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_第1页
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_第2页
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_第3页
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孔子,字丘,名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关于孔子,其实不必做太多介绍,因为孔子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格局及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政治统治,他的思想甚至对于中国周围的日本、韩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传统文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孔子的思想主要是仁学思想,礼制思想和认识论思想辜堪生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二版)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47页。而其中,“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学也就是孔子哲学思想的主要部分。“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奠定了孔子思想的理论基础,“仁”在篇幅仅万余字的论语中,“仁”出现百次之多,这也反映了仁在孔子的思想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孔子的仁学思想的核心是仁,从这个核心出发,是孔子的仁者爱人,进而是入则孝,出则悌,是孔子仁学思想的又一要义、又一个纽结,最后,他提出“泛爱众”,完成了仁学思想的基本建构曾华东,试论孔子仁学思想的实践理性和重人问题D,孔子研究院,2003年3月25日。在我看来,“仁”的目的在于追求社会关系的和谐,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兄弟之间,概括来说就是人与人之间和睦、友爱。孔子希望通过“仁”,来缓和社会的矛盾,巩固等级名分制度,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仁”在社会中,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从“仁”出发,是孔子的“仁者爱人”,“仁者爱人”最早出自孟子中“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人恒敬之。”杨伯峻,孟子译注B,中华书局,2009年8月。“仁者爱人”的意思就是要求人们要尊敬、关爱他人,要互帮互助。论语中有:“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语文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论语选读B,语文出版社,2007年6月1日这就充分体现了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如果自己想要立足,也就要让别人也能立足,自己想通达就要使别人也通达,做人不能只顾着自己,也要为他人着想。“入则孝,出则悌”出自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语文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论语选读B,语文出版社,2007年6月1日其实很好理解,就是要求人们孝顺父母,尊爱兄长。最后是“泛爱众”,即对于众,都要有仁爱之心,不论是认识的人还是陌生人。孔子的仁学思想不仅有利于个人道德行为的规范,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它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始终贯穿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影响着中国的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虽然孔子的仁学思想已经提出了有两千多年,并且孔子的仁学思想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孔子的“仁”是建立在等级名分的基础之上,维护的也是落后奴隶主贵族制度,不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但是孔子的仁学思想对当今世界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有着很大的价值。首先,“仁”的思想仍然是现代社会中道德行为的重要规范和标准。其实,孔子的仁学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早就逐渐内化在中国人的传统性格之中,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对人友好,对人宽容,互帮互助。仁义、仁厚、仁爱等等的褒义词在日常生活中常被我们用来称赞那些善良、美好的人,仁是人们的道德追求,是君子之所为。其次,在当今精神空虚道德败坏金钱至上的社会现状之下,我们更是需要孔子的仁学思想来改变社会风气,稳定社会秩序。近年来社会中种种报道让许多人害怕而寒心,比如2009年发生的小悦悦事件,经常可以在报纸上看到的老人跌倒了没人敢去扶等等一些事情,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互不关心甚至漠视生命。在这样一种不好的并且有扩大趋势的社会风气之下,孔子的仁学思想正是符合了现代社会的需求,我们需要孔子的仁学思想去唤起我们的“仁爱”之心,仁者爱人,对他人关心关爱,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毫不犹豫的伸出援助之手,让整个社会变得和谐友爱。然后,从国际的角度来讲,孔子所提倡的仁学思想有助于我国的和平崛起思想的宣传,有利于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树立。现在孔子学院在多个国家开设建立,让外国人更加了解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和文化,从而解开了许多对中国的误解,比如中国崛起威胁论可能就不会再出现,这有利于减少外交中的矛盾和冲突,有利于我国国际关系的和平发展。最后,孔子的仁学思想引导人们树立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比如孔子仁学思想中的“孝悌”思想教育人们要尊敬长辈,爱护幼小,比如孔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