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临终护理PPT课件_第1页
老年人的临终护理PPT课件_第2页
老年人的临终护理PPT课件_第3页
老年人的临终护理PPT课件_第4页
老年人的临终护理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老年人的临终护理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病二科杜陈英 1 带着问题进课堂 1 死亡是什么 2 如果没有死亡 世界将会成什么样子 3 我们怎样看待死亡 4 我们护士怎样做好临终护理 2 前言 生和死是生物世界客观运动的规律 死亡对每个人来说 都是不可避免的结局 死亡作为疾病的一种转归 是生命的一个自然阶段 是人生旅途的终点站 也是生命的必然规律 3 前言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人不会死 那么人类可以活到200岁 300岁 500岁 1000岁 此时这些人不能走路 不能看见 不能吃饭 不能工作 什么都不能了 甚至连死亡都不能 再设想我们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生物 包括人类 禽类 兽类等都不死 那这个世界太拥挤了 太可怕了呢 4 著名作家余秋雨的 废墟 曾说过 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 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 死亡是新陈代谢表现的一种形式 也是生命不可避免的结局 5 前言 因此 我们护士必须正确认识生或死的关系 生的时候 努力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体现其生命价值 当死亡来临不可避免时 我们尽量做到泰然处之 坦然接受 帮助患者有尊严 安详的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6 你是重要的因为你是你即使活到最后一刻你仍然是那么重要我们会尽一切努力帮助你安然逝去但也会尽一切努力让你活到最后一刻临终护理之母桑德斯博士 7 人追求的目标优生 优育 优活 优死优死对死亡不恐惧 不孤独 没有痛苦和遗憾 身体完整 清洁整齐 在浓厚亲情友爱氛围中告别人间临终护理是实现优死的良好形式 8 学习目标 掌握临终护理的概念 临终老人的心理变化及护理 老年人的死亡教育熟悉临终老人的生理变化及护理 丧偶老年人的哀伤辅导 了解临终护理概况 临终关怀的组织形式 9 学习内容 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老年人的死亡教育第三节老年人的临终护理 10 第一节概述 11 临终关怀是指由多学科 多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的临终关怀团队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医疗 护理 心理 社会等全方位的关怀照顾 使临终患者的生命得到尊重 症状得到控制 生命质量得到提高 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 帮助患者舒适而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临终关怀 Hospicecare 12 临终关怀在概念上包括三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 它是一种特殊的卫生保健服务 关怀的对象是目前医学条件下尚无救治希望的临终病人 13 第二层含义 它是一门以研究临终病人的生理 心理发展规律的新兴交叉学科 它所形成的临终关怀学 与护理学 医学 心理学 伦理学等学科密切相关 充分体现了现代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的特点 14 第三层含义 临终关怀同时又指一种机构 无论医院型 病房型或社区型 只要一说到临终关怀 我们就应想到它是由护士 医生 心理学家 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多方人员组成的团队 在不同的条件下从各个方面为临终者及家属服务 15 临终关怀的起源及发展 现代临终关怀创始于20世纪60年代 创始人为桑得斯博士 16 西方现代临终关怀 桑德斯于1967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临终关怀机构 英国的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院 此后 美国 法国 日本等60多个国家都相继出现了临终关怀服务 17 我国临终关怀 1988年天津医学院在美籍华人黄天中博士的资助下成立了中国大陆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中心 同年10月 上海建立了我国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 南汇护理院 1992年 北京成立我国大陆第一所民办临终关怀医院 松堂医院 18 临终关怀的现状 1 尚未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临终关怀模式 一是医院为主 