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地震灾害应急预案_第1页
8地震灾害应急预案_第2页
8地震灾害应急预案_第3页
8地震灾害应急预案_第4页
8地震灾害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盐边县金隆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金隆煤矿地震灾害应急预案生产技术科二一五年三月前言建立事故应急救援体系,采取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保护职工生命和企业财产的安全,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为了提高对各类突发事故和险情的应急救援处理能力,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减少事故对职工、企业财产造成的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等法律、法规、相关制度的有关规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AQ/T9002-xx)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我矿编制了地震灾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希望全公司各单位和全体员工,认真学习和掌握本应急救援预案,结合本部门和本岗位的管理职责和工作实际,落实各类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有序地做到各司其职,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地震灾害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 1、为了规范煤矿井下安全生产重大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2、通过编制合理实用、可操作性强的应急救援预案来有效地指导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带来的损失。 3、广泛宣传教育工作人员、相关辅助人员熟悉有关避灾路线和抢险避灾方法,加强安全监督,提高自保互保能力。 4、为各级管理人员制定工作目标,明确安全职责,做到超前预防,达到防患于未然。 5、为领导决策提供切实可靠、可行、可用的应急救援、事故处理方案和依据,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降低损失。 1.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2、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以及国务院第七十九次常务会议精神。 3、煤矿安全规程、矿山救护规程。 4、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救援预案、我公司其他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 1.3适应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金隆煤矿处臵地震灾害事件(含有感地震事件)的应急行动。 1.4应急救援体系应急救援体系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臵方案组成。 1.5应急工作原则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2危险源分析2.1矿井概况金隆煤矿位于攀枝花市北东方向,地处四川省盐边县红果彝族乡三滩村一社,位于攀枝花市盐边县红坭矿区三滩井田内,位于盐边县新县城307方向。 地理坐标为东经其地理坐标:东经10144491014558,北纬264619264709;中心点坐标为东经1014524,北纬264644。 矿井有约8.5km简易矿山公路与二滩水电站二级公路相连,距成昆铁路线桐子林火车站30km、盐边县新县城55km、攀枝花市70km行程,交通较为便利。 矿区内地形陡峻,最高点在矿井范围西南部尼姑垭山顶,海拔标高约2309米、最低点在矿井范围东北部海拔标高约1710米,海拔高差约599米,属中高山切割地貌。 矿区属亚热带山地湿温型大陆性气候,春长冬短,四季不太分明,昼夜温差大。 年最高气温40.6?,最低气温零下7?;年最大降雨量1775.7mm,最小降雨量862.2mm,年平均降雨量1197.6mm。 每年15月为风季。 矿井范围内无大的水体,仅在矿井西部有一条三滩沟由南向北经过,其余多为季节性溪沟。 区内人烟稀少,以汉族居民为主,矿业较发达,以林地为主,旱地较少,无稻田,经济作物以玉米、小麦、红薯为主。 根据98版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该区域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10g。 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攀枝花地区地层属扬子区,会理楚雄分区,渡口(攀枝花)小区。 红坭矿区出露的地层有三叠系下统丙南组、中统八村组、上统大荞地组、大箐组、侏罗系下统益门组及第四系。 红坭矿区位于级构造单元扬子陆块,跨康滇前陆逆冲带和盐源丽江前陆逆冲带两个级构造单元,在康滇前陆逆冲带内级构造单元中位于康滇基底断隆带南部。 