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三中高三第一学期第六次周考语文试题(本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第I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佛教在两汉之际由印度传入的外来文化。传来之初,人们对它了解甚浅。汉末、三国时期,佛经已渐有翻译。迨至东晋时期,则开始了大规模佛经传译的工作。这时,东来传教的高僧日多,本土的出家僧众也激增,其间有不少的饱学大德,因此,佛教在社会上的影响迅速扩大。东晋南北朝以来,随着佛教影响的扩大,随着本土人士对佛教教义的深入了解,佛教这一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就暴露出来了。由于当时中国本土文化以儒、道为代表的格局已经形成,所以佛教与本土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就表现为佛、道与佛、儒之间的矛盾冲突。佛教与道教的矛盾冲突,有因教义上的不同而引起的斗争。道教主张长生久视、肉体成仙,而佛教则宣扬诸行无常、涅槃寂灭,这样两种根本相反的解脱观,自然是会发生冲突的。但佛道两教之间的冲突,更多的却是发生在争夺社会地位上。从南北朝至五代,先后发生过四次较大规模的灭佛运动。其中前两次的灭佛运动,即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和北周武帝建德二年那两次,则又是与道教的争夺统治者的崇信,确立其社会的正统地位直接有关。唐武宗会昌五年的那次灭佛运动,其中也有道教人士参与劝谏。只有五代后周世宗的废佛运动,未见有道教的掺入。佛教与儒家的冲突,最直接的是佛教的出世主义、出家制度明显有违于儒家提倡的伦理纲常等礼教。所以两家斗争的焦点,也就主要集中在佛教的出世出家是否违背了中国传统的孝道和忠道。在这一斗争中,坚持儒家立场者,激烈抨击佛教的出家制度教人剃须发、不娶妻、不敬养父母等,完全违背了孝道;而出世主义的不理民生、不事王事、不敬王者等,又完全违背了忠道。因而极贬佛教为夷教胡俗,必欲消灭之而后快。站在佛教立场者,为求得在中国的生存,则竭力采取调和态度,辩明其不违中国礼俗之根本。当时佛教与儒、道的斗争主要集中在神的存灭、因果报应等问题上。成佛是佛教徒的最高理想,对此问题,当时的中国佛教徒提出了一种“神明成佛”的理论。当时的儒、道学者则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形神相即”、“形质神用”、“形死神灭”等观点。又,佛教讲因果报应,强调自己种下的因,自己承受其果报。而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则盛行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的教训。即祖先积善或积不善,由子孙去承受福或祸,而主要不是本人去承受。在佛教与儒、道发生矛盾冲突的同时,更值得注意的是佛教与儒、道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佛教传入之初,为使中国人理解这一外来宗教的思想,借用了大量的儒、道所用的传统名词、概念来比附译释佛教的一些名词、概念。然而,由于佛教传入初期,人们对其了解不深,这种名词、概念的借用,也就给一般人带来了不少的误解。而这种误解,也就使儒、道的思想渗入了佛教之中。在中国儒、道思想的影响下,原印度佛教的许多特性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至隋唐时期,佛教完成了形式和理论上的自我调整,取得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协调,形成了一批富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佛教终于在中国扎根,开花,结果。佛教的影响也不断地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衣食、语言、思想、文学、艺术、建筑,乃至医学、天文等各个方面。至此,佛教文化已成为整个中国文化中可以与儒、道鼎足而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1下列有关佛教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佛教不是中国本土产生的传统文化,是在两汉之际由印度传入的外来文化。