综合题
-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课件(共26张)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 2020-2025年中国辽宁省风力发电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安全车辆测试题及答案
- 东湖高新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中七年级数学试题(含答案)
- 劳务派遣劳务外包项目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定额〔2025〕1号文-关于发布2018版电力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2024年度价格水平调整的通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