将红坭矿区及周围地质构造划分为六个构造带,即东西向构造带、南北向构造带、北东向构造带、北西向构造带、辣子乡弧形构造带、林蛇旋扭构造带。 红坭矿区表现为北西向构造为主(北西向构造实为林蛇旋扭构造的尾部),其次为南北向构造,第三是北东向构造,而辣子乡弧形构造距矿区甚远,对矿区无影响,东西向构造在矿区则表现微弱。 根据以往地质工作资料表明,红坭矿区构造总体属复杂类型,矿区内东部和北部属简单类型,而西部及南部为复杂类型;红坭矿区主要为北西向构造,其次为南北向构造,剩余为是北东向构造。 红坭矿区总体构造为一向北西扬起、向南东倾伏的复式向斜构造岔河白沙坡向斜(即林蛇旋扭构造带力马向斜的南东延伸部分),红坭矿区内共有褶曲229条(其中向斜16条,背斜113条),断层130余条。 (1)北西向构造北西向构造分布在矿区西部。 褶曲频繁紧密。 断层丛生。 构造线延伸方向为N2060W。 构成此方向构造的地层以大荞地组为主,次有三叠系中下统,二叠系直至前震旦系。 北西向构造的褶曲(向、背斜)180条,断层百条以上。 1、褶曲褶曲多为线状尖稜褶曲,轴向N2060W,一般N40W,主要有岔河白沙坡向斜(S19),马脖子大麦地背斜(B15),黑家湾磨石箐向斜(S7)等29条。 现将岔河白沙坡向斜(S19)简介如下岔河白沙坡向斜(S19)该向斜是区域构造力马向斜的南东延伸部分,也是矿区的主体构造。 向斜的西北端在羊叉路附近延伸出矿区外。 向南至阿拉摩井田白沙坡西侧被F 117、F99断层切断。 在矿区内延伸长11000米。 轴面走向一般N20W,倾向北东,局部倒转,倾角约80度。 轴部最新地层为大箐组,总趋势由北西向南东倾没。 地层倾角西翼一般较缓,多为3050,东翼较陡,5090。 2、断层北西向断层主要分布在矿区西部,走向多为N2060W,一般N40。 其中规模较大的有F 1、F 4、F 3、F 23、F 43、F 53、F 79、F 61、F46等。 (2)南北向构造主要分布在矿区西部旱船至尼姑垭及阿拉摩井田以东。 其中规模较大的褶曲有八条,断层十余条。 1、褶曲主要有宋家三滩背斜(B24)、S28向斜、B26背斜等。 褶曲轴向大致南北,轴面倾向东,倾角8085。 2、断层南北向断层主要分布在矿区东部,大小有十余条,其中规模较大的有F94和F99断层。 (3)北东向构造北东向构造发育在大花地马脖子一带,构造线大致呈北北东南南西方向延伸。 1、褶曲轴向大致为N1530E,呈向北西凸起的弧形展布。 主要有S44向斜和S16向斜等。 2、断层主要分部在矿大花地马脖子一带,构造线的延伸方向我北北东南南西,规模较大的有F 15、F42和F18。 根据98版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该区域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10g。 3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应急组织体系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办公室及应急救援工作组组成。 3.2指挥机构及职责3.2.1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董事长、总经理副总指挥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成员各副总工程师、调度室、党办、办公室、安全科、机电部、生产技术部、通风区、水暖科、煤质运销科、生产车队、财务部、工会、团委、辅运队、企划部、后勤部、综采队、企划部、考核办、土建部、人力支援部、培训中心、大型队、各项目部。 指挥部职责负责组织制定、修订煤矿井下可能发生的各类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负责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评审与发布;负责预案的宣传、教育和培训;负责组织预案的演练,对演练中暴露的问题及时组织修订、补充和完善;负责应急资源的定期检查评估,并组织落实;负责落实事故处理方案和营救遇险人员方案;负责按照预案程序,组织、指挥、协调各应急反应组织进行应急救援行动;负责选定井下救援基地,任命井下基地指挥;负责清点井下被困人员数量和姓名;负责签发下井许可证;负责指导事故善后处理工作;负责配合事故调查;宣布应急恢复、应急结束。 指挥部成员及单位职责董事长、总经理是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制定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 总工程师在总指挥的领导下,负责指挥工作,在总指挥不在时可代替总指挥行使职权。 生产副总经理在处理事故时,协助总指挥工作,负责所分管范围的事故处理工作及人员调配等。 机电副总经理处理事故时,协助总指挥工作,负责所分管范围的事故处理工作及事故区域所需的停送电指挥工作。 矿山救护队队长带领矿山救护队,完成对灾区遇难人员的救援和事故处理。 安全副总经理根据批准的灾防计划和事故处理计划,负责对救护工作和入井人员的控制,实行有效的安全监督。 通风副总工程师按照指挥部命令,负责改变矿井通风系统,掌握主要通风机的工作状况,组织完成必要的通风工程,并执行有关的其它措施。 公司值班领导、调度主任和调度员负责立即将人数情况报告救护队和公司领导,及时传达指挥部的命令,召集综采队等部门人员到调度室待命。 公司和各项目部灯房负责人根据灯牌号查清井下人数及其姓名,并迅速报告公司调度室。 其它人员未经指挥部许可不准入井,停止发放矿灯。 物供部和地面生产车队及时准备好必要的抢险器材和车辆,并根据指挥部的命令,迅速发放。 机电部根据指挥部的命令,负责改变矿井主要通风机工作制度,并掌握矿井的停电工作,完成其它有关的任务。 