B佛教传来之初,人们并不了解这一外来文化。随着佛经的翻译,人们才开始深入了解佛教教义。C东晋时期,外来传教的高僧、本土的僧众日渐增多,还出现了许多饱学大德,佛教在中国的影响扩大。D佛教与本土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主要是与儒、道教之间的矛盾冲突。2下列有关佛教与儒、道之间矛盾冲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佛教与道教的矛盾冲突,主要是因教义上的不同而引起的斗争,也有争夺统治者的崇信,确立其社会的正统地位的斗争。B坚持儒家立场者,认为佛教完全违背了孝道、忠道。站在佛教立场者,则运用极端手段竭力辩明其并未违背中国的伦理纲常。C在理论方面,佛教与儒、道的矛盾冲突,主要集中在神的存灭、因果报应两个问题上。关于神的存灭,其观点是相对的;关于因果报应,其观点是相同的。D佛教作为外来文化与本土产生的儒、道之间有矛盾冲突,在矛盾冲突中又达到与儒、道的相互吸收和融合。3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借用儒、道所用的名词、概念来比附译释佛教的一些名词、概念,带来了不少的误解。而这种误解,也就使儒、道的思想主动地融合到佛教之中。B佛教文化对中国传统的儒、道思想也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促使它们在形式和理论上自我调整和发展更新,形成中国特色的宗派。C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至隋唐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以儒家为主体、儒释道三家共存、互融互补的局面。D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撇开佛教是无法理解中国文化的多彩丰富,更是无法全面深刻把握中国文化的真正精神的。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1)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洪天锡,字君畴,宝庆二年进士。授广州司法。丁内艰,免丧,调潮州司理。 帅方大琮辟真州判官,留置幕府。改秩知古田县,行乡饮酒礼。邑剧,牒诉猥多,天锡剖决无留难。有倚王邸势杀人者,诛之不少贷。擢诸司粮料院,拜监察御史。累疏言:“天下之患三:宦官也,外戚也,小人也。”劾董宋臣、谢堂、厉文翁,理宗力护文翁,天锡又言:“不斥文翁,必为王府累。”上令吴燧宣谕再三,天锡力争,上又出御札,俾天锡易疏,欲自戒饬之。天锡又言:“自古奸人虽凭怙,其心未尝不畏人主之知,苟知之而止于戒饬,则凭怙愈张,反不若未知之为愈也。”章五上,出关待罪。诏二人已改命,宋臣续处之。 会吴民仲大论等列诉宋臣夺其田,天锡下其事有司,而御前提举所移文谓田属御庄,不当白台,仪鸾司亦牒常平。天锡谓:“御史所以雪冤,常平所以均役,若中贵人得以控之,则内外台可废,犹为国有纪纲乎?”乃申劾宋臣并卢允升而枚数其恶。疏上至六七,最后请还御史印,谓:“明君当为后人除害,不当留患以遗后人。今朝廷轻给舍台谏,轻百司庶府,而北司独重,仓卒之际,臣实惧焉。”言虽不果行,然终宋世阉人不能窃弄主威者,皆天锡之力,而天锡亦自是去朝廷矣。 改广东提点刑狱,五辞。明年,起知潭州,久之,始至官,戢盗贼,尊先贤,逾年大治。直宝谟阁,迁广东转运判官,决疑狱,劾贪吏,治财赋,皆有法。升秘阁修撰、福建转运副使,又辞。度宗即位,以侍御史兼侍读召,累辞,不许。 改福建安抚使力辞不许亭户买盐至破家陨身者天锡首罢之民作佛事以报罢荔枝贡召为刑部尚书诏宪守之臣趣行无虚日不起久之,进显文阁直学士,三降御札趣之,又力辞。逾年,进华文阁直学士,寻致仕。疾革,草遗表以规君相。上震悼,特赠正议大夫,谥文毅。 (节选自宋史洪天锡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改福建安抚使/力辞不许/亭户买盐/至破家陨身者/天锡首罢之/民作佛事以报/罢荔枝贡/召为刑部尚书/诏宪守之臣趣行无虚日/不起/ B改福建安抚使/力辞/不许/亭户买盐至破家陨身者/天锡首罢之/民作佛事以报罢荔枝贡/召为刑部尚书/诏宪守之臣趣行/无虚日/不起/ C改福建安抚使/力辞/不许/亭户买盐至破家陨身者/天锡首罢之/民作佛事以报/罢荔枝贡/召为刑部尚书/诏宪守之臣趣行无虚日/不起/ D改福建安抚使/力辞/不许亭户买盐/至破家陨身者/天锡首罢之/民作佛事/以报罢荔枝贡/召为刑部尚书/诏宪守之臣趣行无虚日/不起/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丁艰,即丁忧,亦称“守孝。