社区服务与家庭关怀相结合 二是以乡村为着眼点 将家庭临终照护与社区临终关怀相结合 2 服务机构偏少 经费投入不足 不属于慈善范围 政府没有专门的拨款 2001年 李嘉诚捐助2000万在国内20家重点医院设立宁养院 3 临终关怀的需求量大 老年人口超过10 2025年达到4 5亿 每年癌症160万 死亡130万 还有上升趋势 4 工作人员总体素质不高 志愿者少 未培训 19 老年人临终关怀的意义 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后 家庭规模的缩小 功能的弱化 老年人的照护问题就突显了出来 老年人对临终关怀的需求更为普遍 更为迫切 20 提高老年临终者生存质量 维护生命尊严 较多的临终老年人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里 不是在舒适 平静中度过 而是处于现代医疗技术 麻醉 药物的控制下 死亡之前均有接受侵入性治疗等痛苦的经历 身上插着各种管子 充满了恐惧 痛苦和无奈 临终关怀则为临终老年人及家属提高心理上的关怀与安慰 帮助临终者减少和解除躯体上的痛苦 缓解心理上的恐惧 维护尊严 提高生命质量 使逝者平静 安宁 舒适抵达人生的终点 因此 临终关怀护理是满足老年人 老能善终 的最好举措 21 安抚家属子女 解决老年人家庭照料困难 临终关怀将家庭成员的工作转移到社会 社会化的老年人的照顾 尤其是对临终老年人的照顾 不仅是老年人自身的需要 同时也是他们家属和子女的需要 对于一些家庭 特别是一些低收入的家庭来说 临终关怀可以让老年人走的安祥 让病人家属摆脱沉重的医疗负担的同时 也安慰了他们的亲属子女 让他们更好地投身到事业中去 因此临终关怀是解决临终老年人家庭照料困难的一个重要途径 22 节省费用 优化利用医疗资源 尽管临终关怀需要社会支付较多的服务费用 但对于那些身患不治之症的病人来说 接受临终关怀服务可以减少大量的甚至是巨额的医疗费用 如果将这些高额无效的费用转移到其他有希望救助的病人身上 它将发挥更大的价值 23 转变观念 真正体现人道主义精神 推广临终关怀是一场观念上的革命 一方面教育人们要转变死亡的传统观念 无论是临终者 家属及医务人员都要面对现实 承认死亡 另一方面 承认医治对某些濒死病人来说是无效的这个客观现实 通过临终关怀来替代卫生资源的无谓消耗 合理分配 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 以保证卫生服务的公平性 它实质上体现了对病人及大多数人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 因此 临终关怀不仅是社会发展与人口老龄化的需要 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 24 我国老年病人临终关怀组织形式 独立的临终关怀医院综合医院内的临终关怀病房 这是目前最主要的形式家庭临终关怀病床 25 第二节老年人的死亡教育 26 老年人对待死亡的心理 理智型从容面对 安排后事 恐惧型害怕死亡 留恋人生 如服丹药 积极应对型性情开朗认识事物客观 配合治疗 无所谓型不理会死亡 无所谓的态度 解脱型对生活毫无兴趣 早些了结人生 接受型无可奈何的接受或认为到天国去了 27 什么是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是引导人们科学 人道地认识死亡 对待死亡 以及利用医学死亡知识服务于医疗实践和社会的教育 28 认识死亡 死亡是人及生物生命的停止 是人生旅途中不可避免 不可逆转的生物学现象 29 我们什么时候死 我们并不知道何时会遇上死亡这件事 是享受天年无疾而终还是不幸遇难半途而终 今天活得兴高采烈 明天是否保证还能爬得起来 很难说 看起来似乎是很遥远的事 但是有可能在任何时间发生 30 人之生必然相伴于死 我们每个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开始 便步入了走向死途的过程 在生的过程中就应该去体验死 去沉思死 对死的沉思让自我的生命获得长远的发展 构建出一个健康正确有意义的人生观 从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有价值 31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为人类科学文明进步 维持和平稳定作出贡献的人永垂不朽 一生乐善好施助人为乐者 灵魂最安宁 眷顾家人 关心朋友 在家人期待中出生 努力学习 奋发图强 经历人生的酸甜苦辣 最后在家人 朋友的祈祷声中升入天国 32 怎样进行老年人的死亡教育 如果老人是一位事业有成者 鼓励老人陈述创业的辉煌 赞扬老人的贡献 如果老人朋友众多 鼓励老人陈述友情的故事 赞扬老人的交际 如果老人的子孝女贤 儿孙满堂 鼓励老人介绍家人的好 称赞老人的福气 如果老人的老伴好 鼓励老人回忆恩爱的甜蜜故事 小结风雨人生 如果老人一生坎坷 辛酸命苦 则同情老人 体贴温馨老人 33 怎样进行老年人的死亡教育 我们要善于发现老人生活中的闪光之点 称赞老人的善心善为 点明老人已品尝了种种人生的滋味 告诉老人能在死亡来临之际 向亲朋好友告别 向人事间的烦恼告别 毫无恐惧 心安理得 34 第三节老年人的临终护理 一 临终护理的概念 是对已失去治愈希望的患者在生命即将结束时实施的一种积极的综合护理 目的 1 尽最大努力减轻患者痛苦 情绪相对稳定 2 缓和面对死亡的恐惧与不安 维护患者尊严 达到优死的目的 35 二 临终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对每个人来说 