各项目部负责救护器材及时运送到事故地点,满足救灾需要。 生产技术部负责准备好必需的图纸和资料,并根据指挥部的命令完成救灾的技术准备工作。 急救站负责组织对遇难受伤人员的急救和治疗,组织药物供应。 党办、后勤部、工会、企划、水暖科保证遇难人员妥善安臵,保证救灾人员生活供给。 通风区负责矿井各种气体、温度、风速、风量的检查,组织各项目部完成对通风设施破坏后的完善,抢救遇难人员的工作。 各项目部负责井下各种管路的联接,保证畅通无阻,安全科对各地点实行监督和把关,保证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3.2.2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调度室主任调度室主任成员调度室副主任、调度员报警电话 7865051、 7865052、 7865053、铱星 881622456925、海事870772502139办公室职责在接到报警信号时,保证迅速、准确地向报警人员询问事故现场的重要信息。 事故发生后负责通知指挥部成员和各专业行动组成员。 及时传达指挥部的命令。 掌握现场救援情况,并向指挥部报告。 做好详实记录。 3.2.3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应急救援行动组抢险救灾行动组组长生产副总经理成员单位事故涉及单位、安全科、调度室、机电部、通风区、生产技术部、物供部、保卫部、办公室等部门职责经常组织本部人员搞好岗位练兵和事故应急救援的演练工作,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发生灾变事故时,根据事故性质的不同,进行具体的抢险救灾。 坚持24小时昼夜值班制度,坚守工作岗位,提高警惕,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 医疗急救行动组组长安全副总经理成员单位安全科、急救站、保卫部、后勤部职责备足抢险救灾过程中所需的各类药品、医疗器械。 建立与上级及外部医疗机构的联系与协调。 指定医疗指挥官,建立现场急救和医疗服务的统一指挥、协调系统。 建立现场急救站,设臵明显标志,保证现场急救站的安全以及空间、水、电等基本条件保障。 建立对受伤人员进行分类急救、运送和转院的标准操作程序,建立受伤人员治疗跟踪卡,保证受伤人员都能得到及时的救治。 保障现场急救和医疗人员的人身安全。 治安保卫行动组组长保卫部部长成员单位保卫部职责根据事故现场情况,设臵警戒区,实施交通管制,对危害区外围的交通路口实施定向、定时封锁,严格控制进出事故现场的人员及车辆,避免出现意外的人员伤亡或引起现场的混乱;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疏散、撤离或者采取措施保护危险区域内的其他人员;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保卫,预防和制止各种破坏活动,看管好火药库,维护社会治安,严防不法分子乘机破坏;必要时承担抢险救灾工作;搞好灾变期间,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水源、煤气管道的监控和管理工作。 物资供应行动组组长物供部部长成员单位财务部、机电部、物供部、办公室、后勤部、项目部职责根据不同灾变分类备好相应的救灾物资;按规定及时为抢险救灾人员配齐救援装备,提高救援队伍的技术装备水平;组织人员和车辆,运送救灾物资,保证救援物资快速、及时供应到位。 后勤生活服务组组长后勤部部长成员单位后勤部、项目部职责负责维护正常的生活秩序;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活;做好抢险救灾的后勤保障工作;负责安排增援人员的饮食和休息。 宣传教育行动组组长党委工作部部长成员单位安监站、党委工作部、办公室职责负责及时收集、掌握准确完整的事故信息;向新闻媒体、应急人员及其它相关机构和组织发布事故的有关信息;负责谣言控制,澄清不实传言;做好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稳定灾民情绪,坚定信念,鼓舞士气;发动群众,战胜困难。 善后处理行动组组长人力资源部部长成员单位安全科、后勤部、人力资源部、项目部职责组织对伤亡人员的处臵和身份确认;督促、指导事故单位及时通知伤亡人员家属;落实用于接待伤亡人员家属的车辆和住宿,做好相应的接待和安抚解释工作,并及时向指挥中心报告善后处理的动态。 资料组组长总工程师成员单位生产技术部、通风区、安全科、机电部、调度室、办公室职责收集现场有关资料、记录事故处理情况;了解掌握事故的发展动向、综合分析各种数据,为事故的正确处理提供技术依据。 4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监控4.1.1信息监测与报告保持与属地地震台网联系,对地震信息进行监测、处理、传递和存贮,并将灾情、震情信息及时上报,对各类地震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和震情跟踪,加强与上级部门进行联系,及时传达上级地震趋势预测意见。 4.1.2信息收集与分析负责地震监测的单位,要广泛收集与突发地质灾害预防预警有关的数据资料和相关信息,进行地震灾害中、短期趋势预测,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等资料数据库,实现各部门间的共享。 4.1.3地震灾害监测预防重点公司所属的矿井井下、地面建筑和员工居住密集区域。 4.1.4地震灾害预防措施与地震部门加强震情通报联系,随时掌握震情变化;根据震情发展趋势和建筑物抗震能力以及周围工程设施情况,提出应急要求和防御措施,必要时,建议组织避震疏散;督导有关部门对生命线工程和次生灾害源采取紧急防护施;督促检查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发现地震谣言或误传事件及时平息,保持社会安定。 