“丁内艰”,丧制名,指儿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丁外艰”指儿子遭父丧或承重孙遭祖父丧。 B乡饮酒礼是从周代开始流行的宴饮风俗,目的是向国家推荐贤者;后演化为地方官设宴招待应举之士,故又称“乡饮酒”。 C侍读,官名。唐置集贤院侍讲学士与侍读直学士,讨论文史,整理经籍,备皇帝顾问。宋置翰林侍读学士与侍讲学士,明、清延续此职。 D古代表示官职调动的常用词语有“调”“徙”“改”“转”“行”“出”“迁”“放”等,其中“出”与“放”均有京官外调做地方官之意。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洪天锡居官正直,秉公执法。担任古田县令时,面对诸多诉讼,他剖析决断没有留下疑难积案。而对依靠王府势力杀人者,他依法严惩不贷。 B洪天锡忠心为国,不畏权贵。他多次弹劾董宋臣、厉文翁等宦官贵戚,虽然理宗极力庇护,但他坚持己见,据理抗争,最终使他们受到处罚。 C洪天锡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任潭州知州时,他缉拿盗贼,尊敬先贤,潭州不久大治。迁任广东转运判官后,他弹劾贪官,治理财赋,利于民生。 D洪天锡淡泊名利,屡召不就。理宗和度宗都曾多次征召他为官,他极力推辞,但没有获得允许。晋升为华文阁直学士后,不久他就告老退休了。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天锡力争,上又出御札,俾天锡易疏,欲自戒饬之。(5分) (2)言虽不果行,然终宋世阉人不能窃弄主威者,皆天锡之力,而天锡亦自是去朝廷矣。(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夜坐有感 何梦桂 银汉无声玉漏沉,楼高风露入衣襟。 洞龙睡熟云归岫,枝鹊啼干月满林。 瓮里故书前世梦,匣中孤剑少年心。 征鸿目断阑干角,吹尽参差到夜深。 【注】何梦桂,淳安人,南宋遗民诗人。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筑室湖南小酉源。“云”“龙”:君臣风云际会。参差:排箫,古乐器名。8本诗颔联为人称道,诗人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列举两种并作简要赏析。(6分)9本诗的颈联和尾联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上天要让一个人担负重大使命,一定会让这个人经历种种艰难困苦,最终“_,_”。 (2)李白蜀道难中,“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通过描写周瑜“_”的儒雅装束,从容镇定之间就将曹军打得“_”的风采来表现周瑜的形象。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5分)镶嵌在墙上的黑板 孙道荣这是一片神秘的土地,在大山掩映之中,一个小村庄,兀然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带的地图上根本没有标注,就连为我们带路的向导,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小村庄。小小的村落,散布着几十户人家,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与近乎原始的自然环境相比,更让我们惊讶的,是当地的村民。据说,除了偶尔有县乡的工作人员和村民的亲戚外,这些年,几乎没有什么外人走进过这个村庄。村民们看见我们这些误闯进来的外人,就像看见外星人一样,好奇而激动。我们在村民们好奇的目光中,好奇地绕着村庄边走边看。家家户户的门,都是敞开着的。在其他地方,你已经无法看到这样日不闭户的场景。最后,我们来到了小村唯一的一家代销店,我们想在这里补充点物资。小店里只有最基本的日常生活用品:盐、酱油、一两种廉价烟、坛装的老白干都是村民们需要的东西,而我们需要补充的矿泉水和方便面,竟然都没有。店主解释说,矿泉水,村民根本不需要,方便面?那么贵的东西,小村可没几个人吃得起。我们买了几块当地产的大饼,店主热情地为我们灌满了凉开水,这样,我们后面的行程就不怕了。因为要出山进货,店主算得上这个小村里见过世面的人。我们和店主聊起来。小店门边镶嵌在墙上的一块黑板,引起了我的兴趣。