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诸葛亮人物形象_第1页
浅谈诸葛亮人物形象_第2页
浅谈诸葛亮人物形象_第3页
浅谈诸葛亮人物形象_第4页
浅谈诸葛亮人物形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诸葛亮人物形象浅谈诸葛亮人物形象 罗胜罗胜 2011 级汉语言文学 师范 1 班 201101024060 摘要 摘要 三国时期是我国古代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三国演义 正是描写 这一时期历史的长篇历史小说 这部小说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 诸葛亮就是其中之一 诸葛亮深谙韬略 通权知变 可谓当世之奇才 它的高 风亮节的高尚品质受世人赞叹 作者耗费笔墨把他描写成了智慧的化身 忠贞 的代表 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 然而诸葛亮深陷传统文化氛围 中的忠君思想 伦理观念在他心中已经根深蒂固 当时厚重的传统文化氛围也 塑造了一个没有用他的智慧做出明智的选择 是心甘情愿地戴着道德楷模的桂 冠走上传统文化祭坛的一个对最高道德追寻的诸葛亮 他生与 命 数 相 争 忠于刘蜀政权 独撑危局 呕心沥血 直至累死 这恰恰是他悲剧命运的 最大特色 在这个悲剧性冲突之中 忠贞报国 德才兼备的重臣竟不能完成其 为之奋斗的事业 这正是 出师未捷身先死 的沉痛 这也是 英血空劳销笔 筒 运不兴刘亦枉然 的遗恨 诸葛亮是 三国演义 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人 物 他是智慧的化身 忠贞的典型 关键词 关键词 三国演义 诸葛亮德才兼备忠贞报国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诸葛亮为后人树立了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 忠贞 典范 是多谋善断 集文治武功于一体的 智慧 的化身 具有清正廉明的 政治 风范 有着崇高 的人格魅力 他是智慧的化身 忠贞的典型 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其光辉人 物形象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 一 淡泊名利 静以修身淡泊名利 静以修身 诸葛亮是 俭以养德 之典范 诸葛亮一生崇尚节俭 并以此来治国 身 为宰辅 相父 专决朝政十余年 却 蓄财无余 妾无副服 力求死后 不使内有余帛 外有赢财 死时又遗命薄葬 他就是这样清清白白地飘然 而去 简简单单地长眠在青山之中 其俭约实在罕见 终其一生 如其所言 清正廉洁 字字浩然 垂范千古 在诸葛亮大力提倡和以身作则的影响下 蜀 汉形成了以节俭为荣 奢华为耻的社会舆论和社会风气 很多蜀汉官员都做到 了居官清廉 不尚奢华 如董和 躬率以俭 恶衣蔬食 死之日家无儋石 之财 1 费伟 家不积财 儿子皆令布衣素食 出入不从车骑 无异凡人 2 诸葛亮后来位极人臣 在治国理政 戎马倥偬的百忙之中 从没忘掉治家 和对后辈的教育 在齐家上他同样要求他的子孙们养成节俭的习气 从而以成 大器 他不以财产遗子孙 却留下了 与兄谨言子乔书 与兄谨言子瞻书 诫子书 又诫子书 诫外甥书 等一批精神财富 以告诫后辈 其 教育子女的佳作 诫子书 千古流芳 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砺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 遂 成枯落 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 3 这段话谆谆教诲 给后辈留下 了 澹泊致学 俭以养德 养心莫善于寡欲 的修身治性思想 至今仍闪烁 着智慧的光芒 二 神机妙算 智谋无双二 神机妙算 智谋无双 在民间 常听到这样一些俗言口语 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 事 后诸葛亮 可见 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 葛亮的大名联系着 智慧 聪明 诸葛亮因此被誉为 智慧的化身 诸葛亮生于东汉末年的乱世之中的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 据 三国志 卷 三十五 诸葛亮传 记载 亮 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 父珪字君贡 汉 末为太山郡丞 亮早孤 