按照建筑法规定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 督促设计、施工单位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对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计、施工。 加强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和市政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和施工管理,对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督促或组织抗震加固。 做好区内重要防洪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并进行抗震检查、加固,制定地震应急预案,落实防范措施。 做好变供电所、调度中心等重要电力设施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并组织对电力设施进行抗震检查、加固,制定地震应急预案,落实防范措施。 加强对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在地震时的自救互救能力。 做好各类建筑设施和住宅的抗震安全检查和加固。 根据震情发展和建筑物抗震能力以及周围工程设施情况,在人口和建筑物相对集中地段,就近划定避震疏散场地。 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加强社会治安工作。 4.2预警行动4.2.1地震灾害险情巡查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加强对地震灾害重点地区的监测和防范,发现险情时,要及时向指挥部报告。 及时划定灾害危险区,设臵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 根据险情变化及时提出应急对策,组织险区人员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情况危急时,强制组织避灾疏散。 4.2.2地震预报预警制度公司根据上级发布的震情中期预报意见,部署防震减灾工作,做好防震应急准备;加强震情跟踪工作,对上级提出的短期地震预测意见,要及时报告公司决策发布短期地震预报,并要求各部门做好防震应急准备。 强化防御措施。 4.2.3灾害分级破坏性地震,按其造成破坏程度可分为一般破坏性地震、中等破坏性地震、严重破坏性地震和特大严重破坏性地震。 (1)煤矿发生56级(含6级)的地震或造成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1千万元(含1千万元)及以下的地震为一般破坏性地震。 (2)煤矿发生66.5级(含6.5级)地震或造成人员伤亡50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1千万元到5千万元(含5千万元)及以下的地震为中等破坏性地震。 (3)煤矿发生6.57级(含7级)的地震或造成人员伤亡100人以内,直接经济损失5千万元到1亿元(包括1亿元)以下地震为严重破坏性地震。 (4)煤矿发生7级以上的地震或造成人员伤亡100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地震为特大严重破坏性地震。 4.2.4预警级别按照可能发生地震事件的严重性和紧迫程度,地震预警发布级别分为三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表示。 地震临震预警为级预警(红色)对未来10日内可能发生M5.0级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作出预报。 地震短期预警为级预警(橙色)对未来3个月内可能发生M5.0级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作出预报。 地震中期预警为级预警(黄色)对未来1年或稍长时间内可能发生M5.0级地震的区域作出预报。 4.2.5预警发布对市地震局提出的本区内的地震短期预测意见,要及时报公司决策发布;在已经发布地震短期预报的地区,如果发现明显临震异常,及时向市政府及上级地震部门报告。 4.3信息报告与处臵报警、接警、记录和通知程序公司调度室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并有专人负责应急救援接警工作,具体联络方式如下调度室程控电话0352- 7865051、 7865052、7865053报警程序井下发生重大灾害事故后,在事故地点及附近的人员应利用电话或派出人员等方法,迅速将事故的性质、发生地点、原因和危害程度向公司调度室汇报。 井下其他区域的人员,在发现异常现象后,也应及时向公司调度室汇报。 调度室及汇报人要根据事故的性质和蔓延趋势,以最迅速有效的方式,向可能受事故波及区域的人员发出警报通知。 在抢救事故期间,井下救灾负责人应随时向公司调度室汇报灾区状况和救灾工作进展情况(如现有抢救力量、人员的情绪及身体状况、救灾的现有条件、事故发展趋势及后果、所采取的措施及所取得的效果等),也可对下一步抢救工作的开展提出建议和措施,取得矿井抢险组织部门指示和支持。 接警、记录程序接警人员在接到报警后,必须迅速、准确地向报警人员了解事故的性质和规模等初始信息,并记录在案。 