上面用粉笔歪歪扭扭写着一些文字和数字,如大黄,酒,4.6;二贵妈,酱油,2;黑头,盐、烟,13. 45问店主,黑板上写的是什么?店主笑着说,是大家伙赊的账,等有钱的时候,就来结一下。原来是账单。正说着话,一个中年人来买烟,店主递给他一包烟,中年人接过烟,顺手在墙上抠下一小块石灰,将黑板上的一个数字擦了,重新写了个数字,然后,拍拍手,和店主打声招呼,走了。我们惊讶得目瞪口呆,就这么随便擦擦写写啊?店主看出我们的困惑,笑着说,都是乡里乡亲的,谁还会赖我几个钱啊?有人上前用手轻轻擦黑板上的字,一擦就没了,而且,这块黑板是镶嵌在墙上的,即使晚上,也只能“挂”在外面,如果谁晚上偷偷来将名字擦掉了,或者将数字改了,那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啊。店主说,这事,还真发生过。有一次,一个村民来买东西,忽然发现自己名字下面的数字没了,可能是被哪个调皮的孩子擦掉了,村民赶紧找了块石灰,将数字重新写在了黑板上。大家在我这里赊了东西,他们记得可清楚了,我这个黑板,也就是个形式,其实,账本都在大家的心里呢。回城之后,我们将这个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闻者无不激动不已,太难得了!一批批人沿着我们的足迹,走进了深山,去寻访那个神秘淳朴的村庄,而大家最感兴趣的,就是那块镶嵌在墙上的黑板一年之后,我们一帮人,再次踏上了那片神秘的土地。进山的道路,已经拓宽了很多。我们轻松地找到了那个小村。未进小村,就被它热闹的气息感染,一打听才知道,这一年来,小村已经被开发成旅游景点了。我们顺利地找到了那家小店,小店的周围,又开了好几家纪念品和土特产店。让我们聊感欣慰的是,镶嵌在墙上的那块黑板还在,上面的账单也还在。很多游客,在黑板前拍照留念。我悄悄摸了摸黑板上的字,擦不动,原来是白色的油漆写的。店主认出了我们,一边忙着招呼生意,一边告诉我们,小店生意大了,经常有人赖账,所以已经不赊账了,再说,现在村民也都有钱了。我问,那还留着这块黑板干什么?店主呵呵一乐,招牌啊,很多人就是冲着它来的呢,这还得谢谢你们的宣传啊!我无言以对。墙上的黑板,白漆的名字和数字,冷眼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1年9期)(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5分)A.小说开头写掩映在大山之中的小村庄在地图上没有标注,也不为向导所知,是为了突出后来的经济开发给这个封闭的小村庄带来的巨大影响。B.第段写村民们对我们这些外来人十分好奇,而我们也对山村和村民感到好奇,这恰恰表现了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和山里人与城里人之间的隔膜。C.小说第段先借店主之口,概括介绍黑板的用途,然后运用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详细描摹了中年人买烟的情形,点面结合,真实可感。D.一批批人走进深山寻访近乎原始的神秘的小村庄,表现了人们对繁华虚伪的城市生活的厌倦,寄托了“我”对当下城市生活精神匮乏的深切忧虑。(2)小说中的店主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8分)答: (3)“镶嵌在墙上的黑板”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12分)答: 第卷 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下列各句中,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不论是“悼亡说”“恋情说”还是其他说法,也不管论述得如何充分,和诗歌自身给我们的感受比起来,总是令人有 的感觉。 由于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强,解答诗歌鉴赏题时,经常出现 的情况,所以解答时不但要理解诗歌,还必须掌握一定的鉴赏术语。原来一些领导干部喜欢看上级脸色,专拣领导爱听的话说,汇报工作时 ,大话、空话、套话连篇,实情少、水分多;现在有所收敛了。A言不及义 含糊其辞 言不由衷B言不尽意 辞不达意 言不由衷C言不及义 辞不达意 言人人殊D言不尽意 含糊其辞 言人人殊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 除了被证实是持续增长的新生儿小头症的元凶,以及被质疑和格林巴利综合症有关外,寨卡还被认为可能对大脑造成其他危害。