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 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 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 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 往依之 玄卒 亮躬耕陇亩 好为梁父吟 4 十四岁随叔父诸葛玄离开家乡琅邪阳都 辗转来到刘表控制的 荆州 十七岁时诸葛玄病卒 尽管年未弱冠 与刘表 蔡瑁都有亲戚关系 但 他怀有伟大志向 不屈于权贵 带着弟弟诸葛均隐居隆中 一面躬耕陇亩 一 面关注天下大事 研究治国用兵之道 长达十年之久 建安十二年 207 刘 备三顾茅庐 诸葛亮提出著名的 隆中对 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大势 为刘备制 定了取荆州 夺西川 成鼎足 图中原四个阶段性战略目标 诸葛亮可谓是一 位 国际形势的预言家 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 思想豁然开 朗 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 于是三顾茅庐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 帮助他完成兴 复汉室的大业 他受到刘备的 三顾 之恩而弃隐入仕 登上政治舞台开始施 展平生所学 实现自己的宏图远志 更让人佩服的是他放弃了依靠权势 依靠 强者的原则 把命运押在一个屡遭挫折寄人篱下的落魄将军刘备身上 他这种 大胆的选择 也体现了胸怀大志的诸葛亮的卓越远见和胆量 首先在军事上 未出茅庐 三分天下 征南之役 确定了 攻心 战略 北 伐中原 有鉴于魏国的实力 则采取了稳定局势 平定后方 逐步打击敌人的方针 在战术的运用上更是灵活多变 有鬼神莫测之机 从出山到病逝五丈原 一共 27个春秋 中间经历过无数次的艰难险阻 数以百计的战斗 凭着他的忠心和 智慧 在很多情况下 以寡敌众 以少胜多 变劣势为优势 取得了一个又一个 胜利 博望烧屯 初试锋芒 赤壁之战 诸葛亮舌战群儒 智激孙权 智说周瑜 使东吴集团下决心建立孙刘联盟 共同抗曹 又巧调鲁肃 使他 为其所用 避过了周瑜一次又一次的谋害 蜀汉政权建立后 他更是南征北讨 每一次战斗 都使诸葛亮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展示 即使是在失街亭这样的大败之 后 空城计 又使诸葛亮的智慧在这失误之中更显得超乎寻常 此外 他上知 天文 下晓地理 草船借箭 借东风 安居平五路 以及制造 木 牛流马 死前布置的锦囊妙计等等 都表现他的 智 这些虽有艺术夸张 故事的虚构 但也说明了他的确足智多谋 为同时代的兵谋家所望尘莫及 下面我主要说一下其中几个例子 赤壁大战前夕 周瑜欲借十日造十万支 箭杀诸葛亮 而诸葛亮草船借箭完成了任务 之后周瑜又多次设计要害诸葛亮 可都被其一一躲过 在周瑜万事具备 只欠东风时 诸葛亮又在七星坛借来东 风 从而有了火烧赤壁的一段佳话 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为借箭 借 了东风 孙子兵法 里有这样一段著名的话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不知彼 而知己 一胜一负 不知彼 不知己 每战必败 这可谓是古往今来的战争的 总结 诸葛亮了解曹操的为人 借箭时料定曹操不会派兵出来 就故意让士兵 擂鼓呐喊 让曹操放箭 结果向曹军借到了十万支箭 这一切都在诸葛亮的掌 握之中 真是料事如神 诸葛亮的这种有远见的政治才略 超长的聪明才智实 为让世人佩服 关于诸葛亮一文 我相当之敬佩诸葛亮高瞻远瞩的能力 对 事态的发展与谋划 无一不让人叹为观止 精妙之处 不一而足 他在治国上不仅 高瞻远瞩 用兵有道 而且追求务实 勤政为民 刘备在夷陵之战中遭到惨败 后次年托孤于诸葛亮 在羞愤与悔恨中病逝 诸葛亮用他的勇气和智慧承担起 了维系蜀汉国运的历史使命 他坚持 和 抚 方针和 攻心为上 的原则 迅速平定南中地区 处理好了各民族间的关系 屡次北伐 对强大的曹魏保持 了进攻的态势 用他的智慧创制了令人称奇的 木牛流马 和 八阵图 其次表现在政治上 诸葛亮将儒家学说所主张的仁德施之于民 又将法家 之法用于治国治军 他继承了儒家孟子的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暴 民而王 莫之能御也 的民本思想 同时又根据动乱的社会现实辅之以法治 科教严明 赏罚必信 无恶不惩 无善不显 至于吏不容奸 人怀自厉 道 不拾遗 强不侵弱 风化肃然 5 诸葛亮治蜀期间 始终贯彻他的民本思想 重用贤能 开源节流 轻徭薄赋 务农植谷 