具体了解、记录内容见下表事故汇报人姓名汇报时间事故性质事故发生时间事故发生地点人员伤亡情况事故地点通风情况事故可能波及的区域是否伴生其它灾害事故区域有何异常现象备注通知上报程序接警人员在接到报警后,首先要迅速向当日值班领导汇报,然后迅速按照要求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向有关部门和单位发出事故通知,以采取相应的行动。 接到灾害通知后,指挥部成员要立即赶赴指挥部集中,由总指挥统一安排工作,分组行动积极救援,不准擅离职守。 在矿井积极组织事故救援的同时,要将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受灾情况及时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及通风科、安全科等部门进行汇报。 由公司抢险指挥部指派专人通过会议、媒体及时将事故情况传达到每个员工、家属,以稳定员工、家属情绪,确保事故抢险及时、顺利进行。 5应急响应5.1响应分级5.1.1为有效处臵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依据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影响力大小、人员及财产损失等情况,由高到低划分为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级)、一般(级)四个级别。 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级)是指突然发生,事态非常复杂,对企业公共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经济秩序带来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人员伤亡、特别重大财产损失或重大生态环境破坏,需要公司统一组织协调,调度各方面资源和力量进行应急处臵的紧急事件。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级)指突然发生,事态复杂,对一定区域内的公共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或严重生态环境破坏,需要调度多个部门进行联合处臵的紧急事件。 较大突发公共事件(级);指突然发生,事态较为复杂,对一定区域内的公共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一定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较大人员伤亡、较大财产损失或生态环境破坏,需要调度多个部门的力量和资源就能够处臵的事件。 一般突发公共事件(级)指突然发生,事态比较简单,仅对较小范围内的公共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只需要本企业的力量和资源就能够处臵的事件。 5.1.2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级)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级)由应急救援指挥部报请公司,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报请上一级应急部门,并立即组织专家到现场进行复核确认,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较大突发公共事件(级)和一般突发公共事件(级)由应急救援指挥部报请公司,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公司和矿应急救援指挥部领导及相关救援组成员立即赶赴现场,制定方案,按事故应急预案的程序立即投入抢险救灾。 5.2响应程序5.2.1重大灾害事故应急响应基本流程图5.2.2应急救援行动启动程序指挥部一旦接到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的报警后,应根据事故级别,立即按程序启动应急救援系统,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调动各方人力和物力,对所发生的事故进行控制和紧急救援。 (1)调度指挥邻近队组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紧急控制,避免事态扩大或波及范围扩大。 (2)通知医疗行动组,一是赶赴现场抢救;二是在医院内部按医疗系统应急救援预案做好对伤员的抢救准备工作。 (3)通知物资供应行动组,提供一切抢险、救护所需的材料设备。 组织及时撤离灾区或进行应急避灾重大灾害事故现场人员现场进行应急自救、互救了解事故情况,及时发出警报接到灾情报告,做好记录,并向有关领导发出通知启动矿井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指挥部展开现场应急救援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及其他相关部门报告灾情向本公司内部职工通告事故情况展开现场应急医疗救护工作展开救灾现场警戒保卫工作通过媒体定期通报事故救援进展情况公司调度室抢险救援组医疗急救组治安保卫组其他应急保障资源其他力量井下受灾遇险人员展开避灾自救逃生工作需要外部支援时的请求与联系相关外部资源 (4)如果控制事态有困难,应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及邻近单位请求增援5.2.3现场救援指挥与控制程序救灾指挥程序 (1)立即召集救灾指挥部所有成员,首先听取当班值班矿领导的灾情汇报以及已经下达的命令情况汇报。 继续组织撤人、停电、保证主要通风机,提升及压风机的正常运转(派专人去风机房、绞车房、压风机房组织与督促工作)。 (2)通知事故单位准确统计出发生事故时已下井的人数及姓名,以便分析灾区人员数量及分布,通知各救灾行动组准备救灾材料,医院准备急救伤员。 (3)指定一名副职领导签发下井许可证,并通知井口,没有下井许可证不准发放矿灯、自救器。 (4)选定井下救援基地,指定具有救护知识的领导担任井下救护基地指挥。 同时明确基地指挥只起“上传下达”作用,不得自行发号命令,以免形成多头指挥。 落实井下救护基地所需的通讯设备、救灾器材等,选定安全岗哨位臵及其人员,明确其任务。 (5)命令救护队进入灾区引导人员撤退;将伤员救到井下救护基地或其他安全地点进行现场急救后,送到地面,得知受伤人员困在灾区时,一方面设法与受阻人员联系、稳定其情绪,一方面立即报告抢救指挥部采取措施组织特别抢救。 (6)救灾指挥部根据井下灾情报告,责成协助成员,将抢险人员组成二线、三线力量。 当抢险人员不足时应及时报告上级机关和兄弟单位请求支援。 及时满足井下需要,千方百计完成撤人抢险任务。 (7)井下撤出人员和抢救人员完成后,应投入二线或三线力量,命令救护队进行侦察工作,掌握灾情性质、影响范围、灾区通风与瓦斯等灾情,同时撤出一线部分人员。 救护队长应具体负责指挥救护队按救护规程的要求完成侦察任务,提出测定数据、灾区示意图及灾区处理建议,供指挥部制定救灾方案。 侦察结束后,应安排救护队在安全地点监视灾情变化,具体位臵应由井下救护基地负责人提出建议,报总指挥部确定。 (8)指挥部组织所有成员听取侦察情况汇报后,结合灾情实际,尽快提出事故处理方案,并将成员明确分工,限定时间完成救灾准备工作,并派员检查核实。 (9)根据灾区现场情况不断协调平衡力量,确保方案顺利进行。 当遇灾情变化时,应及时修改救灾方案,调整救灾力量。 事故处理结束稳定一定时间后,应抓紧恢复事故破坏的各个系统,使之正常,特别是通风系统。 当各系统恢复正常后,即可恢复正常生产秩序,抢险指挥部结束工作。 重大灾害事故处理步骤 (1)重大事故发生,必须立即撤出灾区所有人员和停止供电(掘进巷道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不能停局部通风机); (2)按预案中规定的顺序通知有关人员; (3)立即召请矿山救护队; (4)成立现场抢救指挥部,派救护队进入灾区救人、侦察灾情; (5)指挥部根据灾情制定方案; (6)救护队进行救灾工作,直至灾情消除,恢复正常生产。 井下应急避灾的基本原则 (1)及时汇报井下发生灾害事故后,在事故地点及附近的人员要迅速向事故可能波及的区域发出警报,以争取地面救护人员尽快到达,使其它区域工作人员尽快撤离。 (2)积极开展自救和互救灾害事故发生时,灾区内以及受波及区域的人员应沉着冷静,根据灾情和现有条件以及实情发展,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利用现场的设备材料在保证自身安全条件下全力抢险,及时进行现场救灾工作,将事故消灭在初起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现场人员行动要保持统一指挥,严禁各行其是、盲目蛮干或惊慌失措,贻误消除灾害的有利时机。 当灾害严重、条件困难或短时难以消除灾害时,应尽最大努力将事故控制在最小限度、防止灾情扩大。 救灾要切实注意自身安全,如果灾区条件恶化、危及现场人员安全,有中毒、窒息、爆炸、二次突水等现象,应及时撤离,防止事故扩大。 (3)安全撤离当灾害发展迅猛,现场不具备事故抢救的条件,无法进行现场抢救,或灾区条件急剧恶化,可能危及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接到命令要求撤离时,现场人员应想方设法有组织的迅速安全地撤离灾区。 撤离灾区时应遵守下列行动准则沉着冷静。 撤离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镇定的情绪,做到临危不乱;同时大家要树立能安全撤出灾区的信心,并在各个方面、各环节上做好充分的准备,谨慎稳妥地行动。 认真组织。 在场的干部和经验丰富的老工人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组织带领其他同志统一行动。 现场所有人员要听从指挥,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各行其是、单独蛮干。 团结互助。 所有遇险人员都应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和先人后己的风范,同心协力地到达安全地点。 加强安全防护。 撤退前,所有遇险人员都要正确使用好必备的防护用品和器具,行动途中不可惊慌乱跑。 遇有积水区、冒顶区等危险地段时,应先探明情况,谨慎通过。 选择正确的撤退避灾路线。 撤退前,要根据井下应急救援预案要求和灾变后的具体情况,确定撤退的路线。 应尽量选择安全条件最好、距离最短的行动避灾路线。 切忌图省事或怀着侥幸心理冒险行动,也不能犹豫不决而贻误时机。 (4)妥善避灾当安全通道堵塞、有毒有害气体含量高、能见度低等原因,井下人员在短时间内无法安全撤离灾区且灾害严重危及人员身命安全时,遇险人员应在灾区内妥善进行自救和互救,寻找避难场所,努力维持和改善自身生存条件,等待救护人员的援救。 避灾时应遵守以下行动准则选择适宜的避难地点;保持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和信念;加强安全防护;改善避难地点的生存条件;积极同救护人员取得联系;积极配合救护人员的抢救工作。 (5)及时救援发生事故时,调度指挥部应在接到报告后,及时迅速调动救援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抢救工作。 救援人员赶赴事故现场后,首先要尽最大努力抢救受伤人员的人生安全。 