B. 所谓的“求职贷”,是培训企业与信贷机构合作,由毕业生以个人的名义,向信贷机构贷款作为“培训费”,毕业生直接打入企业账户。C. 当前,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清廉的、节俭的、艰苦奋斗的,但也有一些党员干部身上还存在不清廉的问题,突出表现就是在公款旅游和超标准接待上。D.近日伦敦高等法院裁决,达芬奇密码的作者丹布朗被指控抄袭另一畅销书著作权的罪名不能成立。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已是傍晚时分,苍茫的暮色,正从天东的大海那边升腾起来。 。 , 。 , 。 。每当江风吹来,秧苗就轻轻摆动着,把一层一层的轻浪,向天边远远地传送开去现在,沟洫纵横的洲渚上,已经垦出了一片一片的稻田但西方的地平线上,那一轮即将隐没的夕阳,还在散发着明亮而柔和的余晖这时,河汊上、田塍里的水面便荡漾起来,晚霞的倒影被搅乱了,于是又平添了几许变幻,几许缤纷这一带,本是孤立于江心的一个沙洲在夕阳的映照下,稻田里的簇簇秧苗,仿佛展开了一片墨绿色的、闪着金光的地毡,显得那样宁静,那样旷远A B C D15.提取四个关键词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信息。(4分)当药物作用于细菌时,细菌会自卫、防御、反击,最后的结果就是对抗菌素产生抵抗力,也就是产生了耐药性。如果我们滥用抗生素,那么有一天,环境中存在的致病菌有可能都是耐药的,人体感染的都是耐药菌。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远远快于我们新药开发的速度,结果是人类将重新面临很多感染性疾病的威胁。比如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很多年前结核杆菌对抗生素很敏感,结核病控制的非常好,但是现在耐药的结核菌多了,治疗起来非常棘手,这不但引起人体死亡率的不断上升,同时也增了治疗成本,造成严重的社会负担。 16.请为下面的漫画拟写题目(不超过8个字),并写出漫画寓意(不超过30个字)。(7分)五、作文:共1题 每题60分 共60分1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必修课”与“选修课”相对,是指必须学习的课程。从小到大,从校内到校外,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一门一门的必修课。有的是按照规定必须学习的,有的是自觉完成的;有的费时不多,有的需终生研习哪些课程该是你的必修?又有过哪些必修课使你受益?你还想修习什么课程?联系你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语文答案:一、1B原文信息为:“传来之初,人们对它了解甚浅”,并非不了解。2D(A原文信息为:“佛教与道教的矛盾冲突,有因教义上的不同而引起的斗争。”“但佛道两教之间的冲突,更多的却是发生在争夺社会地位上。”犯了主次颠倒的错误。B原文信息为:“站在佛教立场者,为求得在中国的生存,则竭力采取调和态度,辩明其不违中国礼俗之根本”,调和态度非极端手段。C原文信息为:“当时佛教与儒道的斗争主要集中在神的存灭、因果报应等问题上”,并非只有这两个问题,原文中关于因果报应的观点也并不是相同的。)3D(A原文信息为:“而这种误解,也就使儒、道的思想渗入了佛教之中。”渗入,并非主动融合;B原文信息为:“佛教完成了形式和理论上的自我调整,取得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协调,形成了一批富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自我调整的是佛教而非儒、道教;C原文信息为:“佛教文化已成为整个中国文化中可以与儒、道鼎足而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原文并未提及“以儒家为主体”,另从历史考证,隋唐时期,儒教文化并未成为主体。) 二、4.C 5.D(行,指代理或兼任官职) 6.B(文中没有明说董宋臣等宦官受到处罚。) 7.(1)译文:洪天锡极力争辩,皇上又传出御笔手诏,让洪天锡改动奏疏,想要亲自告诫(厉文翁)。(“俾”“易疏”“戒饬”各一分,句子大意两分。) (2)译文:洪天锡的言论虽然终究没有被施行,然而直到宋朝终结,宦官都不能玩弄君主的威权,这都是洪天锡努力所致,但洪天锡也从此离开了朝廷。(“果行”“皆天锡之力”“去”各一分,句子大意两分。) 