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的趣味教案【篇一:文学的趣味教案】 文学的趣味 朱光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朱光潜;掌握文中重点字词。 能力目标: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把握课文深入浅出、疏密有致 的表达特点;学会运用文中的观点去选择欣赏文学作 品。 情感目标:培养自己高雅、广泛的文学趣味。 教学重点: 掌握文中重点字词。 学习以比喻明事理、深入浅出的论述技巧。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文中的观点去选择欣赏文学作品。 培养自己高雅、广泛的文学趣味。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每每提到“趣味”,每个同学立刻会想到玩的事情,绝对不会把它和“文学”联系在一起“文学的趣味”,“文学的趣味”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朱光潜先生的这篇课文,揭开它的神秘面纱。二、 作者: 朱光潜(1897-1986),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安徽桐城人。他毕生从事美学教学和研究,在西方美学思想和中西方文化研究方面造诣较深。 作品: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翻译德国黑格尔的美学等。 三、 重点字词 坐井观天,诬天藐小:坐在井里看天,错怪天小。 四、 研读课文: 思考:本文的体裁是什么?(让学生先阅读课文导读,从中获取答案) 答:文艺论文。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阅读第一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趣味是欣赏的基础。 人们在文学欣赏趣味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阅读2、3、4自然段) 答:()不知无趣味 精神上的残废()知得不正确趣味低劣精神上的中毒 ()知得不周全趣味窄狭精神上的短视 怎么诊治这三种问题呢?(阅读第自然段) 答:“扩大眼界,加深知解”。即广泛阅读,不囿于一家,“开疆辟土”,不“囿在一个窄狭的圈子里”。 本文的结构? 答:总分总。 本文的重点是什么? 答:如何使文学趣味高雅、广泛。 五、 课堂小结: 掌握文中重点字词。 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六、课堂检测: 囿( ): 坐井观天,诬天藐小: 玩索( ): 绮( )靡: 笃( )嗜: 认真阅读课文第自然段,仔细分析,找出该段的中心句。 七、作业: 课后第一题。 思考:本文的写作特色。第二课时 一、 复习检测: 1. 作者认为文学欣赏的基础是什么? 2. 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主要有哪些毛病? 二、 分析课文: *如何才能获取正确的新的文学趣味?(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重点) 答:人类心理都有几分惰性,常以先入为主,想获得一种新趣味,往往须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 (说明:这个问题设计属于理解性问题,化解本课时教学重点,旨在让学生通过快速阅读、理清作者层层深入的论证结构,完成知识目标一,并且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时快速而准确提取段落中心句的能力。 三、 总结本文的结构特色:(教学难点) 1本文在论证过程中,对于论证内容的稀疏与繁密的安排有什么特点?(共同探讨) 答:文章在结构安排上疏密相间,在论述三种通病时文章三段排列,行文疏朗;在论证怎样获取“趣味”及“新趣味”时,行文繁密,论证透彻,这样,全文论证结构腾挪多变,重点突出。 2.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答:因为作者写作阐明的重点是如何使文学趣味高雅、广泛,而并不在批判文学趣味方面的欠缺,指出毛病仅为治疗作用。 四、 合作探究: 1. 文中作者借用了以喻明理、现身说法、巧妙引用等多种论证手法,使理论性较强的文学问题变得通俗易懂。你能于文中找到例子并简明分析其作用吗? 答:引用论证 a.孔子之言:引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b.