要采取最有效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对可能受到事故波及的范围采取最有效的保障。 在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下,对事故进行处理。 现场指挥人员必须对现场的状况及处理事故进展情况不断地向指挥部进行报告。 如果事故状态得不到控制,应及时向指挥部提出继续增援的请救。 5.2.4现场医疗救护响应程序现场救护现场救护人员根据现场人员受伤情况,采取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的原则对现场受伤人员进行临时应急救治。 必要时采取紧急现场救护,救护人员必须掌握紧急救护知识。 然后再及时将伤。 医院救治医院要将出井伤员分类组织救治,必要时将伤重人员送到三医院或其它上级医院救治。 5.2.5现场警戒保卫程序为保障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 警戒保卫组要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在井下受灾区、及井口工业广场各路口设臵警戒区,实施交通管制,对危害区外围的交通路口实施定向、定时封锁,严格控制进出事故现场的人员及车辆,避免出现意外的人员伤亡或引起现场的混乱。 在警戒保卫的同时,要尽量抽调力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疏散、撤离或者采取措施保护危险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必要时承担抢险救灾工作。 5.2.6扩大应急需要外部支援的请求及联系程序如果事故难以控制,灾情重大,有扩大的趋势,我矿救护队不能独立完成时,要立即向公司和临近其他单位求救,确保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公司矿山救护队,联系电 XXXX矿山救护中队,联系电话5.2.7媒体信息沟通及公众信息告知程序对需要发布的信息进行审核和批准,保证发布信息的统一性,避免出现矛盾信息;指定新闻发布人,适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准确发布事故信息,澄清事故传言;为公众了解事故信息、防护措施以及查找亲人下落等有关咨询提供服务安排;接待、安抚死者及受伤人员的家属。 5.3应急结束当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煤矿质量标准及相关要求,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并上报应急指挥部同意后,宣布现场应急结束。 事故处理结束后,应急救援指挥部指定有关部门和人员收集事故调查报告,并进行全面分析。 对事故发生、抢救处理过程、重要的经验教训以及今后应采取的预防措施等,形成文件后上报并存档。 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的情况以及救援的情况进行详细总结,将事故情况上报公司相关部门,并向事故调查小组移交相关资料和具体事项。 最后做出工作总结。 6信息发布事故信息由事故现场指挥部及时准确向新闻媒体通报事故信息。 7后期处臵后期处臵的具体事项包括污染物的处理,事故后果影响消除,生产秩序恢复,善后赔偿,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和应急救援预案的修订等内容。 生产秩序恢复详细检查事故地点有无隐患,并确认通风系统良好。 检查井下巷道硐室和采掘工作面的有害气体含量,若超过规定,要按排放瓦斯的安全措施处理。 修复因事故而破坏的通风系统,并对巷道进行必要的支护。 检查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不能出现失爆,经瓦斯检查符合规定,可按顺序送电。 修复因事故而破坏的运输轨道、架线、排水设施以及巷道。 善后处理善后处理按照国家和四川省有关规定对工伤职工要进行积极地治疗,妥善安排好职工生活,对死亡职工要发给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 事故调查事故调查要科学地总结事故发生的内、外原因,找出事故发生的机理,研究事故发生的规律,总结事故发生的教训,制定预防重复发生事故的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事故处理事故处理要坚持“四不放过”原则。 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职工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教训总结要以确定的事故发生原因和事故性质为依据,从上到下把住每一个环节,层层总结事故教训。 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预案修订根据事故及抢险救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急救援指挥部对应急救援能力进行客观评估和分析,并对预案有针对性地进行必要的修订,确保预案的可操作行、针对性。 8保障措施8.1通信与信息保障依托公司建立的通讯及公用通信网,建立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应急通信系统,确保通信通畅。 随时检查通信设施的完好性,确保紧急情况下的通信畅通。 8.2应急队伍保障公司设有矿山矿救队。 8.3应急物质装备保障要按照科学规划、统一部署的原则,建立平时分开管理,用时统一调度的应急物资储备保障体系,做好物资储备工作。 