8(1)比喻。“洞龙睡熟”比喻南宋政权早已不存在。“云归岫”比喻作为遗民的诗人远居岩薮,埋名隐姓。“枝鹊啼干”隐喻诗人悼念故国故君的眼泪已经枯竭,也体现了诗人不屈服于元朝的决心。这些比喻都抒发了诗人眷怀故国故君的悲痛之情。(2)寓情于景。把自己对国灭君亡的悲痛之情寄寓在凄清幽静的夜景之中,委婉含蓄,真切感人。(3)化用典故。化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意,表明自己决不屈服于元朝和眷怀故国故君的情怀。(4)写景上远近结合,虚实相生。“洞龙睡熟云归岫”写得虚而远,“枝鹊啼干月满林”写得实而近,突出了夜景的凄清幽静,烘托了诗人隐居的孤寂和亡国的悲痛心情。(5)写景上以动衬静。以枝鹊的啼叫衬托夜的宁静。烘托了诗人隐居的孤寂和亡国的悲痛心情。(指出一种手法并作分析3分,正确答出两种即满分。) 9(1)颈联写故书放置瓮中,闭门读书的生涯已如前世的梦;少年的壮心已藏,如孤剑深锁匣中。表达了故国沦亡,少年壮怀无处施展的无可奈何的孤寂和愤激。 (2)尾联借目断征鸿,抒发宋朝复兴无望的郁闷悲凉;借深夜吹箫,寄托对故国故君的悼念之情。(第一点3分,第二点2分) 【译文】夜深人静,银河横空,报时的玉漏发出低沉的声音。我伫立高楼上,风露润湿了我的衣襟。大宋江山早已沦入敌手,多少遗民像云归深山,隐姓埋名。我的泪水已洒尽,只能以枯干的眼,空对满林月明。闭门读书的生涯变成了前世的梦,少年壮心已藏,如孤剑深锁匣中。倚着栏杆的一角,遥望征鸿逐渐飞尽,只有吹幽怨的排箫来打发这长夜沉沉。10.(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3)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三、11.(1)C(A项,写作目的是引出下文淳朴的民风,同时与成为景点后的小村构成鲜明对比,以突出经济发展对淳朴民风的冲击。B项,“表现了山里人与城里人之间的隔膜”错误。D项,“表现了厌倦”“寄托了忧虑”错误。“一批批人走进深山”是为了衬托淳朴民风之难得,并为下文写这种难得的民风因经济冲击而消失做铺垫。)(2)纯朴热情。为我们这帮路人灌满凉开水,主动解答我们对“黑板”的疑惑,讲述与“黑板”有关的故事。勤劳能干。在偏僻的村庄经营唯一的一家代销店,并将生意做得越来越大。精明务实,善于发现并抓住商机。用“黑板”招揽顾客;先前任由赊账的乡亲在黑板上擦擦写写,后来不再赊账。(3)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小说情节围绕“黑板”展开:路过小村,“我”被黑板上的数字吸引,询问店主;“我”目睹村民用石灰块在黑板上擦擦写写地记账;山外之人听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防骗防拐演练
- 知荣辱课件教学课件
- 食品安全与健康相关
- 退行性脊椎病X线
- 酶促反应原理临床治疗
- DB1304T 488-2024大丽花露地栽培技术规程
- 聪聪课件 教学课件
- 高温烫伤应急预案演练
- 肺全切术后护理查房
- 运动治疗仪器及使用方法
- 农村环境长效保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课件】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新版教材单元分析-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 厂区升级改造项目方案
- 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同步讲义+练习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含解析)
- 牛津译林版英语2024七年级上册全册单元知识清单(默写版)
- 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4年版)学习解读课件
- 2024年军队文职统一考试《专业科目》管理学试卷(网友回忆版)含解析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装配式建筑构件安装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建筑装饰数字化施工赛项)备赛试题库含答
- 2024国机资本控股限公司招聘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