推广生产技术 因而出现了国用 足 民财阜 人口旺的景象 蜀国的国风 官风 民风在三国中皆属上乘 将 一个国空治理得如此井井有条 岂不令人惊叹 诸葛亮的 智慧 还表现在在为人处世上 诸葛亮有自己独特做人的技巧 显出了一个成熟的智者风度 他把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6 当作人生的座 右铭 一生不为名利的缰绳所捆绑 不为庸俗下流的欲望所纠缠 而是静心养 性 能屈能伸 深谋远虑 高瞻远瞩 在人际关系上 诸葛亮可谓织网好手 他能把上下左右的人际关系处理得左右逢源 这为他以后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 固的基础 三 忠贞不二 死而后已三 忠贞不二 死而后已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7 这是诸葛亮 后出师表 中的一句话 也是诸葛亮 一生表现的概括 当时刘备求贤若渴 三顾茅庐 真心真意的请诸葛亮出来相 助 甚至于泪沾袍袖 衣襟尽湿 诸葛亮深受感动 而且像刘备这样的 仁君 是符合诸葛亮择君标准的 于是诸葛亮决定出山 效犬马之劳 从此开始了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的征程 在以后两人接触中 诸葛亮意识自己没有选错明君 刘备对他言听计从 给予他充分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 以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 对于刘备的 知遇 之恩 是足以让诸葛亮为之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的 诸葛亮报答知遇之恩 的思想动机越发坚决是从刘备白帝城托孤开始的 第八十五回刘备临终对诸葛 亮说 朕今死矣 有心腹之言相告 君才二倍曹丕 必能定邦安国 终定 大事 若嗣子可辅 则辅之 如其不才 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诸葛亮泣曰 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 尽忠贞之节 继之以死乎 自此 诸葛亮担子更重 了 忧虑更大了 为了克服各个方面的困难 改变蜀国不利局面 寻找发展出 路 他日夜思索 兢兢业业 终日操劳 不得休息 除了全面担负全国的军事 政务外 还亲自组织兴修水利 桥梁 道路 驿站等工程 亲自过问养蚕 织 棉 煮盐 冶铁 铸铁生产 亲自设计 监制木牛 流马 亲自检查兵器创 制 他大事小事都抓 躬自投薄书 8 流汗竟日 接着七擒孟获 六出 祁山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正是这种 知遇之恩 的具体表现 即使辅佐的后 主刘禅无能昏庸 而且不时阻止他的事业 但诸葛亮并没有因此而放弃 改变 对刘备 知遇之恩 而是更感忧虑 怕辜负刘备的遗嘱 不顾自身的健康 日 夜操劳 最令人感动 凄惋的是诸葛亮死五丈原 也是 知遇之恩 的升华 他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以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 同时也包含着为实现自己 的理想而奋斗不息 直到以身殉职的可贵品质 代诗人杜甫在 蜀相 中写道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9 对诸葛亮为国家事业忠心耿耿 奋斗不息的精神给予崇敬 并抒发了对一 个未完成事业的贤相惋惜之情 诸葛亮的为 知遇之恩 而 鞠躬尽瘁 死而 后已 形成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 总结总结 诸葛亮的 出师未捷身先死 不仅使 英雄泪满襟 就是千万读者也已以 泪洗面 真真切切的为罗贯中所塑造的诸葛亮的悲剧形象所感动 悲剧人物灾 祸如果要引起同情 他就必须本身是有丰富内容意蕴和美好的品质 他德 才 智兼备 他真诚 勤勉 开明 智慧 总之 本文展示的诸葛亮那高尚的人格 力量和自强不息的意志力量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蕴 他那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的献身于事业心的品质无不为世人怀念 他的形象在文学史上将永 远闪耀着光辉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陈寿 三国志 蜀书 卷 39 董和传 中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