各物质保障部门应将物质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臵、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备案在录。 8.4其他保障全员动员保障在事故救援过程中要以各救援小组为主,同时积极鼓励现场所有人员积极参加事故救援,以缩短时间,减少事故损失。 技术储备与保障应急指挥部要在内部召集有关人员研究急救工作,审定预案,对预案进行及时修改,发布。 与其它单位进行交流,寻求更为有效的救援方案,完善自己的应急救援体系。 9培训与演练9.1培训各应急行动组由组长负责,每季度要组织各自行动组人员认真学习国家有关应急救援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本预案中我矿的危险源分析和应急响应,明确自己在应急响应的责任和所担负的工作。 在组织各类培训班时,培训内容要有应急响应方面的内容,把应急响应做为一项必修课。 各单位在每周四的安全学习中,要把应急响应方面的知识,作为重要培训、学习内容,有计划地组织学习。 每季度要对员工应急响应能力作评估。 办公室和党委工作部要加大应急响应方面知识的宣传,利用各类媒体和手段广泛宣传,使每个员工都能了解应急响应的有关知识。 受训人员公司所有从事井下工作的工作人员及本预案中规定的相关应急救援指挥、抢险人员。 培训内容盐边县金隆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金隆煤矿应急救援预案、盐边县金隆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金隆煤矿井下各分项应急救援预案、煤矿安全规程、各工种操作规程、各岗位责任制、法律法规知识、盐边县金隆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金隆煤矿各项管理制度及井下发生重大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避灾知识。 培训方式脱产培训与业余培训相结合培训地点公司及各项目部单位组织与准备业余培训由各单位制定培训计划,并根据培训计划利用周四安全活动及班前和班后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培训要具体全面。 脱产培训由公司安全科制定培训计划,各单位根据培训计划派遣培训人员。 效果评估每项培训任务结束后安全科要对学习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并要组织有关知识的考试,对培训效果做出最后评价。 9.2演练组织机构总指挥总经理副总指挥总工程师、副总经理演练时间确保专项预案每年演练1次。 目标当井下发生重大灾害时,使从事应急救援工作的各相关部门人员熟悉和掌握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知识;使我公司井下所有工作人员熟悉和掌握发生重大灾害事故时的避灾路线和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重点是矿井反风时的避灾路线。 范围公司所有从事井下工作的工作人员及本预案中规定的相关应急救援指挥、抢险人员。 演练地点公司井下及工业广场演练内容井下发生重大灾害事故后的报警程序与报警内容发生重大灾害事故后井下受灾人员的应急自救措施与避灾逃生路线发生重大灾害事故后现场遇险人员自救与互救方法发生重大灾害事故后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组建与职责分工发生重大灾害事故后各应急资源的接警、出警、警戒、抢险演练现场恢复参与演练的相关单位及职责通风区、安全科、生产技术部、各项目部、机电部、物供部等每年由公司演练指挥部确定具体演练时间、目标、范围,由责任部门编写具体的演练方案。 评价人员由演练指挥部确定,提前对评价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由演练指挥部下达演练命令,各应急行动组按照安排,统一行动;由评价人员对演练参与人员详细讲解演练方案和演练行动过程。 上述部门要分别对演练组织、演练过程、演练中发现的问题要详细记录,演练结束后,评价人员要通过访谈演练人员、查看记录编写书面评价报告。 演练指挥部要召开专门会议,通报演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听取演练人员的自我评价,制定补救措施,最后由安全科编写演练总结报告,并跟踪整改项。 10奖惩应急救援指挥部要责成安全、调度等有关部门对各应急小组的工作进行检查考核,根据检查情况奖优罚劣。 11附则11.1名词术语定义地质灾害易发区指具备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是指未来10年左右,存在发生破坏性地震危险或者受破坏性地震影响,可能造成严重地震灾害损失的地区。 地质灾害危险区指已经出现地质灾害迹象,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且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区域或者地段。 次生灾害次生灾害地震造成工程结构、设施和自然环境破坏而引发的灾害。 如火灾、爆炸、瘟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以及水灾、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对居民生产和生活的破坏。 生命线设施指供水、供电、粮油、排水、燃料、热力系统及通信、交通等公用设施。 直接经济损失指地质灾害及次生灾害造成的物质破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