死亡的过程是不一样的 因此 护理也应因人而异 由于长期疾病的折磨 对生命的依恋 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对亲人的牵挂等 使得每个人的心理状态和反应复杂多变 加上个体的人生经历 受教育水平 信仰等因素而表现不一 36 临终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美国的罗斯博士 1 否认期 denial 2 愤怒期 anger 3 协议期 bargaining 4 忧郁期 depression 5 接受期 acceptance 37 1 否认期心理变化 不承认自己生患绝症 企图逃避现实 多表现为震惊 焦虑 心神不安等 38 2 愤怒期心理变化 怨天尤人 常常迁怒于家属或者照顾者 责怪命运不公 多表现为痛苦 愤怒 怨恨等 39 3 协议期心理变化 承认已患绝症的现实 乞求治疗 延长生命 40 4 抑郁期心理变化 已认识到治疗无望 面对死亡的来临 身心非常痛苦 表现为绝望 悲伤 消沉 甚至可发生自杀 41 5 接受期心理变化 接受事实 面对死亡 表现为稳定 平静 少言寡语 42 临终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个性的心理特征心理障碍加重表现为暴怒 孤僻 抑郁 依赖性增强 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差 思虑后事 留恋配偶 子女儿孙遗体处理 财产分配 配偶的生活 子女儿孙的工作 学业 43 临终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提供舒适的临终环境触摸耐心倾听和诚恳交谈允许家属陪护老年人 参与临终护理帮助老年人保持社会联系适时有度的宣传优死的意义重视与弥留之际老年人的心灵沟通 44 临终老年人的生理变化和护理 老年患者临终的情况各不相同 有的是突然死亡 有的是渐渐衰竭以致死亡 后者可能有较长时间在生和死的边缘挣扎 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出现的症状 及时给予处理 从而使患者无痛苦地度过人生最后时刻 45 临终前常见的症状与护理1 疼痛护理 疼痛是老人备受折磨的最严重的症状 尤其是晚期癌症的患者 1 观察疼痛部位 持续时间和疼痛性质 2 评估疼痛程度 3 药物止痛 4 非药物止痛 5 如果疼痛难以控制 没有食欲 不要勉强老人进食 以免增加老人的负担与痛苦 46 2 呼吸困难护理 呼吸困难是临终前老年人最常见和痛苦的症状 表现为呼吸由快到慢 由深变浅 最后出现潮式呼吸和点头呼吸等 1 打开窗户通风 2 调整患者体位保持气道通畅 3 张口呼吸者的护理 4 保持口唇湿润 唇膏 47 3 谵妄护理 患者的躁动不安需要严密观察 找出可治疗原因 如疼痛 脑缺氧 气喘 膀胱充盈 或直肠胀满等 给予对症处理 1 保持病房安静 舒适 2 遵医嘱用药 3 耐心为老人提供治疗和护理 4 缓解老人的恐惧和疑心 48 4 严重出血护理 严重的出血一次出血量在800ML以上 会出现休克现象 需要迅速予以控制 1 头偏向一侧 2 用深色毛巾擦拭血迹 3 遵医嘱使用止血药和镇静剂 4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49 5 恶心 呕吐护理 临终前老年人恶心呕吐时常伴随一些自主症状 如 心慌 呼吸急促 流延 出冷汗等 1 遵医嘱使用止吐药 2 头偏向一侧防误吸 3 保持病室安静无异味 4 远离诱发恶心呕吐的食物 5 保持口腔 面部 衣物清洁无异味 6 有家属或护士陪伴安慰 50 6 临终候鸣护理 临终候鸣是一种即将死亡的现象 通常出现在生命的最后48小时 表现为呼吸粗响 分泌物多 是由于分泌物不易排出引起的 1 变换体位 抬高床头30度 头偏向一侧 2 药物治疗 3 吸痰 51 对丧偶老年人哀伤辅导 丧偶是生活中最震撼心灵的事件 对老年人来说更是沉重的打击 一旦遭遇老伴亡故 常会悲痛欲绝 不知所措 继而会引发包括抑郁症在内的各种精神疾患 加重原有的躯体疾病 甚至导致死亡 有资料报道 在近期内失去配偶的老年人因心理失衡而导致死亡的人数是一般老年人死亡的7倍 52 丧偶老年人的心理反应 麻木内疚怀念恢复 53 丧偶老人心理反应 麻木麻木不仁 呆若木鸡 情感休克的表现 麻木不仁可以看做是对噩耗的排斥 也是对自己无力驾驭的强烈情感的制服 持续几个小时至一个星期 54 内疚在接受了老伴亡故的消息后 很多老年人会出现内疚 自责的现象 总觉得对不起逝者 甚至认为对方的死自己要负主要责任 内疚在所有居丧者中或多或少都存在 只要不太强烈 这一阶段最终会度过的 55 怀念沮丧的老年人在强烈的悲哀之情稍稍平息后 又会产生对死者深深怀念 在他们的头脑中会反复出现老伴的身影 时而感到失去他 她 之后 自己是多么的孤独 持续几个星期甚至几年 56 恢复当居丧的老年人逐渐认识到 人的生 老 病 死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 对老伴最好的寄托和思念是保重身体 更好地生活下去 理智战胜了感情身心也就能逐渐恢复常态 57 对丧偶老年人的关怀 安慰与支持诱导发泄转移注意力建立新的生活方式关于丧偶老年人再婚 58 为临终老年人家属提供心理支持 给予心理支持鼓励战胜危机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59 对丧亲者的心理护理 陪伴与聆听协助表达内心的悲痛情绪健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