英国诗人华兹华斯:重申结论,要获得新的趣味 比喻论证:化抽象为形象,变深奥为浅显。 a.以山设喻:扩大眼界,加深知解 b.开疆辟土:战胜惰性,获取新趣味 举例论证: 以个人经验为例,倍感亲切,深入浅出,增强说服力。 五、 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文艺论文,其在论证技巧、文章结构安排、语言的运用方面都有特色。它以喻明理,使深刻、抽象的道理浅显化、形象化,清楚明了。它的结构疏密相间,舒卷自如。它的语言行止自如,简繁适度。我们今后在写作时也要学习,充分运用。 六、 作业: 课后第二、五题。【篇二:文学的趣味教案】 文学的趣味教案(共三课时) 第一课时(基础篇) 教学目的: 1、 析品味课文深入浅出、疏密有致的表达特点 2、 重点掌握以喻说理的方法及作用 3、 培养高雅、广泛的文学趣味。 教学过程: 一、由作者简介导入课文 以“阅读提示”中全文思路为引导初步阅读课文 全文提纲: (1-4)指出一些人在文学欣赏方面的三种现象 1.2-没有趣味 3-趣味低劣 4-趣味狭窄 (5-6)提出如何诊治精神上的“残废”、“中毒”、“短视”这三种“流行的毛病”。 5-提出诊治的唯一方剂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 6-“培养文学趣味也需时时创造。 三、字、词疏通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盛感 囿于 纷歧(分歧) 惰性 笃嗜 含英咀华 瘾 发见 揣摩 绮靡 窄狭 精湛靡 糜 十一、分析(1-4)段 问:文学欣赏方面的三种不良现象什么? 作者对这三种现象是如何论述的?采用了哪种论述方法?请简要叙述。 提示: 没有趣味 三种 趣味低劣 现象 趣味狭窄 作者采用了以喻明理的方法进行论述。 *以喻说理 以比喻说明事理,往往更形象、更直观、更可使读者感受艺术联想的趣味。 1、“蠢牛听琴”,比喻“根本不知”之人,根本不可感受到艺术美妙趣味。 2、“残废”,比喻“根本不知”之人,艺术感受能力的残缺。 3、“疗饥过瘾”、“中毒”,比喻“知得不正确”之人,低劣廉俗的欣习惯。 4、“坐井观天窥天藐小”,比喻“知得不周全”之人,趣味狭窄又不能自拔。 二、分析(5-6)段 问:作者认为应该如何诊治这三种不良现象?找出你认为是诊治方法的一些关键语句。 提示:(见“阅读提示”) *以喻说理 1、“方剂”:比喻治疗剔除上述三种欣赏毛病的方法。 2、“开辟疆土”:比喻应当不断开拓欣赏领域提高鉴赏水平的能力。 3、“死水”:比喻艺术趣味的陈旧、迂腐。 小结:以喻明理生动形象使论述深入浅出清楚明了。 本文中心:本文是一篇文艺论文,作者针对文学趣味方面的三种通病,着重论述了如何获得“活的”、“可靠”的文学趣味的问题,提出了趣味是欣赏的基础;广泛地阅读和比较作品才能获得可靠的鉴别力;要不断地创造新的趣味等有关文学欣赏问题的精辟见解,有助于我们培养高雅、广泛地文学趣味。 练习巩固: 1、课后题二、四; 2、“同步”练习。 文学的趣味(提高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辨析品味课文深入浅出、疏密有致的表达特点 2、 重点掌握以喻说理的方法及作用 3、 培养高雅、广泛的文学趣味。 教学过程: 一、由作者简介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结构、思路 1、 问:作者对“文学的趣味”的浅近解释是什么? 见“阅读提示”第二段,初步体味文题意蕴。 2、以“阅读提示”中全文思路为引导初步阅读课文 全文提纲: (1-4)指出一些人在文学欣赏方面的三种现象 1.2-没有趣味 3-趣味低劣 4-趣味狭窄 (5-6)提出如何诊治精神上的“残废”、“中毒”、“短视”这三种“流行的毛病”。 5-提出诊治的唯一方剂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 6-“培养文学趣味也需时时创造。三、分析第1节 孔子的话:重在“乐”(学习方面) 引用 作者的话:重在“知”(文艺方面) 提出观点: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由于知上有欠缺。 三、分析(2-4)节 根本不知 感不到趣味 “蠢牛听琴” 精神上的“残废” 三种流行病:知的不正确 趣味低劣 精神上的中毒 知得不周全 趣味狭窄 “坐井观天” 精神上的短视 比喻论证 以喻明理 比喻说理: 以比喻说明事理,往往更形象、更直观、更可使读者感受艺术联想的趣味。 1、“蠢牛听琴”:比喻“根本不知”之人,根本不可感受到艺术之美妙的趣味; 2、“残废”:比喻“根本不知”的人,艺术感受能力的残缺; 3、“疗饥过瘾”、“中毒”:比喻“知得不正确”之人,低劣庸俗的欣习惯; 4、“坐井观天”:比喻“知得不周全”之人,趣味狭窄又不能自拔。 四、新课分析(5-6)段 1、问:作者认为应该如何诊治这三种不良现象?找出关键词句。 “要诊治方剂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 2、对这一“方剂”如何具体实践?(作者是如何论证这一观点) 比较(类比) 山的高度 世界名山都游历过、测量过 准确 多 种类复杂 研究文学 玩索的作品 风格分歧 鉴别力愈可靠比较资料丰富 透视正确 以喻说理 方剂:比喻治疗,剔除上述三种欣赏毛病的方法。 过渡:“扩大眼界,加深知解”,通过以上方法使你的鉴别力可靠,这是最基本的,除此之外要获得一种新趣味,在你的趣味领域上开疆辟土,还需要哪些因素?(第6段) “玩索的作品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分歧,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也就愈可靠。” 克服惰性,克服先入为主,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 举例说理 许多旧文学家 “我”自己 习文言文 欣赏诗作 创造趣味 引用说理 比喻说理 “开疆辟土”:比喻应当不断地开拓欣赏领域,提高鉴赏水平; “死水“:比喻艺术趣味的陈旧、迂腐。 比喻说理生动形象,使论述深入浅出,清楚明了。 作业: 课后题二、四 完成“同步”练习。 文学的趣味(完善篇 )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篇三:文学的趣味-教学教案】 1辨析品味课文深入浅出、疏密有致的表达特点。 2培养高雅、广泛的文学趣味。 【教学设想】 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朱光潜 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近代。王国维、蔡元培、鲁迅、周扬等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直到20世纪三十年代,美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 的学科。这时朱光潜写的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等专著,具有开拓意义。 二、词语解释: 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东西有限。 方剂:简称方。方指医方。剂,古作齐,指调剂。治病的药方。 玩索:体味探求。 绮靡:华丽,浮艳(多指诗文)。 三、阅读指导 阅读本文,应首先运用既有知识(感知、理解、概括、筛选、比较等等)把握文章内容,在此基础上,重点辨析品味下边三个方面。 二是疏密有致的表达特点。疏密有致系文章技巧的要法之一。“疏”指文气舒徐、行文疏朗;“密”指文势紧迫、行文绵密。为文者应努力做到疏密有致,以显现文势文貌的腾挪善变,别生姿态。就本文而言,疏密有致主要表现在结构和语言两个方面。 结构上,本文疏密相间,舒卷自如。孔子为至圣先师,其言论多被奉为圭臬。本文开头引用孔子名言,却并不像一般论者那样用以论证自己的观点,而由其引出不同的见解,这就让文势为之一顿,亦令读者精神为之一振。及至转入说明三种通病,分三段排列,文章就变得疏朗起来。待到提出疗救的方剂,继而进一步论述如何才能获取新趣味,并从多个方面列举出自己的种种经验来论证,文貌则趋于繁密。结构上的这种疏密变化,使文章于不经意间透出自然活泼的灵气,不仅显现出大家风范,更增添了感染的力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MB系列丙烯腈催化剂项目建议书
- 2025年液体管道运输服务项目合作计划书
- 二零二五行政人员合同范例
- 二零二五有关施工安全协议
- 代理合同样本正面
- 人参籽买卖合同样本
- 装修垃圾押金协议书
- 中介卖房代理合同样本
- 驾校合伙经营简单协议书
- 代工合同代工合同样本文库
- 2025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下学期二模物理试题(含答案)
- 2025-2030中国汽车模具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上半年黑龙江鹤岗市“市委书记进校园”引才活动招聘466人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幼儿园游戏回顾研讨
- 婚内夫妻财产约定协议书
- GB/T 3920-2024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 招标投标法培训
- DB32-T 4987-2024 桥梁轻量化监测系统建设规范
- 市场营销活动规范管理办法
- 牛排培训课件图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